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太;李明慧
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的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肝硬化期的作用国内报道尚不多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与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炎性介导的细胞因子,为了探讨其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4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与α-TNF水平的变化,旨在了解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
作者:贾百灵;尚佳;楚艳君;李继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性激素对梗死区心肌存活数量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30例男性AMI患者和30例男性健康门诊体检者,测定性激素水平及生物活性物质,用双探头、可变角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SPECT)检测梗死区存活心肌和左室重构.结果 AMI患者T值显著降低;睾酮与心肌存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呈正相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呈负相关;大面积组左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均明显大于小面积组,左室质量指数也大于小面积组,而T值却明显小于小面积组.结论雄激素通过其直接作用或通过其与血管激活物质的相互作用,对梗死区心肌存活及重构有影响.雄激素水平越低,梗死区存活量越少,左室重构越严重.
作者:盛莉;崔俊彪;王曦云;张萌萌;史大治;韩本常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脉灵注射液是复方中药制剂,有扩张冠脉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等作用[1].本实验采用犬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通脉灵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金凤;刘德铭;李璐;刘子红;赵雪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窦性停搏是引起心脏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老年人应重视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及时治疗,对于预防老年人心脏猝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近年来少见超过10例的关于老年人窦性停搏有关资料的报道,本文对1988~2003年,15年中所积累的43例经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窦性停搏的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窦性停博时期,伴有的临床表现及静止心电图的特征,使临床医生更易发现窦性停搏的发生,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翠娥;岑雪卿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黄芪对老年小鼠脑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用TUNEL法观察老年小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并检测脑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以黄芪水煎剂灌胃老年小鼠30 d,观察黄芪对老年小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老年小鼠Mn-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具有典型的凋亡特征;与老年组比较黄芪组脑线粒体Mn-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凋亡细胞数减少.结论黄芪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老年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张鹏霞;朴金花;欧芹;李晶;江旭东;魏晓东;卢凤美;戚晓莉;鲁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 E)基因的分布和血脂水平,分析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AD患者和相应健康对照的Apo E基因进行分型,从而进行AD与Apo E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AD病人Apo E等位基因4占20.74%,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7.64%;而3则占64.63%,低于正常人对照组的84.12%;AD患者血脂水平与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Apo E等位基因中,4可能为AD的易患因子,而3则为保护因子,AD发病可能与血脂代谢无关.
作者:罗增荣;黄绍宽;洪佩贤;陈盛强;柳息洪;燕启江;刘利东;陈柏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测定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不同发病时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7例分别于入院后立即及行常规治疗后测定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imer)含量,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pP水平在发病后6 h内至治疗前显著升高,D-二聚体在发病后12 h有显著升高.结论 TpP不仅是急性脑梗死极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它还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张德太;李明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体外抗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 MTT法检测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可以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结论抗人膀胱癌/抗VEGF双功能基因抗体能通过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从而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刘禄成;任明;郭航;范海涛;朱德淳;李然伟;李香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前不久,有些网站和报纸发表文章,认为服用维生素和一些抗氧化剂有利于提高免疫和预防非典.抗氧化剂能否增强免疫力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般来讲,免疫力随着年老而降低,如何增强和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力,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是一项重要任务.从抗氧化剂的功能和作用来看,适当服用不仅可以增强老年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作者:赵保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国内经桡动脉途径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途径,比较欧洲经挠动脉途径(TRA)的病例与在中国经股动脉途径(TFA)病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03年1月在比萨大学心胸科的700例老年患作为A组,B组由400例来自中国北方抚顺市TFA行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病例,C组包括50例中国抚顺市2003年经TRA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病例.结果平均操作时间在B组和A组分别为冠脉造影30±5和50±5 min,介入治疗65±2和81±4 min(P<0.01).在TRA的病例中90%术后当日下床活动.C组平均手术时间与TRA者相似.B组有4例住院期间发生与穿刺血管相关的并发症.两组病人出院后随访2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TRA的冠心病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早,出院早,住院费用低.
