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霍维玲;潘政军;黄彰;江华
由于现代生活营养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临床内科的常见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据统计[1]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60%~70%存在胃肠运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饱、饱胀、腹胀、恶心、呕吐、餐后不适、上腹痛、腹部灼烧感以及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院近年应用促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
作者:贾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老年股骨远端骨折虽不如髋部、桡骨远端及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但随着交通车祸等高能量创伤日益增加,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在骨科临床工作中亦不少见,且往往骨折呈粉碎性,波及髁间、髁上及关节面.而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一定程度骨质疏松,手术治疗有时较难达到坚强固定,使术后无法早起进行功能锻炼,日后患肢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股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此类骨折31例,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耀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规范化方案.方法 选择400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假针刺组、针刺组、针刺加耳穴组及耳穴组,以3个月为治疗时间,评估针灸减肥各方法的确切疗效,观察不同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异,探讨各种方法对肥胖病患者体重、BMI、腹围、各项生化指标等的影响,尽可能使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案得以规范化.结果 在四组临床对照观察中针刺加耳穴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
作者:谢长才;符文彬;孙健;骆悠;孙振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虽然迄今为止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但CAG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及范围,而且是有创检查,还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不但可以显示血管管腔的改变,亦可同时显示管壁的钙化、斑块的形态、范围、特征及血管与心脏整体间的空间关系[1],且其为无创性检查,费用较低,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影响MSCTCA图像质量的因素.
作者:张春雨;王文志;张千;梁平;王睿;杨淑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乙醇作为一种毒性物质长期反复大量饮用可引起心肌代谢持久改变,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进行性减退,可产生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特点的酒精性心肌病,严重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早期戒酒是逆转心脏功能的关键.笔者应用该技术定量评价酗酒者左心收缩功能,为酗酒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艳;张铁山;胡颖;范梅贞;林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垂体腺瘤多发生于青壮年,70岁及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低[1,2 ].由于绝大多数高龄患者为无功能垂体腺瘤且为大腺瘤及巨大腺瘤,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但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高龄垂体腺瘤患者存在机体功能明显老化,且多数合并一种或几种其他系统疾病问题.如何把握肿瘤治疗及长期生存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对此类病人的长期预后及正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高龄垂体腺瘤病人在临床及影像学上的特点,手术治疗风险及手术前后内分泌状况等问题进行回顾,为进一步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宋风霞;周有情;张宏伟;张明山;于春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诱捕受体3(decoyreceptor3,DcR3)是近研究发现的一类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某些蛋白配体与DcR3特异性结合后,导致配体不能够与死亡受体结合,促使肿瘤细胞不能诱导凋亡[1].研究发现,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与DcR3蛋白的表达有关.关于DcR3在胃癌的表达,国内外研究比较少,且多采用免疫组化法[2].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患者血清DcR3的水平,探讨DcR3与胃癌增殖、发生和转移关系.
作者:林尤恩;刘祖宏;陈尤佳;郑赵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金莲花中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在D-半乳糖致衰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8 w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各三个剂量组,给药后进行药理学研究,通过对小鼠抗氧化酶系的检测,探究金莲花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抗氧化作用以及筛选出抗衰老作用佳药物的构效关系.结果 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具有提高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各剂量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在提高血清中抗氧化酶系的活性高于牡荆苷同等的剂量组,荭草苷和牡荆苷中、低剂量组分别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荭草苷和牡荆苷高剂量组分别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荭草苷和牡荆苷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荭草苷中、低剂量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牡荆苷.
作者:王书华;杨国栋;饶娜;田嘉铭;安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心肌TOLL样受体4(TLR4)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取8周龄的雄性SD大鼠32只,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LPS+乌司他丁组,LPS+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三组给予脂多糖8 mg/kg大鼠阴茎静脉注射,LPS+乌司他丁组与LPS+地塞米松组分别同时给予乌司他丁2.5万/kg、地塞米松5 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3h后断头取血并取心肌液氮保存;ELISA法测血浆TNF-α的水平;放免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ngⅡ水平;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TLR4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心肌组织TLR4含量.结果 (1)LPS组TNF-α、CRP、IL-6水平和心肌AngⅡ水平显著增高;与LPS组相比,乌司他丁组TNF-α 、CRP、IL-6和心肌AngⅡ显著降低(2)LPS可明显增加心肌中TLR 4 mRNA及蛋白表达,乌司他丁明显抑制心肌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乌司他丁能抑制LPS诱导大鼠心肌的炎症反应.乌司他丁能降低LPS诱导大鼠的心肌TL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乌司他丁可能通过降低TLR4水平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作者:王叶舟;谢良地;韩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B)感染人体,引起全身多器官病变的一种螺旋体虫媒传染病.在美国和欧洲莱姆病是常见的通过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种疾病,亚洲也有发现.每年大约有20 000例新发病例.能引起莱姆病的BB有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st ricto)、伽氏疏螺旋体、阿佛西尼疏螺旋体.当神经系统的表现比较突出时,称之为神经莱姆病.累及神经系统的螺旋体基因型主要是是伽氏疏螺旋体.20多年前发现了第一例莱姆病性痴呆,至今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神经莱姆病患者在治疗前大约55%出现认知障碍,10%的患者表现有轻度痴呆,经过6个月的治疗之后有15%的患者有轻度痴呆.本文就神经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等做一综述.
