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玲丽;刘颖;陆镪
肺下叶结核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与肺上叶结核病有所不同,容易误诊.1995、年至1999年收治肺下叶结核病256例,其中误诊175例,误诊率为68.3%.现主要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桂宾;高绪胜;高兴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哮喘病是儿童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吸入疗法是哮喘病治疗的方式之一.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对40例哮喘病患儿采用爱喘乐加备劳特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0年1~12月,我科应用鱼金注射液和鲜竹沥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FOB)明视下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治疗顽固性咯血,已日益受到关注.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经FOB局部应用冷盐水、肾上腺素及凝血酶治疗顽固性咯血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贾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毒鼠强(Tetramethy lene Disulfoteramine,TETS)又名没鼠命,四二四,三步倒,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属有机氨类化合物,为神经毒性高效杀鼠剂.近年来因误服TETS中毒报道较多[1-3].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54例,40例经毒理鉴定确诊,14例结合服毒史及临床表现诊断.54例中并发急性呼吸衰竭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斌;周阿旺;陈振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2001年10月~2002年7月在抗感染、氧疗及扩管等治疗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下,我们应用尿激酶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1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美云;张素云;金兰花;郭茂富;刘竹芹;万德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3岁.发热4个月,体温38~39.5℃,间断腹泻,偶咳嗽、咯少量白痰,抗炎无效.近4个月消瘦,体重下降近15 kg.查体:T 39.2℃,P 80次/min,BP 120/70 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0次/min节律整,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王玉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就1984年1月~2002年12月被误诊的37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本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2岁;急性13例,亚急性与慢性24例.
作者:祝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院近年来肺结核化疗初期发生类赫氏反应25例.临床资料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1~65岁,平均30.5岁.25例均为初治病例,其中肺门淋巴结核1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1例,浸润性肺结核病16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
作者:朱冠应;周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3年至2001年我们收治不住院治疗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37例,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邹方旭;邹映辉;杨怀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阻塞性肺不张系指多种原因所致肺内气体减少体积缩小肺萎陷.病因复杂,肺及支气管肿瘤、炎症及结核为常见.因阻塞部位不同可引起一侧性肺叶、肺段、或肺小叶的肺不张.本文讨论近年来我院X线表现为肺不张患者1 0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后均明确诊断.
作者:孙吉昌;刘国利;汤华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抗结核化疗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异菸肼是杀菌药,每毫升浓度0.03 ug,就能抑制结核菌生长,而10倍的浓度,就能杀死结核菌.口服300 mg,血浓度达0.5 ug以上,达到杀菌浓度.往往3粒药能把顽强的结核菌杀死.利福平也是杀菌药,这两种药同时口服,效果更佳.如药量不足,或断续吃药,效果不好,相反的还会产生耐药性.一天集中一次服药,血浓度更高,杀菌力也更强.因此,医生建议你每日空腹顿服,可提高疗效.服药7~14日后,90%敏感的结核菌消失,剩余的5%顽固结核菌要经过5~6个月长期治疗才可以消灭.所以患者必须坚持连续服药5~6个月以上,才有效.
作者:范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WHO于1994年以来已先后组织5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河南省首先参与WHO这一项目.从1996年4月~1997年2月与2001年8月~2002年8月先后两次在全省范围进行耐药监测.参与的各级技术人员均经培训.采用随机整理抽样,选出30个点,两次分别顺序入选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1 372例与1 568例.抗结核药治疗史经省、县两级复合校正.痰标本用L-J培养基培养,比例法作药敏,测HRSE 4种药.实验室结果经跨国参比室质控检查达标,用统一软件SDRTB分析.显著性用x2检验.
作者:王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6年5月~2002年8月,我们抢救成功呼吸心跳骤停患者22例,现就心肺脑复苏中的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王琥;陶仲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肺心病因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严重缺氧,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和血容量增多,使肺动脉压增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我院采用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临床药理实验证实,国产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又称兰勃素)和进口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两种制剂具有同等生物等效性[1].我科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60例患者进行了兰勃素与必嗽平片剂作对照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庆;崔朝勃;高松;齐富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注治疗肺结核病由于将药物灌注于靶(叶/段)支气管或病变支气管腔内,使病灶内药物浓度增高,直接杀灭细胞内外的结核菌,促进病灶吸收,缩短空洞闭合的时间.对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患者口服或静脉化疗药效常不理想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治疗过程较复杂、介入治疗次数多,一般患者不易接受和配合,故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工作,使其顺利地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听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收治肺结核病患者154例,其中重症肺结核病18例,现就其病因及治疗方案.分析如下.
作者:张庆和;李业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症状不典型,病程发展较急骤,症状较复杂.若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则对患儿的预后有严重影响.本文对43例儿童结脑的治疗和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氨茶碱能有效地改善通气及心功能而广泛用于临床,但其对心脏的副作用,特别是可引起心电紊乱,愈来愈被广大临床医师所重视.为提高氨茶碱应用的安全性,笔者对我院120例心肺疾病应用常规剂量氨茶碱引发的心电图异常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