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徐晏;张蕴;曹丽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钠素, 老年人, 预后
摘要:脑钠素(BNP)是一种来源于心室的具有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1],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BNP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一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2,3].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其与心衰严重程度、心功能改善情况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胆片对老年高血压脉压与肾血流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温胆片对老年性痰浊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温胆片治疗组(n=37)和安慰剂对照组(n=49),另设正常人群对照(n=39).治疗前后观测24 h动态血压, 彩色多普勒进行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病人脉压减低(P<0.05),痰浊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阻力指数(RI)恢复为肾段动脉、叶间动脉依次降低(P均<0.05),接近正常人群,肾实质内血流信号逐渐丰富清晰;而对照组肾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显著.结论 温胆片有协同降低血压、改善过高脉压,保护肾脏血流的作用.

    作者:赵萍;潘莹莹;刘柯兵;洪永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麻醉处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由于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安全性大的优点而容易被病人所接受,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方法[1].该项手术的安全性之一在于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本文探讨老年病人TURP术选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的安全性.

    作者:刘铁成;刘玉福;赵吉光;李淑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DHS治疗高龄粗隆骨折预防并发症的处理技巧

    近年来由于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器材以及影像学设备的进步,手术治疗老人髋部骨折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以总结其原因并探讨处理技巧.

    作者:李宽新;史晨辉;董金波;刘维钢;王维山;李茂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脂微球前列腺素E1对糖尿病肾病内皮细胞功能、纤溶活性及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糖尿病肾病(DN)内皮细胞功能、纤溶活性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86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6例,观察组(应用lipo-PGE1)41例,治疗8w,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和尿蛋白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ET-1水平及尿蛋白有轻微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T-1水平明显下降(P<0.01),PAI-1活性明显降低(P<0.01),尿蛋白量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lipo-PGE1对DN内皮细胞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可以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肾脏蛋白排除作用.

    作者:孙立娟;刘锐;卢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与甲状腺肿瘤及Graves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甲状腺肿瘤及Graves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肝素-琼脂糖层析法、SDS-PAGE电泳法、Western blot分析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bFGF进行检测.结果 分子量为14 kD的bFGF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有关,而分子量为14 kD及21 kD的bFGF与Graves病的发病有关.结论 14 kD bFGF的出现与甲状腺肿瘤细胞的bFGF基因异常表达有关,而14、21 kD bFGF的出现与Graves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甲状腺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有共同的基因突变.

    作者:陈慧敏;孙春玲;陈弈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脂康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和消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血脂康对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P)的稳定和消退临床作用.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彩色超声仪,检查60岁以上高血压伴不同程度CP形成的患者88例,其中观察组60例,口服血脂康0.6 g每日两次.对照组30例.测定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CPA)和内膜中层厚度(IMT),肝功能,血脂.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6个月后,其CPA和IMT,血脂与用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IA和UA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血脂康有消退和稳定CP和缩小CPA和IMT,调脂以及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作者:赵玉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双苯氟嗪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双苯氟嗪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21月龄大鼠,灌胃给予双苯氟嗪5.0 mg/kg 90 d后,跳台仪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表达,生化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中SOD和MDA.结果 双苯氟嗪可缩短老龄大鼠的反应时间及受电击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延长潜伏期,可显著增强老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可以保护老龄大鼠脑损伤性改变,维持海马锥体细胞完整,并可提高老龄大鼠脑组织中ChAT表达.结论 双苯氟嗪可改善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有关.

    作者:苗庆峰;张永健;许彦芳;郭鸣放;张伟;苏彦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3].有关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和晚期康复对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已有报道[4],脑出血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早期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对脑出血病人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较少[5].我们选择6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的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的影响.

    作者:彭化生;袁春兰;刘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老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技术研制H-FABP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64例发病6 h内的老年胸痛患者的血浆标本,比较其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诊断早期AMI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快速检测H-FABP诊断AMI的敏感性(90.48%)显著高于cTnⅠ(57.29%)和CK-MB(57.29%)(P=0.016),与MYO(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的特异性(95.35%)高于MYO(60.47%)(P=0.014),与cTnⅠ(97.44%)、CK-MB(83.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检测H-FABP对于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老年早期AMI的筛选.

