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新;王雷;董海英;韩文志;高文信;冯淑梅
便秘是高龄冠心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本研究对5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王克华;朱凤珍;麻薇;张桂华;陈玉华;冯朝辉;邢敏立;董晓明;韩美花;陈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近年来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的机体代谢异常研究已较多,但不同年龄患者在甲减治疗中所产生的疗效是否一致少有提及,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甲减患者经单一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敏感型促甲状腺激素(s-TSH)、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甲减患者在激素替代过程中是否需要其他干预治疗.
作者:韦华;李凤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在微量白蛋白尿发生前后应用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单侧肾切除的链脲霉素(STZ)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组分别于糖尿病模型建立后即刻或第9周起开始给予氯沙坦20 mg·kg-1·d-1灌胃,疗程均为8 w.第16周时,观测肾组织形态学及肾功能变化,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DN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持续上升;血肌酐(Scr)、肾脏肥大指数(KW/BW)、肾小球平均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以及肾脏TGF-β1、CTGF、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而肌酐清除率(Ccr)已开始下降.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氯沙坦可通过下调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起到肾脏保护作用;但在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前进行干预并不比在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后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
作者:柳刚;关广聚;赵敬杰;吕学爱;陈兵;侯香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脑缺血患者亚低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鼠大脑中动脉I/R模型,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36.0℃~37.0℃)缺血组、亚低温(32.0℃~33.0℃)缺血组,其中后两组又根据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缺血2 h再灌注2、4、6 h三个亚组,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缺血侧脑海马区线粒体钙含量([MCa])及胞浆游离钙含量([Ca2+]i)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各观察时间点缺血侧脑海马区[MCa]显著降低,而[Ca2+]i明显增高(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缺血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MCa]显著增高,[Ca2+]i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能有效抑制I/R损伤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钙超载,恢复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稳定线粒体贮钙功能.
作者:陆晓红;王丽华;金玉玲;王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磁共振影像、CT两种影像学手段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差异.方法 选择经过磁共振影像(MRI、MRCP)、CT检查并经过病理证实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2例,分析两种影像学对于梗阻部位和疾病定性判定的准确性.结果 MRI结合MRCP判定病变部位的准确率为:95.24%(40/42);CT的准确率为:78.57%(33/42).MRI(MRCP)、CT超判定疾病的准确率分别为:92.86%(39/42),83.33%(35/42).两种影像学在定位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χ2定位=5.124,P<0.05),但在定性方面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χ2定性=1.848,P>0.05).结论 MRI(结合2维、3维的MRCP)判定疾病部位的准确率高,CT则快速、方便,在临床上应结合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查.如果二者结合判断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十分精确.
作者:刘云霞;李勇;李祎;杨海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股骨的影响,探索一种防治女性绝经期骨质疏松的新方法.方法 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预防用药3个月,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股骨骨密度(BMD)、光镜观察股骨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小剂量雌激素无改善作用,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常规剂量雌激素及更年甘露饮均能改善血清激素水平、股骨BMD及结构,其中更年甘露饮效果弱,常规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有明显刺激作用.结论 更年甘露饮加小剂量雌激素改善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股骨BMD及结构的作用与单纯使用雌激素相似,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无明显刺激作用,可作为一种防治绝经期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新方法.
作者:邹颖刚;崔满华;高鹏翔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脑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是临床护理的难点[1,2].我们对64例老年PSD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吴睿;朱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sVCAM-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ELISA法检测健康妇女血清sICAM-1/sVCAM-1浓度并确定其血清正常值范围.同时测定良性卵巢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浓度并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血清sICAM-1和sVCAM-1平均浓度和阳性率卵巢上皮癌组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临床Ⅱ~Ⅳ期显著高于临床I期卵巢癌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组织分化程度Ⅲ级显著高于I、Ⅱ级(P<0.01);卵巢癌组术后显著低于术前(P<0.005).而sICAM-1和sVCAM-1浓度和阳性率与卵巢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单因素生存分析sICAM-1和sVCAM-1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多因素生存分析sICAM-1和sVCAM-1水平与预后无关.结论 sICAM-1/sVCAM-1检测可能有助于监测和判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病情.
