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叠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症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马晓静;张兴华;罗曼;李春梅;邵建华

关键词:缺血, 再灌注, 缺血预适应, 缺血后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 研究梗死前心绞痛(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叠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 h内接受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06例,35例有梗死前心绞痛症状并接受缺血后适应者为预适应与后适应叠加组(IPC+Postcon),37例单纯接受缺血后适应干预者为后适应组(Postcon),其余34例为单纯再灌注组(IR),测定校正TIMI帧数(CTFC)、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术后8 w测定室壁运动记分.结果 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CTFC明显快于IR组(27.12±5.84,26.98±5.76 vs.31.53±7.41,P<0.05),CK峰值与CK-MB峰值明显低于IR组(1 243.35±801.31 U/L,1 238.67±817.26 U/L vs.1 697.76±965.63 U/L,P<0.05;120.97±78.28 U/L,117.94±75.81 U/L vs.174.45±92.67 U/L,P<0.05),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入院时MDA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均低于IR组.术后8 w 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室壁运动恢复优于IR组(1.16±0.12,1.17±0.11 vs.1.31±0.15,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与预适应一样可以改善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改善心功能.预适应与后适应叠加对上述功能的改善并无增强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功能的随访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其髋部肌肉力量弱,卧床以后肌肉力量减退更为明显,康复困难,同时由于长期卧床,易发生各种并发症[1].

    作者:高辉;赖光松;艾芳;陈长妹;何澄;黄为民;温煦;刘胜;肖文德;吴东保;王茂源;吕厚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及磷脂酸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对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的影响,用以探讨缺血性疾病药物干预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徐州市离休人员分别进行血浆LPA和PA测定,并对LPA和PA阳性人员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LPA和PA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中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服用阿司匹林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LPA和PA值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干预后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组LPA和PA值明显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组(P<0.05),降低了形成缺血性疾病的危险性.结论 LPA和PA的测定可以作为血栓预警和了解抗血栓药物疗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可以更有效降低LPA和PA含量,减少血栓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秀娟;王健;牛国平;马云;孙桂香;卓朗;张训保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治疗再梗发生率为8.4%~14.0%,再梗或死亡原因多数并非心脏病变严重所致,而在于患者对所患病症缺乏认识所致,早期开展健康教育可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1].本文对8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

    作者:廖庆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老年癌症和骨关节痛患者的止痛效果

    长期以来临床治疗疼痛依赖于阿片类药物,由于其特异性不高,常引起毒副作用,如药物依赖、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幻觉等[1].

    作者:付柳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雌二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雌二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手术对照组和雌二醇组.后两组又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各分为3、6、12、24 h四个小组,每小组8只.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缺血2 h分别再灌注3、6、12、24 h后断头取脑,应用TUNEL染色及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测定梗死灶体积、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未发现脑梗死灶和凋亡细胞及caspase-3阳性细胞.雌二醇组较手术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凋亡细胞数减少(P< 0.05);caspase-3表达减弱(P<0.05) .结论 雌二醇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细胞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李昕;王建平;刘春岭;李楠;白宏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舒张末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IL-1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CHF组30只,分别行假腹主动脉缩窄术和腹主动脉缩窄术,8 w后进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测定和血清TNF-α、IL-1β、IL-6、IL-10浓度测定.结果 CHF组大鼠的LVED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0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与LVED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41、0.815、0.762、0.674,P均<0.01).结论 CHF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IL-10浓度异常升高,心力衰竭越严重升高越明显,提示血清TNF-α、IL-1β、IL-6、IL-10浓度可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张兴平;陈庆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血糖生成指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膳食和营养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开展以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知识为基础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对患者的膳食和营养结构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T2DM患者126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教育为主,实验组以GI知识宣传教育作为主要教育方法.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9个月,观察患者的低GI膳食结构、就餐GI值和营养摄入状况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教育后低GI食物选择显著增加,全天总GI值降低,能量、碳水化合物(CHO)、钙、镁、锌、维生素B1、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摄入量增高,脂肪降低.结论 在T2DM患者中进行基于GI知识的营养教育,可降低患者全天总GI值,有效地改善患者膳食和营养结构.

