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丽君;汤哲;孙菲
目的研究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神经生长液(NGD)的脑保护作用.方法①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小鼠从断氧到死亡的时间.②采用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脑含水率及脑组织SOD活性与MDA含量.③采用电磁流量计测量大鼠脑血流量.结果高剂量NGD能显著延长缺氧情况下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脑含水率,增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中、高剂量NGD能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结论 NGD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神经元耐缺氧能力,降低脑耗氧量,减轻缺血导致的脑水肿,增强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脑血流,降低脑血管阻力等有关.
作者:程琼;张俊芳;刘梅;丁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电刺激大鼠缰核(Hb)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可能机制.方法电刺激大鼠Hb相应部位,同一刺激位点调整刺激参数,分别给予70 μA或90 μA电流强度,对照组给予同样电流刺激,记录刺激前后呼吸频率、胸廓运动幅度的数值.结果电刺激Hb可以引起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大(P<0.05),同一刺激位点刺激强度增加可引起呼吸频率增加更明显(P<0.05),呼吸幅度变化不大(P<0.05).电刺激内侧缰核(MHb)内侧部出现呼吸明显减慢甚至呼吸暂停,同时呼吸幅度变浅(P<0.05).电刺激MHb外侧部(L:0.3)和外侧缰核(L:0.5)均出现刺激过程中呼吸加快,但电刺激时胸廓运动幅度可有幅度变大或变小两种改变.结论 Hb可能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及OSAS的发生.
作者:纪莉;冷吉燕;李颖新;付军;姚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较糖耐量正常的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多支病变发生率高,而单支病变发生率低,预后差[1].
作者:杨斌武;张钲;吴增颖;王志禄;李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检测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标志物,明确其在肾脏衰老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用3月、12月与24月Wistar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细胞表型标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增殖标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连蛋白(FN)]在不同月龄大鼠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采用真彩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肾小管间质随增龄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24月龄大鼠肾间质中α-SMA表达明显增多,而在3月龄除血管平滑肌外未见间质中阳性表达.PCNA在12月龄表达为明显,与3月龄与24月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肾小管间质中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FN随着增龄表达明显增加,24月龄与3月龄及12月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Ⅰ型胶原、FN与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3与r=0.78,均P<0.01).结论衰老大鼠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细胞表型的转化可能参与了肾脏的衰老结构的改变与功能的减退.
作者:蔡广研;陈香美;高波;张雪光;师锁柱;王兆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重度医院感染肺炎(H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美罗培南为治疗组,头孢哌酮/舒巴坦为对照组,随机对照观察两组药物治疗老年重度HA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入选81例病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重度HAP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87.5%,痊愈率为39.0%和3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和10.0%,实验室异常发生率为 9.7% 和7.5%(P>0.05).两组共分离细菌102株,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1%和62.5%,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分别为 94.7%和36.3% (P<0.05).结论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重度HAP疗效确切且安全,美罗培南抗菌活性比头孢哌酮/舒巴坦更强,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
作者:蒋丽娟;王涤非;王莉;毛宇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本文对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106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生活质量(QOL)给予评价.
作者:赵振彪;张咏梅;赵大卫;贾子善;齐晓勇;李树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谱法测定了人参皂甙Rg3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影响.结果酶谱分析表明人参皂甙Rg3能减少MCF-7细胞分泌MMP-2,MMP-9(P<0.05).结论人参皂甙Rg3能抑制MMP-2和MMP-9的分泌.
作者:李博;杨威;郑永晨;杨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应用血管吻合装置的可行性,以及年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连续心脏介入后应用血管吻合装置的患者327例,以65岁为界,分为老年组和中年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体手术成功率较高,为97.86%,老年组与中年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91%和97.77%(P>0.05).总体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为0.92%,老年组较中年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1.48%和0.52 %,P<0.05).结论老年患者应用血管吻合装置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年龄是介入术后应用血管吻合装置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作者:庞文跃;孙英贤;刘兴利;耿宁;马淑梅;李晓东;彭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前国内外对慢性酒精中毒所引起的躯体障碍的研究较多,而对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少.
作者:曾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全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目标浓度2 μg/kg靶控输注(TCI)组和对照组.拔管后用改良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同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监测.结果 TCI组患者拔管前后镇静程度良好,而对照组镇静程度下降,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拔管时TCI组生命体征平稳. 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果确切,能有效地抑制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全麻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
作者:许霁虹;孙莹杰;张铁铮;宋丹丹;刘晓江;王凤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体外循环(CPB)手术围手术期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4例老年患者的体外循环手术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4例,全组病人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以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结果住院死亡1例,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1例死亡),肺部并发症(肺不张)3例.脑部并发症主要为精神障碍4例,术后并发脑栓塞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心律失常13例,感染(切口及胸骨后感染)1例.结论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吕民;姜亦忠;王哲;孙雪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羟甲戌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总称,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作者:魏国;齐玉琴;葛才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抗衰1号对老年Balb/c小鼠肝线粒体DNA(mtDNA)缺失突变的影响.方法老年Balb/c小鼠随机分为老年空白组和抗衰1号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抗衰1号4个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光密度扫描检测两组mtDNA的缺失情况.结果与老年空白对照组比较,抗衰1号能显著减少老年Balb/c小鼠mtDNA的缺失(P<0.001). 结论抗衰1号可以抑制老年小鼠mtDNA的缺失,提示补肾健脾活血通腑法组方能减少mtDNA的氧化损伤,对mtDNA有保护作用,从而从分子水平提供了本法延缓衰老的可能机理.
