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硅酸钠对ECV-304细胞株与单个核细胞黏附的影响

黄伟;李丽玮;甄艳军;李志永;张莉;侯建明

关键词:偏硅酸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ECV-304, VCAM-1, 白细胞介素-8
摘要:目的 观察偏硅酸钠(Na2SiO3)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ECV-304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机制.方法 ECV-304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ox-LDL组、Na2SiO3高剂量组(硅68.5 mg/L)、中剂量组(硅34.2 mg/L)、低剂量组(硅17.1 mg/L).分离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与各组ECV-304细胞黏附数,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VCAM-1的蛋白表达量;半定量RT-PCR检测VCAM-1、IL-8mRNA的表达.结果 Na2SiO3减少ECV-304单个核细胞黏附数(P<0.01),降低IL-8浓度(P<0.01),降低VCAM-1的蛋白表达量(P<0.05),下调VCAM-1、IL-8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Na2SiO3能够下调ox-LDL诱导的ECV-304 IL-8和VCAM-1的表达.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兔颈动脉狭窄模型中的表达及血流动力的作用

    目的 探讨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兔颈动脉狭窄模型中的表达及血流动力的作用.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5只,随机分为狭窄组、高脂组、对照组,每组5只.狭窄组及高脂组采用显微缝合加高脂饮食法建立实验性兔颈动脉狭窄模型,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共12 w.多普勒超声检测狭窄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RT-PCR检测狭窄近心端、狭窄处及狭窄远心端LOX-1表达.结果 在颈动脉狭窄处及狭窄远心端分别形成高切应力和低切应力区.高脂环境下LOX-1表达有升高趋势,LOX-1在血管狭窄处及狭窄远心端呈高表达.结论 血管狭窄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影响LOX-1表达,低切应力水平促进LOX-1表达.

    作者:王捷;邢影;李淼;徐忠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番茄红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去卵巢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骨质的变化及番茄红素对其影响.方法 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大剂量干预组.术后1 w开始用番茄红素灌胃,于术后10 w时处死各组大鼠,并对血生化、氧化及抗氧化指标,骨密度,生物力学等参数进行检测,对其骨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在去势10 w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丙二醛等均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P<0.05),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骨密度值及生物力学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P<0.05).药物干预组,尤其是大剂量干预组的上述参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关,并初步证实番茄红素对去势大鼠骨质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兰观华;邵增务;祝素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运用QCT测定88例年龄≥60岁正常老年人以及67例年龄≥60岁确诊为T2DM患者的腰椎松质骨骨密度,所有检测对象均记录年龄、体重指数、运动及日照时间、饮食习惯、病程(T2DM组)、绝经年限(女性),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组)、胰岛素及C肽(空腹及餐后2 h)、性激素、血钙、磷、总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尿脱氧吡啶啉、尿钙、磷.对上述指标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老年T2DM组骨密度与年龄和体重指数匹配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老年T2DM组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T2DM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相比骨密度无明显差异,其骨形成指标(骨钙素)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这可能与血糖控制及一定水平的胰岛素有关.

    作者:吴亚楠;王琦;沈芸;吴玲;马蕾;申明月;毕鸿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冬虫夏草对糖尿病大鼠组织蛋白酶B及其抑制剂C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虫草菌丝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探讨其作用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成正常组和糖尿病(DM)组,DM组大鼠给予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腹腔内注射,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大鼠分别在第4、8、16周各处死10只,在处死前留取24 h尿量测24 h尿白蛋白和尿肌酐,留取血标本离心后测血肌酐,留取肾脏标本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胱抑素(CC),组织蛋白酶B(CB),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和治疗组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尿白蛋白第4周开始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PCR结果显示CB、CC、ColⅣ、FN在第8周出现明显上调(P<0.01或P<0.05),模型组CB在16 w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CB,CC,ColⅣ,FN在前8周无显著变化,第16周CC,ColⅣ,FN表达下调(P<0.01或P<0.05),CB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 虫草菌丝通过调节CB、CC的平衡来减少DN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起到对DN的保护作用.

    作者:方华伟;傅余芹;韩亚莉;陈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氧诱导因子-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

