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基于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的实证研究

崔淼

关键词: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 控制策略, 自尊, 生活满意度
摘要:目的 以Heckhauen和Shultz的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为基础,对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控制策略、自尊与生活满意度问卷,对161名年龄为50~75岁、受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以上的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分析表明,基于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而假设的两个关于控制策略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的结构模型与实际测量数据拟合良好,模型拟合度(CFI)分别是0.867和0.865.结论 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一致性,究其跨文化不一致性的原因将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细胞肌肉组织工程支架与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相容性研究

    目的 制作去细胞肌肉组织工程支架,并检测其与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三硝基甲苯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结合的化学萃取方法制作去细胞肌肉组织工程支架,冰冻切片观察其结构.将人羊膜上皮细胞种入支架培养7 d后,用免疫组化检测羊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NT-3及BDNF的表达,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 支架中细胞去除完全,其主要结构为平行排列的管状结构.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保持完好.羊膜上皮细胞在支架里有增殖活性,并呈现NT-3、BDNF免疫反应阳性.扫描电镜显示,羊膜上皮细胞在支架中分布均匀,生长良好.结论 成功的制作了去细胞肌肉组织工程支架,其与人羊膜上皮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

    作者:薛辉;陈东;刘佳梅;刘颖;孟晓婷;殷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西方国家患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较西方低.此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的检测.近年来由于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以及一些自身抗体实验方法的开始应用,发现病例有所增加.为探讨自身抗体在肝病患者中的存在状况和意义,作者选择3 000例有明确肝功能损伤的肝病患者,共检测出PBC患者116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加以分析.

    作者:周淑芬;刘树业;张卫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 我院ASAⅠ~Ⅱ级择期行LC的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PR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2.5 μg/ml、瑞芬太尼3 ng/ml;I组持续吸入浓度1%~2%异氟醚.观察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和血糖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麻醉结束后的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随访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I组比较,PR组在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时(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P<0.05);术后检测的各个时间点PR组的血糖水平都较I组低(P<0.05);PR组的恶心呕吐率(18.2%)明显低于I组(48.5%)(P<0.01);PR组在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上比I组短(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较异氟醚麻醉在老年患者LC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吴世健;关鑫;兰轲;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天津市某社区交往频度对退休老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调查

    目的 探讨社区退休老人交往频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天津市南开区某社区60岁以上退休老人203名,采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和自编交往频度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t检验结果表明,与子女、亲朋、邻居交往频度高的退休老人其主观幸福感高于交往频度低者.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与朋友、邻居交往频度和住房面积、月平均收入、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对退休老人主观幸福感均见到显著影响,与邻居交往频度这一变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他变量.结论 交往频度是影响退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由邻居获得的交往对提高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

    作者:高健;步怀恩;于春泉;王泓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31例的临床分析

    帕金森病(PD)是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常见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1].目前,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会影响认知功能[2],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年限.本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对PD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抑郁的发生情况及与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红梅;梁炜;张迎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对交感神经亢进者是理想的降血压药物.但随着2005年ESC(欧洲心脏学会)年会上ASCOT实验结果的正式公布以及一些关于β-受体阻滞剂缺少降血压外靶器官保护作用的实验结果公布后,人们对过去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降血压药物的观点有了动摇.实际上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吴军;刘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的疗效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一种因癌症或癌症治疗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持久的、主观的疲乏感,是癌症患者重要症状之一[1].涎腺癌症患者中,行面部、颈部根治术,损伤容貌,术后禁食时间较长,易发生营养不良,医疗费用较高,故CRF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生存质量.

    作者:安思训;陈晓丽;何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抑郁症模型大鼠睾酮水平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抑郁症大鼠模型睾丸及血清内睾酮水平,探讨体内雄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给予成年雄性大鼠慢性温和刺激21 d,制备外源性抑郁症大鼠模型(CMS组);给予新出生第8天的雄性幼鼠腹腔注射新鲜配制的氯咪帕明(CLI)40 mg/kg体重,至第21天,制备内源性抑郁症大鼠模型(CLI组).结果 两组抑郁症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较正常组大鼠延长(P<0.01),上窜时间较正常组大鼠明显缩短(P<0.01);开野实验中CMS组大鼠水平跑格数与直立次数均较刺激前明显减少(P<0.001);CLI组大鼠水平跑格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直立次数明显减少(P<0.01).CLI组大鼠睾丸内睾酮水平及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而CMS组大鼠睾丸内睾酮水平及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抑郁症大鼠体内性激素分泌紊乱,不同类型的抑郁症大鼠睾酮水平变化不一致.单相抑郁症大鼠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双相抑郁症大鼠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

