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阳文琳;陈隽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后促进胰腺损伤修复的方法.方法 应用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经bFGF、EGF、HGF、2%B27、activeA、β巯基乙醇、尼克酰胺诱导12~14 d,RT-PCR鉴定后,以DAPI标记治疗胰腺损伤模型大鼠.治疗1 w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胰岛样细胞的迁移、定位,RT-PCR鉴定参与胰腺损伤修复的细胞来源.结果 MSCs经诱导12~14 d,分化为可表达Ins1、Ins2的胰岛样细胞,经DAPI标记后治疗胰腺损伤模型大鼠1 w,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细胞结构不清、胰岛结构崩解的损伤区的胰腺组织结构开始恢复,胰岛再建;RT-PCR检测Sry进一步证实损伤区胰腺组织内存在输注的胰岛样细胞.结论 MSCs可诱导分化成胰岛样细胞,该细胞参与损伤胰腺组织的修复.
作者:滕春燕;于庭;刘爱忠;陈玉丙;金春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疾病,病因繁多,诊治方法各不相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于腹部手术后1~3 w以内,因其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均较困难.近年来,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对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体会.
作者:解英俊;杨永生;赵吉生;季德刚;刘大铮;张学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直肠癌行Dixo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糖尿病、术前低蛋白、术前合并肠梗阻、切口感染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而性别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结论 吻合口漏是直肠癌Dixon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增加吻合口漏发生率,大部分吻合口漏经单纯引流管冲洗可治愈,少数病例需行剖腹探查肠造瘘术.
作者:赵航;宋燕;姜洋;谢忠士;柳福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应用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后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的变化.方法 4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后,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5 mg·kg-1·d-1灌服,对照组、糖尿病两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5 ml·只-1·d-1.14 w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骨BMP-2 mRNA的表达、骨密度及骨代谢.结果 辛伐他汀组BMP-2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骨密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辛伐他汀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 辛伐他汀能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BMP-2基因表达增强,骨密度增加,改善了骨代谢.
作者:王娟;阳文琳;陈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洛汀新治疗对糖尿病(DM)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方法制备DM大鼠模型,然后经腹腔注射洛汀新,剂量为5 mg/kg,1次/d,12 w后取血测定TC、TG、NO和ET-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DM组大鼠血浆的TC水平稍有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0.3±27.8 vs 79.0±24.1 mg/L,P>0.05),T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306.0±56.8 vs 173.5±39.4 mg/L,P<0.05),NO(135.3±32.8 vs 161.9±37.3 μmol/L)和ET-1(268.4±39.0 vs 371.5±49.6 pg/ml)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洛汀新治疗组大鼠的TG浓度较DM组大鼠明显降低(232.3±48.0 vs 306.0±56.8 mg/L,P<0.05),治疗组大鼠的NO浓度明显高于DM组大鼠(151.9±42.4 vs 135.3±32.8 μmol/L,P<0.05),与DM组大鼠相比较,治疗组大鼠的TC浓度(86.5±32.4 vs 90.3±27.8 mg/L,P>0.05)和ET-1浓度(272.9±52.7 vs 268.4±39.0 pg/ml,P>0.05)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DM大鼠的血浆TC浓度没有显著增高,但是TG浓度显著升高,同时NO、ET-1浓度显著降低.洛汀新治疗可降低DM大鼠血浆TG、NO浓度,但对TC、ET-1浓度无显著影响.