    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1992年由Semenza[1]对经缺氧处理HepG2和Hep3B细胞株的核提取物进行分析时发现的.它是哺乳动物机体功能在缺氧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的氧依赖转录激活因子,通过与低氧反应元件(hypoxia responsive element,HRE)结合,引发下游诸如促红细胞生长素(E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血管发生、细胞凋亡和增殖等生理及病理过程,并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适应缺氧反应.而VEGF是机体内主要的血管生长因子,对促进血管新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陆蕴松;高忠礼;刘光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在老年发病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在老年发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9例EORA患者和42例风湿性多肌痛(PMR)患者中的两种抗体,其中抗CCP抗体采用ELISA法,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结果 EORA组两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MR组(P<0.05),两种抗体诊断EO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抗CCP抗体(55.1%、94.3%)、AKA(33.3%、91.5%),抗CCP抗体和AKA合用敏感性有所降低,但能使特异性增高至98.3%.结论 抗CCP抗体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CCP抗体和AKA在EORA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MR组,两种抗体联合检测使特异性提高近100%,有利于EORA的鉴别诊断,结合影像学改变,对提高EORA的诊断率也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燕婕;胡丽华;徐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eNOS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 (AS)兔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3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S组、罗格列酮治疗组,14 w后检测血脂、eNOS水平.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组较AS组HDL-C、eN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改善血脂异常,增强eNOS蛋白表达,对AS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黄婷;李杰;丁健;孔俭;何淑梅;邵明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β-淀粉样蛋白25-35和31-35片段对大鼠在体海马长持续长时程增强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在体条件下观察β-淀粉样蛋白25-35和31-35片段对大鼠海马CA1区长持续长时程增强(L-LTP)的影响.方法 在体海马CA1区L-LTP记录技术;侧脑室给药技术.结果 25 nmol浓度的 Aβ31-35或Aβ25-35不影响基础突触传递(n=5,P>0.05);Aβ25-35对L-LTP的抑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效应:6.25 nmol,12.5 nmol和25 nmol Aβ25-35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了L-LTP的维持(在高频刺激后3 h:均P<0.05);12.5 nmol Aβ31-35同Aβ25-35,抑制L-LTP的维持(高频刺激后3 h,P<0.05).结论 Aβ25-35 和 Aβ31-35可显著抑制在体海马L-LTP的维持,从而损害突触可塑性.

    作者:张俊芳;侯磊;祁金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p53、P-gp、GST-π和TopoⅡα在老年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53、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老年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33例老年(≥60岁)消化道肿瘤组织进行p53蛋白、P-gp、GST-π和TopoⅡα免疫组化染色,并以35例(<60岁)消化道肿瘤作为对照.结果 老年组患者在临床病理学特征中,高分化腺癌(22/33)、大肠癌(22/33)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老年组P-gp、GST-π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9、P=0.026),p53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293),而TopoⅡα表达则低于对照组(P=0.032).结论 老年消化道肿瘤P-gp和GST-π高表达、TopoⅡα低表达的特点与老年消化道肿瘤以高分化腺癌、大肠癌为主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作者:檀碧波;韩杰;吕炳蓉;耿玮;赵建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雷公藤氯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雷公藤氯内酯醇(T4)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海马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进行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Aβ组大鼠较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而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T4组大鼠较Aβ组第2~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多.3组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T4可以有效安全地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陈龙飞;阮志芳;李智文;许国英;陆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双丁酸环腺苷酸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

    目的 观察给予外源性环腺苷酸类似物--双丁酸环腺苷酸(db-cAMP)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轴突再生、患肢运动功能恢复、RhoA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I/R对照组、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和脑室注射db-cAMP组(db-cAMP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脑室灌注在造模前完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和RhoA mRNA的表达,用Zea Longa评分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脑I/R对照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GAP-43 mRNA的表达在造模术后6 h略有降低,第24小时开始增高,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开始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脑I/R对照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RhoA mRNA表达于造模术后6 h开始增高,第48小时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第7天和14天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db-cAMP组大鼠缺血灶周边组织GAP-43 mRNA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均高于脑I/R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第7天显著(P<0.05,P<0.01).db-cAMP组大鼠缺血灶周边组织RhoA mRNA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脑I/R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P<0.05,P<0.01).脑I/R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db-cAMP组大鼠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相同变化趋势, db-cAMP组大鼠在造模术后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脑I/R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db-cAMP能够促进脑I/R损伤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与抑制RhoA信号通路活动有关.

    作者:牛陵川;李长清;陈艳;刘圣山;黄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偏硅酸钠对ECV-304细胞株与单个核细胞黏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偏硅酸钠(Na2SiO3)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ECV-304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机制.方法 ECV-304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ox-LDL组、Na2SiO3高剂量组(硅68.5 mg/L)、中剂量组(硅34.2 mg/L)、低剂量组(硅17.1 mg/L).分离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与各组ECV-304细胞黏附数,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VCAM-1的蛋白表达量;半定量RT-PCR检测VCAM-1、IL-8mRNA的表达.结果 Na2SiO3减少ECV-304单个核细胞黏附数(P<0.01),降低IL-8浓度(P<0.01),降低VCAM-1的蛋白表达量(P<0.05),下调VCAM-1、IL-8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Na2SiO3能够下调ox-LDL诱导的ECV-304 IL-8和VCAM-1的表达.

