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花青素对a-淀粉样肽(25-35)诱导 PC12 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梅寒芳;谢朝阳;祝其锋

关键词:原花青素, Aa25~35, PC12细胞, Bax, Bcl-2
摘要: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 (Procyanidins,PC) 对a-淀粉样肽(25-35)(Aa25~35) 诱导凋亡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 检测bax和bcl-2基因 mRNA 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PC预处理 PC12细胞 1 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a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Aa25~35引起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降低bax mRNA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 mRNA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 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a25~35诱导的 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BPH患者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公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1] .但是,与TURP相关的两大并发症:出血和电切综合征(TURS)[2],严重地增加了高龄高危患者的手术风险性.而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TUPKRP)作为第三代电切,2001年进入我国基本上克服了以上不足,但术后仍有排尿困难,现分析如下.

    作者:申海涛;储继凯;连庆文;刘乃胜;吴国治;卢吉祥;孙毅兴;遇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215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术后并发症、机体免疫力等进行分析,观察两者的疗效.结果 近期肝功能好转率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水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分流组(56.4%,60.8%)显著优于断流组(39.1%,41.5%)(P<0.01).断流组再出血率22.1%,断流组显著高于分流组10.7%(P<0.05).断流组无肝性脑病发生,分流组肝性脑病发生率8.9%.结论 门奇断流术加脾切除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而且已成为急诊手术术式的首选.此术式对病人打击较小,能达到即刻止血,还能维持入肝血流,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生存质量高,而且操作较简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金洪永;姜洪伟;姜天明;赵德新;于磊;齐德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城乡养老机构轻-中型老年性痴呆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轻-中型老年痴呆(Alzheimer病,AD)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试验法观察,按AD患者干预方案进行,对干预对象前后实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测量分值并进行比较且作出评价.结果 经18个月干预后,干预组(60例患者)的MMSE分值由干预前的(12.8±3.18)分上升到(13.4±3.00)分,非干预组(40例患者)的MMSE由(12.4±4.12)分下降到(9.4±4.42)分,两组的终得分结果比较呈显著性差异(t=3.643,P<0.05);两组的ADL测评提示:干预组患者在定时上厕所、进食、穿脱衣服等9项生活能力方面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轻、中型AD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延迟或控制AD病情发展,提示施行综合防控方案对进一步搞好AD防控工作有指导作用且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河浪;刘杰;鲁琴宝;吴磊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外周白细胞计数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各种代谢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MS组与对照组的WBC和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及餐后血糖,并根据外周血WBC进行分组.结果 老年MS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WBC的增高,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均明显增高,HDL-C降低(P<0.05或P<0.01),WBC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FPG、餐后血糖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WBC与MS的诸多代谢因素有关,可能是MS的另一个特征.

    作者:吴政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微管相关蛋白-2在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方法 采用a-淀粉样肽(Aa)大鼠侧脑室注射制作AD动物模型.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MAP-2的表达.结果 Aa脑室内灌注造成Aa沉积的AD模型在行为学和病理改变上一定程度地模拟了AD,AD大鼠海马区MAP-2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显著下降,MAP-2蛋白荧光检测发现AD大鼠海马区MAP-2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在AD大鼠海马组织中MAP-2表达下降.

    作者:高音;张鹏;何宝国;刘富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老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椎骨骨密度与计量形态学指标测定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椎骨骨密度与椎骨计量形态学指标的变化,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基础理论.方法 对正常和老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椎骨使用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以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骨计量形态学指标.结果 得出了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的椎骨骨小梁面积(TbAr)、骨小梁周长(Tb·Pm)、骨小梁相对体积(TBV)、骨小梁面积/(骨髓面积+小梁面积),骨小梁平均厚度(HTT),骨小梁两侧的平均距离.结论 模型组椎骨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作者:权铁刚;刘庆利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骨骼肌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R)的病理特征是肝脏、脂肪和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受到损害,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键环节.骨骼肌是胰岛素作用及IR的主要部位,T2DM和肥胖人群中骨骼肌脂肪酸的利用障碍和肌肉中脂肪的堆积与IR和脂毒性密切相关.细胞膜上的脂肪酸转运蛋白对脂肪酸的摄入、储存和/或氧化平衡起调节作用,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是骨骼肌摄取脂肪酸的主要膜蛋白,研究发现与IR密切相关.

