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海马突触体素及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增龄变化

王蓉;赵志炜;唐玉;张丽;张兰;李林

关键词:增龄, 突触体素, 胆碱乙酰转移酶, 海马,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月龄(1、3、6、12、18、24月龄)大鼠脑海马区突触体素(SYP)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学习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YP和ChAT在增龄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6月龄SY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逐渐增加,6~18月龄缓慢减少,进入24月龄明显减少,与其他各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1月龄时比较少,3~6月龄时多,以后明显减少,进入24月龄后,偶见阳性细胞.结论 SYP和ChAT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存在随龄变化,特别是老年期表达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胃组织胃促生长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分别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后血浆和胃组织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38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糖尿病对照组(n=9)、二甲双胍治疗组(n=9)、吡格列酮治疗组(n=9).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干预8 w,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ghrelin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组织中ghrel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血浆及胃组织中ghrelin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及吡格列酮组血浆ghrelin与空腹胰岛素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ISI)呈正相关.结论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可升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及胃组织中ghrelin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健;王文汇;崔莹;娄宁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营养状况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68例HCC患者血清Leptin含量,分析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营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显著相关(P<0.01),且显著低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女性均值高于男性1倍.HCC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肿瘤的大小显著相关(P<0.01),Ⅲ、Ⅳ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1);随TNM 分期的增加和转移、复发,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Leptin含量可反映HCC患者的BMI和营养状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侯振江;周秀艳;王秀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老年患者鼻窥镜手术控制降压过程中心肌肌钙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鼻窥镜手术控制降压时是否有缺氧性心肌损伤及1,6-二磷酸果糖对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在全麻下鼻窥镜手术时控制降压.实验组在围术期静点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静点等容量生理盐水,检测术前、术后8 h静脉血肌钙蛋白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8 h静脉血肌钙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超过诊断标准(0.1 μg/ml)4倍,实验组虽升高,但未超过诊断标准.结论 肌钙蛋白是检测心肌损伤比较灵敏的标准,1,6-二磷酸果糖对心肌损伤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赵作光;孙旭芳;潘振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CD151基因转移对大鼠缺血心肌VEG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将携带人CD15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相关病毒(rAAV) 载体注入缺血心肌, 观察CD151对缺血心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rAAV-CD151注入缺血心肌.4 w后取注射部位心肌,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外源性CD151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CD151及VEGF的表达情况,了解高表达CD151对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术后4 w,CD151组心肌组织检测到外源性CD151 mRNA的表达,假手术组、对照组、GFP组未检测到外源性CD151 mRNA的表达,且CD151组心肌组织CD15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对照组、GFP组(均P<0.05);CD151组VEGF表达无明显增加,与对照组、GFP组比较无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rAAV-CD151可以有效转染大鼠心肌组织,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生成,改善左室功能,但对VEGF表达没有影响.

    作者:郑振中;梁静;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魏云锋;刘正湘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病情的关系.方法 测定112例ACI患者发病后24 h内的血清CRP水平,并与8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CRP水平(25.31±3.56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3.22±1.65 mg/L)(t=28.268,P<0.001).不同病情组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350,P<0.001),病情轻组CRP水平(7.02±1.86 mg/L)低,病情重组(23.25±2.52 mg/L)高.不同梗死体积组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749,P<0.001),梗死体积小组CRP水平(7.26±2.87 mg/L)低,梗死体积大组(24.37±3.02 mg/L)高.结论 CRP水平高低与ACI患者病情轻重有关.

