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27kip1在中老年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徐雅娟;刘文书

关键词:p27kip1, 舌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情况,揭示p27kip1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舌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进行p27kip1检测.结果 (1)p27kip1蛋白表达在舌癌、癌旁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2)p27kip1蛋白低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有相关性(P<0.05),而与病人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分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kip1是判断舌癌预后的有效指标且具有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轻度锥体外系症状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轻度锥体外系征(EPS)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150例,记录轻度EPS、脑白质损害(WML)、全身疾病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伴发轻度EPS对ADL的影响.结果 61例老年人伴有轻度EPS,合并轻度EPS者的年龄(75.3±3.9)岁、日常生活能力受损(40/61)和并发全身疾病(39/61)的比例较无轻度EPS者[分别为(73.9±2.9)岁、30/89、37/89)明显增高(P<0.01].两组WML发生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年龄、全身疾病及WML的影响后,轻度EPS仍是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伴发的轻度EP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作者:周国庆;任苏虹;段立晖;汤兵;李敏;李华;赵文新;刘新峰;祝华龙;史兆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重要的再灌注治疗措施,其在青壮年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公认,但在老年AMI患者仍存在争议.现就近年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宋尚明;朱兴雷;周生芬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目前认为血压的短期调节主要是通过交感神经活动的调节实现的,在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反射性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反之,血压上升.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上均获得了同样结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高血压患者不能维持正常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1],高血压初期可能依赖于交感活性增高,血压持续增高后是否继续依赖该机制来维持的报道少见,我们对患者行同步监测24 h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分析自主神经功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血压的调节作用.

    作者:洪乐凤;寿彩萍;陈仁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瘦素、瘦素受体及其基因的多态性与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是一种多基因疾病.目前对瘦素(leptin,LP)、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s,LPR)及其基因变异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方起步[1~3].LPR及其基因变异与肥胖及相关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的关系还不十分明确.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并可为今后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对LP、LPR及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楠;马丽雅;李梅;叶宗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性激素随龄变化的研究进展

    神经、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发育和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其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与生长、衰老有着密切关系[1].

    作者:程勇;王培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高龄老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菌谱变异、抗生素广泛应用、新医疗技术的开展,作为易感人群的老年住院群体的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有随龄增高的趋势[1].我们对干部病房高龄(≥80岁)病人的NI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特征、发展规律及危害因素,以利防范和控制.

    作者:陈鸿;刘晓燕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纤溶酶原激活系调节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纤溶酶原激活系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I/R模型,将老龄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脉通组、尼莫地平组,后三组又分为脑缺血3 h和I/R 6、12、24 h、3、6 d组.采用电镜、免疫组化和酶谱分析等法,观察各组脑微血管结构、纤溶酶原激活系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微血管病理损伤明显,t-PA(I 3 h~I/R 6 d)、u-PA(I/R 12 h~6 d)、PAI-1(I/R 6 h~3 d)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与模型组比较,脑脉通组微血管病理损伤明显改善,t-PA(I/R 6 h~3 d)、u-PA(I/R 12 h~3 d)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和PAI-1(I/R 12 h~3 d)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各组PAI-1的酶谱分析比较,其量的变化与免疫表达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I/R微血管基底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对纤溶酶原激活系调节有关.

    作者:李建生;刘轲;刘敬霞;王明航;赵跃武;刘正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奥曲肽对多器官功能衰竭大鼠肝、肾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曲肽注射液(octreotide injection)对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大鼠肝、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的影响.方法一次性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复制出大鼠多器功能衰竭(MOF)模型,动态观察两个时间组(2、6 h)在实验后分别测定大鼠肝、肾组织中SOD、MDA的含量,及奥曲肽对其的影响.结果 MOF大鼠肝、肾组织SO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注射奥曲肽后,肝、肾组织6h组与MOF组比较SOD活性有所升高(P<0.01),MDA含量有所下降(P<0.05,P<0.01).结论内毒素引起MOF时,体内SOD、MDA变化是导致大鼠肝、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而奥曲肽对肝、肾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晓梅;王健春;李小林;陆艳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40例阿尔茨海默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而易忽略其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本文对AD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作初步研究.

    作者:王锐;张惠实;冯少慧;刘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托吡酯治疗老年癫痫发作的临床研究

    国外研究显示[1],老年患者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癫痫发病率为青年人的6~10倍.与成年人及儿童癫痫不同[2,3],老年人癫痫病因以症状性癫痫多见,发作形式多为部分性发作伴/不伴继发性全身发作[2].托吡酯(Topiramate,TPM,商品名妥泰),属新型抗癫痫药物(AEDs),临床证明作为加用治疗对老年人、成人及儿童癫痫发作均有效[4].本文比较了老年癫痫患者TPM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寻找更有效的TPM给药途径.