    作者:高宇;宋光耀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卷丹水提物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卷丹水提物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建立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以Y型电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TBA比色法测定大脑SOD活性和MDA含量,观察小鼠服用卷丹水提物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D-半乳糖模型组相比,卷丹水提物低、中、高剂量均可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或P<0.01),显著增加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大脑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 卷丹水提物能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多项体征.

    作者:谢焕松;周鸣鸣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两个基本生物学特性,也是导致肿瘤复发和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微脉管系统充当着重要角色.

    作者:李秀霞;孟冬月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长春市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长春市老年人口数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2.4%,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据预测,未来20年,长春市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超过3%的速度递增.依据国际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判断标准,目前长春市正从初步人口老龄化向全面老年型转变[1].在老年人快速增加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资金支持及其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等方面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焦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人群,据统计,人生后6个月的医疗费用开支是一生中大的时期[2].在此背景下,我们对长春市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作者:李柏昌;王巍;李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HbA1c达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HbA1c<7.5%)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取HbA1c<7.5%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3 d的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情况,计算平均血糖、高血糖持续时间以及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分析HbA1c与上述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59.5%的患者血糖高值超过11.1 mmol/L,29.7%的患者发生低血糖(<3.9 mmol/L);血糖超过7.8 mmol/L占全天的时间百分比为33%;血糖超过11.1 mmol/L占全天的时间百分比为(10.2±1.2)%;低血糖占时间百分比(5.2±1.5)%;HbA1c与CGMS平均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55,P<0.01),与高血糖持续时间相关(r=0.48,P<0.01),与MAGE无关( r=0.12,P>0.05).结论 HbA1c 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人血糖波动大;HbA1c与平均血糖以及高血糖持续时间相关,与血糖波动无关;HbA1c和血糖波动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量与质的独立指标.

    作者:章晓燕;钟远;胡廷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大剂量富露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剂量富露施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时,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将38例老年COPD合并PIF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除吸氧、呼吸功能训练外,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组2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富露施600 mg/次,3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á及转化生长因子a1(TGFa1)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á及TGFa1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大剂量富露施可使COPD合并PIF患者IL-6、IL-8、TNF-á及TGFa1表达降低,从而抑制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彭丽萍;于振香;吕晓红;许力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雌二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G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雌二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6、12、24、48 h后断头取脑,应用TTC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改变及GDNF的表达.结果 与手术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神经行为学分值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亦显著缩小,在损伤区皮层,雌二醇组GDNF表达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且在再灌注24 h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雌二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以使GDNF表达增加,雌二醇可能通过上调GDNF的表达而发挥其作用.

    作者:李昕;王建平;刘春岭;李楠;白宏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满意度调查

    目的 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满意度,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卫生状态及相关因素资料调查.结果 555名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0.87(S=1.69)分,低于国内同类研究人群(1.85分)水平,医院感染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他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满意度的因素还有疾病严重程度、病人住院环境、医院技术水平及收费价格.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其他相关因素,改善老年病人心理状态.

