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理化指标检测对脑梗死患者药物分型治疗的影响

王胜告

关键词:血液生物物理化学检测, 脑梗死物化分型, 药物选择
摘要:目的 使脑梗死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选择方面更具针对性.方法 根据血液生物物理化学检测结果将96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红细胞压积增高型,纤维蛋白原增高型,血小板聚集增高型,全血黏度增高型,血管性血流动力低下型及混合型等六个亚型;同时经过检测,明确临床常用的八种注射药物适合治疗何种脑梗死亚型.结果 维脑路通适合血管性血流动力低下型,血塞通、血栓通、路路通及刺五加主要适合血黏度增高型,丹奥适合血小板聚集增高型,降纤酶适合纤维蛋白质增高型,复方丹参适合血红细胞比容增高型及全血黏度增高型脑梗死的治疗,采用此方法治疗1372例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提高到97.4% (P<0.01).结论 根据此分型治疗脑梗死在药物选择方面更具体、规范,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减低了用药经费,节省了有限的药物资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巴戟天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心肌细胞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益气中药巴戟天对衰老心肌细胞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新生24h内SD大鼠心脏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心肌细胞,用8 mg/ml的D-半乳糖诱导细胞2d并常规培养5 d制得心肌细胞衰老模型,并用巴戟天处理,观察作用.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巴戟天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生化方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力,MTT法测定细胞活力,RT-PCR检测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α-MHC和β-MHC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力显著性升高,细胞活力显著性降低,肌球蛋白重链α-MHC mRNA表达下降,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表达升高;②巴戟天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衰老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β-半乳糖苷酶的活力降低,细胞活力升高,肌球蛋白重链α-MHC mRNA表达上调,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表达下调.α-actin蛋白表达在各用药组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巴戟天能改善衰老心肌细胞α-MHC mRNA表达下调程度和β-MHC mRNA表达的上调程度.α-actin的表达保持恒定.

    作者:张丽娜;张天良;金国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急腹症255例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

    急腹症需外科紧急处理.彩超、X线平片等传统影像检查正确率不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255例经手术及临床诊断的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探讨其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国志;黄云飞;白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磷酸肌酸钠改善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功能不全是一种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发病以中老年多见,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终可导致心力衰竭,猝死率高.本文主要是在传统治疗心力衰竭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与传统治疗做临床观察对比研究,观察磷酸肌酸钠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疗效.

    作者:马金秋;刘炜;张兴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效果评价

    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常伴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传统观念认为腰麻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大,常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但阻滞不全时有发生.本文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花铭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重症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和重症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两大类,具有来势凶猛,易出现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脏器衰竭,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主要的病原体多为各种耐药菌.有研究表明[2,3],在常规肺炎的基础上应用相对无创的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57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杰;刘惟优;赖庆文;赖国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规范化方案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规范化方案.方法 选择400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假针刺组、针刺组、针刺加耳穴组及耳穴组,以3个月为治疗时间,评估针灸减肥各方法的确切疗效,观察不同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各种方法对肥胖病患者体重、BMI、腹围、各项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尽可能使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案得以规范化.结果 在四组临床对照观察中针刺加耳穴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

    作者:谢长才;符文彬;孙健;骆悠;孙振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帕瑞考昔钠对老年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疼痛的超前镇痛作用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较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基本取代传统手术.但大多数TUVP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者甚至影响术后恢复,因此术后镇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回顾分析TUVP术前静脉注射帕瑞考昔钠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孙浩;金立民;王金;韩树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胶囊内镜在老年人中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中消化道出血即传统意义上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定义为经常规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原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或缺铁性贫血(大便隐血阳性).该病的检查手段主要有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小肠CT、小肠气钡造影、核素扫描等.目前关于胶囊内镜在老年人OGIB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尚少.本研究分析老年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胶囊内镜在老年OGIB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赫;王丽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体外循环后心肌细胞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ACE与心肌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60例择期行CPB心脏手术的患者按照ACE基因型分为三组,分别于CPB前(T1)、转流即刻(T2)、转流30 min( T3)时、主动脉开发时(T4)、停转流时(T5)、2 h(T6)和24 h(T7)各时间点测定静脉血中ACE、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ACE在CPB后各时间点均高于CPB前(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cTnI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T5达到高峰,T6后明显下降;CK-MB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在T4时水平高.DD基因型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ID以及Ⅱ型(P<0.05).结论 ACE可能对体外循环后的心肌细胞损伤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威;张小强;徐建军;董啸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左卡尼汀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重度心力衰竭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

    左卡尼汀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重度心力衰竭病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有心肌肥厚,终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主要的发病学说有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失调以及遗传基因异常等,但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在DC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可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已受到广泛认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中CRP水平上调,并且与疾病预后相关[2,3],在对DCM患者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4].