作者:孙玲;李艳华;张迪;王玲;孙晓东;郭群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松寿丹对高血脂、心脑缺氧及过氧化脂质(LPO)等与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高脂饲料造成高血脂模型,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每克体重放血1滴造成失血性贫血模型,测定RBC和Hb量;缺氧(断头、NaNO2 0 .2g/Kg)动物模型,观察存活时间;小鼠常温负重游泳时间;体外测定大鼠肝LPO含量等方法.通过756M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相关生化指标,观察松寿丹对各种疾病模型动物的治疗作用.结果松寿丹可显著降低大鼠肝LPO含量、高脂模型小鼠血清中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失血性贫血小鼠的RBC数和Hb量,延长小鼠对各种缺氧及常温负重游泳的存活时间.结论松寿丹具有抗衰老作用,可用于治疗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张丹参;张力;薛贵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初步探讨儿茶素的抗老化效应.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衰老动物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检测其大脑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胃内灌注儿茶素后衰老动物模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肾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儿茶素保护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肾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水平较对照组无变化(P>0.05),而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却逆转上述指标变化(P<0.05).结论儿茶素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减少MDA生成发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作者:葛圣蕾;谢鼎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采用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为建立理想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C)8只和模型组(OP)8只.模型组大鼠予地塞米松1 mg/kg肌肉注射,每周2次.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8 w后,两组大鼠行骨密度、骨生化、骨力学、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腰椎、股骨骨密度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腰椎骨密度下降尤为显著(P<0.01).模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下降(P<0.01),2尿羟脯氨酸/肌酐则明显上升(P<0.01),大桡度、大负荷、面积矩、抗弯截面模量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骨小梁排列稀疏,数目减少,小梁明显变细、间距加宽.结论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模拟了人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性,是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
作者:陆邦超;王坚;乔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面部损伤及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史的老年病人颞颌关节区疼痛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来门诊就治的颞颌关节区疼痛的老年病人.研究数据包括性别、是否面部受损伤、是否接受颌面部非颞颌关节手术、颞颌关节区疼痛强度及发作频率,并对其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面部损伤及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史病人主要以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与非面部外伤及颌面部手术史病人相比,有面部外伤及颌面部手术史老年病人的颞颌关节区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无明显增强,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病员发生颞颌关节区疼痛的程度及发作频率明显高于男性.在有面部外伤及颌面部手术史的老年病人中,女性病员的疼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明显高于男性病员.结论面部损伤及颌面部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与老年人颞颌关节区疼痛有关,疾病以功能紊乱为主要诊断类型.面部损伤及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使老年女性病员对颞颌关节区疼痛更为敏感.
作者:胡晓文;杨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城镇男性和女性青、中、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诊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OSAHS病人,筛选病人进行多导睡眠仪(PSG)监测.结果按年龄和体重指数分组进行分析,问询和检查休闲体检者5 106例,初步诊断OSAHS病人405例,PSG确诊367例,发病率分别为7.9%和7.1%.发病率按年龄分组青年组男性0.5%,女性2.9%;中年组男性4.0%,女性11.6%;老年组男性6.3%,女性17.1%.发病率肥胖组高,超重组次之,正常组低.结论城镇小康人口OSAHS的发病率与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呈直线相关,强调对OSAHS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性.
作者:辛伟红;侯铁宁;谭哲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瓣膜置换术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我院29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结果心绞痛均消失,无围术期心梗,全组无手术死亡,围术期死亡率6.9%,术后并发症少,远期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占88.5%,并发症少.结论积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邱志兵;陈鑫;徐明;陈振强;郭子黄;蒋英硕;刘乐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前列地尔(PGE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物质,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二高γ-亚油脂酸(DGLA)的氧化产物,PCE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的作用,从而改善了PGI2/TXA2的比值.PGE1又能激活血小板膜内腺苷酸环化酶(AC),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从而直接对抗TXA2释放所诱导的血管收缩与血栓形成.经多年临床验证,PGE1可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并显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宗文;曹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的成本和效果.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结果支架植入组初的平均成本比PTCA组高13 283元,随访1年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术比例低于PTCA组(分别为4.9%和21.1%,P<0.05),平均总成本支架植入组与PTCA组相接近(分别为 62 063.0± 19 150.7元和 58 017.2± 27 345.8元,P>0.05).支架植入组每避免1例再次血管重建术的成本是 8 110元.结论与PTCA组相比,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是有成本-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其减少了再次血管重建术的比例.
作者:张黔桓;朱鸿斌;严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为临床高血压心脏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Dahl盐敏感高血压大鼠于生后5 w开始喂8%高盐饲料,分别于9、11、13周龄处死,采用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的连接结构及缝管连接蛋白Cx43、Cx40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心肌细胞的连接结构闰盘似山峰样,台阶消失,缝管连接位于突起之间;实验组Cx43含量较相应对照组显著减少(9周龄P<0.05;11、13周龄P<0.01),分布紊乱;Cx40含量在早期(9周龄)时显著减少(P<0.01),随后显著增加(P<0.01).结论缝管连接分布的紊乱及Cx43含量的下降可能在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生上起了重要作用,而Cx40含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传导速度的一个补偿机制.
作者:邵素霞;刘岩;赵春芳;张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p53和K-ras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痰中突变率及其意义.方法研究组为各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Ⅰ期8例,Ⅱ期12例,Ⅲ期13例,Ⅳ期9例;鳞癌20例,腺癌22例.对照组慢支、肺结核等良性病变患者13例.两组患者均留取痰标本,采用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p53和K-ras基因5-8外显子和K-ras12外显子突变,统计发生突变与未发生突变者例数,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0.4%和15.4%(P<0.05).不同分型和分期的患者p53和K-ras基因突变均无显著性差异,吸烟与未吸烟、化疗与未化疗患者p53和K-ras基因突变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53和K-ras基因同时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p53和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特异度高.
作者:陈小军;王嘉祺;杜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