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高艳玲;林宏扬;葛志明

关键词:心衰,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摘要:尽管心衰时血红蛋白(Hb)下降很常见,但由于心衰本身就可以有活动耐力的下降,很难确定贫血是否参与了这种异常[1].因此,长久以来,心衰与贫血之间的关系一直未受到重视.迄今,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衰诊断治疗指南(2003)中甚至没有提到任何有关贫血的建议.直到近,才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包括心衰时贫血的病因、发病情况、贫血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180例老年缺铁性贫血内镜检查结果分析

    缺铁性贫血是老年贫血中常见的一种贫血[1,2],应高度警惕胃肠道恶性肿瘤所致的可能性.现分析180例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内镜检查结果.

    作者:汪宝贞;余永卫;侯俊;廖新勤;梁若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衰老小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LTA)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及器官指数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分子机理.方法 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的同时,连续注射双歧杆菌LTA,检测小鼠器官指数、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的脑指数、胸腺指数、肾指数显著降低,脾指数显著升高;脑组织的SOD、NO、NOS显著下降,MDA显著升高.而双歧杆菌LTA能显著逆转上述变化.结论双歧杆菌LTA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付玉荣;王跃;陈淑惠;刘明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氟康唑治疗老年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观察

    近年来,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人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因.然而,可供临床医师们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并不多.氟康唑系第三代唑类抗真菌药,是近年来倍受重视的新型抗真菌药.该药在酮康唑的结构中增加了一个咪唑环,并在各环中增加了一个被替代的氮原子,使其增加了疗效,减低了毒性[1,2].目前已经证明进口氟康唑治疗老年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既有效又安全,但其价格昂贵.为了客观评价国产氟康唑注射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以进口氟康唑注射剂(美国辉瑞公司生产,商品名大氟康)为对照药,随机对照治疗老年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76例,以评价国产氟康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苏振诚;赵凤芹;孙伟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部分骨和矿物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钙尔奇D对T2DM患者骨和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为对象,根据血糖水平和治疗设立血糖正常组、钙尔奇D组和高血糖组.连续治疗3个月,测定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总钙、磷、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羟基肽(ICTP)和L2~L4骨密度(BMD).结果钙尔奇D治疗组血清BGP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两组患者的BMD在治疗后似呈上升趋势.结论良好控制血糖是延缓或防止T2DM患者骨矿物质异常代谢或骨质疏松的关键,联合使用钙剂和VitD3可更加有效地纠正上述异常.

    作者:陈慧;张宏刚;倪安民;陈雪红;万晓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老年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转归

    目的探讨中老年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65例45岁以上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征,并与659例年轻患者(≤45岁)比较.分析肾存活率并与年轻组比较.结果中老年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组(P<0.05).≥60岁亚组收缩压和尿蛋白显著高于45~59岁亚组(P<0.05 ).两组Lee氏病理分级分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中老年组肾小管-间质指数和血管指数显著高于年轻组(P<0.05),但肾小球指数和新月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肾存活率均为85.6%,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中老年IgA 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肾血管和肾间质损害比较突出,故应注意积极控制血压和高脂血症.

    作者:杨念生;武庆庆;杜勇;张锐;李幼姬;叶任高;余学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离退休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IGT和糖尿病发病率调查

    我国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高达7%~10%[1].糖耐量低减(IGT)是T2DM前期阶段,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逆性,及时检出IGT和T2DM人群并进行干预治疗,对于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作者:冯淑芝;肖广辉;于梅琴;罗洁;王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心力衰竭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尽管心衰时血红蛋白(Hb)下降很常见,但由于心衰本身就可以有活动耐力的下降,很难确定贫血是否参与了这种异常[1].因此,长久以来,心衰与贫血之间的关系一直未受到重视.迄今,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衰诊断治疗指南(2003)中甚至没有提到任何有关贫血的建议.直到近,才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包括心衰时贫血的病因、发病情况、贫血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等.

    作者:高艳玲;林宏扬;葛志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我们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药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显著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异常.

    作者:桑林;张洪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院内心脏原因所致心脏骤停40例临床分析

    心脏原因所致心脏骤停(CA)与心脏性猝死(SCD)常常是疾病的首发症状且可以直接导致死亡,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危害极重.现有的预测指标尚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大多只能靠改善急救反应能力来降低其病死率.本研究通过对院内心脏原因所致CA与SCD患者临床特点及复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院内心脏原因所致CA与SCD的发生特点及降低其发生率与病死率的策略,了解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杜丽波;张慕兰;刘雅慧;王丽英;张春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对心血管危险性研究进展

    除了L-精氨酸是NO产量的决定因素[1]之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等诸多体液因素,通过调节eNOS活性而影响L-精氨酸/ NO途径的活力及NO生物可利用性.其中为重要的和经常起作用的是近年发现的内生性eNOS抑制物Nω,Nω-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已证明它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子[2].