    作者:王蓉;李友元;欧阳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咪唑安定或异丙酚或联合用于腹部外科老年病人麻醉诱导

    目的研究老年人外科手术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 60例腹部外科老年病人,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先静注芬太尼 4 μg/kg,维库溴铵 0.1 mg/kg,A组咪唑安定0.2 mg/kg,B组异丙酚1.5 mg/kg,C组咪唑安定 0.1 mg/kg和异丙酚1.0 mg/kg 麻醉诱导,注药在1 min内完成,气管插管.观察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循环的变化;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 min(T3)的PRA、AngⅡ值变化.结果麻醉诱导显效时间C组较A组短(P<0.05),与B组相似(P>0.05);与T0相比,三组PRA、AngⅡ于T1、T2、T3各时点值呈下降趋势,T1时下降明显(P<0.05),T2时 A组PRA、AngⅡ值升高显著(P<0.05),显著高于B、C组同期值(P<0.05).与T0比较,A组在T2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 HR 明显上升(P<0.05),B组在T1MAP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轻微(P>0.05).血氧饱和度SPO2保持在97%~100%.结论咪唑安定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人麻醉诱导的理想方法.

    作者:高明;李龙云;陈鹏;孔祥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对多器官功能衰竭大鼠肝、肾组织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毒素致大鼠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时,肝、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肝、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一次性舌下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复制出大鼠MOF模型,在实验后2 h、6 h分别测定大鼠肝、肾组织SOD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大鼠MOF时,肝、肾组织中SO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P<0.05).而注射乌司他丁后,大鼠肝、肾组织6 h组与MOF组比较SOD活性有所升高(P<0.01),MDA含量下降(P<0.01,P<0.05).结论内毒素致MOF时体内SOD和MDA变化是导致大鼠肝、肾组织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而乌司他丁对大鼠肝、肾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陆艳娟;王健春;李晓林;李晓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意义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伤、简易、快捷的检查,一次扫描可获得多层图像的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通过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加上多种图像的处理方法,在冠心病的预测、诊断、搭桥,PTCA治疗后随访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田美蓉;李莉;赵碧琼;姜玉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近来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不管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状况如何,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进展性的危险因素,和血压及胆固醇一样可以作为明确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1,2].为了解老年T2DM患者HbA1c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对临床确诊的老年T2DM患者的果糖胺(FRU)、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了检测.

    作者:张阳东;董书魁;于敏;马盈盈;李雪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年龄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年龄与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268例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全组)和根据性别划分的男女亚组中,分别分析年龄与FBG、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无论在全组还是男女亚组中,年龄与FBG、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HOMA-IS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空腹胰岛素、HOMA-IR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年龄与胰岛素敏感性无相关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降低可导致年龄相关的FBG、HbA1c的增高.

    作者:陈明卫;杨明功;王长江;王佑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应用不同标准调查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的比较

    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标准繁多,应用不同的诊断标准所统计出来的患病率差异很大,不利于对MS的防治工作.本研究应用常用的3个标准对MS的患病率进行比较,以求找出适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浩;王琪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以椎基底动脉及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我们采用高压氧加颈部牵引、理疗及静脉注射药物等方法进行了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张杰;邬小薇;马乐群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胃镜超声检查对老年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判断意义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检查(EUS)判断老年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选择34例经胃镜诊断的老年进展期食管癌实施胃镜超声检查,记录癌组织深度、临近器官浸润、淋巴结肿大等数据,通过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EUS-FNA)对可疑淋巴结针吸活检进行临床病理检查.以T4为标准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与手术结果进行同一样本对照.结果 EUS判断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9例患者中,8例未能经手术切除(88.89%);25例判断可以切除的患者中,手术成功切除24例(96.0%).结论 EUS在判断老年食管癌术前TNM分期及手术可切除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避免不必要手术的发生.

    作者:刘佰纯;孙寒;吴杰;朱洪权;宋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射频联合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食管癌晚期常常合并恶性梗阻致进食困难、重度营养不良,甚至死亡.本文对2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射频联合支架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彭铁立;王小虎;吴清明;屠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心脏肌钙蛋白I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判断价值

    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cTnI)增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比cTnI正常者更易发生心脏事件[1,2].

    作者:雷华芝;李玉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