    作者:陈超刚;廖裕洲;甘小玲;陈庆瑜;严励;黄德芳;苏宜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红花提取液对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运动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红花提取液(carthamas tinctorius,CTL)对微血管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20只,常规麻醉,气管插管.在同步监控呼吸、血压的情况下切开家兔侧腹,选取适当的肠系膜平铺于倒置显微镜上的微循环灌流盒内.严格控制肠管的蠕动以保证微循环观察效果.使用闭路循环式微循环摄像系统连续不间断地摄取微循环内的变化情况,将结果反摄到监视器上,用全定量数字化方法测量结果.结果 在肠系膜局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后可诱导出自发性的血管运动;静注CTL后可抑制该血管运动,使血管处于舒张状态.NOS抑制剂L-NMMA不影响CTL的舒血管作用.结论 CTL通过非内源性NO途径抑制血管运动处于舒张状态的.

    作者:狄柯坪;黄通瑞;杜军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尤其是ST段抬高的ACS(即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开通相关血管,达到早期、完全的恢复血流,对于大程度的挽救存活心肌,保存心脏功能,改善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

    作者:李明阳;靳英;周云飞;刘波;张晓艳;侯小平;刘朝中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维生素E对D-半乳糖亚急性中毒拟衰老模型鼠氧自由基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维生素E(VE)对D-半乳糖(D-gal)亚急性中毒拟衰老模型鼠自由基产生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 40 mg·kg-1·d-1制备D-gal亚急性中毒导致的衰老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VE组(分别灌胃60、30、15 mg·kg-1·d-1VE),10 w后杀鼠.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ISP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 模型鼠血清中MDA含量、Glu、TC、TG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高、中、低剂量VE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总SOD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高、中、低剂量VE组小鼠血清Glu、TC、TG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VE可以对衰老鼠的氧自由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为临床将VE作为一种抗衰老药物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试验依据.

    作者:曹湘博;西月;王艳春;王宇峰;常雅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外周血PSA、PSA mRN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外周血PSA、PSA mRNA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分析和巢式RT-PCR检测22例Pca、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例健康男性和5例健康女性外周血中PSA、PSA mRNA的情况.结果 Pca患者血清PSA的水平与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外周血PSA、PSA mRNA与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有关(P<0.05),而与年龄、Gleason评分无关(P<0.05);22例Pca标本中PSA mRNA阳性表达15例,阳性率68%,10例BPH和10例阴性对照标本无表达.结论 利用外周血PSA、PSA mRNA联合检测是一种早期发现Pca微转移,判断其临床变化过程、分期、预计复发和评价疗效的方法.

    作者:辛华;马雷;高英英;郭宇航;孙玉鸿;江清林;刘国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韭子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韭子水煎剂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韭子水煎剂灌胃老年小鼠30 d,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含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结果 老年组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血清IL-2和IgG含量下降;老年韭子水煎剂治疗组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由失衡恢复到平衡,血清IL-2和IgG含量提高.结论 韭子水煎剂具有恢复老年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建杰;于艳;翟丽;罗文哲;商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三峡农村老年移民妇女贫困原因分析

    目前社会各界对老年妇女包括农村老年妇女的研究逐渐增多,除关心她们的健康外,现有的理论大多从关注她们的现实生活出发,从社会性别的视角[1]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作者:向常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白藜芦醇对裸鼠原位胰腺癌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试用白藜芦醇(Res)以提高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分别比较白藜芦醇(Res)、键择(gemcitabine,Gem)和Res+Gem对裸鼠原位胰腺癌模型肿瘤体积、细胞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Res组、Gem组和Res+Gem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755.6±155.47)mm3、(328.29±37.92)mm3和(265.6±67.70)mm3,比对照组分别缩小31.2%、70.1%和75.9%.胰腺癌细胞增殖指数对照组为(21.05±2.18)%,Res组为(13.21±2.95)%,Gem 组为(10.03±2.86)%,Res+Gem组为(9.02±2.72)%;Res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em+Res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Res组(P<0.05),但与Gem组无显著差异;胰腺癌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为(4.7±1.4)%,Res组为(7.5±1.6)%,Gem 组为(13.4±1.8)%,Res+Gem为(22.1±3.4)%;Res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es+Gem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Res组和Gem组(P<0.05).结论 单用Res治疗胰腺癌的效果比Gem差,但与化疗药物Gem合用能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龙利民;金洲祥;刘幼硕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CD62p及CD6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158例糖尿病(DM)患者血浆中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性DM组血浆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N微量白蛋白组及大量白蛋白组均显著高于单纯性DM组(均P<0.01),DN尿毒症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T2DM)及DN患者血小板活化均增强,而尿毒症期血小板活化功能低下,血浆CD62p和CD63的测定对DN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日安;吴钊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小脑肿瘤7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脑供血不足分为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头晕、恶心及呕吐,而部分小脑肿瘤患者亦可以此为主要表现.