    作者:刘更新;曹素芬;闻静;庞爱军;张艳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应用

    已往永久起搏器电极为被动式固定电极,主要靠头部翼状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脱位率高.正常心脏收缩顺序为间隔部扩部到心底部后到心尖部,以维持正常心功能,而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正常心肌收缩顺序从而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塑,不仅左右心室不能同步收缩,而且心室自身收缩运动也不协调,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心功能,患者出现所谓的起搏器综合征,二尖瓣大量返流,心房纤颤,甚至心力衰竭,随着对此不良反应的逐步认识医师们开始寻找合适的右室起搏位点,其中主要研究集中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该部位起搏能基本保持左、右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但由于需采用主动电极固定,可能存在着固定困难,定位时间长,起搏阈值高,容易脱位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田美蓉;李莉;刘晓坤;赵碧琼;耿学斌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神经保护肽慢病毒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神经保护肽慢病毒(rLent/NT4-NAP)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原位杂交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神经保护肽(NAP)对老年性痴呆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a-淀粉样蛋白(Aa)大鼠海马注射联用转移因子a1(TGFa1)脑内注射改良的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实验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痴呆组,rLent/NT4-NAP 组,空病毒组.空病毒组和rLent/NT4-NAP 组通过滴鼻给药方式给予.应用水迷宫试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各组大鼠水迷宫的学习和记忆成绩比较,rLent/NT4-NAP 组优于痴呆组(P<0.05);对照组,假手术组,NAP组,空病毒组无显著差别.rLent/NT4-NAP组海马ChAT 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各组海马ChAT mRNA阳性神经元面密度之比较,痴呆组ChAT mRNA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0.069 8±0.018 2),低于对照组(0.121 70±0.016 5),假手术组(0.113 0±0.015 4)及rLent/NT4-NAP组(0.108 3±0.017 18),空病毒组(0.119 3±0.011 18) (P<0.05),对照组,假手术组,rLent/NT4-NAP组,空病毒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NAP改善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记忆成绩与其恢复大鼠海马低水平的ChAT mRNA表达有关.

    作者:白晶;冷吉燕;杨薇;吴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原花青素对a-淀粉样肽(25-35)诱导 PC12 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 (Procyanidins,PC) 对a-淀粉样肽(25-35)(Aa25~35) 诱导凋亡PC12细胞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RT-PCR 检测bax和bcl-2基因 mRNA 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PC预处理 PC12细胞 1 h,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a25~35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Aa25~35引起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降低bax mRNA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 mRNA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 PC可剂量依赖性对抗Aa25~35诱导的 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凋亡基因bax和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作者:梅寒芳;谢朝阳;祝其锋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289例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分析

    贫血是各系统许多不同性质疾病的一个共同的症状,传统的血常规只能发现贫血,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红细胞有关参数(如MCV、MCH、MCHC、RDW)对贫血的诊断越来越受到临床瞩目.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红细胞形态学特点不同,国内外许多学者建议采用MCV和RDW两项指标对贫血进行新的形态学分类,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贫血患者和健康者的红细胞参数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常玉荣;葛庆峰;何晓娟;赵力欣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高血压大鼠不同时期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高血压不同阶段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布变化.方法 选用遗传性盐敏感型高血压大鼠(DahlS)和遗传性盐抵抗型高血压大鼠(DahlR),在5周龄投与8%食盐饲料,分别在10、11、12 w时取材,制作心肌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计算单位面积心肌组织VEGF的阳性细胞数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结果 VEGF免疫细胞在DahlS 和DahlR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DahlS 组VEGF阳性细胞数均较同时期DahlR组增多(P<0.01).DahlS组自10 w起至12 w心肌细胞VEGF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P<0.01).DahlR组在高血压不同时期VEGF无显著性变化.心肌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强度,DahlS组VEGF由(+)到(++),且均可见组织内毛细血管增多.Dahl-R组无变化.结论 VEGF在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间的血管上均有表达,并随高血压的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

    作者:李艳;杜金凯;李汝泓;高福禄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放、化疗序贯与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放、化疗序贯与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NSCLC 患者100例随机进入放、化疗同步治疗组和化、放疗序贯治疗组,同步组于放疗开始的1、4、8、12 w给予化疗,序贯组在4个周期的化疗结束后给予放射治疗,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放疗.结果 同步组和序贯组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2%和64%;1、3、5 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32%、15.7%、28个月和62%、22%、9.9%、18.6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4.373,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为可逆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两组发生率相似.结论 放、化疗同步治疗NSCLC效果好于化、放疗的序贯治疗.

    作者:王铁君;姜瑛;李英普;王立坤;杨艳明;谭哲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