作者:郑梅梅;杜怡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干扰素α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CHC)时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正常对照、54例CHC患者(老年女性组13例、老年男性组15例和中青年组26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 、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 CHC患者中老年女性组更容易出现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与正常对照组、老年男性组和中青年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1,P<0.05).结论 干扰素α在治疗老年女性丙型肝炎患者发挥抗病毒治疗作用的同时,能够引起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原因之一.
作者:刘平;李建团;穆怀畅;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发生机制为脑卒中后运动或感觉传导通路发生障碍,造成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功能差、异常感觉输入[1],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因此,如何大程度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成为神经学科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课题.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Pro-kin平衡功能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艳;曹铁流;丁渊;李亚;徐雄伟;王彤;王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生活质量能全面衡量人群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生活满意程度的综合水平.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对良好健康的主观体验和需求,从而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本研究通过调查590名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探讨老年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作者:宋丽华;张林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12例既往口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来又因病情进展而口服厄洛替尼的NSCLC患者,均予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口服,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口服厄洛替尼组12例病人无CR及PR病人,疾病控制率75%(9/12),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4.1个月,症状缓解率7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治疗NSCLC失败后,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可延长病人PFS时间,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刘显红;马丽霞;张爽;牛凯;左学荣;程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慢性心衰(CHF)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者占到一半.国外也有研究报道,60岁以上人群CHF的发病率可达到6%~10%,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会升高,80岁人群会增加10倍,但是目前临床所用一般药物的疗效差,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药物刻不容缓.
作者:黄炜;吴建东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ACE与心肌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60例择期行CPB心脏手术的患者按照ACE基因型分为三组,分别于CPB前(T1)、转流即刻(T2)、转流30 min( T3)时、主动脉开发时(T4)、停转流时(T5)、2 h(T6)和24 h(T7)各时间点测定静脉血中ACE、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ACE在CPB后各时间点均高于CPB前(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cTnI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T5达到高峰,T6后明显下降;CK-MB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在T4时水平高.DD基因型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ID以及Ⅱ型(P<0.05).结论 ACE可能对体外循环后的心肌细胞损伤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威;张小强;徐建军;董啸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使脑梗死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选择方面更具针对性.方法 根据血液生物物理化学检测结果将96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红细胞压积增高型,纤维蛋白原增高型,血小板聚集增高型,全血黏度增高型,血管性血流动力低下型及混合型等六个亚型;同时经过检测,明确临床常用的八种注射药物适合治疗何种脑梗死亚型.结果 维脑路通适合血管性血流动力低下型,血塞通、血栓通、路路通及刺五加主要适合血黏度增高型,丹奥适合血小板聚集增高型,降纤酶适合纤维蛋白质增高型,复方丹参适合血红细胞比容增高型及全血黏度增高型脑梗死的治疗,采用此方法治疗1372例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提高到97.4% (P<0.01).结论 根据此分型治疗脑梗死在药物选择方面更具体、规范,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减低了用药经费,节省了有限的药物资源.
作者:王胜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常伴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传统观念认为腰麻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大,常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但阻滞不全时有发生.本文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花铭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急腹症需外科紧急处理.彩超、X线平片等传统影像检查正确率不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255例经手术及临床诊断的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探讨其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国志;黄云飞;白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成为临床麻醉难题之一.右美托咪啶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和镇痛作用,其引起的镇静作用类似正常睡眠[1,2],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静治疗.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对100例高龄全身麻醉病人于气管插管后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输注时间> 10 min),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刘征宇;温蔚;雷恩骏;赵为禄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