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朱凤珍
目的 探讨原人参二醇(Ppd)抑制肿瘤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五组;对照组、阳性药组、Ppd低剂量组(Ppd 25 mg/kg)、Ppd中剂量组(Ppd 50 mg/kg)、Ppd高剂量组(Ppd 100 mg/kg),2 w后处死动物测定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并做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末端标记染色(TUNEL).结果 Ppd给药组肿瘤生长被抑制,其肿瘤体积、重量均较对照组减小(P< 0.01),TUNEL 结果显示Ppd 100 mg/kg给药组细胞凋亡数量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Ppd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的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秦俊杰;李永杰;付军;冷吉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离休老人住院后心理健康状况,为患者住院后及时有效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3种国内外通用量表SCL-90、SDS、SAS,对500例离休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系统评分方法对此组调查对象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1 w内心理问卷调查显示,50.6%的患者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结论 住院离休老人约半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桂贤;程秀丽;李修英;刘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鸡贫血病毒VP3基因核酸疫苗(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荷SHG-44人脑胶质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模型,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给药,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肿瘤生长情况,通过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分析,检测pVVP3在Wistar大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pVVP3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其抑瘤率达90.58%.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在pVVP3治疗组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说明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郭云宝;李蕴博;杜丹华;赵刚;郭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老年与非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Auto-CPAP疗效比较.方法 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通过7 h多导睡眠图确诊OSAHS患者35例,并对其进行单晚的Auto-CPAP治疗,按年龄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Auto-CPAP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Auto-CPA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HI、MAI、长暂停时间、低SaO2、平均SaO2、SaO2<90%比例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对于睡眠结构影响仅非老年组慢波睡眠(SⅢ-Ⅳ/TST)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uto-CPAP治疗老年组和非老年组OSAHS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付柳英;汪晶;苏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TGF-β1作为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与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密切相关,是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疾病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近年动物实验发现黄芪可下调TGF-β1,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1].本文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并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TGF-β1的影响.
作者:邱若旗;王桂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RA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肾动脉造影后的患者(57例,男33例,女14例)根据肾动脉狭窄程度(<50%,50%~75%,>75%)分轻度狭窄、显著狭窄和严重狭窄三组,同时选择肾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检测血脂、胰岛素、空腹血糖,分析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IR均与肾动脉狭窄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05).结论 IR可作为预测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孙文才;李宸;永福;邢利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细胞老化是在正常或病理因素作用下,细胞生长缓慢、活力减低出现增殖能力下降,分化减退,功能减弱,趋向死亡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人类衰老过程的本质及延缓衰老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表明,细胞衰老是遗传上程序化控制的结果,是受某些老化相关基因控制的,本文就细胞老化的特异性改变和其基因调控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东;林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的机体代谢异常研究已较多,但不同年龄患者在甲减治疗中所产生的疗效是否一致少有提及,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甲减患者经单一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敏感型促甲状腺激素(s-TSH)、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甲减患者在激素替代过程中是否需要其他干预治疗.