作者:于晓岚;孙菲;郭德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害状态,据统计每年约有10%~15%的遗忘型MCI患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而正常人每年转化率仅为1%[1],因此认识MCI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AD和其他类型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MCI的认知损害特点没有统一的认识,而且没有统一的概念和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对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探讨MCI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并对认知康复训练的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刘敏;郇英;陈兴旺;赵修敏;张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能够调控自杀基因表达的单载体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方法 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为载体构建骨架,将两个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元件(TetO2)克隆到pcDNA3.1载体CMV启动子下游,构建成pcDNA3.1-TetO2载体;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与核糖体进位位点(IRES)相连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cDNA3.1-TetO2载体的多克隆酶切位点,构建成pcDNA3.1-TetO2-HSV-TK-IRES载体;将四环素调控子基因(TR)克隆至pcDNA3.1-TetO2-HSV-TK-IRES载体IRES下游,从而构建成pcDNA3.1-TetO2-HSV-TK-IRES-TR载体.利用酶切与测序鉴定克隆结果.结果 载体构建过程的酶切结果以及测序结果表明载体构建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能够调控自杀基因表达的单载体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为调控自杀基因体外杀伤肿瘤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王茜;杜珍武;赵虹;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运用QCT测定88例年龄≥60岁正常老年人以及67例年龄≥60岁确诊为T2DM患者的腰椎松质骨骨密度,所有检测对象均记录年龄、体重指数、运动及日照时间、饮食习惯、病程(T2DM组)、绝经年限(女性),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组)、胰岛素及C肽(空腹及餐后2 h)、性激素、血钙、磷、总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尿脱氧吡啶啉、尿钙、磷.对上述指标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老年T2DM组骨密度与年龄和体重指数匹配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老年T2DM组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T2DM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相比骨密度无明显差异,其骨形成指标(骨钙素)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这可能与血糖控制及一定水平的胰岛素有关.
作者:吴亚楠;王琦;沈芸;吴玲;马蕾;申明月;毕鸿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重组人载脂蛋白E3(rhApoE3),制备与天然hApoE3具有相同结构和活性的rhApoE3.方法 用RT-PCR法自人肝组织RNA克隆hApoE3的cDNA,构建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α/hApoE3.经核酸测序确证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甲醇诱导后进行SDS-PAGE、Western印迹分析,筛选高表达工程菌.结果 经PCR法克隆的hApoE3 DNA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一致.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均在分子量约34kD出现特异性条带,rhApoE3表达量达150mg/L.结论 在毕赤酵母菌中可经甲醇诱导产生rhApoE3,获得高效表达rhApoE3的毕赤酵母工程菌.
作者:苏曼曼;陈月;王文佳;许天敏;常伟勤;颜炜群;包晓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大量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发性血管硬化性疾病,主要侵犯体内大、中动脉,尤其以侵犯对生命健康威胁为主的颅脑动脉,引起严重的卒中事件.颅内、外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发作或再发作的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与AS密切相关.随着血管检查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颅内外血管的检查越来越普遍.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单独或综合作用、药物及手术治疗等方面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于淼;孙晓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去卵巢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和骨质的变化及番茄红素对其影响.方法 将3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大剂量干预组.术后1 w开始用番茄红素灌胃,于术后10 w时处死各组大鼠,并对血生化、氧化及抗氧化指标,骨密度,生物力学等参数进行检测,对其骨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在去势10 w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丙二醛等均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P<0.05),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骨密度值及生物力学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P<0.05).药物干预组,尤其是大剂量干预组的上述参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呈现出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关,并初步证实番茄红素对去势大鼠骨质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兰观华;邵增务;祝素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养老机构与居家老人健康现状及照顾需求,为提高机构服务及老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健康自测量表(SRHMS)和抑郁量表(DSI),对昆明市养老机构≥60岁的289名老人(机构组)和526名居家老人(居家组)作健康现状与照顾需求的测评与对比分析.结果 机构组老人较居家组老人社会支持更脆弱、整体健康更差;前者对健康医疗需求、社会保障、老年服务和社会尊老的期望远高于后者(P<0.01). 结论机构老人健康堪忧,机构服务在满足其健康照顾、参与发展方面尚存较大落差.
