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Activin A及其受体ActRⅡA表达变化及意义

莽靖;何金婷;李宗树;胥桂华;郭洪亮;邵延坤;徐忠信

关键词:局灶脑缺血, 激活素A, 激活素受体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激活素A(Act A)及其受体ⅡA(ActRⅡ)的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Act A、ActRⅡA免疫阳性表达. 结果正常组织有极低水平的Act A、ActRⅡA表达,免疫组化显示缺血3 h后在周边区Act A、ActRⅡA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随缺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于24 h达高峰.结论 局灶脑缺血损伤可诱导内源性神经元Act A高表达,并可能通过特异性跨膜信号受体ActRⅡA发挥靶源性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与血管性痴呆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核内转录因子,调节启动子中具有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cAMP response element,CRE)的基因转录.环磷酸腺苷(cAMP)或钙浓度升高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可启动CREB的磷酸化并使其活化.CREB具有调节包括学习记忆在内的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现就CREB的活性调控机制及其在血管性痴呆(VD)病理生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君;高维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益脑颗粒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脑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脑颗粒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脑颗粒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gal注射诱导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永久性双侧大鼠颈总动脉结扎术(2VO)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给予高、低剂量益脑颗粒灌胃,并以尼莫地平为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HSP70表达.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中HSP70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益脑颗粒高、低剂量组表达升高(P<0.01),尼莫地平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益脑颗粒能通过增加缺血脑组织中HSP70的表达,改善慢性脑缺血.

    作者:钟丽红;魏春敏;李鲁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苷片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主要累及下肢中小动脉和静脉.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为目前各国血管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免疫调节治疗TAOⅠ期及Ⅱ期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建勇;于中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梗死区的心肌发生扩张和变薄,非梗死区心肌代偿性变化,心肌节段变长,使左室整体扩大.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是反映心肌梗死后预后的敏感指标,也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决定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与生命转归,因此心室重构的临床治疗已成为焦点与热点问题.

    作者:常纯;马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动脉瘤颈夹闭仍然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26例治疗体会.

    作者:马金良;朱晓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对于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后又出现食管癌的患者,临床较为少见,手术根治依然是首选,但二次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1,2]).2002年至2008年,我科对胃大部切除术后20 例食管癌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现结合文献探讨该类患者手术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作者:李向楠;潘雪;赵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90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且BPH多合并心、脑、肺等脏器疾病.传统的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手术,因较大的创伤性、痛苦性等缺陷临床上已越来越少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一直是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其也存在较多危险的并发症如TURP综合征等~([1]).

    作者:王伟;李覃;李辉;李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重要脏器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变化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时脑、心和肾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变化.方法 线栓法制作局部脑缺血2 h,再灌注24、48和72 h模型,生化法测定脑、心和肾组织CaN活性,并观察60 kg/mg阿司匹林(ASA)对其影响.结果 再灌注24 h时,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脑组织及肾组织的CaN活性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心脏的CaN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ASA对脑和肾的CaN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使心CaN活性于正常水平.再灌注48 h时,脑和肾组织明显升高,均与其各自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心脏CaN活性仍低于其假手术组,但与24 h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再灌注72 h时,脑CaN活性进一步升高,与其假手术组、24和48 h均有显著差异;心CaN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肾CaN活性仍维持在48 h时的较高水平.ASA使脑和肾的CaN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对心CaN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不同组织CaN活性变化不同,这可能与在应激过程中不同器官磷酸化反应不同有关.ASA在维持其稳定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邱丽颖;杨志勇;杜斌;范红斌;李英;王晓岚;程建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患者的调脂抑炎作用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患者中的调脂抑炎作用.方法 选择75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5 mg/d),C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三组均服药12 w.于治疗前、治疗4 w末、12 w末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测TC,LDL-C,TG,HDL-C,IL-6,IL-10,TNF-α.结果 ①三组各项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4 w末,TC,LDL-C,TG均降低,HDL-C均升高(P<0.01);12 w末,血脂未见变化(P>0.05).②4 w末,A,B两组TC,LDL-C比较无差异(P>0.05),C组TC,LDL-C较A、B两组降低(P<0.01).③4 w末,三组IL-6、TNF-α降低,IL-10升高(P<0.01);12 w末,炎症因子变化持续(P<0.01).④除12 w末C组TNF-α较B组稍低外,未见到三组炎症因子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 ①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有调脂抑炎作用,且抑炎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②瑞舒伐他汀5 mg/d和阿托伐他汀10 mg/d调脂效果类似,瑞舒伐他汀10 mg/d调脂作用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d.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抑炎作用大致相当.

    作者:熊浩伟;谢志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天津蓟县农村老年人尿失禁患病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尿失禁(UI)患病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蓟县所辖的两个乡(镇)卫生院≥60岁的743名老年人,按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UI患病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天津蓟县农村老年人UI患病率33.38%,随年龄增长UI患病率呈升高趋势(χ_(for trend)~2=2.19,P=0.02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43.15% vs.22.75%,χ~2=34.70,P<0.000 1).UI患病持续年限的中位数为5年,患病<5年者多,占46.77%.167名老年女性患者中,155人(92.81%)初次出现症状是在绝经后.248名老年UI患者中,29.84%(74名)认为对从事家务劳动有影响,24.60%(61名)认为对参加户外活动有影响,45.16%(112名)需经常更换内裤,6.05%(15名)因UI故意减少饮水量,8.88%(22名)不愿去没有公共卫生间的场所.因UI而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和难堪的患者分别占23.39%(58/248)、18.55%(46/248)和31.05%(77/248).结论 天津蓟县农村老年人UI患病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心理健康均有影响,应引起卫生行政部门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石婧;刘雪荣;夏丛旺;刘东富;乌正赉;于普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公寓老人焦虑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区某老年公寓老年人的焦虑情况,探讨老年公寓老人出现焦虑状态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4月~6月对重庆市8个主城区各抽取1所老年公寓(≥65岁的老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一般项目调查表等.结果 (1)性别、职业性质和教育程度三方面,健康组和疾病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纬度,疾病组高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HAMA量表中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两因子,疾病组和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3)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公寓中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丧偶、有躯体疾病和性格内向的老年人焦虑状态明显.结论 重庆市老人公寓老人焦虑状态明显;焦虑状态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躯体疾病及性格有关.

