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阻抗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张杰;孙纪新;张北奇;符云峰

关键词:高钠盐, 依那普利,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高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可能的阻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体重(174±23)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钠盐组(HS)、高钠盐+L-精氨酸组(HS+Arg)和高钠盐+依那普利组(HS+En),每组10只.各组均饲喂普通饲料,但NC组饮用去离子水;HS组饮用1.5%氯化钠溶液,HS+Arg组和HS+En组分别饮用L-精氨酸(4 g·kg-1·d-1)、依那普利(30 mg/·kg-1·d-1)1.5%氯化钠溶液.实验第8周末大鼠用戊巴比妥钠(5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静总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开腹抽取腹腔静脉血及剖取肾脏.采用化学法测定NO3-/NO2-(Nox),用放免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1(ET-1).结果与NC组比较,HS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P<0.001).体重、肾重、肾重/体重比率均明显增加,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均明显降低;与HS组比较,HS+Arg组及HS+En组大鼠血压、体重、肾重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皆明显升高,均与NC组相近.结论高钠盐损害内皮功能,引起NO生成减少及AngⅡ生成增加,导致血压升高,依那普利与L-精氨酸一样具有对抗高钠盐引发高血压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烟酰水杨酸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烟酰水杨酸(NSA)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方法 110只鹌鹑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NSA 75 mg/kg组,NSA 150 mg/kg组、烟酸(NA)150 mg/kg组,用高脂饮食建立鹌鹑AS模型,观察各组鹌鹑血脂、MDA、动脉粥样动脉硬化指数(AI)、斑块发生率、动脉和心脏的病理改变.结果 NSA 150 mg/kg组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饮食鹌鹑血清TC、TG、LDL-C含量(P<0.05),明显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明显降低AI(P<0.05),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降低,动脉和心脏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NSA 150 mg/kg组的作用优于NA 150 mg/kg组. 结论 NSA具有较强的调血脂抗氧化和治疗AS作用.

    作者:田卉;吴越;张梅;李丽燕;刘洪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合用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小板膜蛋白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质膜蛋白(CD61)的表达及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用干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69例ACS病人随机分为奥扎格雷+硝酸甘油联合用药和硝酸甘油单独用药两组.联合用药组病人硝酸甘油10 mg+奥扎格雷120~160 mg静点,qd×15d.单药对照组静点硝酸甘油10 mg,qd×15~20d.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CD62p、CD61表达水平,同时评价临床疗效.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测定CD62p、CD61表达水平.结果 CD62p在ACS病人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联合用药组药物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其水平的变化与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ST-T的改善符合;单药对照组治疗前后CD62p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CD61在ACS病人的表达与正常人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干预治疗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D62p在ACS病人表达增高,奥扎格雷和硝酸甘油联合用药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作用与CD62p的变化符合.

    作者:杨萍;周雪艳;何敏;包哈斯;蓝天则;唐玉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老年人残胃癌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胃癌(GRC)的胃镜及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老年人GRC的相关资料,分析老年人GRC的检出率、性别与年龄、临床表现、病程、手术病因、手术术式、Hp阳性率、残胃癌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 (1)我院确诊的老年GRC的检出率为8.53%.(2)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70~79岁多(39.16 %).(3)老年GRC发生黑便或(和)呕血多见,并可有上腹饱胀、吞咽困难、返酸、呕吐、消瘦、嗳气等临床表现.(4)老年GRC病程>10年的比例为73.91%,平均发病间隔时间为18.6年.(5)胃溃疡术后致癌变的发生率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致癌变的发生率相仿.(6)老年毕Ⅱ式GRC的发生率(11.07%)高于毕Ⅰ式(5.48%)(P<0.01).(7)老年GRC的Hp感染率(67.39%)高于同期同年龄组的一般残胃人群Hp感染率(23.63%),P<0.01.(8)老年GRC的癌变部位多发生于吻合口,而且组织学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 结论老年人GRC的发病数逐年增多,男性、病程大于10年、毕Ⅱ术式、Hp感染均为GRC的高危因素,癌变多发生于吻合口,恶性程度高,胃镜结合病理活检是目前确诊GRC的主要方法.