    作者:古联;苏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性肩周炎和跟痛症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老年性肩周炎和跟痛症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国产MODLE KDE-2002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肩周炎患者60例,跟痛症患者50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肩周炎患者ESWT组优良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跟痛症患者ESWT组优良率(76.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两组病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性肩周炎和跟痛症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徐鹏;陈小英;王伟琪;董世娜;郑学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松针油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松针油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观察松针油在MDCK细胞中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 松针油的细胞毒性较低,松针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流感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在吸附阶段和合成阶段都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但松针油不能阻止病毒侵入细胞.结论 松针油具有很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作者:魏凤香;李美玉;王昕;李红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方法 以免疫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示人脑标本神经核团多巴胺转运体免疫反应强度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多巴胺转运体免疫反应强度较青年组明显降低;壳、尾状核、中脑黑质腹侧区和背侧区多巴胺转运体免疫反应强度较青年组分别降低了28.22%(P<0.01)、35.55%(P<0.01)、19.25%(P<0.05)和15.41%(P<0.05).结论 老年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的低表达暗示其脑内多巴胺能神经体系的功能减退.

    作者:王磊;康云霄;石葛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剂量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中晚期食管癌的同步放化疗采取的方案一般以顺铂为主,其反应较大,虽然价格较低但部分病人不能耐受,顺甘醇酸二氨合铂(奈达铂,NDP)作为第二代铂类药物,不仅保留了顺铂(DDP)的疗效,且其毒副作用较小.以往国内外的研究也有报道NDP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分析原因可能因为NDP对放疗有增敏性作用,但是增敏的机制有很多学说,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解释.NDP肾毒性下降,但其骨髓毒性有所上升,具体表现在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下降.为此我们第一次试验性应用小剂量NDP联合同步放化疗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

    作者:蔡晓军;周福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记忆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各因素与记忆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慢性酒精中毒病人68例及非饮酒者72例进行测定,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病人记忆和智力各项均显著低于非饮酒者(P<0.01).结论 饮酒因素中饮酒总年数分别与记忆的某项指标相关,饮酒日量分别与记忆的多项指标有关,饮酒纯度、饮酒开始年龄与记忆的相关性不大.

    作者:李淑芬;王东;张凤侠;岳振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一氧化氮在出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

    一氧化氮(NO)是一种自由基,由一氧化氮合酶(NOS)从左旋精氨酸胍合成.一氧化氮合酶(NOS)目前确定有三种同功酶(NOS1、NOS2、NOS3).NO自由基在出血性休克时可以大量产生,并且在出血性休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NO在出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董以泉;金立方;辛铭;金东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COX-2、VEGF-C及微淋巴管密度(ML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6%、72.9%,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C、临床分期、MLD、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VEGF-C与胃癌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COX-2、VEGF-C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与VEGF-C、MLD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参与胃癌微淋巴管生成而发生淋巴结转移.

    作者:黄国民;房学东;丁相福;姜洪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不同年龄组女性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衰老在免疫细胞中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离来源于3个家族三代女性(外婆,妈妈,女儿)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用3种荧光染料标记后进行等量混合,加到同一胶中进行双向电泳,经不同激光扫描获得蛋白质组图谱.经分析后得到差异蛋白质,挖取差异蛋白点经酶解后进行质谱测定及分析.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葡萄糖调节蛋白、肌动蛋白、踝蛋白-1、丝蛋白、丝状肌动蛋白成帽蛋白、微管蛋白、丙酮酸激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均明显降低.而中年组除细胞质肌动蛋白外其他蛋白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衰老时淋巴细胞自我保护功能衰退,免疫细胞的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糖酵解功能降低促使免疫细胞运动能力减弱,导致吞噬功能减弱,机体的整体免疫能力受到影响,终导致综合免疫衰老效应.

    作者:唐利华;沃兴德;卢德赵;杨贞;李毅;胡菁荫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雌激素对体外大鼠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大鼠体外血小板,初步探讨雌激素对血小板线粒体的作用,为人体线粒体功能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检测在雌激素作用下体外血小板在各时间点的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变化.结果 在1 h时间点,雌激素组的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及AT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高出23.08%和66.44%.结论 体外血小板应用雌激素孵育,在1 h时间点能短时增强血小板功能.