    作者:张皑频;曾宪祥;杨德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眼科影像学检查在老年脉络膜转移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眼科影像学检查特点及其在脉络膜转移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3例15眼老年脉络膜转移癌的眼科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眼A/B超、FFA及ICGA、CT、 MRI、OCT检查.结果 FFA表现早期不显荧光,而后逐渐显现斑点状荧光,晚期荧光增强融合呈斑驳样.ICGA早期呈弱荧光,而后出现弱的荧光斑点.脉络膜转移癌的A超扫描为中等到高的反射,内部结构不规则.B超显示为扁平隆起的病灶,常有病灶周围视网膜隆起.CT显示球壁扁平状隆起肿块或限局性增厚,MRI显示肿块T1W呈高于玻璃体的中高信号,T2W为低信号.OCT表现为病灶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结论 眼科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FFA、ICGA、眼A/B超的意义较大,FFA检查在小病灶的早期发现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燕;刘早霞;苏冠方;吴雅臻;刘光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间断性低氧

    间断性低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典型病理生理过程,导致血氧饱和度时高时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导致交感兴奋~([1]),从而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2]).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故本文试探讨老年OSAS患者的低氧血症与非老年患者的不同之处,从睡眠呼吸紊乱的角度了解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作者:林怡;顾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561例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对比

    高血压、冠心病常伴发室性早搏,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在心室起源解剖部位不同.根据QRS波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的形态可对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准确定位~([1]).有关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健康体检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差异,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旨在分析高血压、冠心病、健康体检者室性早搏发生部位的差异.

    作者:吕聪敏;郑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评判老年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并发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用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评判的老年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并发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改变.方法 收集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病且≥60岁患者230例,将eGFR<15 ml·min~(-1)·1.73 m~(-2)(7.80±3.14 ml·min~(-1)·1.73 m~(-2))者归为ESRD组,eGFR≥15 ml·min~(-1)·1.73 m~(-2)( 29.76±12.90 ml·min~(-1)·1.73 m~(-2))者归为非ESRD组,回顾性比较两组间Hb浓度.结果 较非ESRD组[Hb(100.8 ± 23.0)g/L],ESRD组Hb浓度[(74.4 ± 22.5)g/L]显著降低(P<0.05),且在ESRD与非ESRD组中eGFR均与Hb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eGFR评判的老年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并发ESRD患者Hb浓度显著降低,且eGFR与Hb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作者:巩玲俊;李刚;牟杨;朱炳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水溶性CdTe量子点-广谱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免疫荧光标记

    目的 制备水溶性CdTe量子点-广谱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QDs-MAb)荧光探针,并对其特异免疫性识别能力和荧光稳定性进行检测.方法 在EDC偶联剂的作用下,将水溶性CdTe量子点与广谱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Pan CK)进行了连接;对肝癌细胞HepG2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QDs-MAb单抗荧光探针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比较Pan CK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将量子点与传统的荧光染料FITC的荧光强度和荧光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 QDs-MAb单抗荧光探针对HepG2细胞内的Pan CK分子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与FITC相比,QDs-MAb荧光探针荧光度更强,光化学稳定性更好,激发光连续照射30 min及室温放置3 d后均未见明显淬灭.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QDs-MAb荧光探针,为半导体量子点用于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内Pan CK分子的相关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隋玉杰;王茜;王雅丽;吴枚;郑锦花;杜珍武;张玉成;张桂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肺癌肿瘤抑制物1转染HepG2肝癌细胞及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影响

    目的 将已构建完成的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TSLC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HepG2细胞中,观察其对HepG2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重组载体转染到HepG2肝癌细胞中,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表达;同时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及caspase-3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T-PCR方法可见转染组细胞TSLC1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可见转染组细胞TSLC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组G_0/G_1期细胞显著增多,而S期细胞明显降低(P<0.05),转染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多(P﹤0.05).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TSLC1的HepG2细胞株,并证实TSLC1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促进凋亡及提高caspase-3酶活性.

    作者:肖钟迪;王雅丽;房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肝细胞脂肪变之一.以糖脂代谢异常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NAFLD的发病情况如何?以及在不同性别、老年和非老年之间的发病是否有差别?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均是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263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苏宏业;潘海林;黄媛;黎英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环氧合酶-2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2(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仅表达微量COX-2,当机体受到致炎因子刺激时,某些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将被诱导产生大量COX-2,并催化合成大量促炎性前列腺素.以往被认为与炎症、发热和肿瘤等有密切关系,近年研究发现其在骨骼重建、骨质吸收以及成骨细胞转导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张陈彦;郭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的饮食状况

    目的 探讨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 方法 对天津市和平区98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退休老年人的饮食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结果 天津市和平区退休老年人饮食状况与老年人性别、体重指数 (BMI)和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高韡;杨晶;张志尧;陈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