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β25~35合并鹅膏蕈氨酸诱导老年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孔明望;王平;田代志;石和元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神经纤维缠结, 老年斑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复合式老年痴呆(AD)大鼠模型,用于AD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方法 选用15 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老年组,Aβ25~35模型组,IBO模型组,Aβ25~35+IBO模型组.双侧基底前脑注射制备各种老年痴呆动物模型.通过水迷宫试验,脑组织病理切片银染色、刚果红染色,比较各老年痴呆模型的差异.结果 在定位航行中,Aβ25~35+IBO组潜伏期(92.4±11.6)s比IBO组(73.6±8.4)s,Aβ25~35组(71.7±9.2)s明显增加(P<0.01).各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都出现类老年斑病理改变和神经元纤维缠结,但以Aβ25~35+IBO组明显.结论 Aβ25~35合并IBO制备的老年痴呆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较传统模型更好地模拟AD的发病特点,可作为AD及其治疗药物研究的一种新模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TNF-α,IL-6及ICAM-1在急性肝损伤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及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每组各10只.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浆TNF-α,IL-6水平,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ICAM-1 mRNA的表达,取肝脏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血浆内毒素,ALT,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ICAM-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肝脏病理检测结果显示,B组大鼠肝细胞呈弥漫性大片状坏死,肝窦结构被破坏,汇管区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TNF-α,IL-6及ICAM-1在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春妍;杨世忠;迟宝荣;孙龙;班磊;王朝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

    老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数情况下病情来势凶猛,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尤其在细菌数量多、独立强、机体抵抗力弱的情况下,口腔颌面部感染易进一步扩散,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1].本病死亡率可高达61.5%[2],而早期有效的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40例胰瘘治疗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近年,世界上大的胰腺外科中心,胰腺术后死亡率已由20%降至5%,然而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仍达到40%~50%[1].胰瘘(PF)是胰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2%~28%不等[2],是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引起其他并发症的主要原因[3].

    作者:赵栋;田力;侯静;崔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目的 了解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微炎症、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T2DM患者,配对后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68例完成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3个月后,hs-CRP、MDA、ET-1值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NO、SOD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hs-CRP、NO、ET-1、MDA、SOD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瑞格列奈在降血糖同时,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应激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孙婷婷;张莹;王慧;陈福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温经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或临床判断,发生率可达47%~91%[1],受累范围广泛.现代研究表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2].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近年来我们探讨运用益气养阴、温经通络法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天飞;陈希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异汉防己碱逆转白血病K562/DOX细胞多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十大功劳中异汉防己碱对白血病K562/DOX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异汉防己碱的内在细胞毒性及其对阿霉素(DOX)的增敏作用,并以逆转倍数(RF)值评价其逆转效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562/DOX细胞膜上P糖蛋白 (P-glycoprotein,P-gp)表达水平及异汉防己碱对P-gp表达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和DOX浓度;以维拉帕米(verapamil,VER)为阳性对照.结果 异汉防己碱在10 μg/ml的无毒剂量下可明显增强DOX的细胞毒性,RF=4.86,明显高于维拉帕米(RF=2.65)的逆转活性(P<0.05);K562/DOX细胞膜上P-gp呈强阳性表达,但异汉防己碱对该P-gp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异汉防己碱使细胞内Rh123和DOX的浓度明显增加.结论 异汉防己碱可通过抑制P-gp功能而有效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它有望成为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候选药物.

    作者:王天晓;赵玮;雷凯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输尿管癌伴自发性尿外渗与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1例

    输尿管癌较常见,但引起自发性输尿管破裂临床比较罕见.现就我科诊断并经手术证实输尿管癌、输尿管自发破裂伴同侧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一例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认识.

    作者:杜继民;曹殿波;张鹏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32P胶体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胸腔置管注入32P胶体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常规胸腔穿刺,尽量抽净胸腔积液,观察组27例,胸腔内注入32P胶体5毫居(mci);对照组29例,胸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单位,均为每周1次,连用4 w,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8%(21/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28%(14/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均有改善,而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方面,观察组发热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而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32P胶体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短期内应用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宝霞;赵凤芹;刘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含量变化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0例心衰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BNP含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衰组BN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升高程度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成正比,I、Ⅱ、Ⅲ、Ⅳ度心功能不全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NP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BNP测定是判定心衰严重程度的灵敏指标之一.

    作者:王贵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国南方汉族IgA肾病患者FcαR1基因T56C多态性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汉族IgA 肾病(IgAN)患者FcαR1基因T56C多态性与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集226例肾活检证实的IgAN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对肾脏小球指数、间质指数、血管指数及间质纤维评分并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组别各积分组的分布频率.结果 56位点CC基因型患者小球指数(χ2=30.34,P=0.016)、间质指数(χ2=50.45,P<0.001)及血管指数(χ2=14.47,P=0.025)均趋更严重损害,间质纤维增生更明显(χ2=18.36,P=0.005).结论 FcαR1基因第一外显子C56T多态位点基因型与中国南方IgAN患者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相关.

    作者:陈伟强;古宏标;李幼姬;黄玮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晶状体混浊对蓝/黄视野检测老年早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晶状体混浊对蓝/黄视野检测老年早期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6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按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组(A组:晶状体透明度良好;B组:晶状体轻度混浊;C组:晶状体混浊明显).应用Humphrey全自动视野分析仪同期分别行W/WP和B/YP检查,针对平均缺损(MD)、平均敏感度(MS)、模型标准差(PSD)三项视野指数的测定,进行两种视野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B、C组中B/Y-MS明显低于W/W-MS(P<0.01).B/Y-MD明显高于W/W-MD(P<0.01).PSD-P>0.0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应用B/YP视野检测对晶状体混浊程度较轻的早期青光眼患者能作出较好的预测.

