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区LTP的影响

徐颖;张志雄;王星禹;李云

关键词:电针, 海马, 衰老, 记忆障碍, 长时程增强
摘要:目的 研究电针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CA1区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探索电针改善学习和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和足三里穴给予大鼠电针治疗,参数设定为:3 Hz,1 mA,连续波.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高频刺激Schaffer侧支,然后在同侧海马CA1区诱导LTP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水迷宫测试中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距离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P<0.01);而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潜伏期明显缩短,距离百分比明显增大(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马CA1区LTP明显受到抑制(P<0.01),而电针组能减轻D-半乳糖对海马CA1区LTP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突触功能的可塑性(P<0.05).结论 电针可改善由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大鼠海马CA1区LTP的提高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玉米须总黄酮对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玉米须总黄酮对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以肾上腺素与冰水刺激为致瘀因素复制大鼠血瘀证动物模型,观察玉米须总黄酮对血瘀证模型动物全血不同切变率下的黏度变化及血浆黏度变化.结果 玉米须总黄酮可降低瘀血模型动物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结论 玉米须总黄酮对血瘀证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升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血浆黏度升高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高妮娜;张永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雌激素对体外大鼠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大鼠体外血小板,初步探讨雌激素对血小板线粒体的作用,为人体线粒体功能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检测在雌激素作用下体外血小板在各时间点的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变化.结果 在1 h时间点,雌激素组的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及AT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高出23.08%和66.44%.结论 体外血小板应用雌激素孵育,在1 h时间点能短时增强血小板功能.

    作者:邱洁;邬加佳;郭开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体会

    腰椎退行性疾病为包括腰椎间盘、骨质、小关节、椎周韧带及软组织等相互影响、综合退变的结果.临床多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而在影像学(脊髓造影、CT、MRI)则显示为腰椎管狭窄[1]、腰椎失稳、腰椎滑脱等不同表现[2,3],且常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目前临床上对该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辅以植骨融合术,可稳定脊柱,有效地缓解症状.本文对52例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邢宏健;刘军;李英普;麻东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山东省老年保健食品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老年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4个城市抽取552名老年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保健食品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广播电视是老年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主要途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是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依据;老年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和剂型分别为: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口服液、胶囊、茶等.多因素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者、对保健食品信任程度高者其保健食品消费水平较高.结论 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是影响老年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费用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楠;蔺新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大鼠海马突触体素及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增龄变化

    目的 观察不同月龄(1、3、6、12、18、24月龄)大鼠脑海马区突触体素(SYP)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学习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YP和ChAT在增龄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6月龄SY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逐渐增加,6~18月龄缓慢减少,进入24月龄明显减少,与其他各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1月龄时比较少,3~6月龄时多,以后明显减少,进入24月龄后,偶见阳性细胞.结论 SYP和ChAT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存在随龄变化,特别是老年期表达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蓉;赵志炜;唐玉;张丽;张兰;李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在广州老年人群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调查广州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探讨中文版的MoCA在广州城区老年中评估认知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的MoCA、MMSE,横断面方便抽样调查≥60岁社区老年人279例.结果 MoCA得分总分19.86±6.69,MMSE为23.37±6.16,二者密切相关(r=0.933).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职业4因素中,前两者对MoCA得分有显著影响(P=0.000).MoCA的各项目对总分值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定向力、注意、延迟记忆、视空间、命名、抽象思维、语言.各项目对MoCA分值均有显著影响(P=0.000).结论 广州社区≥60岁老年人的总体认知水平很好.MoCA适用于广州社区老年人的认知评估,难度高于MMSE,更适合认知水平高于痴呆的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的认知能力评估,且评估的认知领域全面,但受文化程度和年龄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立秀;刘雪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COX-2、VEGF-C及微淋巴管密度(ML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6%、72.9%,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C、临床分期、MLD、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VEGF-C与胃癌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与VEGF-C、MLD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参与胃癌微淋巴管生成而发生淋巴结转移.

    作者:黄国民;房学东;丁相福;姜洪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障碍测评

    调查表明,当老年骨折患者因意外事故致伤入院时,因其躯体遭遇完整性损害,身心受到极大打击,同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因性别差异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症状自评量表[2](90 symptoms check list,SCL-90)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可用于临床上检查是否存在身心疾病,测验诊断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本文应用SCL-90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并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赵凡;王亚军;张满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皮质线粒体氯通道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线粒体氯通道蛋白/CLIC4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RT-PCR检测脑皮质CLIC4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脑皮质CLIC4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模型大脑皮质缺血侧CLIC4及Inos的Mrna明显增高,CLIC4蛋白水平亦增加,而缺血模型正常侧大脑皮质CLIC4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 CLIC4可能参与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周家文;孙际童;王岩;李洪岩;康劲松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颈动脉狭窄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多态性及脂类代谢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62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及7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进行血脂测定.结果 颈动脉狭窄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升高(P<0.05,P<0.01);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ε3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1),ε4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两组的基因型频率无差别;不同年龄、性别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患者ApoE多态性分布无差别.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形成及血脂改变有关,ε4基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子.