    作者:尹曙明;郑松柏;于晓峰;项平;徐富星;王根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80例未经正规、系统康复干预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于病发6个月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价,且据此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欠佳组,同时分别对两组脑卒中患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评.结果两组负性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负面影响.

    作者:区惠嘉;毛惠南;高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小板释放功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AMI组和UA组血浆β-TG 和PF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AMI组血浆β-TG显著高于UA组(P<0.05).结论血小板释放反应增加、活性增强,在ACS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马承恩;徐冬玲;杜贻萌;隋树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茜草对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茜草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模型,观察茜草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Ⅰ+Ⅲ、Ⅱ+Ⅲ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茜草可提高衰老小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Ⅰ+Ⅲ、Ⅱ+Ⅲ的活性,并能降低老年组MDA的含量.结论茜草能减轻线粒体过氧化损伤,通过抑制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和改善呼吸链酶的活性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作者:谢红;王德明;王明富;杨晶;白大芳;张涛;欧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人Noggin基因神经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具有神经细胞表达特异性的人Nogg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进一步研究Noggin基因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功能机制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5' 端分别含有HindⅢ和Xba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回收PCR产物,并将其与pMD18 simple T 载体连接,进行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GFP带有神经细胞特异性启动子(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用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带有特异性启动子的片断和T载体上人Noggin基因,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二者连接,并筛选鉴定.结果 RT-PCR 产物含有人Noggin基因,DNA测序结果显示重组的pMD18-Noggin载体中含有正确的人Noggin基因序列,重组的pCS2+[Tα1] -Noggin载体中含有人Noggin基因的cDNA序列以及alpha1-微管蛋白启动子.结论成功构建了人Noggin基因的神经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S2+[Tα1]-Noggin.

    作者:周盛年;魏先森;刘黎青;姜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250例男性衰老和老年人性功能调查分析

    为了解男性初老和老年人性功能情况,对250例初老老年男性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军队离退休疗养员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存质量作为一个人群健康状况与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对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利于找出防治重点,从而促进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1] .有关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调查已有报道[2~4],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质量状况如何?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采用WHO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 及自编的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24名军队离退休疗养员进行调查.

    作者:李云贵;张伟杰;吴运辉;鄢娟;郑军;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I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100例首次AMI患者均在发病12 h内行PCI术.所有患者按照有无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无再流组(15例)和再流组(85例).监测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放射性核素测定心功能;观察室壁瘤、心力衰竭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无再流组PIA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而前壁梗死的发生率高于再流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再流组(P<0.01).无再流组放射性缺损面积显著大于再流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再流组(P<0.01);心力衰竭、室壁瘤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再流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OR=6.12,P=0.01).结论缺乏PIA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无再流现象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高密切相关.

    作者:谷新顺;王荣英;胡少东;傅向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郑州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郑州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对郑州城区1 2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评定.结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在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在年龄方面总的差异不显著.结果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应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和提高教育水平.

    作者:王建英;邢华燕;崔东梅;沈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蛋白质氧化和衰老

    科学家们对机体、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在衰老过程中的改变经过几十年系统的收集整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衰老的基本原理,并且探索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研究衰老的方法,多年的实验研究表明:衰老是从宏观的整个机体到微观的生物大分子的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1],衰老过程中的蛋白质的变化过程与线粒体及其酶、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活性氧(radical oxygen spices,ROS)以及蛋白质水解酶关系密切.