    作者:魏群;顾乃刚;刘勇;李焕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老年酗酒者的左心收缩功能

    乙醇作为一种毒性物质长期反复大量饮用可引起心肌代谢持久改变,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进行性减退,可产生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特点的酒精性心肌病,严重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早期戒酒是逆转心脏功能的关键.笔者应用该技术定量评价酗酒者左心收缩功能,为酗酒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艳;张铁山;胡颖;范梅贞;林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老年妇科癌症患者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行传统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腹腔镜组实施手术25例,成功24例,成功率96.00%,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中转开腹.与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个数、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年龄段人群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体检符合条件的男性1 873人,均行经腹前列腺B超检查,并填写国际前列腺症状调查评分表.有下尿路症状的人员行尿动力学分析.统计各年龄段前列腺增生人数并对有无下尿路症状者进行区分;统计所有有下尿路症状的人数并区分出有无前列腺增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增生发病率和下尿路症状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IPSS评分随着年龄段的提高而升高(P<0.05).在前列腺增生的人群中,随着年龄段的提高,无症状患者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在有下尿路症状人群中,非前列腺增生人员的比例先下降后升高.结论 前列腺增生虽然是下尿路症状产生的重要因素,却并非唯一因素.随着年龄的升高,身体各系统的病变也可以导致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各年龄段非BPH原因所占比例不同.

    作者:季永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西沙比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

    由于现代生活营养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临床内科的常见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据统计[1]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60%~70%存在胃肠运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饱、饱胀、腹胀、恶心、呕吐、餐后不适、上腹痛、腹部灼烧感以及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院近年应用促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

    作者:贾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临终病人和家属的生命质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一、二、三级医院700名医护人员进行有关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医护人员能接受死亡这一自然规律、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积极.医护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的专业培训,缺乏与临终病人及家属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学历、家庭形态、民族、宗教信仰,学历影响大.结论 建议加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教育,提高临终关怀照护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作者:郑悦平;李映兰;王耀辉;曾小燕;周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清DcR3水平与胃癌的关系

    诱捕受体3(decoyreceptor3,DcR3)是近研究发现的一类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某些蛋白配体与DcR3特异性结合后,导致配体不能够与死亡受体结合,促使肿瘤细胞不能诱导凋亡[1].研究发现,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与DcR3蛋白的表达有关.关于DcR3在胃癌的表达,国内外研究比较少,且多采用免疫组化法[2].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患者血清DcR3的水平,探讨DcR3与胃癌增殖、发生和转移关系.

    作者:林尤恩;刘祖宏;陈尤佳;郑赵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老年患者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疗效.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89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0只眼,随机分为:A组(40只眼)术后给予rhEGF滴眼液;B组(40只眼)术后给予人工泪液.C组(40只眼)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7、15、30天观察干眼症状,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结果 术后第7、15、30天,三组角膜荧光素染色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5、30天,三组泪膜破裂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15、30天三组泪液分泌试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rhEGF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参皂甙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的逆转活性及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抵抗的逆转活性及相关机制.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加高热量饲料的方法制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人参皂甙治疗组,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衡量胰岛素抵抗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实验组PI3K P85基因的表达.结果 人参皂甙治疗组使模型鼠ISI得到显著性提高,可以逆转模型鼠的胰岛素抵抗.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人参皂甙治疗组PI3K P85基因扩增的△△CT值分别为:13.21±1.04、9.57±0.82、16.78±1.6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人参皂甙治疗组增加了PI3K的表达(P<0.05),模型对照组降低了PI3K的表达(P<0.01).结论 人参皂甙可以有效地克服糖尿病模型鼠的胰岛素抵抗,显著的激活PI3K通路的活性.

    作者:路鑫鑫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过程中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的频数变化,探讨TACE治疗对老年HCC患者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w后,采集37例HCC患者外周血,应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分析法分别对PBMC中CD4+ CD25+ Tregs占CD4+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CD4+ CD25+ CD127low/-Tregs和CD4+ CD25+ foxp3+占CD4+T细胞百分比在TACE治疗前和治疗4w后相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4.16%±1.83% vs 2.56%±1.05%,P<0.01),(6.78%±2.82%vs4.94%±0.56%,P<0.01)].结论 TACE治疗后老年HCC患者的CD4+ CD25+ Tregs占CD4+T细胞百分比下降.TACE治疗可能对HCC患者的免疫状态起到一定调理作用,CD127可以作为监测Treg的常规标志.

    作者:徐慧宁;纪民;徐逢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应用于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

    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成为临床麻醉难题之一.右美托咪啶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和镇痛作用,其引起的镇静作用类似正常睡眠[1,2],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静治疗.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对100例高龄全身麻醉病人于气管插管后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输注时间> 10 min),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刘征宇;温蔚;雷恩骏;赵为禄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