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对人脑胶质瘤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孟繁凯;李光民;王春辉;申强

关键词:bortezomib, SHG-44胶质瘤细胞, 凋亡
摘要:目的 探讨Bortezomib对体外SHG-44胶质瘤细胞株形态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Bortezomib体外处理培养的SHG-44胶质瘤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E染色光镜观察、Hoche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锇铀铅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MTT显示Bortezomib抑制SHG-44胶质瘤的增殖与浓度和时间呈相关性;6.0 μmol/L Bortezomib处理SHG-44胶质瘤细胞24 h后,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下均可见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为(20.31±2.84)% ( P<0.01);细胞周期变化显示S期细胞减少到(17.65±6.38)% (P<0.01),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_0/G_1期和G_2/M期,分别为(68.51±5.62) % (P<0.01)和(14.75±2.48)% (P<0.01).结论 Bortezomib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西环素对乳腺癌移植瘤小鼠MMP-2及TIMP-2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多西环素在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中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TAⅡ近交系小鼠建立肺转移性乳腺癌BCML-TAⅡ99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给药组,每组15只,于可触及肿物后次日,给药组腹腔注射盐酸多西环素0.1 ml(10 mg/m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7 w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称重,部分新鲜组织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肿瘤组织MMP-2及TI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多西环素给药组小鼠肿瘤生长大小及转移率分别为(2.718±0.337)g和13.3%均低于对照组[(4.313±0.468)g,53.3%,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多西环素治疗组MMP-2 mRNA为0.637±0.088,明显低于对照组 (1.035±0.097,P<0.05);TIMP-2 mRNA为0.778±0.148,明显高于对照组 (0.484±0.125,P<0.05).结论 多西环素通过调节MMP-2及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对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中肿瘤生长及转移发挥抑制作用.

    作者:甘萍;李艾珊;聂桂丽;范英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64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价

    腔隙性脑梗死(LI)是位于脑干或大脑深部白质的缺血性小梗死灶,通常是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的穿通支闭塞引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约占缺血脑性卒中的25%,全部脑卒中的20%,并且约25%的人会在5年内发生第二次梗死~([1]).

    作者:黄静;钟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脱细胞羊膜负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膀胱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人脱细胞羊膜(Human acellular amniotic membrane ,HAAM)负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进行膀胱替代修复的可能性.方法 用去污剂洗涤和酶消化方法 制备HAAM.将大鼠MSCs在体外培养、扩增、传代.取第4代干细胞用1%二甲亚砜(DMSO)预诱导8 h,然后应用膀胱匀浆上清液诱导7 d.将诱导分化后的MSCs接种于HAAM表面进行短暂体外培养,获得组织工程膀胱.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行半膀胱切除术,然后分别采用负载干细胞后的HAAM(A组)、HAAM(B组)以及单纯缝合(C组)的方法 进行修补,每组20只.分别于术后2、4、8 w测定膀胱容量、进行膀胱造影并取材观察组织再生情况.结果 去污剂洗涤联合酶消化法能有效去除人羊膜中的细胞成分,光镜及电镜观察无细胞成分残留,细胞相容性好.大鼠膀胱重建术后,A、B两组与C组膀胱大容量(Volmax)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A、B两组之间膀胱大容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2 w时HAAM即已吸收降解,膀胱移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开始形成,A组吻合修补区较厚,平滑肌细胞规则且丰富.结论 HAAM作为膀胱移植物进行膀胱修补吸收降解迅速,负载MSCs后构建的组织工程膀胱是理想的替代修补材料.

    作者:王振显;蔡文清;庞国勋;宋永周;陈康宁;孙福振;杨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及代谢支持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往往伴有营养不良,其发生率为24%~71%~([1,2]),其中,肺气肿、肺心病尤为突出,呈蛋白-热量营养不良状态.营养不良的程度与气流阻塞程度有关,有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和死亡的倾向,因而被视为重要的预后指标~([3]).因此,营养及代谢支持治疗也成为COPD治疗的重要手段,加强营养及代谢支持治疗能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朴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OCT在老年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及视盘结构参数,结合视野改变,探讨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术(OCT)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OCT对正常人10眼、疑似青光眼患者3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早中期患者36眼进行视盘扫描及以视乳头中心为圆心、直径为3.4 mm的环形扫描,观察各组人群的OCT图像特征.分别比较各组受检者的各象限RNFL厚度、视乳头水平、垂直杯盘比及杯/盘面积比,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指数进行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 OCT检测正常人、疑似青光眼和CACG早中期三组间各象限RNFL厚度、各视盘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MD)呈强的且正的直线关系.结论 OCT能够早期反映RNFL厚度及视盘的改变,与视野检查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方法 .

