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王丽萍;杨华;李彤;李淑娟;周舒
目的 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针刺干预组、尼莫地平组、针刺加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恢复灌流10 min,反复3次,制备大鼠反复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分离血管,但不进行缺血再灌注;针刺干预组术后1~3 d针刺百会、中脘、足三里;尼莫地平组造模前7 d至术后3 d给予1 mg/ml尼莫地平悬液5 mg·kg-1·d-1灌胃,针刺加药组治疗方法同尼莫地平组及针刺干预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钠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谷胱甘肽(GSH)、采用非平衡法放射免疫分析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采用水迷宫法进行学习记忆的测定.观察反复短暂脑缺血大鼠脑损伤MDA、GSH、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 大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3 d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干预组和针刺加药组在学习和记忆方面,其时间缩短和错误次数减少,MDA降低,GSH升高,CGRP含量上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针 刺可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针刺与药物的结合作用较好,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张玲;张为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衰老大鼠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40只,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大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50 mg/kg)、小剂量组(10 mg/kg),每组10只.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谷胱甘肽(GSH)、羰基蛋白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结果 LBP可明显降低羰基蛋白含量(P<0.01,P<0.05),增加GSH含量和增强GST活性(P<0.01).结论 LBP通过降低蛋白质氧化损伤而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晶;欧芹;孙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依达拉奉(edaravone)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对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所产生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从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保护脑组织尽可能少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1,2].我科为此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余莉;杨力辉;刘艳华;王蕾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酸奶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原味酸牛奶为受试物,20只22~23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无酸奶组,灌喂生理盐水(1 ml/只),实验组为酸奶组,每天灌喂储存3 d的酸奶(1 ml/只),连续灌喂28 d;采用化学发光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脑及肝脏SOD和MDA的水平.结果 酸奶能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SOD活力(P<0.05),脑组织中SOD活力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脑部及肝脏的MD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酸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陈艳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不明病因感染性疾病DNA病毒性病原的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DNaseI-非序列依赖的单引物扩增技术,将患者血清过滤后,经DNase I处理去除血清中内源DNA.Csp6.I酶切病原DNA,加接头分子,并以接头分子为引物非特异扩增病原DNA,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DNaseI处理血清中内源DNA不会降解病毒DNA;非序列依赖的单引物扩增血清中外源DNA得到多个DNA片段;将所有PCR产物测序,序列与已知病原DNA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应用DNaseI处理及非序列依赖的单引物扩增方法可以检测DNA病毒性病原.
作者:王火生;张红梅;李晓娟;王敏;徐六妹;陈玉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很多,除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之外,一些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已引起临床重视,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脂蛋白(a)等.近年来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HUA)也是的一个危险因素[1].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饶大勇;祖军;裘强;韩利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以活动后气短、运动耐力下降为突出的临床表现[1,2],但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模式和通气效率在ILD静息和运动时的特点,以及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
作者:何平;赵立;李乃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是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1999年在日本糖尿病会议上将其归类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1].严重肝病导致的糖耐量异常,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已明确其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代谢异常、升糖激素增多、乙丙型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毒性作用外,近些年来认为瘦素抵抗及家族基因遗传等因素同样重要.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除基础治疗外,针对肝病的肝移植、干细胞移植效果良好;瘦素治疗、基因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百坤;宋飞;张为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长春市中老年人骨质疏松(OP)流行及其预防与治疗现状,为完善OP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2005年1月到2007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参加常规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骨密度(BMD)及预防与治疗OP情况.结果 共有1 740例符合条件(男652例,女1 088例),其中49.4%低骨量/OP.随着年龄增长,低骨量及OP比例升高.同年龄组女性低骨量或OP的比率高于男性.有57.9%的中老年人每日饮用牛奶,38.3%单纯服用钙片,仅有12.2%服用维生素D3,8.5%同时服用钙片与维生素D3,7.4%应用降钙素,3.8%应用雌激素,未见应用二磷酸盐.62.9%能够参加室外活动,25.9%有长期烟酒史.女性每日饮用牛奶、服用钙剂、维生素D3、雌激素、降钙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室外活动的比例高于女性,长期烟酒史的比例亦高于女性.结论 中老年人低骨量/OP的比例很高,且与年龄明显相关,OP的防治宜尽早进行;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并没有充分重视对OP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刘军;孙明宇;谷贵山;秦大明;张德宝;孙大辉;张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组小分子的细胞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 000,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胞浆中,表现为9种不同的亚型[1].组织损伤后,细胞蛋白质会从血浆中释放出来.