    作者:王雁;张见影;董国英;于笑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性肩周炎和跟痛症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老年性肩周炎和跟痛症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国产MODLE KDE-2002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肩周炎患者60例,跟痛症患者50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肩周炎患者ESWT组优良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跟痛症患者ESWT组优良率(76.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两组病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性肩周炎和跟痛症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徐鹏;陈小英;王伟琪;董世娜;郑学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中老年乳腺增生症X线征象分析

    乳腺钼靶X线照片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广泛且准确、实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3].乳腺增生症是女性常见、多发的疾病,但其与乳腺癌多表现为肿块或结节,部分病灶表现不典型,临床触诊及影像学表现仍有混淆[4~6],提高乳腺增生的诊断准确率,排除或早期发现乳腺癌仍然是影像学诊断的重点和难点.乳腺增生年龄跨度大,以40~50岁年龄段女性多见,可占50%甚或64%,老年女性病例报道的比例相对较低[4,5].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是一个渐进过程,随着病变时限及年龄的增大癌变的危险性增加,除40~50岁年龄段,50~60岁亦为女性乳腺增生基础上乳腺癌高危型年龄段[1,7,8].本文收集中老年女性乳腺增生钼靶照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对照组对比,探讨其X线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作者:卢斌贵;汤日杰;杨佩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方法 以免疫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示人脑标本神经核团多巴胺转运体免疫反应强度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多巴胺转运体免疫反应强度较青年组明显降低;壳、尾状核、中脑黑质腹侧区和背侧区多巴胺转运体免疫反应强度较青年组分别降低了28.22%(P<0.01)、35.55%(P<0.01)、19.25%(P<0.05)和15.41%(P<0.05).结论 老年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的低表达暗示其脑内多巴胺能神经体系的功能减退.

    作者:王磊;康云霄;石葛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心源性猝死7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研究表明,猝死的发生率约占各种死亡的1%~3.6%,心源性猝死(SCD)占猝死的66%~80%,其中老年SCD(ESCD)则占到老年人猝死的90%以上[1].本文回顾分析ESCD的主要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和尸检结果,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马继东;李惠;兰为群;刘如泉;程龙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薏苡仁提取液对恶性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

    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强大的促进血管新生和增加血管通透性作用,在肿瘤转移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渗出性胸液的形成[1].中药薏苡仁的活性成分薏苡仁酯、薏苡仁油及总提取物均有很强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2].本研究探讨薏苡仁中提取分离的抗癌活性化合物(康莱特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中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迎莉;蒋德升;尚宁;顾晓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月8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辅助化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88例中,依从32例,部分依从33例,不依从23例.文化程度、付费方式、职业、知情程度、化疗方案选择为老年结直肠癌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 患者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职业、知情程度、化疗方案选择为老年结直肠癌辅助化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健康教育、人性化服务、充分告知、选择个体化的化疗方案、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等是提高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高竹林;杨如希;章波;刘琼玲;廖小箐;任峰;周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一氧化氮在出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

    一氧化氮(NO)是一种自由基,由一氧化氮合酶(NOS)从左旋精氨酸胍合成.一氧化氮合酶(NOS)目前确定有三种同功酶(NOS1、NOS2、NOS3).NO自由基在出血性休克时可以大量产生,并且在出血性休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NO在出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董以泉;金立方;辛铭;金东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不同年龄组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衰老在免疫细胞中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离来源于3个家族三代女性(外婆,妈妈,女儿)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用3种荧光染料标记后进行等量混合,加到同一胶中进行双向电泳,经不同激光扫描获得蛋白质组图谱.经分析后得到差异蛋白质,挖取差异蛋白点经酶解后进行质谱测定及分析.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葡萄糖调节蛋白、肌动蛋白、踝蛋白-1、丝蛋白、丝状肌动蛋白成帽蛋白、微管蛋白、丙酮酸激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均明显降低.而中年组除细胞质肌动蛋白外其他蛋白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衰老时淋巴细胞自我保护功能衰退,免疫细胞的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糖酵解功能降低促使免疫细胞运动能力减弱,导致吞噬功能减弱,机体的整体免疫能力受到影响,终导致综合免疫衰老效应.

    作者:唐利华;沃兴德;卢德赵;杨贞;李毅;胡菁荫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bcl-2/bax基因调控机体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生命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它们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正常有机体的生长平衡,这种平衡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机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细胞凋亡受抑或过度,且机体不能重新恢复平衡,将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肿瘤、艾滋病(AIDS)和动脉粥样硬化等[1].细胞凋亡发生的原因和途径是复杂多样的,许多基因参与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包括致死基因和存活基因.其中bcl-2 家族成员在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bcl-2家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抗细胞凋亡基因,代表基因是bcl-2基因;另一类是促细胞凋亡基因,代表基因是bax 基因,他们通过激活一系列下游基因发挥调节凋亡作用,现将近年这方面的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王彤;刘存志;刘玉珍;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健康老年人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衰老使血管内皮分泌活性一氧化氮能力下降,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冠状动脉血流调节异常[1,2].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3],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示银杏叶提取物有可能减轻衰老诱发的冠状动脉血流调节的异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产生有益的作用.然而,尚未见银杏叶提取物对健康老年人冠状动脉血流的研究报道.本实验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健康老年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的影响.

    作者:武宇洲;李淑琴;祖秀光;都军;王凤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