    作者:杨凤娟;肖俊;杨丽;周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缺血后caspase-3和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caspase-3和-9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IGF-1治疗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及-9的蛋白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caspase-3及-9 mRNA的表达.结果 IGF-1治疗组与缺血组相比,caspase-3和-9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 IGF-1能显著减少脑I/R后caspase-3和-9蛋白及mRNA 表达,对脑I/R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宋利春;张鸿;刘艳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6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前,我国是糖尿病(DM)的高发地区,预计2010年全球DM病人可达2.3亿,我国DM患者数量可达5 000万以上.而2型DM患者中又以老年人居多,患病率在60岁以上者是10%~15%,80岁以上者高达20%,25%~50%的DM患者一生中会经历各种手术,而老年DM患者各类手术的总死亡率要比非DM患者高1.5~2.0倍[1].

    作者:楼南芳;刘淑芹;郭长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西安及周边地区老年结直肠癌内镜及病理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近20年西安及周边地区老年(≥60岁)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87~2006年在我科确诊的CRC患者的内镜资料,将20年平均划分为两个阶段:P1期(1987~1996年)和P2期(1997~2006年).按照年龄、性别、解剖位置和病理类型对CRC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近20年共检出老年CRC 329例,近年来老年CRC检出率无显著增高(P>0.05),但老年CRC占同期CRC总数的比例显著增高(P<0.01),其中女性患者显著增多(P<0.01);P2、P1期老年CRC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8.8±5.4)岁和(66.8±6.3)岁,无显著性变化(P>0.05);直肠癌在两期中所占比例高,直肠癌和结肠癌比例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远端结肠癌的比例显著降低,同时近端结肠癌比例增高(P<0.05);两期均以腺癌和黏液腺癌为主,两者所占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近20年来西安及周边地区老年CRC发病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老年CRC患者的年龄有增高趋向,其中女性患者比例显著增多.CRC的解剖位置也发生显著变化,出现近端结肠癌增多,远端结肠癌相对减少的现象.

    作者:赵曙光;王旭霞;赵保民;刘震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腰围、腰臀比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腰围(WC)、腰臀比(WHR)与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由经组织学检查证实患BPH的男性组成,对照由因患其他疾病入住与病例相同医院的同期病人组成.病例与对照各140例,1:1匹配.采用标准调查表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WC和臀围进行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WC、WHR与临床BPH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 腹型肥胖者(WC>85 cm)与正常WC者(WC≤85 cm)相比,发生BPH的OR值为0.98,95% CI 0.91~1.33;与正常体型者(WHR<0.9)相比较,向心性肥胖者(WHR≥0.9)与发生临床BPH的危险性增加有关(OR=1.16, 95%CI 1.02~1.87,P<0.05).结论 向心性肥胖为临床BPH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体型,可有效预防BPH发生.

    作者:刘玉芳;王立华;贺振权;李志强;张国毅;卢智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对比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个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心脏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CHF的长期预后已被证实[1],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是两类β受体阻滞剂,哪一类对治疗CHF疗效更好,目前尚有争论.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书春;海冰峰;赵玉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国外资料表明糖尿病(DM)足病住院率达47%[1].DM足溃疡和截肢所带来的医疗费用巨大,在美国此项费用几乎相当于DM并发症的医疗费用的总和[1].因此,加强DM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防治DM足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2].如何护理好DM患者的双足,减少足病发生,保护患肢功能,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护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住院老年DM患者进行了有关疾病知识和行为的调查,旨在了解老年DM患者对DM足健康知识的认识程度,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老年DM患者的自我足部护理能力并自觉执行,减少DM足的发生.

    作者:李桂芳;葛晓春;宋凌云;于凤春;王旭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TA/MRA的诊断准确率与肾动脉开口狭窄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核磁共振肾动脉成像(MRA)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开口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与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粥样硬化性肾动脉开口狭窄的病例资料,以肾动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对比分析CTA或MRA的诊断结果.结果 ①CTA并肾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56.7±16.2)岁;MRA并肾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48例,男42例,女6例,年龄(72.1±8.3)岁.②CTA、MRA诊断肾动脉开口狭窄病变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7%或93.3%,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CTA/MRA诊断肾动脉开口狭窄的准确率与狭窄程度相关:狭窄程度明显的病变,无论CTA或MRA的诊断准确率均达100%,狭窄程度约50%~60% 时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A/MRA诊断肾动脉开口狭窄的总准确度可与肾动脉造影媲美,对于狭窄程度约50%~60%的病变则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低.CTA与MRA在诊断准确率和诊断局限性上相当.

    作者:李美花;朱宁;张冬梅;安宁豫;宁兆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睾酮对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睾酮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MTT还原法和SA-β-gal细胞化学检测法观察不同浓度睾酮及雄激素受体拮抗剂Flutimide、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对HUVECs衰老的干预作用.结果 睾酮在3.0×10-9、3.0×10-8和3.0×10-7 mol/L 3种浓度下均具有延缓H2O2诱导的HUVECs的细胞增殖率降低和SA-β-gal阳性率明显增加的趋势.与3.0×10-8 mol/L睾酮干预组相比,予1.0×10-6 mol/L ICI182,780预处理, HUVECs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SA-β-gal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 睾酮对H2O2诱导的HUVECs衰老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生理浓度睾酮对其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而且这种生物学效应是部分通过转化为雌激素后,作用于雌激素受体实现的.

    作者:彭慧茹;吴赛珠;阮云军;陈国栋;赖文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在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行冠脉搭桥手术的老年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且老年人常有的心理特征如孤独感、自卑、对疾病和死亡的忧虑等[1],不利于术后恢复,可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围术期使用心理干预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孤独心理,可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刘艳红;葛敏;王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