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才;符文彬;孙健;骆悠;孙振宜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发生机制为脑卒中后运动或感觉传导通路发生障碍,造成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功能差、异常感觉输入[1],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大程度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成为神经学科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课题.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Pro-kin平衡功能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艳;曹铁流;丁渊;李亚;徐雄伟;王彤;王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镇痛优势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Ⅰ组采取肋间神经冷冻术,Ⅱ组采取患者自控静脉给药镇痛,Ⅲ组作为对照组.术后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计分,记录患者肺部及镇痛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7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术后早期Ⅰ、Ⅱ组间镇痛效果优于Ⅲ组;从术后第3天开始,Ⅰ组镇痛效果优于Ⅱ组,Ⅱ组优于m组;术后长期止痛效果,Ⅰ组优于Ⅱ组、m组,而Ⅱ、Ⅲ组间无差异.肺部并发症在Ⅲ组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Ⅰ组患者胸部麻木、感觉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术应用于胸腔镜可获得持久有效的镇痛效果,但可增加胸部麻木和感觉异常的发生率.
作者:周旭东;齐宇;杨洋;赵佳;王金光;赵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12例既往口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来又因病情进展而口服厄洛替尼的NSCLC患者,均予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口服,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口服厄洛替尼组12例病人无CR及PR病人,疾病控制率75%(9/12),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4.1个月,症状缓解率7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治疗NSCLC失败后,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可延长病人PFS时间,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刘显红;马丽霞;张爽;牛凯;左学荣;程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ACE与心肌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60例择期行CPB心脏手术的患者按照ACE基因型分为三组,分别于CPB前(T1)、转流即刻(T2)、转流30 min( T3)时、主动脉开发时(T4)、停转流时(T5)、2 h(T6)和24 h(T7)各时间点测定静脉血中ACE、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ACE在CPB后各时间点均高于CPB前(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cTnI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T5达到高峰,T6后明显下降;CK-MB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在T4时水平高.DD基因型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ID以及Ⅱ型(P<0.05).结论 ACE可能对体外循环后的心肌细胞损伤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威;张小强;徐建军;董啸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其相关基因Foxp3 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及IL-10的表达,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诱导肿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清TGF-β1及IL-10浓度.结果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Foxp3 mRN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1及IL-10的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卵巢癌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沈玮;田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心房纤颤(Af)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触发因素和维持基质缺一不可.近年来研究显示,Af患者的心肌组织处于损伤与修复的动态变化中[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肌纤维化导致的心肌重构是Af能够维持的重要原因[2].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心肌纤维化中起到关键作用[3,4].伴随着损伤后修复过程的发生,TGF-β1和CTGF的升高通常早于心肌纤维化导致的临床症状的出现且易于检测.本研究探讨血清TGF-β1、CTGF联合检测与自然发生的阵发性Af进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周飞;杨俊;丁家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治疗.COPD的主要病理基础为低氧血症、感染、呼吸衰竭等导致的高代谢和高分解状态.血乳酸(LAC)是反映组织灌注及氧合状况的敏感指标,与组织缺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AC已经成为监测组织氧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主要探讨COPD机械通气早期LAC的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庞剑;王扬;张勇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复制VD小鼠模型,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组,观察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三组小鼠水迷宫法行为学及脑组织BDNF、bFGF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P<0.01),脑组织BDNF和bFGF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脑组织BDNF和bFGF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各治疗组比较,补肾活血组的学习成绩、记忆成绩及脑组织BD-NF含量优于补肾组、活血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脑组织bFGF含量高于活血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提高脑组织BDNF和bFGF含量,改善VD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且补肾活血方在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提高BDNF含量方面优于活血方和补肾方,提高bFGF含量优于活血方.
