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

刘昌云;黄华品;车春晖;郑安;江芳

关键词:早期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异常特征,为早期干预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早期PD患者83例(PD组),健康人58例(对照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两组P300波群各成分(N1、P2、N2、P3)潜伏期和波幅、反应时,MMSE评定两组的认知功能.结果 PD组N2、P3潜伏期延长(P<0.05);P300波群各成分中P3阳性率高[PD痴呆组为53.3%,PD非痴呆(PD-D)组为29.4%].结论 早期PD患者P300外源性成分P2和内源性成分N2、P3的潜伏期均延长,提示其认知功能异常,还有警觉、选择、注意的障碍.P3潜伏期是识别早期PD伴发痴呆的敏感指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离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问题分析

    目的 了解离休老人住院后心理健康状况,为患者住院后及时有效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3种国内外通用量表SCL-90、SDS、SAS,对500例离休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系统评分方法对此组调查对象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1 w内心理问卷调查显示,50.6%的患者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结论 住院离休老人约半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桂贤;程秀丽;李修英;刘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农村老年人孤独感与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显示较强的孤独感会对老年人生存质量(QOL)的评分产生不良影响[1],因此成为影响QOL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2].引起老年人孤独的原因是复杂的,而生活状态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农村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他们的孤独感及其与生活状态的关系的研究仍不充分.

    作者:梁秋霞;李艳怡;杨思慧;周恒曦;王子文;黄俭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与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原发灶摄取和清除99Tcm-MIBI的能力与其发生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80例甲状腺癌患者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腺局部静态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分别计算MIBI早期、延迟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及洗脱率.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远处转移组(31例)和无远处转移组(49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远处转移组MIBI早期、延迟T/N和洗脱率分别为(2.92 ±0.97)%、(1.99 ±0.99)%和(34 ±5.91)%;无远处转移组分别为(1.74 ±0.78)%、(1.97 ±0.86)%和(13 ±4.21)%,远处转移组MIBI早期T/N和洗脱率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 < 0.05),两组间MIBI延迟T/N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99Tcm-MIBI显像早期T/N及洗脱率与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作者:高识;马庆杰;孙辉;温强;赵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312例老年肺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测定量表简表对312例老年肺炎患者的QOL进行测量,运用单因素Kruskal-Wallis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肺炎患者QOL水平较低,各领域得分依次为社会关系领域(58.33分)、环境领域(56.25分)、心理领域(54.17分)、生理领域(46.43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吸烟史、有害气体、合并疾病、食欲、家庭满意度,自身评价及中医证候等因素对患者的QOL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尽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戒烟、预防感冒、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患者的精神健康给予足够的重视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QOL.

    作者: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欧艳娟;王明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细胞老化特异性改变和老化因子调控研究进展

    细胞老化是在正常或病理因素作用下,细胞生长缓慢、活力减低出现增殖能力下降,分化减退,功能减弱,趋向死亡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人类衰老过程的本质及延缓衰老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表明,细胞衰老是遗传上程序化控制的结果,是受某些老化相关基因控制的,本文就细胞老化的特异性改变和其基因调控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东;林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髓过氧化物酶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近年大量研究表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及其氧化代谢产物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浆MPO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相关.

    作者:马丽雅;张红红;李梅;方金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0(S)-原人参二醇对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人参二醇(Ppd)抑制肿瘤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五组;对照组、阳性药组、Ppd低剂量组(Ppd 25 mg/kg)、Ppd中剂量组(Ppd 50 mg/kg)、Ppd高剂量组(Ppd 100 mg/kg),2 w后处死动物测定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并做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末端标记染色(TUNEL).结果 Ppd给药组肿瘤生长被抑制,其肿瘤体积、重量均较对照组减小(P< 0.01),TUNEL 结果显示Ppd 100 mg/kg给药组细胞凋亡数量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Ppd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的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秦俊杰;李永杰;付军;冷吉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硒芪合剂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治疗肝脏疾病和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型复合制剂硒芪合剂对实验性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 制作动物模型,设对照组,分组观察硒芪合剂对小鼠和大鼠的毒理反应.结果 用药后小鼠无急性中毒症状;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此药为一种毒性小、安全的复方制剂.

    作者:刘玉环;郑国有;马东凯;穆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混浊发生的有关因素及防治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混浊的方法.方法 跟踪随访分析了2001年5月~2003年10月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100例病人(100眼).结果 50岁以上病人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白内障的发生率为73.58%,50岁以下病人的发生率为42.55%(P<0.05).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内填充18%C3F8气体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52.08%,填充硅油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82.76%,填充BSS平衡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43.48%,填充硅油组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形成与年龄呈正相关,与不同的眼内填充物相关,其中硅油注入组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高,术后尽早取出硅油可以降低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了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形成.

