舒丽清
2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进行性减少为主要特征,近几年的研究结果 表明激素原转化酶2(PC2)在DM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两大发病机制间的纽带,在β细胞进行性减少的过程中起到中心作用.本文就PC2对胰岛β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毕健琨;任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将123例aMC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并对左侧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l)、肌酸(Cr)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WMS评分显著增加(P=0.00),海马NAA/Cr明显升高(P<0.05),而MMSE评分及海马ml/Cr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改善aMCI患者的记忆功能,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宋云;陈旭;焉传祝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探讨EPC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脑梗死组(60例).脑梗死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EPCs数量.采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24 h)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减少(P<0.05),此后内皮祖细胞数量逐渐回升,至第7天已恢复至正常水平.(2)脑梗死急性期NIHSS改善程度与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有正线性相关.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EPCs数量有“U”的动态变化规律.外周血EPCs数量回升明显可以更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程洁;任肖玉;吴娜;范勤毅;万赢;刘振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方法很多,疗效肯定,然而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1],笔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1.1 一般资料68例所选病例均为我院老年科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
作者:马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安理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6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仅服用安理申60d;治疗组34例,在同剂量、同方法服用安理申基础上,加服乌灵胶囊,连服60d.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量表MMSE、MoCA及HAMD评估疗效.结果 (1)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MMSE、MoCA及HAM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MMSE、MoCA及HAM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MoCA量表亚项:①延迟记忆,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定向力,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安理申、乌灵胶囊不良反应少.结论 安理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MCI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嘉君;田巧仙;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彩色超声检测结果,以确定其在脑梗死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脑梗死患者及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各56例,均采用彩色超声行颈部动脉检测查.结果 脑梗死组有颈动脉粥样斑块,血管轻、中重度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狭窄程度越高的患者越容易患脑梗死(P<0.05);脑梗死组软斑和硬斑,颈动脉交叉(BIF)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对于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舒丽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首次发生AMI住院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320例,依据患者入院时Hb水平将其分为A( <80 g/L)、B(80~99 g/L)、C(100~119 g/L)、D(≥120 g/L)四组,分析不同Hb水平患者的30 d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 入院时Hb水平较低组有较高的30 d病死率,四组患者分别为26.2%,20.4%,10.4%,5.4%(P<0.05).Hb水平越低发生心力衰竭、肺炎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也越高,分别为心力衰竭35.7%、25.5%、13.6%、5.5%,肺炎33.3%、22.4%、8.8%、1.8%,消化道出血19.0%、5.1%、2.4%、1.8%(均P<0.05),但是,心肌再梗死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水平较低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近期病死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依据Hb水平,AMI患者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呈J型曲线,Hb水平越低,近期死亡和(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一线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自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6例,分别接受三种一线化疗药物联合顺铂治疗,分为紫杉醇+顺铂(TP)、吉西他滨+顺铂(GP)及多西紫杉醇+顺铂(DP)三个治疗组.并根据每日吸烟量分为吸烟组及不吸烟组.RECIST评分评价疗效及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对比中,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54.8%,GP治疗组DCR为51.5%,TP治疗组DCR为51.7%.三组之间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73.3%,GP治疗组DCR为77.7%,TP治疗组DCR为70%,三组直接对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吸烟组DP、GP及TP的疾病控制率与非吸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发现,吸烟组白细胞下降73例(78.5%),不吸烟组白细胞下降46例(86.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心功能障碍21例(22.6%),不吸烟组心功能障碍17例(3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而相对于吸烟组患者,非吸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也少于吸烟组.
作者:刘震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硬骨鱼紧张素ⅡT21M基因(UTS2-T21M)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甘肃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及电泳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SPSS软件分析各基因型与不同性别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包括3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74例,女性144例.233例正常人中男性134例,女性99例.男性高血压患者与女性高血压患者在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 =0.443,0.490).UTS2-T21M多态性,TT,TM,MM基因型的频率在男性病例组中分别25.3%,55.7%,19.0%;在女性病例组中相应基因型的频率为31.3%,49.3%,19.4%.T,M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病例组中分别53.2%,46.8%,在女性病例组中相应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5.9%,44.1%.结论 UTS2-T21M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不同性别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无关,有关UTS2-T21M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张冬蕾;伊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动态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58例EH患者(按RHR水平分三组:RHRⅠ组<70次/min;70次/min≤RHRⅡ组<80次/nin; RHRⅢ组≥80次/min)和同期129例正常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测定RMR、血脂,并做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①EH患者RH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按RHR水平分三组,组间动态血压参数比较:RHRⅢ组的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脉压(TSBP、dSBP、nSBP;TPP、dPP、nPP)均高于RHRⅢ、RHR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白昼、夜间平均舒张压( TDBP、dDBP、nD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IVEF)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RHR增加LVPW、IVST及LVMI增加,而IVEF降低.④三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RHR增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结论 老年EH患者RHR与SBP、PP、血脂代谢异常及靶器官损害相关.