作者:于文涛;张一昕;张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过程中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的频数变化,探讨TACE治疗对老年HCC患者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w后,采集37例HCC患者外周血,应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分析法分别对PBMC中CD4+ CD25+ Tregs占CD4+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CD4+ CD25+ CD127low/-Tregs和CD4+ CD25+ foxp3+占CD4+T细胞百分比在TACE治疗前和治疗4w后相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4.16%±1.83% vs 2.56%±1.05%,P<0.01),(6.78%±2.82%vs4.94%±0.56%,P<0.01)].结论 TACE治疗后老年HCC患者的CD4+ CD25+ Tregs占CD4+T细胞百分比下降.TACE治疗可能对HCC患者的免疫状态起到一定调理作用,CD127可以作为监测Treg的常规标志.
作者:徐慧宁;纪民;徐逢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三氧化二砷( AS2O3)联合维生素C( Vit C)对人耐药性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人耐药性肺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VitC组(250 mg/kg),1.5 mg/kg AS2O3,3 mg/kg AS2O3,AS2O3+ Vit C组(AS2O3 1.5 mg/kg+ Vit C250 mg/ks),腹腔注射药物2 w并观察记录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及肿瘤体积和裸鼠体重的变化,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2w后,取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Survivin蛋白的阳性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移植瘤内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S2 O3各组、AS2O3+ Vit C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少,瘤质量减轻,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AS2 O3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瘤质量明显减少(P<0.01),抑瘤率明显增高;而Vit C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及瘤质量没有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显示Caspase-3蛋白阳性率增加,Survivin蛋白阳性率减低.RT-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联合组与AS2O3组、Vit C组比较Survivin表达强度显著减小,Caspase-3表达强度显著增强.结论 AS2O3+ Vit C联合用药比AS2O3单独应用抑制耐顺铂肺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更强,二者具有协同抗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及上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两者联用有望成为低毒高效的化疗组合.
作者:曾锦荣;蒋碧佳;王绩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1906年11月3日,在德国Tfibingen的一次会议上,巴伐利亚精神病学家Alois Alzheimer首次描述了随后以其名字命名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综合症的病理特征,即AD,亦称老年痴呆[1].本病早期症状为健忘,通常表现为逐渐增加的短期记忆缺失,而长期记忆则相对不受病情的影响.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语言能力,空间辨别能力,认知能力会逐步衰退.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记忆障碍、认知障害、学习障碍、注意障碍、空间认知机能、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前脑、基底、海马和大脑皮质,以神经元丧失(Neuronal Loss)、细胞外淀粉样肽(Aβ)沉积(extrace- llular amyloid protein deposition)、老年斑(senile plaque,SP)或神经炎斑(neuritic plaque,NP)、神经元胞浆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淀粉样血管病(amyloid angiopathy)为特征[2].根据世界精神医学会相关资料,目前全球罹患AD者已达18000000人.AD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人类和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3].
作者:赵丽波;付宏娟;张健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补肾益气中药巴戟天对衰老心肌细胞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新生24h内SD大鼠心脏组织为材料,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心肌细胞,用8 mg/ml的D-半乳糖诱导细胞2d并常规培养5 d制得心肌细胞衰老模型,并用巴戟天处理,观察作用.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巴戟天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生化方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力,MTT法测定细胞活力,RT-PCR检测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α-MHC和β-MHC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肌动蛋白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力显著性升高,细胞活力显著性降低,肌球蛋白重链α-MHC mRNA表达下降,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表达升高;②巴戟天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衰老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β-半乳糖苷酶的活力降低,细胞活力升高,肌球蛋白重链α-MHC mRNA表达上调,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表达下调.α-actin蛋白表达在各用药组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巴戟天能改善衰老心肌细胞α-MHC mRNA表达下调程度和β-MHC mRNA表达的上调程度.α-actin的表达保持恒定.
作者:张丽娜;张天良;金国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981年WHO将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BAC)定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是一种分化较好的腺癌,很少发生肺外转移.孤立结节型BAC往往被认为是其影像表现发展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近年来多家统计研究证明,BAC的发病率逐年增长[1,2].因此,早期鉴别诊断BAC,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是德海;胡俊松;杨志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金莲花中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在D-半乳糖致衰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8 w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各三个剂量组,给药后进行药理学研究,通过对小鼠抗氧化酶系的检测,探究金莲花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抗氧化作用以及筛选出抗衰老作用佳药物的构效关系.结果 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具有提高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各剂量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在提高血清中抗氧化酶系的活性高于牡荆苷同等的剂量组,荭草苷和牡荆苷中、低剂量组分别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组分别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荭草苷和牡荆苷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荭草苷中、低剂量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牡荆苷.