    作者:张杰;符云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槲皮素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目的检测槲皮素(10 mg·kg-1·d-1)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开场行为实验、避暗法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 结果在开场行为实验中,槲皮素作用组在新异环境中自发行为有显著增加,其爬格子数、站立/贴壁次数、梳洗次数比衰老模型组分别增加了38.88%(P<0.05)、57.23%(P<0.01)和28.49%(P<0.05);在避暗法实验中,槲皮素作用组记忆保持能力显著增加,其电击24小时后的步入潜伏期比衰老模型组升高了55.72%(P<0.01);在水迷宫实验中,槲皮素作用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加,在第4天第4轮训练中的逃避潜伏期比衰老模型组下降了53.7%(P<0.01),而5 mg·kg-1·d-1槲皮素灌喂组有相似结果,但表现剂量效应.结论槲皮素可增加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程超;陆军;郑元林;刘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M蛋白血症25例临床分析

    M蛋白血症又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也被称为骨髓瘤蛋白血症、副蛋白血症,是以血中丙种球蛋白增高为特点的亚临床现象,此症具有肿瘤倾向,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及淀粉样变性等疾病,国内文献已有不少报道.据我们观察,此症在各种疾病构成比方面不同于其他文献报道的比例,其检出率在老年患者中较其他年龄组为高,如何正确诊断分析引起M蛋白血症的原发病及病因尤为重要.本文对老年M蛋白血症的发病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兴旺;汪萍;方根强;杨卫红;任梅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仙人掌粉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仙人掌为仙人掌科(Cataceae)仙人掌属(Opuntia)植物.近年来研究表明仙人掌能够降血糖、血脂、血压、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增加免疫力及治疗胃溃疡[1].但仙人掌干粉的药物作用鲜有报道,本文对仙人掌粉延缓衰老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崔美芝;刘浩;李春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缺氧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缺氧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在常氧和缺氧12、24、48 h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VSMCs,应用3H-TdR掺入实验和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缺氧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VSMCs在缺氧时对3H-TdR摄取量、MTT比色吸光度A值、细胞周期中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PCNA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P<0.05或P<0.01).结论缺氧可诱导VSMCs增殖,促使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增强PCNA和NF-κB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杜先华;向虎;龚应霞;杨芳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临床分析

    多年来人们在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寻求多种途径,以期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本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联合氧化苦参碱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作者:吕文芝;王军;张晶;金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人胸苷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胸苷激酶(hTK).方法用内切酶将hTK TA克隆中的hTK基因切下,并与同样内切酶切的载体PET28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酶切和DNA序列分析鉴定,用IPTG诱导培养阳性克隆;SDS-PAGE鉴定hTK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论 hTK基因重组入PET28a+的EcoRI和XhoI位点,IPTG可以明显诱导hTK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作者:丁克祥;郑永晨;吴朝阳;王攀;张杰;胡燕祝;吕沅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玉米苞叶降低动脉硬化家兔白细胞凋亡及CD44表达

    目的探讨玉米苞叶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凋亡和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硬化模型组、低剂量组(造模9 w后给予低剂量玉米苞叶煎剂)、高剂量组(造模9 w后给予高剂量玉米苞叶煎剂).17 w后测血脂和血中白细胞凋亡率及CD44表达量,观察主动脉形态变化.结果①模型组白细胞凋亡率(6.58±2.53)%,CD44表达量6.97±1.4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0.01),②白细胞凋亡率和CD44表达量在低剂量组分别为3.11±1.50、4.76±0.57;高剂量组为3.74±1.66、4.64±0.42,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玉米苞叶煎剂可显著降低动脉硬化家兔白细胞凋亡率和CD44表达量,且这种作用不是通过降血脂实现的.

    作者:侯建明;甄颜君;王林;吴中秋;武梅芳;刘淑君;王菊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经验

    我院1998年7月至2001年12月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如江;李志刚;姜一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年小鼠脑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年小鼠脑细胞凋亡作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UNEL法观察老年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比色法测定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以白术、附子、肉桂合剂灌胃老年小鼠30 d,观察合剂对老年小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老年小鼠有典型的凋亡特征, bcl-2表达下调,线粒体cytC明显降低.结论白术、附子、肉桂合剂对老龄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盛延良;江旭东;李鸿梅;朴金花;魏晓东;欧芹;张鹏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SnCl2还原法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Tcm-octreotide(奥曲肽)的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检测SnCl2还原法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Tcm-octreotide(奥曲肽)的生物活性.方法自制大鼠脑皮质细胞膜,进行99Tcm-octreotide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能力测定(TB)、非特异性结合能力测定(NBS)与竞争性抑制能力测定,判断SnCl2还原法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剂99Tcm-octreotide的生物活性.结果在大鼠脑细胞膜受体固定的条件下99Tcm-octreotide与脑细胞膜受体的特异性结合量随99Tcm-octreotide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低,呈饱和趋势;非特异性结合量随99Tcm-octreotide的增加呈直线上升,无饱和趋势;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非标记99Tcm-octreotide含量的逐渐增加,99Tcm-octreotide与脑细胞膜的结合率逐渐降低.结论本研究获得的99Tcm-octreotide具有生长抑素类似物正常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马庆杰;徐文贵;张建中;温强;李路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