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GE2及其EP3受体在PAG脑区参与炎性疼痛的调节

吕牮;李佳睿;刘铜军

关键词:前列腺素E2,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 炎性疼痛
摘要:目的 检测炎性疼痛大鼠PAG脑区PGE2浓度及EP3受体的表达.方法 大鼠左后爪注射cFA诱导炎性疼痛模型,微量透析技术收集PAG脑区透析液,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透析液PGE2浓度,免疫组化结合抗体荧光标记观察EP3受体表达.结果 炎性疼痛组PAG脑区透析液PGE2浓度较对照组高四倍,免疫组化见EP3受体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AG脑区PGE2及其EP3受体参与炎性疼痛的调节.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超重、血尿酸升高与肾功能损害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超重、血压、血尿酸(UA)间相互关系及上述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54例老年(≥60岁)体检者测血压、肾功能、血脂等,通过MDRD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经F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肾功能损害的因素.结果 1、超重的老年人肾功能损害及代谢综合征(Ms)发生率为70.5%、21.3%,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老年人(x2=14.862及44.616,P均=0.000).2、超重老年者GFR(81.7±19.2)ml·min-1·(1.73 m2)-1显著低于体重正常者(90.4±20.2)ml·min-1·(1.73 m2)-1(t=4.568,P=0.000).3、肥胖合并高血压者GFR明显低于体重正常无高血压者.4、UA>416 μmol/L组GFR显著低于、血压显著高于UA<360 μmol/L组.结论 老年人超重与血压、UA、GFR关系密切,超重、UA升高者肾功能易受损,血压对GFR影响不大.

    作者:余海峰;施慧飞;陈军斌;陈黎;李春胜;李素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1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9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每晚20 mg)和拜阿司匹林(每晚100 mg),对照组84例,仅予拜阿司匹林(100mg/d),随访2年.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12、18及24月检测血脂、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下肢动脉斑块积分.结果 干预组平均下肢动脉IMT和下肢动脉斑块积分,干预前分别为(1.21±0.17)mm和(3.7±2.3).干预后分别为(0.88±0.14)mm和(2.7±1.1),干预前后差异显著(均P<0.01).随访结束时,干预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联合应用他汀类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延缓和逆转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作者:季芳;李蕾;鲁广肃;王春雪;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7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早期除去加压包扎组和术后持续加压包扎组,并对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早期除去加压包扎组的42例患者中没有发生皮瓣坏死的病例.有2例出现皮下积液;术后持续加压包扎组的131例患者发生皮瓣坏死7例.皮下积液36例.经适当处理及治疗后均在短期内治愈.结论 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和正确的术中术后操作可以降低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同时积极的术后治疗可以短期内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蕾;LIU Guo-Jin;关亚欣;付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室内低温对兔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室内低温对新西兰白兔局部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新西兰白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部脑缺血模型.缺血时间24 h.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常温组和亚低温组,2组再随机分成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组和凋亡组.观察动物行为、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动物肢体偏瘫程度轻、脑梗死体积小、缺血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少,P5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亚低温神经保护机制涉及P53蛋白的表达,脑室内低温是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一个新方法.

    作者:杨明飞;YAO Chang-Yi;李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雌激素缺乏对大鼠股骨骨髓细胞Fas、FasL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去势后SD大鼠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股骨骨髓细胞Fas、FasL的表达情况.方法 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不同时期去势大鼠与正常大鼠股骨骨髓细胞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SD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股骨骨髓细胞Fas、FasL的表达旱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破骨样前体多核细胞都呈弱阳性表达;而非去势组大鼠股骨骨髓细胞Fas、FasL呈强阳性表达,并且这种强阳性的表达多局限于破骨样前体多核细胞的胞浆中.结论 在雌激素缺乏的情况下,骨髓细胞Fas、FasL的表达减弱;雌激素能加强骨髓破骨样前体多核细胞Fas、FasL的表达,从而引起骨髓中破骨样前体多核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王松;SHEN Lin;杨月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空心螺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手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1],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观点已被广泛接受.手术方法有多种,具体应用仍有分歧.随着手术量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失败的病例.

    作者:石聚颖;周嗣盛;丁春发;关瑞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WWOX基因转染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肿瘤抑制基因WWOX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瞬时转染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正常人胚肾细胞HEK-293中钓取WWOX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测序正确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DNA4/myc-His中;采用脂质体介导法体外瞬时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WWOX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试验观察肿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WWOX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的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细胞,且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形成率为35.43%,明显低于未转染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细胞.结论 所构建的poDNA4/myc-WWOX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杨巍;YUAN Hong-Yan;郑旸;常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型营养评价法的临床应用及其发展

    住院病人发生营养不良非常普遍,营养不良不仅损害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疾病的应激反应的抵抗能力减弱,还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病人的预后[1,2].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单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病因及其与年龄、超重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其与年龄、超重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92例,调查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年龄及体重指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中心血液透析患者以老年为主,常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例数明显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中超重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以老年为主,超重可能是加速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孙晶;许钟镐;苗里宁;武仁;卢珊;赵石磊;郭桥艳;王林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检测下肢血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两组患者血糖连续监测3 d,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大幅度(DMMG),并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重度病变组的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大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P<0.01.P<0.05),MAGE、DMMG、SD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 血糖波动是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糖波动.