作者:王书华;杨国栋;饶娜;田嘉铭;安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EM)对鼻病毒(RV14)介导的细胞因子产生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 EM预处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3 h后,用RV14刺激细胞,然后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浓度,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44/42MAPK信号分子变化情况.结果 EM明显抑制RV14介导的IL-6和IL-1β的产生和分泌(P<0.01),并且对RVi4介导的p44/42MAPK的激活也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EM可有效抑制RV14介导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p44/42MAPK信号分子的激活来实现的.
作者:胡立志;计军;肖建;吴超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规范化方案.方法 选择400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假针刺组、针刺组、针刺加耳穴组及耳穴组,以3个月为治疗时间,评估针灸减肥各方法的确切疗效,观察不同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各种方法对肥胖病患者体重、BMI、腹围、各项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尽可能使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案得以规范化.结果 在四组临床对照观察中针刺加耳穴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
作者:谢长才;符文彬;孙健;骆悠;孙振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γ-synucle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切片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γ-synuclein的表达.结果 60例NSCLC组织中γ-synuclein表达的阳性率为46.7% (28/60),20例正常肺组织中γ-synuclein表达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中分化的NSCLC患者中的γ-synuclein的阳性表达率为34.8%,低分化为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Ⅱ期NSCLC患者中γ-synuclein的阳性表达率为28.6%,Ⅲ、Ⅳ期患者γ-synuclein的阳性表达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γ-synuclein的阳性表达率为87.5%,无淋巴结转移者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γ-synuclein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型、胸腔积液及吸烟无关.结论 γ-synuclein可能与NSCLC的发生、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郑元元;蒋军广;赵娜;刘瑞芬;杨超;张婧雯;孙曼;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控制率只有6.1%[2,3].全世界成人中25%~35%为高血患者,高血压患者总数大约9.72亿[4].高血压本身和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5].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严重的危及生命[6].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7].有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干预的,其中以控制高血压为重点的人群,综合防治是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8].
作者:王晓明;邱艳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每年新增加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例,总存活患者数为(600~700)万,死于脑卒中的患者多达150万人,经治疗存活的脑卒中病人中,70%以上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其中重度残疾者约40%[1,2].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急性脑梗死(ACI)的主要原因.AS发病涉及多个环节,目前氧化学说在ACI病因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步建立了氧化应激重要标志物——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AS形成和斑块破裂中的关键地位.ox-LDL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平滑肌的增生和斑块的形成及增厚,促进血栓形成而造成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在AS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4].本研究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ox-LDL含量,明确两者关系,为ACI患者尽早明确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数据.
作者:王琳;李英毅;胡鹏飞;丁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 FA)饮食对糖耐量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2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接受MUFA(M)饮食、PUFA(P)饮食、SFA(S)饮食干预3d,每组饮食干预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胰岛素(INS)、C肽,其余各时间点血清分别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结果 ①与S组相比,M组和P组的FPG显著降低(P<0.05),但M组和P组之间无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的血糖三组间均无差异(P>0.05).与S组相比,M组和P组的TC、LDL、apoB显著降低(P<0.05),但M组和P组之间无差异(P>0.05).而三组间TG、HDL、VLDL、ApoA均无差异(P>0.05).②与M组相比,S组和P组的FINS、HOMA-IR、AUCins、WBISI显著升高(P<0.01),但S组和P组之间无差异(P>0.05).三组间AUC Glu、HOMA-B、△Ins/△FPG均无差异(P>0.05).结论 MUFA饮食较PUFA、SFA饮食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李萍;张隆;刘芳;宋光耀;马博清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