    作者:赵洁;贺冰;高怡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648名年龄为60~78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查体,对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平均水平及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的检出率进行分析,对多代谢异常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 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是老年人群出现较早的、常见的代谢异常.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老年人BMI、TC、TG、LDL-C、FPG平均水平明显升高,HDL-C平均水平明显降低,老年人群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明显升高.血压水平为120~129/80~84 mmHg和130~139/85~89 mmHg时,老年人群合并二种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为29.81%、32.26%,合并二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是理想血压人群的2.73、3.06倍.高血压人群比血压正常人群更易合并多种代谢异常,高血压人群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为45.65%、10.33%,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2.18、2.57倍.结论 血压水平达到和超过120~139/80~89 mmHg时,老年人群多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和危险性明显升高.

    作者:张凤梅;任玉宽;徐恒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呼吸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同时由于呼吸训练无创无痛,简单方便,且无需任何额外开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学者建议把呼吸训练作为多种疾病恢复阶段早期主要的锻炼方法,并可作为其他康复方法的辅助措施~([1]).

    作者:居朝霞;刘霞英;陆忠华;曹建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由Taub~([1])等提出后,在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2~4]).

    作者:姜贵云;徐丽丽;王文清;鞠智卿;杨晓莲;勾丽洁;刘旭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毒消肝清颗粒对肝性脑病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病症~([1]),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以病因和对症治疗为主.研究表明,毒消肝清颗粒是增液承气汤加味而得,用于肝性脑病肝肾阴虚腑实证的治疗,滋阴增液、泄热通便,具有清肠毒、降血氨、泻宿便、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护肝脑、防治肝性脑病的作用.本研究观察毒消肝清颗粒不同剂量对肝性脑病大鼠脑电图的影响,探讨其对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

    作者:闫威;杨玉洁;刘铁军;张景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利用siRNA抑制环氧合酶-2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COX-2表达质粒和在BALB/c裸鼠皮下建立SGC-7901人胃癌细胞动物模型,用COX-2表达质粒基因转染治疗.结果 构建的COX-2表达质粒在体内、外均可稳定表达.COX-2基因治疗可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和淋巴管的生成.COX-2基因转染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结论 通过构建靶向COX-2 si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淋巴管生成,COX-2对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治疗有确切效果.

    作者:黄国民;林瑞新;房学东;刘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NAi沉默survivin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目的 应用RNAi技术沉默胰腺癌细胞株中survivin基因对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变化.方法 靶向survivin的RNAi载体转染胰腺癌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基因沉默效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 survivin基因沉默效率可达85%;MTT检测显示,干扰组survivin沉默细胞增殖抑制与非特异性质粒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干扰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高于非特异性质粒对照组(P<0.01);G_2/M期显著高于非特异性质粒对照组(P<0.01或P<0.05),而S期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沉默可引起胰腺癌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田维军;赵金伟;宋晓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平阳霉素微球长效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放

    目的 制备可稳定释药平阳霉素的长效微球制剂,考察该微球制剂在体内外的释放.方法 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为囊材,将平阳霉素包封在PLGA微球中,制备可缓释的具有较高包封率的平阳霉素PLGA微球长效制剂.将该微球制剂在体外环境和比格犬体内做药物释放试验.结果 体外释放实验证明该微球制剂可持续释放平阳霉素近28 d,将其肌肉注射到比格犬体内,可稳定缓释平阳霉素近24 d.结论 平阳霉素PLGA微球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肌肉注射该微球制剂在体内有缓释平阳霉素的作用.

    作者:韩冰;张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神经元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皮层神经元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D乳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检测凋亡率及活性caspase-3、-9表达,Western印迹免疫分析GRP78、细胞色素C蛋白、Bcl-2蛋白表达,Fura-2/AM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浓度([Ca~(2+)]i).结果 SD乳鼠皮层神经元可纯化体外培养,2 μmol/L毒胡萝卜素作用神经元24、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7.88%、21.38%,参麦治疗组分别是7.42%、8.16%,两组差异显著(P<0.05).胡萝卜素诱导神经元糖调节蛋白GRP78表达上调,活化caspase-3、-9,使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参麦注射液促进细胞Bcl-2表达,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减少活性caspase-3、-9含量,降低[Ca~(2+)]i浓度.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抑制体外培养神经元内质网应激所致的凋亡可能与其降低[Ca~(2+)]i浓度有关.