作者:张河川;岑晓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硬骨鱼紧张素ⅡS89N基因(UTS2-S89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西北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及电泳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SPSS软件分析各基因型与西北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31例正常人在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02,0.001).UTS2-S89N基因型SS,SN,NN的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25.7%,55.6%,18.7%;对照组分别为43.5%,45.6%,9.9%.S,N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53.5%,46.5%,对照组分别为66.8%,33.2%.结论 UTS2-S89N 基因多态性与西北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作者:伊琳;顾远晖;谢小冬;周瑞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53、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老年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33例老年(≥60岁)消化道肿瘤组织进行p53蛋白、P-gp、GST-π和TopoⅡα免疫组化染色,并以35例(<60岁)消化道肿瘤作为对照.结果 老年组患者在临床病理学特征中,高分化腺癌(22/33)、大肠癌(22/33)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老年组P-gp、GST-π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9、P=0.026),p53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293),而TopoⅡα表达则低于对照组(P=0.032).结论 老年消化道肿瘤P-gp和GST-π高表达、TopoⅡα低表达的特点与老年消化道肿瘤以高分化腺癌、大肠癌为主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作者:檀碧波;韩杰;吕炳蓉;耿玮;赵建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作为中国医学传统名贵药材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被应用于中医治疗各种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天麻中提取的各种有效活性物质,如:天麻素等,仍是现代医学制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药食同源,中国历代皇宫、民间都有食用天麻的习惯.天麻是卫生部规定的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药材.过去,因为野生天麻产量低、价格高,所以天麻多以药用为主,少量用于食用.随着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成熟,天麻的产量大大提高,这就为以天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作者:孙亚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336例浙南地区汉人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的基因型(其中T2DM合并肥胖组121例,T2DM非肥胖组104例,正常对照组111例),并分析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① T2DM肥胖组Gln223Arg基因型GG、GA及AA的频率分别为0.645、0.347和0.008;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18和0.182;T2DM非肥胖组基因型GG和GA的频率分别为0.769、0.23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85和0.115;正常对照组基因型GG、GA及AA的频率分别为0.802、0.189和0.009;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6和0.104.②T2DM合并肥胖组A、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浙南地区汉族人群存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变异,它可能是该地区人群T2DM合并肥胖患者的遗传易感标记,A等位基因与T2DM发病有一定关系.
作者:应俊;石楠松;潘若望;李佩珍;张洪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wist基因沉默后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有Twist干扰片段的pGenesil/Twist载体导入人胃癌SGC790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经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干扰效果.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等反映Twist对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生长曲线结果显示Twist基因沉默组细胞生长速度较两对照组缓慢.细胞周期结果显示Twist基因沉默组S期细胞数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增殖能力下降.结论 Twist基因沉默后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分裂增殖,可能成为临床胃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刘洪义;孙梅;所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属于纤溶酶原依赖性的生长因子家族,是一种间质来源的多效性生长因子,它作为一个旁分泌或内分泌介质,具有促细胞分裂、增生、迁移以及分化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通过上皮-间质的相互作用,在胚胎发生、血管生成、组织器官再生、创伤愈合、形态发生和肿瘤形成过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H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炜;吴雅臻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虫草菌丝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探讨其作用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成正常组和糖尿病(DM)组,DM组大鼠给予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腹腔内注射,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大鼠分别在第4、8、16周各处死10只,在处死前留取24 h尿量测24 h尿白蛋白和尿肌酐,留取血标本离心后测血肌酐,留取肾脏标本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胱抑素(CC),组织蛋白酶B(CB),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和治疗组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尿白蛋白第4周开始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PCR结果显示CB、CC、ColⅣ、FN在第8周出现明显上调(P<0.01或P<0.05),模型组CB在16 w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CB,CC,ColⅣ,FN在前8周无显著变化,第16周CC,ColⅣ,FN表达下调(P<0.01或P<0.05),CB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 虫草菌丝通过调节CB、CC的平衡来减少DN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起到对DN的保护作用.
作者:方华伟;傅余芹;韩亚莉;陈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偏硅酸钠(Na2SiO3)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ECV-304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机制.方法 ECV-304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ox-LDL组、Na2SiO3高剂量组(硅68.5 mg/L)、中剂量组(硅34.2 mg/L)、低剂量组(硅17.1 mg/L).分离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计数与各组ECV-304细胞黏附数,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VCAM-1的蛋白表达量;半定量RT-PCR检测VCAM-1、IL-8mRNA的表达.结果 Na2SiO3减少ECV-304单个核细胞黏附数(P<0.01),降低IL-8浓度(P<0.01),降低VCAM-1的蛋白表达量(P<0.05),下调VCAM-1、IL-8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Na2SiO3能够下调ox-LDL诱导的ECV-304 IL-8和VCAM-1的表达.
作者:黄伟;李丽玮;甄艳军;李志永;张莉;侯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