    作者:李飞燕;娄红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阻抗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高钠盐饮食引发高血压可能的阻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体重(174±23)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钠盐组(HS)、高钠盐+L-精氨酸组(HS+Arg)和高钠盐+依那普利组(HS+En),每组10只.各组均饲喂普通饲料,但NC组饮用去离子水;HS组饮用1.5%氯化钠溶液,HS+Arg组和HS+En组分别饮用L-精氨酸(4 g·kg-1·d-1)、依那普利(30 mg/·kg-1·d-1)1.5%氯化钠溶液.实验第8周末大鼠用戊巴比妥钠(5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静总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开腹抽取腹腔静脉血及剖取肾脏.采用化学法测定NO3-/NO2-(Nox),用放免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1(ET-1).结果与NC组比较,HS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P<0.001).体重、肾重、肾重/体重比率均明显增加,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均明显降低;与HS组比较,HS+Arg组及HS+En组大鼠血压、体重、肾重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和肾组织Nox和AngⅡ含量皆明显升高,均与NC组相近.结论高钠盐损害内皮功能,引起NO生成减少及AngⅡ生成增加,导致血压升高,依那普利与L-精氨酸一样具有对抗高钠盐引发高血压的作用.

    作者:张杰;孙纪新;张北奇;符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多巴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参与多巴胺代谢的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G1947→A位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AD(P)H:quinoneoxidoreductase,NQO1]cDNA 609 C→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用 PCR-RFLP分析COMT、NQO1基因多态性.结果 COMT基因型分布频率在PD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45 ).和对照组比较 ,PD组野生型(G/G)和突变型纯合子(A/A)的频率分布有增高趋势 ,而杂合子基因型 (G/A)的分布则有降低趋势.NQO1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PD组(52%)高于正常对照组(43%).含T碱基的NQO1基因型频率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患PD的相对危险度(OR)为3.8.在COMT基因型为G/G基因型的个体,带有T碱基的NQO1基因型在PD组占91.2%,对照组占64.4%,其患PD的OR值为5.7(P=0.001).结论 CCOMT基因的G/G和A/A基因型、NQO1基因的T等位基因都是PD的危险因素.CCOMT基因的G/G基因型与NQO1基因的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相互协同,增加PD发生的风险.

    作者:邵明;刘焯霖;陶恩祥;陈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刺五加皂甙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刺五加皂甙(ASS)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用浓度0.25、0.5、1.0 mg/ml的刺五加皂甙作用细胞,于12、24、48 h后,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及电镜技术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用琼脂糖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结果 ASS不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且随着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诱发凋亡程度增高.结论 ASS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对指导临床药物治疗肝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冬霞;杜爱林;吕学诜;魏风香;刘英芹;朱金玲;王秀岩;李月秋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T2DM患者62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41例、健康对照者35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受试者血浆脂联素水平、身高、体重等,比较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DM合并高血压者血浆脂联素又明显低于DM无高血压者(P<0.01).在DM患者中,血浆脂联素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01).结论 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明显降低,T2DM合并高血压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韦秀英;龙入虹;李柳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老年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病人的临床表现,评价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成人MMD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出血性脑卒中33例[脑实质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例].缺血性脑卒中4例[脑梗死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结论 DSA检查是确诊MMD的主要方法,临床上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反复的脑实质出血或TIA均应常规行DSA检查.

    作者:王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罐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28例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 FS)是一种以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多伴有疲劳、抑郁、睡眠障碍、头痛、肠道刺激症状.笔者采用背部腧穴针刺,结合走罐治疗FS28例,并与体针治疗作对照观察,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机理.

    作者:管汴生;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ACEI、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ACEI、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表现和EF、E/A变化.结果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后心功能不全病人的症状、体征和EF、E/A明显好转.结论长期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延长病人的再入院时间和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文广;杨俊芬;屠洪;赵统兵;吴晔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癌声像特征及前列腺内腺PSA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经直肠超声分析前列腺癌声像特征并测量前列腺内腺、外腺与总体积,参考PSA探讨前列腺内腺PSA密度(IPSAD)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癌声像特征及经超声引导下6点活检病理诊断的49例前列腺癌、96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资料.结果 (1)前列腺癌声像特征以低回声为主,晚期可见被膜浸润及不规则.(2)前列腺内腺体积增生与癌有显著性差别.(3)PSA、PSA密度(PSAD)、IPSAD在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4)I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度为75.5%,敏感度为93.3%,优于PSAD.结论前列腺癌声像特征及IPSAD是鉴别前列腺癌与增生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洪亮;张灵;张海峰;许宁;计国义;潘玉琢;高洪文;赵雪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