作者:郭秋华;何小维;黄强;彭运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U937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表达的影响,及AGEs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U937细胞用不同浓度(100、200、400 mg/L)AGEs孵育24 h及同一浓度(400 mg/L)AGEs孵育0、12、 24及36 h,采用原位杂交(PT-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U937细胞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呈弱表达;100、200及400 mg/L AGEs孵育24 h后,各组U937细胞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 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400 mg/L AGEs孵育12、24 及36 h后,各组U937细胞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0 h(P<0.05).结论 AGEs以时间及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U937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mRNA的表达.
作者:孟馨;张锦;彭扬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的椎动脉变化情况.方法 对77例拟诊为VBI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头、颈核磁共振成像(MRI)及MRA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和内径变化.结果 77例病人中46例MRA明显异常,发生率为59.74%,发病年龄以55~73岁多见,发生在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32例,其中24例发生在右侧,无性别差异.结论 VBI性眩晕的患者多存在局限性椎动脉颅内段改变,分析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有关.
作者:李自如;郭力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elrosis M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发性.本文通过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utial VEP)检测处于静息状态的视觉系统的病变,以求寻找提高MS诊断准确而敏感的方法,从而更好地防治MS.
作者:马冬云;陈亚丰;张凤侠;赵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158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及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 (1)本组中51例存在颅外血管狭窄(颈动脉颅外段36例,椎动脉起始部15例);78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狭窄动脉共181条,其中大脑中动脉81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48条、大脑前动脉22条、大脑后动脉21条、颈内动脉虹吸段9条).(2)116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共374个斑块形成(稳定斑块212个,不稳定斑块162个).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动脉发生率高;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发生率高;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秋惠;刘彩霞;李彤;张海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实施康复指导的护理措施,提高家庭照护者的护理能力.方法 对117例脑卒中家庭照护者自身因素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大多数家庭照护者对脑卒中疾病的知识掌握不够,特别是康复知识缺乏了解.结论 应加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工作.
作者:王利群;王利民;关青;王军辉;杨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围手术期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一个特殊时期,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均有特异性,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各有不同,普遍反应是紧张、疑虑、恐惧、担心,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和稳定情绪,是护士首要的工作.针对老年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为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对临床降低死亡率、促进机体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丽波;林维彬;王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尽快恢复患者负重功能、早期活动及防治围手术期并发症.Zuckerman等[1]的研究表明,术前延迟手术超过3 d病人的死亡率将会增加1倍.由于绝大多数的骨折均能获得愈合,且近几年内固定物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因此是否有必要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康复情况.
作者:赵刚;任伟民;高平;刘志岩;梁显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钙化是甲状腺疾病演变的一种临床表现,良、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钙化灶.在临床工作中,对此类疾病术前常规行B超、CT、MRI、核素扫描等检查以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但常常忽略了在这些检查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钙化不同类型与判断肿瘤良、恶性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457例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中判定的钙化类型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来评估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不同类型对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意义,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对此类疾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刘万军;王小科;韩喜春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疾病,其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微量元素极易出现代谢紊乱,大部分都低于正常[1],其中锌(Zn)、铬(Cr)、硒(Se)三种微量元素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含量均显著降低[2],尤其锌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都密切相关.
作者:吴媚;程福璋;彭岩;高洪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生活质量指标在两种经典前列腺摘除术即开放手术(OP)和经尿道电切术(TURP)的医疗后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年龄及术前症状评分作为匹配因素选取80例(40组)病例,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9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及相关指标,比较各时间点两组手术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疾病维度和满意度维度为明显,OP生活质量提高优于TURP组.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与临床指标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36~0.909.结论 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指标可作为医疗后果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傅建国;史静(琤);孙振球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