    作者:卜淑霞;周淑莲;韩琳;张全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

    高血压[1]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治疗.

    作者:吴军;刘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叠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症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梗死前心绞痛(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叠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 h内接受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06例,35例有梗死前心绞痛症状并接受缺血后适应者为预适应与后适应叠加组(IPC+Postcon),37例单纯接受缺血后适应干预者为后适应组(Postcon),其余34例为单纯再灌注组(IR),测定校正TIMI帧数(CTFC)、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术后8 w测定室壁运动记分.结果 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CTFC明显快于IR组(27.12±5.84,26.98±5.76 vs.31.53±7.41,P<0.05),CK峰值与CK-MB峰值明显低于IR组(1 243.35±801.31 U/L,1 238.67±817.26 U/L vs.1 697.76±965.63 U/L,P<0.05;120.97±78.28 U/L,117.94±75.81 U/L vs.174.45±92.67 U/L,P<0.05),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入院时MDA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均低于IR组.术后8 w IPC+Postcon组与Postcon组室壁运动恢复优于IR组(1.16±0.12,1.17±0.11 vs.1.31±0.15,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与预适应一样可以改善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改善心功能.预适应与后适应叠加对上述功能的改善并无增强作用.

    作者:马晓静;张兴华;罗曼;李春梅;邵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穹窿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大鼠脑内β淀粉样肽1-40的变化

    目的 观察穹窿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大鼠脑内不同部位β淀粉样肽1-40(Aβ1-40)表达的变化,探讨模拟实验性Alzheimer病(AD)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按2×2方差分析的方法随机分为4组:穹窿海马伞切断组(FF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卵巢切除加穹窿海马伞切断组(OF组)、对照组,每组7只.穹窿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进行.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进行.对照组除不切除卵巢和不切断穹窿海马伞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等部位Aβ1-40阳性细胞表达变化.结果 经F分析,双侧卵巢切除和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P<0.001).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或双侧卵巢切除主效应均可导致各脑区Aβ1-40阳性细胞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 (P<0.01).穹窿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二者共同作用在海马CA1区、杏仁核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表现为OF组Aβ1-40阳性细胞表达与FF组和OVX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结论 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表现为大鼠多个脑内Aβ1-40表达显著增多,可以作为模拟实验性AD动物模型的方法.

    作者:辛萍;郭宗君;金丽英;董增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BDNF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其ERK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 探讨BDNF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ERK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用新生2~3 d的SD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脑,制备细胞悬液,以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取纯化的第2代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分成BDNF组、BDNF加PD98059组和空白对照组,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蛋白印迹检测p-ERK1/2.结果 BDNF作用48 h后,BDNF组、BDNF加PD98059组和空白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0.70±0.06、0.50±0.06、0.54±0.05,BDNF组与BDNF加PD98059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DNF组、BDNF加PD98059组p-ERK1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与空白对照组的IOD比值分别为(291.22±44.01)%和(102.67±15.50)%(P<0.05);BDNF组、BDNF加PD98059组p-ERK2的IOD与空白对照组p-ERK2的IOD比值分别为(483.57±57.61)%与(123.25±19.83)%(P<0.05).结论 BDNF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促进ERK1/2的磷酸化,其作用可被PD98059所阻断.BDNF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与ERK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蒋常文;陈森洲;李鸿文;周思;夏春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