作者:王忠民;姜继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原发灶摄取和清除99Tcm-MIBI的能力与其发生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80例甲状腺癌患者行99Tcm-MIBI双时相甲状腺局部静态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分别计算MIBI早期、延迟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及洗脱率.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远处转移组(31例)和无远处转移组(49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远处转移组MIBI早期、延迟T/N和洗脱率分别为(2.92 ±0.97)%、(1.99 ±0.99)%和(34 ±5.91)%;无远处转移组分别为(1.74 ±0.78)%、(1.97 ±0.86)%和(13 ±4.21)%,远处转移组MIBI早期T/N和洗脱率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 < 0.05),两组间MIBI延迟T/N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99Tcm-MIBI显像早期T/N及洗脱率与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作者:高识;马庆杰;孙辉;温强;赵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RA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肾动脉造影后的患者(57例,男33例,女14例)根据肾动脉狭窄程度(<50%,50%~75%,>75%)分轻度狭窄、显著狭窄和严重狭窄三组,同时选择肾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检测血脂、胰岛素、空腹血糖,分析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IR均与肾动脉狭窄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05).结论 IR可作为预测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孙文才;李宸;永福;邢利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兔髂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增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二级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平均体重2.5~3.0 k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球囊内膜剥脱加高胆固醇饮食),治疗组10只(球囊内膜剥脱加高胆固醇饮食以及复方丹参滴丸150 mg/d).结果 兔髂动脉造影、血管病理图像分析检测结果:①复方丹参滴丸组较模型组血管造影示管腔直径狭窄、内膜厚度减少、内膜面积减少、内膜厚度和中膜厚度比、面积比,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免疫组化分析:模型组MMP-2、MMP-9、TIMP1、TIMP2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复方丹参滴丸组MMP-2、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而TIMP1、TIMP2的表达高于模型组;TIMP1/MMP-2、TIMP2/MMP-9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内膜的增生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与MMP-2、MMP-9有很好的相关性(r=0.896,P<0.01).结论 MMP和TIMP在再狭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可能的机制是通过影响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物TIMP1、TIMP2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生成、平滑肌的迁移、增生,而减少内膜的增生.
作者:李海鹰;张怀勤;季亢挺;胡开宇;黄伟剑;林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结肠癌、10例结肠腺瘤和1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进行CyclinE mRNA和PCNA的检测.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yclinE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2.5%,PCNA指数为(50.09±11.15),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组织(P<0.05);CyclinE mRNA表达阳性组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CyclinE mRNA阴性组(P<0.05);CyclinE mR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肝转移不相关(P>0.05);PCNA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有无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yclinE可作为结肠癌的又一细胞增殖指标,其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金翠香;杨静;徐昌青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异常特征,为早期干预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早期PD患者83例(PD组),健康人58例(对照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两组P300波群各成分(N1、P2、N2、P3)潜伏期和波幅、反应时,MMSE评定两组的认知功能.结果 PD组N2、P3潜伏期延长(P<0.05);P300波群各成分中P3阳性率高[PD痴呆组为53.3%,PD非痴呆(PD-D)组为29.4%].结论 早期PD患者P300外源性成分P2和内源性成分N2、P3的潜伏期均延长,提示其认知功能异常,还有警觉、选择、注意的障碍.P3潜伏期是识别早期PD伴发痴呆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昌云;黄华品;车春晖;郑安;江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HI<5),轻度SAS组(5≤AHI<30),中重度SAS组(AHI≥30).对各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体重指数(BMI)测定.结果 中重度SAS组BMI大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SAS组(P<0.05,P<0.01),AHI与BMI有明显的相关性,中重度SAS组的血液黏稠度、血细胞比容(VPRC)、红细胞聚积指数(RAI)、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轻度SA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SAS与肥胖的严重程度及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
作者:金文敏;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龙芽葱木皂苷(AS)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地奥心血康胶囊)组,AS30.0和60.0 mg·kg-1剂量组;采用结扎麻醉开胸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AS对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和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AS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缩小心肌MIS (P<0.05,P<0.01),降低血清中CPK和LDH的活性(P<0.05,P<0.01),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5,P<0.01).降低血清中FFA和LPO含量(P<0.05,P<0.01),无机元素铜(Cu)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锌(Zn)和钙(Ca)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 AS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石毅;王晓明;吕文伟;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仙人掌(Catus)中含有大量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等成份[1],在消炎、增强免疫功能、降糖等方面的作用已有报道[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仙人掌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赖亚辉;马中春;潘丽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活化后可以调控多种核内靶基因的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1].近年来研究发现,作为PPARs的亚型之一,PPAR-α具有调节脂肪代谢和调节炎症、免疫以及细胞分化等作用,参与诸多肝脏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孙龙;孙琳琳;杨世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鸡贫血病毒VP3基因核酸疫苗(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荷SHG-44人脑胶质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模型,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给药,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肿瘤生长情况,通过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分析,检测pVVP3在Wistar大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pVVP3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其抑瘤率达90.58%.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在pVVP3治疗组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说明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郭云宝;李蕴博;杜丹华;赵刚;郭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近年高血压研究重要进展之一.它客观遵循动态血压节律特点,反映实际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TOD)及预后比诊室血压测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OBPM)更密切相关[1~4],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诊疗水平,监测安全降压,优化个体治疗策略.
作者:王鑫;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建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SAH+尼莫地平组静脉内应用尼莫地平,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电镜结果.结果 SAH+尼莫地平组随着尼莫地平的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好转、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透射电镜见基底动脉病理改变较SAH组减轻.结论 SAH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朱晓波;李虹彦;于金录;张丹峰;王俊民;任忠慧;刘东升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