作者:张小如;吴晓平;兰风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冠心病抑郁状态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HAMD对1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定,以评分≥20分者为抑郁组共63例,<8分为无抑郁组共52例,将抑郁组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加服氟西汀,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共治疗6 w.结果冠心病抑郁发病率为38.9%,试验组经氟西汀治疗后HAMD分值减低,抑郁状态缓解,心律失常、再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T-T段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西汀对冠心病抑郁状态有显著的疗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转归有明显协同治疗作用.
作者:林光柱;牟建明;赵珩;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椎板切开后部分椎管后壁缺损及固定等难题,防止椎板移位及再关门.方法用微型风动摆锯沿关节突内侧切开两侧椎板,将椎板、棘突和黄韧带复合体整块取下.再行两侧神经根管内口扩大术及脊髓前外侧减压术.然后将椎板、棘突和黄韧带复合体翻转回植.结果 3例病人术后3个月和半年复查X线片和CT显示:椎板骨性融合,颈椎活动度好.平均随访31月,临床症状无复发.结论通过侧翻棘突椎板黄韧带复合体可以增加椎管的矢状径.侧翻后椎管后壁覆盖充分,有效保护脊髓,防止术后的瘢痕再压迫.两侧骨性融合后可以增加脊柱后柱的支持作用,从而增加脊柱后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颈椎前凸,防止由于椎板广泛切除后所产生的鹅颈畸形.
作者:林伟龙;李连生;范永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手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69例老年妇女手术病人进行术后连续7d的床边认识评分,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68例(19.33%)老年女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发生率在术后4 d内较高,以后逐渐下降.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不同,168例老年妇科术后精神障碍病人分为三类临床亚型:焦虑型(49%),安静型(33%),混合型(18%);死亡人数占发病人数的4.17%.结论老年妇女术后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应当重视预防.
作者:马长松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既往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逆转左室肥厚,防止心室腔的扩大,改善心室重构,从而延缓充血性心衰(CHF)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病死率[1].
作者:李媛;田文华;李红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龄(≥80岁)患者行胃镜的耐受性及行麻醉胃镜的安全性与必要性.方法高龄患者共16例,随机分成麻醉胃镜组8例,非麻醉胃镜组8例,比较各组胃镜前、中、后及两组检查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期高龄与18~60岁患者各60例,作为高龄组和年轻组,让患者与内镜医师分别评价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及对操作影响的程度,比较各自的差异性.结果非麻醉胃镜组检查前、中、后的MAP、R、HR、SP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麻醉胃镜组在检查过程中MAP、R、HR、SPO2有显著下降(P<0.05).高龄组的不适及对胃镜操作的影响均比年轻组轻微,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人胃镜检查的耐受性良好,行麻醉胃镜的风险非常大,应尽量避免行麻醉胃镜检查,除非有痴呆等不能配合,又必须行胃镜检查的情况.
作者:李友佳;张瑛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模拟股骨颈骨折后以加压螺丝钉单钉固定、双钉固定、双钉固定后在骨折区植骨的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取24个正常国人急性头部外伤的新鲜尸体股骨标本,人为造成股骨颈骨折,以加压螺丝钉单钉固定、双钉固定、双钉固定骨折区植骨后进行压缩、弯曲、扭转实验研究.结果分别得出了单钉固定组、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植骨组压缩载荷-位移、弯曲载荷-位移、扭转扭矩-扭转角数据.结论压缩实验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植骨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位移小于单钉固定组,在相同弯矩作用下,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骨组位移小于单钉固定组,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植骨组扭转角小于单钉固定组.
作者:朴成东;王海;马洪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家系人群中患者与一级亲属血脂紊乱异常类型、聚集程度的差异及血脂紊乱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51例T2DM患者和300例非糖尿病一级亲属按血脂指标异常的项目数分为5组,并将血脂紊乱分为8种类型.比较家系两组人群异常血脂指标聚集性和血脂紊乱类型.在糖尿病患者中以血脂正常者为对照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体脂等和血脂的关系.结果家系两组人群中的血脂紊乱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4,P=0.745 1),但患者组血脂紊乱的比例高于未患糖尿病亲属组(72.6% vs.57.7%,χ2=16.123,P=0.000 0).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与TG的升高和HDL的降低有关,腰臀比的增大与TG有关[Exp(B)=1.799,P= 0.012].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异常血脂指标的聚集,但患者与其亲属的血脂紊乱类型相似.糖尿病患者腹部体脂的增加与总胆固醇水平有关.
作者:王劲松;成金罗;周玲;沈默宇;周金意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