    作者:陈莉莉;杨霏;郭小梅;李仁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纤溶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纤溶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方法应用40%CCl4色拉油溶液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以三种不同剂量的肝纤溶颗粒治疗,对各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血清TNF-α、IL-6水平采用RIA法检测.结果 肝纤溶颗粒对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TNF-α、IL-6水平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随着药物的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结论 肝纤溶颗粒可以降低肝纤维化时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是一种在阻断并逆转肝纤维化方面极具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的中药制剂.

    作者:孙龙;孙琳琳;杨世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创伤反应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65岁老年胆囊良性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创伤反应.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LC≥65岁患者30例,和同期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65岁以上患者27例,围手术期分别检测血常规、体温、血气分析、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LC组治愈30例,术前术后发热、发热持续时间、PaCO2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7.3 d.OC组治愈26例,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大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平均住院时间13.4 d.结论 LC组的创伤应激反应较OC组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高龄患者胆囊切除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玉斌;卢榜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 对87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周围神经松解术进行治疗,并随访3~14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60.9%,缓解29.9%,无变化9.2%.术后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39.1%,缓解55.2%,无变化5.7%.术后随访表明疗效稳定,症状无反复.结论 应用周围神经松解术,可有效帮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恢复肢体感觉,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

    作者:姚勇;孟繁凯;王任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吡咯喹啉醌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

    目的 探讨吡咯喹啉醌(PQQ)对培养鼠皮层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观察PQQ对皮质神经元突起、胞体的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测定MTT代谢率,免疫组化法观察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PQQ处理后,皮层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胞体的长径显著大于对照组,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尼氏小体的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MTT代谢率增加,c-fos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PQQ能促进培养的鼠皮层神经元的生长,增加其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熊顺华;龚坚;王君;曾凡龙;刘忠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颈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临床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重视颅外段颈动脉的病变情况.国内外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已有不少报道.本文旨在对老年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声像图改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岩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14例亚低温治疗体会

    我们对急性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选择其中14例采取亚低温疗法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2005年8月间,收治老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60~86岁,平均72岁.

    作者:马宝申;聂晓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

    为探讨老年性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相关因素与防治,对128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脑血管病的损害部位、神经功能缺损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等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并对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陆冰梅;李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罗格列酮对大鼠血管损伤后再狭窄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管腔狭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减轻血管再狭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用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方法建立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罗格列酮组和损伤组.光镜和HE染色观察血管管腔面积和内膜面积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MMP- 9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at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pERK1/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TNF-α浓度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可明显减少内膜面积及增加管腔面积(均P<0.05);抑制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pERK1/2蛋白表达(均P<0.05);降低血浆中TNF-α浓度(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抑制大鼠主动脉损伤后管腔再狭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影响信号转导通路pERK1/2而抑制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MMP-9 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与降低血浆中TNF-α浓度有关.

    作者:王春梅;李绍冰;贾国洪;李芳;王智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一般认为:脑卒中发病6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偏瘫功能的恢复在1年后逐渐停止[1].由于受康复治疗的普及程度及治疗能力的影响,致使很多病人因未能得到有效康复治疗而进入了后遗症期,病程往往在1年或几年以上.

    作者:张秀萍;郝春艳;赵慧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早期应用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强化的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老年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Gln的肠外营养支持[Gln1.5 ml/(kg·d)];常规组给予标准的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等氮供给,共8 d.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的IgA、IgG、IgM、CD4、CD8、血糖、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情况.结果 (1)试验组ⅠgG、CD4百分率和CD4/CD8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试验组营养支持5、8 d血糖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3) 两组患者经营养支持后,负氮平衡逐渐改善,转铁蛋白升高(P<0.05,P<0.01).结论 Gln强化的低热量肠外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加免疫功能.

    作者:王晓希;刘光强;阎敏;刘载道;卢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2例隐性乳腺癌诊治分析

    乳腺未触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称为隐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1],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国外文献报道其构成比占同期乳腺癌的0.46%~1.0%[2],国内报道为0.31%~0.83%[3].我院乳腺科自1996~2004年共收治乳腺癌1 932例,其中隐性乳腺癌12例.

    作者:王长青;王佳铭;马牧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