    作者:邱洁;邬加佳;郭开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蜂胶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NO含量、NOS和AchE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蜂胶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及其脑组织中NO含量、NOS和AchE活性的变化.方法 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共30 d,制造衰老模型小鼠.实验组灌胃蜂胶黄酮300 mg/kg 30 d后,用跳台法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小鼠脑内NO含量、NOS和AchE活性.结果 D-半乳糖所致急性衰老小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0.05),以及脑组织中NO含量、NOS及AchE活性的增加(均P<0.01).蜂胶黄酮组能够减少小鼠电击次数(错误次数),24 h重复实验,可延长跳下平台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均P<0.05);同时降低了脑内NO含量、NOS及AchE活性(均P<0.01).结论 蜂胶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NO含量及NOS、AchE活性有关.

    作者:张悦;赵蕾;袁丽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胡芦巴多糖A2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胡芦巴多糖A2含药血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胡芦巴多糖A2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胡芦巴多糖A2血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Col)Ⅳ、TGF-β1和CTGF的影响.结果 与高糖培养基组比较,A2组FN、ColⅣ含量明显下降;TGF-β1和CTGF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胡芦巴多糖A2可通过下调CTGF表达,减少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FN、ColⅣ的分泌,从而抑制ECM积聚.

    作者:石艳;王路飞;于晓艳;苗春生;李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在广州老年人群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调查广州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探讨中文版的MoCA在广州城区老年中评估认知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的MoCA、MMSE,横断面方便抽样调查≥60岁社区老年人279例.结果 MoCA得分总分19.86±6.69,MMSE为23.37±6.16,二者密切相关(r=0.933).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职业4因素中,前两者对MoCA得分有显著影响(P=0.000).MoCA的各项目对总分值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定向力、注意、延迟记忆、视空间、命名、抽象思维、语言.各项目对MoCA分值均有显著影响(P=0.000).结论 广州社区≥60岁老年人的总体认知水平很好.MoCA适用于广州社区老年人的认知评估,难度高于MMSE,更适合认知水平高于痴呆的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的认知能力评估,且评估的认知领域全面,但受文化程度和年龄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立秀;刘雪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中老年乳腺增生症X线征象分析

    乳腺钼靶X线照片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广泛且准确、实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3].乳腺增生症是女性常见、多发的疾病,但其与乳腺癌多表现为肿块或结节,部分病灶表现不典型,临床触诊及影像学表现仍有混淆[4~6],提高乳腺增生的诊断准确率,排除或早期发现乳腺癌仍然是影像学诊断的重点和难点.乳腺增生年龄跨度大,以40~50岁年龄段女性多见,可占50%甚或64%,老年女性病例报道的比例相对较低[4,5].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是一个渐进过程,随着病变时限及年龄的增大癌变的危险性增加,除40~50岁年龄段,50~60岁亦为女性乳腺增生基础上乳腺癌高危型年龄段[1,7,8].本文收集中老年女性乳腺增生钼靶照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对照组对比,探讨其X线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作者:卢斌贵;汤日杰;杨佩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人联合应用中西药的合理性分析

    据调查,城市有81.9%、农村87.2%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约50%的患者同时患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1],这使联合用药频率增加,而多种药物联用是老年人用药潜在风险的危险因素,国外的一项老年人用药安全性的多因素分析中,老年人用药数量是唯一常见危险因素[2].因此,老年人在药物联合应用中合理性值得关注.

    作者:苏琼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大鼠海马突触体素及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增龄变化

    目的 观察不同月龄(1、3、6、12、18、24月龄)大鼠脑海马区突触体素(SYP)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学习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YP和ChAT在增龄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6月龄SY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逐渐增加,6~18月龄缓慢减少,进入24月龄明显减少,与其他各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1月龄时比较少,3~6月龄时多,以后明显减少,进入24月龄后,偶见阳性细胞.结论 SYP和ChAT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存在随龄变化,特别是老年期表达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蓉;赵志炜;唐玉;张丽;张兰;李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