    作者:黄伟;李丽玮;甄艳军;李志永;张莉;侯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褪黑素对应激大鼠大脑核团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实验观察了褪黑素(MT)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大脑外侧缰核(LHb)、室旁核(PVN)和中央杏仁核(CeA)fos蛋白样免疫反应及γ-氨基丁酸A(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对褪黑素所引起的c-fos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1 h组,应激1 h+MT组,应激1 h+Bic+MT组,应激1 h+Bic组.采用电击足底方法制备应激大鼠模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应激1 h组大鼠大脑LHb、PVN和CeA的FLI神经元显著增加,如果在应激前腹腔注射 MT,可抑制上述反应,而腹腔注射Bic 5 min后注射MT并再应激1 h,可抑制MT减少FLI神经元数量的效应.结论 MT可抑制电击足底应激所导致的c-fos表达的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GABA受体发生作用.

    作者:苏建军;李华丽;黄民;赵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属于纤溶酶原依赖性的生长因子家族,是一种间质来源的多效性生长因子,它作为一个旁分泌或内分泌介质,具有促细胞分裂、增生、迁移以及分化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通过上皮-间质的相互作用,在胚胎发生、血管生成、组织器官再生、创伤愈合、形态发生和肿瘤形成过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H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炜;吴雅臻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组人载脂蛋白E3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鉴定

    目的 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重组人载脂蛋白E3(rhApoE3),制备与天然hApoE3具有相同结构和活性的rhApoE3.方法 用RT-PCR法自人肝组织RNA克隆hApoE3的cDNA,构建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α/hApoE3.经核酸测序确证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甲醇诱导后进行SDS-PAGE、Western印迹分析,筛选高表达工程菌.结果 经PCR法克隆的hApoE3 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一致.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均在分子量约34kD出现特异性条带,rhApoE3表达量达150mg/L.结论 在毕赤酵母菌中可经甲醇诱导产生rhApoE3,获得高效表达rhApoE3的毕赤酵母工程菌.

    作者:苏曼曼;陈月;王文佳;许天敏;常伟勤;颜炜群;包晓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果糖及木糖醇注射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果糖及木糖醇注射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影响,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补液治疗提供选择依据.方法 选择稳定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在第1,2,3天9:00~11:00分别匀速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200 ml、5%果糖注射液200 ml或5%木糖醇注射液200 ml.同时用CGMS监测血糖的动态变化,比较9:00~12:00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生理盐水组、果糖组、木糖醇组9:00~12:00(180 min)内血糖高值[(10.63±2.42) vs (9.87±1.96) vs (10.18±1.44)mmol/L]、血糖低值[(5.34±1.72) vs (5.95±1.68) vs (5.63±1.45)mmol/L]、血糖平均值[(7.78±1.85) vs (7.73±1.42) vs (7.19±0.87)mmol/L]、血糖波动大幅度[(5.29±2.24) vs (3.93±2.53) vs (4.56±2.15)mmol/L]、血糖标准差[(1.67±0.61) vs (1.49±0.65) vs (1.62±0.61)mmol/L]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1 377.40±295.51) vs (1 391.75±258.57) vs (1 425.84±157.38)mmol·min-1·L-1].三组间血糖高值、低值、平均值、血糖波动大幅度、血糖标准差及血糖AUC均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 果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注射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其补液治疗的安全选择.

    作者:王艳姣;赵红峰;朱佳花;汪化文;黄武;王翼;詹俊鲲;刘幼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及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害状态,据统计每年约有10%~15%的遗忘型MCI患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而正常人每年转化率仅为1%[1],因此认识MCI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AD和其他类型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MCI的认知损害特点没有统一的认识,而且没有统一的概念和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对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探讨MCI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并对认知康复训练的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刘敏;郇英;陈兴旺;赵修敏;张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硬骨鱼紧张素Ⅱ(UTS2)-S89N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研究硬骨鱼紧张素ⅡS89N基因(UTS2-S89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西北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及电泳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SPSS软件分析各基因型与西北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31例正常人在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02,0.001).UTS2-S89N基因型SS,SN,NN的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25.7%,55.6%,18.7%;对照组分别为43.5%,45.6%,9.9%.S,N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53.5%,46.5%,对照组分别为66.8%,33.2%.结论 UTS2-S89N 基因多态性与西北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作者:伊琳;顾远晖;谢小冬;周瑞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骨组织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应用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后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4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后,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5 mg·kg-1·d-1灌服,对照组、糖尿病两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5 ml·只-1·d-1.14 w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骨BMP-2 mRNA的表达、骨密度及骨代谢.结果 辛伐他汀组BMP-2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骨密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辛伐他汀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 辛伐他汀能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BMP-2基因表达增强,骨密度增加,改善了骨代谢.

    作者:王娟;阳文琳;陈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结肠黑变病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特点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临床多给泻药对症处理,而以结肠黏膜表面有褐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黑变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太清楚,有研究表明慢性便秘及应用蒽醌类泻药与其发病密切相关[1],但也有不同看法.

    作者:陈鸿;刘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