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钱志红;龙启芳;张爱荣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术后24 h和1、3、5、8 w 5个时相组及一个对照组,每组5只,用打击装置造成动物单侧下颌骨骨折,行钛合金小夹板坚固内固定,处死动物取双侧颞下颌关节,观察颞下颌关节髁状突和关节盘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组织学观察到颞下颌髁状突及关节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 下颌骨骨折造成颞下颌关节的损伤,经适当的治疗可恢复.
作者:徐亚娟;刘文书;吴国民;张茹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桥脑小脑角疾病减压术,术中要求病人清醒,以便随时观察手术效果,故采用强化局麻.由于手术对颅神经的刺激常引起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尤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老年人存在很大危险.为确保围手术期安全,减少并发症,术中注重麻醉监测,并对因手术刺激出现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作及时处理.现将我院自1990年以来,行该手术502例老年人的术中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直接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CABG联合其他左心室塑形手术以及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等心血管药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立刚;魏翔;潘铁成;李军;潘友民;赵金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本研究用纳洛酮配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收效较好,现对其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
作者:白国东;杨雪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痛性眼肌麻痹 (Tolosa-Hunt综合征,简称THS)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头痛类型,该临床综合征以头痛或眼眶周围痛伴同侧眼球运动神经损害为主.本病临床上少见、表现复杂多样,且老年人为动脉瘤、糖尿病、三叉神经痛及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因而本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就11例老年TH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林仕芳;陈滢;林艾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科利用可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CAU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取到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收集了27例成人OSAHS 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围术期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许晶;杨春华;佟丽芳;刘晓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营养干预在改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103例(年龄≥60岁),在药物治疗不改变情况下接受营养师的饮食结构调整及运动锻炼指导并随访强化3个月,记录患者调整前、随访过程中的血糖、血脂和血压变化情况,并对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咨询前饮食结构不合理,调整后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脂肪酸的构成等均有较大改善.1个月末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BG)较前明显下降,达到较理想水平并可稳定维持;2个月末甘油三酯(TG)可降至正常水平;3个月末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才明显下降(均P<0.05);血压(SBP/DBP)可稳定维持在较理想水平.结论 营养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意义重大,应对中老年及有家族背景的人群开展早期检查及宣教,在血糖异常初期即进行膳食结构调整,以期获得更好的卫生收益.
作者:石劢;杨勤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发生时间平均早10年[1].老年糖尿病患者症状比普通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症状更严重,且亦很少得到充分的治疗,目前对糖尿病性ED发病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着重分析老年糖尿病ED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利于及早干预治疗,从而预防糖尿病性ED的发生.
作者:郭玉珊;黄海;鞠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体型与慢性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制定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史、体型、生理生化指标、疾病诊断等项目,统一调查检测方法、标准,结合临床进行调查检测.结果 血压、血糖、血脂均值及心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百分比均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而上升,以肥胖体型高,癌肿及呼吸系病患病百分比则随BMI的增加而下降,以消瘦体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肥胖、消瘦两种体型慢性病患病百分比高,正常体型健康,并认为肥胖是代谢综合征中心环节.
作者:周红轮;刘竟芳;朱志明;何新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培养阳性的122例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按初治、复治分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耐药率复治组明显高于初治组,耐单药率以耐INH较高,耐2种药中以耐HS占首位.结论 老年肺结核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于关成;韩永德;孙集思;张智勇;余秉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口服罗格列酮组,既口服罗格列酮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单用布地奈德吸入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ELISA测定血清中IL-4及IFN-γ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罗格列酮组仍高于布地奈德组.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显示模型组评分高,正常对照组评分低,布地奈德组评分低于罗格列酮组.模型组IL-4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模型组IFN-γ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罗格列酮+布地奈德组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作者:靳英丽;李琦;谷玉梅;鲁继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化疗,对于治疗许多较大但可切除的晚期乳腺癌能够防止微小转移灶的发生,术前应用足量的化疗能使原发瘤缩小,从而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的风险,通过疗效判断,可对术后化疗具有指导性意义[1].
作者:崔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术前患者因对手术、麻醉的恐惧均有不同程度应激反应,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在此基础上麻醉和手术刺激将进一步加剧心肌氧供需矛盾,可导致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增加.本研究旨在观察围麻醉期心理疏导对老年患者术中血糖、皮质醇及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变化的影响,以探讨术前心理疏导对降低老年麻醉手术中应激反应、促进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
作者:胡玉翠;潘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PTEN和PI3K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和PI3K在鼻咽癌组织与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60例NPC患者中,PI3K表达的阳性率为 86.7%(52/60),明显高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组60.9%(14/23)(P<0.05);PTEN的表达率为41.7% (25/60),明显低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组65.2%(15/23)(P<0.01);PTEN的表达与PI3K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PI3K信号通路的激活与PTEN的抑制,可能在NP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英杰;刘健;陶雅君;贾心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反义基因对肺癌细胞增殖和浸润转移的影响.方法 (1)PCR扩增获得人OPN基因,pcDNA3.1(+)载体连接.酶切、测序.(2)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ANOPN基因转入ECA 109,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ANOPN基因的转染细胞A54-ANOPN,及表达空载体的A54-vect细胞,空白对照A54.RT-PCR检测mRNA.体外观察对比各组间倍增时间、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 成功构建了pcDNA3.1-ANOPN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同源性为100%.与A54-vect、A54相比,A54-ANOPN细胞OPN mRNA表达明显降低;倍增时间增加;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ANOPN基因的稳定表达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作者:徐沛然;杨志广;赵慧敏;邵国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宣泄和认知疗法对老年癌症中晚期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癌症中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化疗过程中,除接受基础护理外,还接受宣泄和认知疗法治疗.动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 对照组在化疗后SAS和SDS评分较化疗前增高;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癌症中晚期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郑伟;高振华;田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雄激素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及部分相关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了解雄激素在前列腺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睾酮处理的,以及20例空白对照昆明种雄鼠前列腺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凋亡率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结果 经雄激素处理后,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升高(P<0.01),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EGF标记率和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FGF标记率和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雄激素可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的严重失衡以及促增生生长因子的高表达是导致小鼠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贾彬;黎玮;剧亚崇;蔡文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希罗达治疗晚期结肠癌常见毒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5例应用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所致的毒副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用药方便、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且耐药性好,通过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可以减轻希罗达所致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于晓莉;徐萍;于晓焕;王轶娜;朱凤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水平,采用乳胶凝聚法测定FDP.测定观察组68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1、3、7 d时静脉血D-D及FDP含量的变化,同时与正常对照组57例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浆D-D含量在发病后1、3 d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3、7 d时血浆FDP含量增高(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D-D含量增加,亚急性期FDP含量增高,这可能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引起外周血中纤溶活性增高的一种代偿反应.
作者:田力;刘晓丹;滕伟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骨质疏松性骨折除了能够造成患者生存质量的大幅下降,甚至导致死亡以外,对于国家的医疗福利系统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很多研究者除了研究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外,对预测骨折发生的指标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骨折史、骨矿物质密度(BMD)、体重指数等.
作者:陈超;李前龙;邱乐;刘庆思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