    作者:杨利敏;赵华;康玉明;李晶;瘐英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前列腺癌p21 mRNA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原发前列腺癌中p2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RT-PCR的方法检测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p21的表达.结果 在6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有31例(46.29%)表达p21 mRNA;癌旁正常组织中,有49例(73.13%)表达p21mRNA.将前列腺癌组织分成2组,分别是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在41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中,p21 mRNA表达13例(31.71%).在26例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p21 mRNA表达18例(69.23%). 结论 p21在原发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明显减少;P2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作者:袁彩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呆聪液对痴呆大鼠模型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呆聪液对痴呆大鼠模型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2月龄SD大鼠采用海人酸破坏脑基底核法造成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的痴呆动物模型.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痴呆模型组、呆聪液(低、中、高剂量)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呆聪液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呆聪液灌胃(低5 g/kg、中10 g/kg、高20 g/kg),痴呆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天用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共1个月.通过水迷宫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呆聪液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β-APP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老龄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内β-APP基因表达增强.呆聪液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内β-APP mRNA含量,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与痴呆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呆聪液能改善老龄痴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下调β-APP基因的表达.

    作者:岳启安;赵淑梅;王红艳;阎乐法;汲蕊;宫英;尤敏;管福来;钱震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双歧杆菌上清液对D-半乳糖的抗衰老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双歧杆菌上清液(SCS)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血脂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SCS降低血脂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SCS中有效延缓衰老的成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和生理盐水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和正常对照.同时,对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SCS,连续培养42 d后称重,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 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TG、TC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提高,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明显提高.结论 SCS能降低血清TG、TC含量,延缓D-半乳糖小鼠的衰老进程.

    作者:王爱华;王挺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70例OP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 Hz,振动强度0.5~0.8 g,1次/隔天,30 min/次,连续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开始前3天、试验后第1、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钙磷乘积([Ca]×[P])的变化.结果 第3个月,复合振动组的ALP、OC、TRAP、[Ca]×[P]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44.6%、-9.4%、1.7%、7.5%,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22.8%、-13.3%、3.6%、4.7%,P值分别为0.108、0.788、0.606、0.171.结论 复合振动仪治疗OP对骨代谢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骨代谢的绝对值有变化.

    作者:郑锦畅;陈建庭;裴卫卫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PSD-95变化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VD)大鼠形成过程中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VD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衡量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PSD95的表达.结果 随术后缺血时间延长,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术后4 w后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1);PSD95的表达随术后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改变,术后2 w时表达多,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1),此后逐渐减少,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术后16周时表达少.结论 PSD95的表达变化与VD的发生发展有关,PSD95将成为治疗VD的新的靶点

    作者:何雨;杨春荣;宋世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核素心肌显像与血清学指标研究

    目的 应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比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CHD)与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和/或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肌缺血、心功能差异,并比较各组间血清学指标差异.方法 对237例老年CHD患者行门控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按病情分为4组:单纯CHD组、合并T2DM组、合并EH组、合并T2DM及EH组.分别统计4组总负荷评分(SSS)、总静息评分(SRS)、和总差值(S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学各项指标,并对4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合并T2DM组、合并EH组、合并T2DM及EH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SS、SDS及D-二聚体(D-D)、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单纯CHD组(P<0.05),而LVEF明显小于单纯CHD组(P<0.05);合并T2DM及EH组SSS、SDS及D-D、vWF、hs-CRP均高于单纯合并T2DM组或合并EH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降低(P<0.05);合并T2DM组、合并EH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34);4组间血脂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D-D、vWF、hs-CRP水平与SSS、SDS呈正相关.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有效评价冠脉心肌血供情况;CHD合并T2DM或EH患者心肌缺血显著,心功能较差;合并T2DM及EH患者心肌缺血严重,而且心功能差;D-D、vWF、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缺血程度.

