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陈素娟;林瑶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摘要:据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本研究旨在探讨福州地区老年人群罹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本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因素

    虽然迄今为止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但CAG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及范围,而且是有创检查,还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不但可以显示血管管腔的改变,亦可同时显示管壁的钙化、斑块的形态、范围、特征及血管与心脏整体间的空间关系[1],且其为无创性检查,费用较低,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影响MSCTCA图像质量的因素.

    作者:张春雨;王文志;张千;梁平;王睿;杨淑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重症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1]和重症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两大类,具有来势凶猛,易出现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脏器衰竭,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主要的病原体多为各种耐药菌.有研究表明[2,3],在常规肺炎的基础上应用相对无创的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57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杰;刘惟优;赖庆文;赖国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血压社区干预探讨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控制率只有6.1%[2,3].全世界成人中25%~35%为高血患者,高血压患者总数大约9.72亿[4].高血压本身和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5].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严重的危及生命[6].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7].有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干预的,其中以控制高血压为重点的人群,综合防治是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8].

    作者:王晓明;邱艳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早期血乳酸测定的临床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常合并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治疗.COPD的主要病理基础为低氧血症、感染、呼吸衰竭等导致的高代谢和高分解状态.血乳酸(LAC)是反映组织灌注及氧合状况的敏感指标,与组织缺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AC已经成为监测组织氧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主要探讨COPD机械通气早期LAC的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庞剑;王扬;张勇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9-(吡咯烷-2-酮基)乙酰氨基-1,2,3,4-四氢吖啶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9-(吡咯烷-2-酮基)乙酰氨基-1,2,3,4-四氢吖啶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造模,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分析法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血清中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结果 水迷宫结果显示,9-(吡咯烷-2-酮基)乙酰氨基-1,2,3,4-四氢吖啶20、10 mg/kg连续灌胃10 d,可明显缩短潜伏期;脑内AChE活性显著下降,但血清中BuChE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9-(吡咯烷-2-酮基)乙酰氨基-1,2,3,4-四氢吖啶具有促进东莨菪碱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内AchE活性有关.

    作者:王刚;张利敏;侯志飞;相会欣;牟飞飞;李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对比短期内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血糖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60例因血糖控制不佳初次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组(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预混组),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联合餐前口服降糖药以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日两次皮下注射治疗.开始治疗2 w后,采用动态血监测测系统(CGMS)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全天指血血糖并与人院时比较,记录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2 w后CGMS监测两组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无明显差别,甘精组血糖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低于预混组;甘精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混组(均P<0.05).结论 与预混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相当,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作者:魏立民;任路平;宋光耀;陈树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转染对内毒素诱导的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 HO-1)基因转染对脂多糖诱导的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HO-1基因转染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转染细胞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转染和转染HO-1基因的ECV304细胞分别培养于含或不含脂多糖(5 mg/L)的DMEM培养基24h后,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 HO-1基因和蛋白在转染的ECV304细胞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与ECV304细胞相比,转染HO-1基因的ECV304细胞MDA含量和LDH释放率均下降(P<0.05);应用HO-1抑制剂锌原卟啉共孵育后,转染细胞的MDA含量和LDH释放率增高.结论 HO-1的基因转染可增强ECV304细胞对抗脂多糖氧化损伤的能力.

    作者:张培胜;邢邯英;野战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三种脂肪酸饮食对糖耐量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 FA)饮食对糖耐量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2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接受MUFA(M)饮食、PUFA(P)饮食、SFA(S)饮食干预3d,每组饮食干预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胰岛素(INS)、C肽,其余各时间点血清分别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结果 ①与S组相比,M组和P组的FPG显著降低(P<0.05),但M组和P组之间无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的血糖三组间均无差异(P>0.05).与S组相比,M组和P组的TC、LDL、apoB显著降低(P<0.05),但M组和P组之间无差异(P>0.05).而三组间TG、HDL、VLDL、ApoA均无差异(P>0.05).②与M组相比,S组和P组的FINS、HOMA-IR、AUCins、WBISI显著升高(P<0.01),但S组和P组之间无差异(P>0.05).三组间AUC Glu、HOMA-B、△Ins/△FPG均无差异(P>0.05).结论 MUFA饮食较PUFA、SFA饮食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李萍;张隆;刘芳;宋光耀;马博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临床确诊的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67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病原分布及CT表现.结果 老年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中细菌31例(46%),支原体或衣原体6例(9%),病毒感染7例(10%),结核9例(13%),各种真菌14例(22%).67例中有47例为混合感染(71%).肺CT表现多种多样,基本表现为肺内实质和间质同时受累,呈小点状、小片状、结节状、磨玻璃、小空洞阴影多种混合存在;不按肺叶和支气管纹理的散在分布.结论 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CT表现与感染的病原有关,在结核或COPD等基础疾病基础上合并真菌感染是老年院内肺部感染的特点,其影像学表现特征性不明显.