作者:张强;乔鹏;杨丽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测定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老人膳食营养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探寻广西巴马县境内老人长寿与其膳食营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巴马县长寿率高的3个乡:甲篆、西山、平洞(长寿区域)以及长寿率低的两个乡:那设、局桑(非长寿区域)作为研究现场,以年龄分层随机选取两区域85~109岁健康且长期居住本地、食用本地自产主粮、蔬菜的农村老年人家庭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从其家中采集各种自产大米、粗粮、豆类、食用油、酒类等样品共17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检测样品中微量元素Al,Ca,Cd,Cu,Fe,Pb,Zn,Co,Mo,K,Mg,Mn,Na,P的含量.结果 与非长寿区组比较,长寿区组老人日常膳食食品中Ca、Cu、Fe、Mg、K、Mn、P、Zn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A1、Cd、Co、Na、Pb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Al、Cd、Co、K、Mn、P、Pb、Zn等8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老人的膳食营养中的微量元素组成不同,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高峰;肖德强;覃健;农清清;何敏;鲁力;张志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HepA荷瘤小鼠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体外细胞杀伤功能以及肿瘤抑瘤率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以HepA细胞株接种的种鼠腹水进行稀释,并接种于实验小鼠,制备HepA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药物组)、红景天苷组,进行免疫荧光术、流式细胞术、CTL诱导实验,并测定抑瘤率.结果 红景天苷组中的总T细胞百分率为63.2%,高于对照组(55.2%);红景天苷组中的CTL细胞对HepA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为27.2%,高于对照组(22.2%).红景天苷组的总抑瘤率为47.3%.结论 红景天苷具有提高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NK)活性,抑制HepA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宋汉君;吕少春;李丽疆;刘东璞;尹兴忠;韩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全面了解海南岛≥55岁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现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人口学、健康史、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哈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I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问卷和量表进行筛查.结果 海南岛55岁及人群AD的患病率为1.45%(中国发达地区平均发病率2.0%),西部、中部及南部地区的患病率分别较北部和东部地区高(P<0.05);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P<0.05);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单身、听力障碍是AD的危险因素(OR>1),而脑力劳动、富含鱼饮食则是保护因素(OR<1).结论 海南岛AD患病率较国内发达地区低,患病率有一定地区差异,高患病率与女性、高龄、单身及存在障碍损伤有密切关系.
作者:劳梅丽;张海英;易西南;黄奕弟;吴志虹;罗刚;张显芳;赵久红;赵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黄芪皂甙Ⅳ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 ADSC)移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老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DSC组、黄芪皂甙Ⅳ组、黄芪+ADSC组,应用PKH-26标记移植的ADSC,NSS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均能使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降低,以联合组恢复为明显(P<0.05).黄芪皂甙Ⅳ组SDF-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P<0.05).联合组和ADSC组BDNF和IGF-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其中联合组表达为显著(p<0.05).结论 联合组促进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皂甙Ⅳ上调脑缺血区SDF-1表达,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作者:王莹;李文媛;李明秋;丁利;赵斯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131I治疗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6例老年DTC根治术后131Ⅰ治疗效果,根据手术病理、甲状腺吸碘率、Tg、TgAb、肺CT、颈部彩超等因素,采用相对固定剂量法,清甲治疗给予131Ⅰ 2.96 ~4.44 GBq,清灶治疗给予131I5.55 ~7.40 GBq,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治疗.随访18 ~ 3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96例131Ⅰ治疗老年DTC后,36例治愈,50例有效,10例无效.结论 老年DTC不同于中青年DTC,发现晚、预后较差.根治术术后1~2个月行131Ⅰ清甲成功率较高,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故老年DTC根治术后行131Ⅰ内照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萨日;孙海东;李英华;王利然;林承赫;关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放、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又进一步影响[1~3],因此在老年中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常规治疗后,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快疾病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更为重要.20(R)-人参皂甙Rg3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4],且有调节免疫的作用[5,6],可增强放、化疗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本文以放、化疗后中晚期老年肿瘤患者为对象,检测了应用20(R)-人参皂甙Rg3前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Karnofsky评分(KPS)状态.
作者:侯俊杰;宋艳秋;康丽花;赵玲玲;单既英;韩倩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系统评价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接受可降解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体现随机对照原则;试验组为接受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接受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患者.结果 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6 776人,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RR1.02,95%CI0.74~1.40,P=0.91]、心肌梗死[RR 1.17,95% CI0.92~1.49,P=0.19]或死亡(RR 0.91,95% CI 0.69 ~1.19,P=0.47)事件发生率,不增加靶病变血运重建(RR0.91,95% CI0.74~1.10,P=0.32)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RR0.97,95% CI0.63~1.49,P =0.87).结论 与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有效,可能成为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替代品.
作者:马宝新;许颖;刘现亮;吴绥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PFVC、FEV1和PFEV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对重度COPD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长期应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力敏;陈于荦;张韶冈;郑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国老年大学从创办伊始,其课程设置就受到了极度重视.老年学员的大需求就是通过增长知识来满足求知欲望,而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课程结构的安排.
作者:岳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 编制中文简易躯体表演测试(PPT)并分析其信度.方法 中文简易PPT以Wilkins等简易PPT为基础并进行修订,包括7个动作条目,经过培训的人员对178名老年人进行测试,1 w后随机抽取40人由同一和不同测试者进行再次测量.结果 中文简易PPT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8,重测和评定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6(0.91 ~0.98)和0.99(0.98 ~ 1.00),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中文简易PPT具有良好的信度,可以作为评估和监测我国老年人躯体功能的可靠、简洁的临床工具.
作者:陈大伟;陈晋文;杜文津;刘玮;李华军;徐巍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