    作者:陈晓勇;李结华;唐海沁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病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为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病人(ASA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异氟烷组(I组),每组各20例.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分别在入室后(T0)、插管后5 min(T1)、开皮时(T2)、术终(T3)、拔管后(T4)采取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取上清液测定NO、NOS.结果 (1)两组在插管后5 min、开皮、拔管时BP、HR均升高,I组升高较P组明显(P<0.05).(2)P组T1、T2、T3、T4点血清中NO值与T0点比较明显增加, P组与I组比较T1、T2、T3、T4点NO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其中P组在T1、T2、T3血清中NO与I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P组在T2、T3血清中NOS较I组升高明显(P<0.01).(4)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P组短于I组(P<0.05),术后嗜睡、烦躁发生率I组高于P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采取丙泊酚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更加安全、适合.

    作者:王柏榆;杨桐伟;洪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普及和接受手术患者的增加,国内外对该手术的优缺点及并发症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手术疗效各家报道不一,优良率为83.8%~97.1%[1,2].以往将腰椎间盘术后中远期疗效不佳的原因归结于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而现在普遍认为影响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疗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3].笔者对1997至2007年我院手术治疗的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出现术后中远期并发症而再次就诊或手术的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连有;李怡飞;刘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痛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组和海洛因+AMP+GMP组、海洛因+AMP组、海洛因+GMP组.于实验1、3、5、7 d用电子压痛仪检测大鼠尾压痛阈值,2、4、6、8 d进行热甩尾实验检测大鼠抗热痛觉过敏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第1天海洛因组及海洛因补偿嘌呤核苷酸组压痛阈值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3天起海洛因+嘌呤核苷酸组压痛阈值明显高于海洛因组(P<0.05).第2天起海洛因组热甩尾潜伏期延长(P<0.05);第4天起海洛因+嘌呤核苷酸组热甩尾潜伏期时间长于海洛因组(P<0.05).结论 嘌呤核苷酸补偿能够明显增强海洛因的镇痛作用.

    作者:李鸿梅;李昆;何海涛;刘剑凯;洪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RNAi沉默EGFR基因对卵巢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对卵巢癌放疗敏感性的增强作用.方法 构建针对EGFR基因序列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载体,应用卵巢癌SKOV3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基因放疗组,采用6 MV X线照射裸鼠瘤组织,监测瘤体积,测量瘤质量,取瘤组织行RT-PCR、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电镜检测.结果 治疗后三组瘤体积差异均显著(均P<0.01),单纯放疗组、基因放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8.1%、46.1%,基因放疗组EGFR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透射电镜下瘤组织凋亡、坏死明显.结论 动物实验证实RNAi沉默EGFR基因明显提高卵巢癌的放疗敏感性.

    作者:林远洪;吴永忠;李少林;郭启帅;罗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柔肝消癥饮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柔肝消癥饮对肝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柔肝消癥饮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肝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肝小叶损害,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肝细胞TGFβ1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脏病理损害较轻,肝细胞TGFβ1表达减少(P<0.01).结论 柔肝消癥饮能显著抑制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细胞TGFβ1表达,具有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抗肝硬化的作用.

    作者:杨牧祥;于文涛;王少贤;张一昕;王香婷;魏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术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发病因素、术后并发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观察143例(146眼)RVO患者,分别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前、术后眼部及全身表现.结果 根据静脉阻塞部位的不同,颞上支67眼,占45.9%.既往单纯高血压病史患者90例,占62.9%.就诊前发病时间0~3个月58眼,术中需剥膜14眼,比例低.3~6个月21眼,摘除白内障者5眼,视网膜裂孔7眼,比例高.14眼术前存在视网膜脱离,均可见增殖条索,其中10眼可见裂孔或裂隙.术后发生高眼压31眼,术后72小时内21眼,其中14眼填充C3F8混合气体.硅油填充的6眼2周内均未见眼压增高.23例术后玻璃体积血复发,相应治疗后随访均未再次复发.4例视网膜脱离复发,3例经二次手术后,术后恢复尚可.另1例患者放弃治疗.中央静脉阻塞患者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侧分支静脉阻塞及BRVO患者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预防RVO,发生玻璃体积血后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

    作者:张宏丽;左玲;王桂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