    作者:岳鑫;王金岸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老年妇科癌症患者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行传统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腹腔镜组实施手术25例,成功24例,成功率96.00%,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中转开腹.与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个数、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规范化方案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规范化方案.方法 选择400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假针刺组、针刺组、针刺加耳穴组及耳穴组,以3个月为治疗时间,评估针灸减肥各方法的确切疗效,观察不同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各种方法对肥胖病患者体重、BMI、腹围、各项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尽可能使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案得以规范化.结果 在四组临床对照观察中针刺加耳穴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

    作者:谢长才;符文彬;孙健;骆悠;孙振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快步行走对中老年女性骨密度、骨矿元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中老年女性受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当的健身活动有助于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1].但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很多健身活动不能广泛开展.快步行走对于场地没有要求,易于开展,已经逐渐成为为百姓接受的健身活动.本研究拟通过检测长期进行快步行走的中老年女性体内骨矿元素钙(Ca)、磷(P)、镁(Mg)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探讨快步行走对于防治中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孙宇航;宋陈红;金常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12例既往口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来又因病情进展而口服厄洛替尼的NSCLC患者,均予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口服,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口服厄洛替尼组12例病人无CR及PR病人,疾病控制率75%(9/12),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4.1个月,症状缓解率7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治疗NSCLC失败后,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可延长病人PFS时间,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刘显红;马丽霞;张爽;牛凯;左学荣;程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磷酸肌酸钠改善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功能不全是一种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发病以中老年多见,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终可导致心力衰竭,猝死率高.本文主要是在传统治疗心力衰竭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与传统治疗做临床观察对比研究,观察磷酸肌酸钠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疗效.

    作者:马金秋;刘炜;张兴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临终病人和家属的生命质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一、二、三级医院700名医护人员进行有关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医护人员能接受死亡这一自然规律、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积极.医护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的专业培训,缺乏与临终病人及家属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学历、家庭形态、民族、宗教信仰,学历影响大.结论 建议加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教育,提高临终关怀照护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作者:郑悦平;李映兰;王耀辉;曾小燕;周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据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本研究旨在探讨福州地区老年人群罹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本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

    作者:陈素娟;林瑶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西洛他唑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致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观察

    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老年患者,或因生理性衰退、心肌纤维化或心肌缺血导致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从而影响窦房结传导功能.目前其临床药物治疗可选择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无效可选择起搏器植入.前者长期应用副反应较多,甚至会引发新的心律失常,后者治疗费用高,且后期并发起搏器综合征.本文拟观察西洛他唑应用于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疗效,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IFN-α对老年女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干扰素α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CHC)时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正常对照、54例CHC患者(老年女性组13例、老年男性组15例和中青年组26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 、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 CHC患者中老年女性组更容易出现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与正常对照组、老年男性组和中青年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1,P<0.05).结论 干扰素α在治疗老年女性丙型肝炎患者发挥抗病毒治疗作用的同时,能够引起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原因之一.

    作者:刘平;李建团;穆怀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20%,而老年患者常常并发骨质疏松,使桡骨远端骨折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以往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由于约1/4的骨折累及关节面,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关节面的良好复位与坚强固定,常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和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近年来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刘军;霍维玲;潘政军;黄彰;江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效果评价

    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常伴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传统观念认为腰麻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大,常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但阻滞不全时有发生.本文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花铭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