    作者:陈海燕;李明龙;赵树娥;张莹荣;李茵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龄合并多器官慢性疾患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高龄合并多器官慢性疾患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其手术难度和危险性相对增加,手术风险性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危及生命[1].

    作者:贺立新;蒋珍凤;陈生英;吴少琼;薛艳;梁丽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graphy,RT3DE)是近年来超声心动图领域中新技术.随着计算机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心脏三维超声图像重建技术由过无能为力的数十分钟缩短为近乎实时状态,引起了心脏超声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兴趣与重视.

    作者:岳文伟;张丽莉;柳翠霞;贾如意;刘同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GE2及其EP3受体在PAG脑区参与炎性疼痛的调节

    目的 检测炎性疼痛大鼠PAG脑区PGE2浓度及EP3受体的表达.方法 大鼠左后爪注射cFA诱导炎性疼痛模型,微量透析技术收集PAG脑区透析液,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透析液PGE2浓度,免疫组化结合抗体荧光标记观察EP3受体表达.结果 炎性疼痛组PAG脑区透析液PGE2浓度较对照组高四倍,免疫组化见EP3受体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AG脑区PGE2及其EP3受体参与炎性疼痛的调节.

    作者:吕牮;李佳睿;刘铜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60Co源照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小体体外负载自体及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放射线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小体,并使其在体外负载自体及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为诱导特异性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大量抗原提呈细胞.方法 手术切除肺癌组织并分离培养肺癌细胞;利用免疫组化法鉴定肺癌细胞;利用60Co γ射线照射肺癌细胞诱导凋亡小体;通过流式细胞术(FCM)、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直接上样法)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共同孵育法使自体及同种异体DC体外负载肺癌细胞凋亡小体,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单个肿瘤细胞,经60Coγ射线照射可诱导大量凋亡小体,和自体及同种异体DC共孵育后,凋亡小体被DC吞噬或包裹.结论 经60Coγ射线照射诱导的凋亡小体可作为抗原负载自体及异体DC用于诱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为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CAI Zi-Bin;王芳;LI Wei;赵恒军;刘春水;王冠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异麦芽低聚糖在体内和体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异麦芽低聚糖是一类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可溶性功能性低聚糖或称寡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也称双歧因子;由于人体肠道中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能被消化而直接进入大肠,促进双歧杆菌成倍增殖,抑制多种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菌群,润肠通便,减少肠道内腐败物质与毒素的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代谢平衡的调节[1~5].

    作者:王春敏;李丽秋;马淑霞;张昆;杨春佳;欧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直肠阴道瘘的原因与防治

    随着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推广尤其是直肠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开展以及双吻合器的普遍使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略有增加趋势[1],尤其是女性患者术后直肠阴道瘘有所增加[2],且不易愈合,对女性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张东岩;刘国辉;孙光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肾虚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

    国外研究发现性激素缺乏是导致骨质疏松症重要的原因[1],而国内研究表明,骨质疏松(POP)与中医肾虚关系密切[2,3],从而为中医治疗POP提供了病因学依据.进一步研究POP肾虚分型与性激素的关系对于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中医药防治POP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肾虚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殷湘宁;朱海达;梁晔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acl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Rac-1蛋白与人喉鳞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喉鳞状细胞癌、42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黏膜中的Rac-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Rac-1蛋白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比正常喉黏膜及癌旁组织高(P<0.01及P<0.05).Racl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无关.Rac-1在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的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Rac-1的表达与人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转移密切相关;Rac-1 可能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金宏林;靳红;赵胤;于丹;王海涛;金春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踝管综合征35例临床诊治分析

    踝管综合征是导致足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尤以老年人更为多见,以往临床医师对本病多采取对症治疗,大多疗效欠佳.又由于年人经常伴有一些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给老年踝管综合征的诊治带来了困难,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较易漏诊、误诊.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收治的老年踝管综合征病例诊治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李晓涛;路来金;于家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30例临床分析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以往治疗以抗组胺药为主,地氯雷他定(商品名信敏汀)是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为非镇静性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笔者从2005年5月~2007年5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商品名斯奇康)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景华;高微;张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