作者:韦华;李凤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脑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是临床护理的难点[1,2].我们对64例老年PSD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吴睿;朱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异常特征,为早期干预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早期PD患者83例(PD组),健康人58例(对照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两组P300波群各成分(N1、P2、N2、P3)潜伏期和波幅、反应时,MMSE评定两组的认知功能.结果 PD组N2、P3潜伏期延长(P<0.05);P300波群各成分中P3阳性率高[PD痴呆组为53.3%,PD非痴呆(PD-D)组为29.4%].结论 早期PD患者P300外源性成分P2和内源性成分N2、P3的潜伏期均延长,提示其认知功能异常,还有警觉、选择、注意的障碍.P3潜伏期是识别早期PD伴发痴呆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昌云;黄华品;车春晖;郑安;江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9(MMP-3和MMP-9)浓度的变化与CHF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老年CHF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MMP-3和MMP-9浓度,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分析血清MMP-3和MMP-9与CHF关系.结果 CHF患者血清MMP-3和MMP-9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血清MMP-3和9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MMP-3、MMP-9共同参与老年CH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反映左室功能障碍程度,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老年CHF心室的重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忠普;杨艳秋;方卓;刘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龙芽葱木皂苷(AS)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地奥心血康胶囊)组,AS30.0和60.0 mg·kg-1剂量组;采用结扎麻醉开胸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AS对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和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AS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缩小心肌MIS (P<0.05,P<0.01),降低血清中CPK和L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5,P<0.01).降低血清中FFA和LPO含量(P<0.05,P<0.01),无机元素铜(Cu)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锌(Zn)和钙(Ca)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 AS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石毅;王晓明;吕文伟;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脑缺血患者亚低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36.0℃~37.0℃)缺血组、亚低温(32.0℃~33.0℃)缺血组,其中后两组又根据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缺血2 h再灌注2、4、6 h三个亚组,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缺血侧脑海马区线粒体钙含量([MCa])及胞浆游离钙含量([Ca2+]i)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各观察时间点缺血侧脑海马区[MCa]显著降低,而[Ca2+]i明显增高(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缺血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MCa]显著增高,[Ca2+]i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能有效抑制I/R损伤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钙超载,恢复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稳定线粒体贮钙功能.
作者:陆晓红;王丽华;金玉玲;王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53、Ki-67、PCNA在老年人胃癌及大肠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对31例胃癌及44例大肠癌组织中的P53、Ki-67、PCNA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53、Ki-67、PCNA与老年人胃癌及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相互之间呈正相关,但在胃癌中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P53,P53、Ki-67、PCNA在老年人大肠癌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癌(χ2=3.91,P<0.05),但PCNA和Ki-67在老年人胃癌及大肠癌的表达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抑癌基因的突变和增殖异常共同参与了老年人胃及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检测上述蛋白可作为老年人胃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继红;姜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测定量表简表对31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QOL进行测量,运用单因素Kruskal-Wallis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炎患者QOL水平较低,各领域得分依次为社会关系领域(58.33分)、环境领域(56.25分)、心理领域(54.17分)、生理领域(46.43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吸烟史、有害气体、合并疾病、食欲、家庭满意度,自身评价及中医证候等因素对患者的QOL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尽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戒烟、预防感冒、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患者的精神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QOL.
作者: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欧艳娟;王明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21基因转染人肝癌SMMC-7721 细胞(7721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深入研究p21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磷酸钙介导p21基因转染人肝癌7721细胞;通过 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扩大培养;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经过3~4 w 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p21基因稳定转染并联合化疗药物应用可明显抑制7721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周期明显改变,细胞从G1期到G2期发生阻滞.结论 提示转染外源p21基因联合化疗药物可使772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曹岩;郑永洁;郑永晨;黄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治疗肝脏疾病和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型复合制剂硒芪合剂对实验性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 制作动物模型,设对照组,分组观察硒芪合剂对小鼠和大鼠的毒理反应.结果 用药后小鼠无急性中毒症状;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此药为一种毒性小、安全的复方制剂.
作者:刘玉环;郑国有;马东凯;穆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VATS)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胸外科比较成熟的微创手术,在微创方面独具优势[1~6],尤其在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但应用VATS进行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手术适应证较局限,且存在争议[7].
作者:谢春发;李章红;江柏青;罗志方;李树林;赖政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大面积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致残致死率高、治疗棘手的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更高[1].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老年大面积脑梗死35例,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杜文津;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李华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对腰麻针置入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可能性的影响.方法 ASAI或II级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经第三四腰椎间隙(L3,4)行腰-硬联合阻滞穿刺失败的患者100例,均改为经第二三腰椎间隙(L2,3)进行穿刺.根据穿刺手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传统方法组(C组)和改良法组(G组).观察两组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结果 与C组相比,G组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任何症状.结论 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可降低在该间隙穿刺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从而可避免脊髓圆锥的损伤.
作者:刘玉福;王丽萍;刘铁成;刘昕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