    作者:李晓峰;张红;董艳玲;王铁建;李燕华;李吕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胃肠腺癌和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有5个亚型,其中胎盘型GST(GSTπ)占90%左右,在上皮肿瘤内表达较高,而且GSTπ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耐药有密切关系~([1~3]),因此GST被称为肿瘤标志物或耐药相关基因.目前关于GSTπ在上皮性肿瘤表达的报道不多,本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胃肠腺癌和乳腺癌中GSTπ的表达,分析了GSTπ过表达与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和导致肿瘤耐药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海峰;张晓丽;王晓寅;薄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相关致病因素协同致病性分析

    目的 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相关致病因素(主要是服用NSAIDs与Hp感染)的协同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52例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及同一时期就诊的206例非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NSAIDs服用情况的调查和Hp感染的检测. 结果 服用NSAIDs合并Hp感染者患胃溃疡的OR值为19.11,明显高于单纯服用NSAIDs者(OR值5.93)和单纯Hp感染者(OR值5.74)患胃溃疡的OR值之和;服用NSAIDs合并Hp感染的胃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为3.73,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为0.93,均低于单纯服用NSAIDs和单纯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OR值分别为3.9和0.56)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OR值分别为4.7和0.42)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之和;与无溃疡未服NSAIDs者比较,间断服药者溃疡出血的OR值为3.99,短期服药者的OR值为2.89,长期服药者的OR值为3.39,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十二指肠溃疡的老年患者为33/120(27.5%),与非老年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服用NSAIDs和Hp感染在胃溃疡的形成中存在协同作用;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中并无协同作用;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NSAIDs的时间长短无关;年龄因素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艾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心脏病患者低T3综合征与甲减的鉴别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低T3综合征与甲减的鉴别.方法 研究对象为88例老年心脏病患者低T3综合征、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6例正常老年人,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H)水平,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甲减组血清中TT4、FT4、rT3含量低于低T3综合征组(P<0.01),sTSH含量高于低T3综合征组(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死亡组血清中TT3、FT3、FT4、sTSH的含量均低于存活组(P<0.05),rT3的含量高于存活组(P<0.05),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TT4值比较,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01).结论 老年心脏病患者低T3综合征可帮助临床判断老年心脏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有助于预后的判断.根据低T3综合征与甲减的TH水平特点,可有助于鉴别此两种疾病,从而减少误诊率.

    作者:吴彩兰;白庆双;张伟;葛建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鼠脊髓腰节段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及凋亡调控因子的增龄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腰节段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因子和调控凋亡相关因子的增龄变化及与老化的关系.方法 按月龄将雄性SD大鼠分为1、3、6、12、18、24月龄6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增龄大鼠脊髓腰节段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转导因子PI3K、p-p70S6K、磷酯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及凋亡调控因子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腰节段神经元p-p70S6K和p-CREB随增龄变化明显,1月龄时表达量较低,3月龄时有所增高,至6月龄、12月龄达高峰,24月龄时明显减低;而PI3K的变化不大.大鼠脊髓腰节段Bax表达随年龄增高逐渐增加,至24月龄表达量达高峰;Bcl-2表达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至24月龄时降至低点.与6月龄(青年期)大鼠相比,24月龄(老年期)大鼠脊髓腰节段神经元p-p70S6K、p-CREB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老年大鼠脊髓腰节段p-p70S6K、p-CREB和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 Bax表达显著增多,提示脊髓老化与神经元存活信号转导通路和凋亡调控因子的变化有关.

    作者:李雅莉;赵宁;张丽;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NA干扰在乳腺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RNAi)现象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细胞内的同源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导致靶基因表达沉默,产生相应功能表型缺失.这一现象属于转录后的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机制.

    作者:王明玉;王文静;宋现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花丹参对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压波动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白花丹参水提物对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压波动性(BPV)的影响.方法 16只雄性21周龄SHR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白花丹参组,以WKY大鼠为阴性对照.分别给予10 ml/kg(15 g/kg)的生理盐水,白花丹参水提物.记录给药前1 h,给药后4 h的血压,并用改良的Smyth法测定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BRS).结果 与WKY组相比,生理盐水组SHR大鼠血压、收缩压波动性、舒张压波动性和平均动脉压波动性显著升高(P<0.01),BRS显著降低(P<0.0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白花丹参组给药后4 h内,SHR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与WKY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给药后4 h,收缩压波动性、舒张压波动性和平均动脉压波动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BRS显著升高(P<0.05).结论 单次应用白花丹参水提物对SHR无明显降压作用,但可降低其BPV,机制可能与改善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功能有关.

    作者:李伟;王德忠;朱京涛;于磊磊;柴守辉;夏作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用于降低胆固醇.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他汀类药物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多效性,包括提高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修复受损内皮、抗炎、抗氧化、促新生血管生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动员内皮祖细胞、抑制心肌肥厚,抗心律失常~([1])等.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脂作用互不关联.因为人们观察到,在降脂作用尚未显现时,他汀类的多效性作用已经发生~([2]).目前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已成为心血管领域争论和探索的热点,引起了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曲莉;刘宗武;赵学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