    作者:戚卉;吴雅臻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结肠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结肠癌、10例结肠腺瘤和1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进行CyclinE mRNA和PCNA的检测.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yclinE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2.5%,PCNA指数为(50.09±11.15),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组织(P<0.05);CyclinE mRNA表达阳性组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CyclinE mRNA阴性组(P<0.05);CyclinE mR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肝转移不相关(P>0.05);PC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有无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yclinE可作为结肠癌的又一细胞增殖指标,其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金翠香;杨静;徐昌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及滴度测定

    目的 包装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重组逆转录病毒并进行滴度测定,为下一步构建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转基因小鼠奠定基础.方法 将乙型肝炎病毒(adr)全基因组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L中获得了乙型肝炎(adr)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鉴定正反向后,脂质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G418抗性压力下进行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克隆,扩大培养后进行滴度测定,选取产毒率高细胞克隆株,然后扩大培养、浓缩,进行滴度测定.结果 分别获得HBV(adr)全基因组正向和反向插入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正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PA317细胞包装,经筛选、浓缩后滴度为106 CFU/ml,反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PA317细胞包装,经筛选、浓缩后滴度为105 CFU/ml.结论 PA317细胞包装了含乙型肝炎病毒(adr)全基因组的重组逆转录病毒.

    作者:王岚;杨世忠;于志凤;赵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仙人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仙人掌(Catus)中含有大量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等成份[1],在消炎、增强免疫功能、降糖等方面的作用已有报道[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仙人掌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赖亚辉;马中春;潘丽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口腔扁平苔藓老年患者脉冲YAG激光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脉冲YAG激光治疗中老年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54~72岁的中老年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脉冲YAG激光治疗组,并随访2年观察其疗效.结果 应用脉冲YAG激光治疗扁平苔藓患者可以明显减少激素封闭产生的副作用,并且可以缩短疗程,大大提高扁平苔藓的治愈率(31.25%)及有效率(100%),二者差异显著(分别为P<0.05,P<0.01).结论 脉冲YAG激光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陈英新;王雷;董海英;韩文志;高文信;冯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不同动态血压模式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近年高血压研究重要进展之一.它客观遵循动态血压节律特点,反映实际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TOD)及预后比诊室血压测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OBPM)更密切相关[1~4],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诊疗水平,监测安全降压,优化个体治疗策略.

    作者:王鑫;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海南省农村黎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近几年对有不少学者[1~6]对老年人的幸福度、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指标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以黎族老人,特别是农村黎族老人为对象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调查研究海南农村黎族老年人生活状况和保健需求,旨在探索适合本省情况的农村黎族老年保健模式,以增进农村黎族老年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孟东明;张洪斌;朱修锦;杨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MMPs及TIMPs在兔血管再狭窄中的表达及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再狭窄的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兔髂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二级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平均体重2.5~3.0 k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球囊内膜剥脱加高胆固醇饮食),治疗组10只(球囊内膜剥脱加高胆固醇饮食以及复方丹参滴丸150 mg/d).结果 兔髂动脉造影、血管病理图像分析检测结果:①复方丹参滴丸组较模型组血管造影示管腔直径狭窄、内膜厚度减少、内膜面积减少、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比、面积比,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免疫组化分析:模型组MMP-2、MMP-9、TIMP1、TIMP2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MMP-2、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而TIMP1、TIMP2的表达高于模型组;TIMP1/MMP-2、TIMP2/MMP-9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内膜的增生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与MMP-2、MMP-9有很好的相关性(r=0.896,P<0.01).结论 MMP和TIMP在再狭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影响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物TIMP1、TIMP2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生成、平滑肌的迁移、增生,而减少内膜的增生.

    作者:李海鹰;张怀勤;季亢挺;胡开宇;黄伟剑;林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刺五加对大鼠脑出血病理变化及β-EP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刺五加(AS)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ICH)病理变化及脑组织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AS注射液治疗ICH 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胶原酶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干湿重法测定各组IC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电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放免法测定脑组织β-EP的含量.结果 (1)脑含水量:用药第3、7天,大、中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7天,大、中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1),小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电镜观察显示:第7天,对照组血肿旁脑组织普遍可见神经胶质细胞核染色质边集现象,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线粒体显著肿胀、空泡样改变,线粒体嵴减少;中剂量组上述变化不明显.(3)脑组织β-EP含量:用药第1天,各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3、7天,大、中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大剂量组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1).结论 (1)AS注射液能明显减轻ICH大鼠脑水肿并阻断ICH后脑细胞凋亡,对大鼠ICH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在脑出血急性期即可开始应用AS注射液,在允许的范围内应用大剂量能达到佳治疗效果.(2)AS注射液可能具有β-EP受体阻断剂样作用.

    作者:黄良国;王东;葛正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远隔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目的 探讨远隔预处理和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分组进行干预.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活性及心肌梗死面积并检测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心肌缺血预处理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再灌注末MDA活性、缺血组织MPO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远隔预处理和后处理均有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减轻活性氧的损伤及抗氧化作用加强有关.

    作者:李春梅;张兴华;马晓静;罗曼;刘旭杰;王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心房纤颤的内皮功能及贝那普利的干预研究

    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左房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事件.在多数的心血管疾病中都存在内皮功能的损害(1).Cai和Fukuchi等研究发现,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房颤状态下的左心房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下降,NO合成酶表达下降46%(2,3).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慢性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变化,并予以药物干预,了解老年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孙学春;周晓芳;盛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是临床护理的难点[1,2].我们对64例老年PSD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吴睿;朱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