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军;王丽霞;王光公;Grollier G
目的研究扶元补脑冲剂对老年性痴呆鼠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器官重量及脑钙代谢平衡的影响.方法以三氯化铝痴呆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扶元补脑冲剂对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钠泵(Na+-K+ATP酶)、钙泵(Ca2+-Mg2+ATP酶)活性、钙离子(Ca2+)含量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作用,并测定小鼠的脾脏、胸腺指数.结果扶元补脑冲剂能显著提高小鼠脑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降低脑Ca2+含量及血清IL-2、IL-6水平的过度升高,并且治疗组脾脏、胸腺指数较模型组升高.结论抑制脑组织钙超载及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可能是扶元补脑冲剂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永琦;安耀荣;何建成;刘雄;郭继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窦性停搏是引起心脏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老年人应重视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及时治疗,对于预防老年人心脏猝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近年来少见超过10例的关于老年人窦性停搏有关资料的报道,本文对1988~2003年,15年中所积累的43例经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窦性停搏的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窦性停博时期,伴有的临床表现及静止心电图的特征,使临床医生更易发现窦性停搏的发生,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翠娥;岑雪卿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方法取四种抗癌药物对原代肺癌细胞进行敏感性试验,以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法观察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5-FU、MTX对肺癌细胞敏感性强,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肺癌细胞的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减少.结论在化疗前进行肿瘤细胞药敏试验,选择高效、敏感性强的药物用于患者的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周晓琦;刘剑平;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前不久,有些网站和报纸发表文章,认为服用维生素和一些抗氧化剂有利于提高免疫和预防非典.抗氧化剂能否增强免疫力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一般来讲,免疫力随着年老而降低,如何增强和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力,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是一项重要任务.从抗氧化剂的功能和作用来看,适当服用不仅可以增强老年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作者:赵保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液神经递质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动态变化,可预防老年人抑郁症提前出现,提高老年人正性情感的心理应激能力.方法采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 of Happiness MUNSH)的正性因子、负性因子、幸福度总分和6个方面生活满意感的平均值的问卷调查分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二组.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电化学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5项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负性情感组与正性情感相比,除肾上腺素(E)与多巴胺(DA)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三项指标均下降显著,特别是20名被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人五种神经递质均下降显著.结论老年人神经递质下降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症有显著相关,因此,定期检查五种神经递质的变化,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对预防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玉;郭素红;朱辛为;杨秋佳;刘晓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检测老年人腹膜透出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方法应用复合PCR检测老年人未感染的及已感染的腹膜透出液,并与传统培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在同一反应管中可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和白色念珠菌-DNA,分别出现279 bp、684 bp的特异性扩增带.结论复合PCR法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的优点,老年人腹透液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明显增高.
作者:卢雪红;罗萍;崔英春;苗里宁;田庚;王慧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成年男性腰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MD)随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46系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419例成年男性腰椎(L2~L4前后位及L3侧位)、非优势(左)股骨近端各部位(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BMD值,按10岁一个年龄组(7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骨密度峰值出现在30~39岁组,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峰值出现在20~29岁组.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成年男性一生中以股骨近端、Ward's三角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化较大.各部位骨密度的偏相关分析显示:成年男性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骨密度均呈相关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体重对男性股骨颈的骨密度有显著影响(P<0.01).成年男性在达到峰值骨量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总体上逐年增加.结论广州地区成年男性人群中机体BMD随年龄而变化,年龄、体重对机体BMD均有一定的影响,保持合适的体重,有利于BMD的增加与维持.对成年男性各年龄段的人群,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均应以测量股骨近端的BMD作为评价手段.
作者:谭小云;陈建庭;金大地;杨春露;唐焕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前列地尔(PGE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物质,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二高γ-亚油脂酸(DGLA)的氧化产物,PCE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的作用,从而改善了PGI2/TXA2的比值.PGE1又能激活血小板膜内腺苷酸环化酶(AC),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从而直接对抗TXA2释放所诱导的血管收缩与血栓形成.经多年临床验证,PGE1可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并显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宗文;曹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的成本和效果.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结果支架植入组初的平均成本比PTCA组高13 283元,随访1年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术比例低于PTCA组(分别为4.9%和21.1%,P<0.05),平均总成本支架植入组与PTCA组相接近(分别为 62 063.0± 19 150.7元和 58 017.2± 27 345.8元,P>0.05).支架植入组每避免1例再次血管重建术的成本是 8 110元.结论与PTCA组相比,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是有成本-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其减少了再次血管重建术的比例.
作者:张黔桓;朱鸿斌;严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治疗要点,提高老年肾移植患者人/肾存活率.方法对27例老年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1例发生各类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和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等,治疗后19例恢复正常,治愈率90.5%.1、3年人/肾存活例数分别为25/25,23/21;存活率分别为92.6%/92.6%;85.2%/77.8%.结论术前全身状态差,术后并发症多时老年肾移植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也是制约其人/肾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完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及时准确检测,合理调整用药是提高老年肾移植患者人/肾长期存活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洪澜;傅耀文;孔祥波;王伟刚;邢广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面部损伤及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史的老年病人颞颌关节区疼痛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来门诊就治的颞颌关节区疼痛的老年病人.研究数据包括性别、是否面部受损伤、是否接受颌面部非颞颌关节手术、颞颌关节区疼痛强度及发作频率,并对其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面部损伤及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史病人主要以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与非面部外伤及颌面部手术史病人相比,有面部外伤及颌面部手术史老年病人的颞颌关节区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无明显增强,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病员发生颞颌关节区疼痛的程度及发作频率明显高于男性.在有面部外伤及颌面部手术史的老年病人中,女性病员的疼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明显高于男性病员.结论面部损伤及颌面部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与老年人颞颌关节区疼痛有关,疾病以功能紊乱为主要诊断类型.面部损伤及非颞颌关节外科手术使老年女性病员对颞颌关节区疼痛更为敏感.
作者:胡晓文;杨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初步探讨儿茶素的抗老化效应.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衰老动物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检测其大脑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胃内灌注儿茶素后衰老动物模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衰老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肾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儿茶素保护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肾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水平较对照组无变化(P>0.05),而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却逆转上述指标变化(P<0.05).结论儿茶素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减少MDA生成发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作者:葛圣蕾;谢鼎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衰老与细胞内Ca2+含量的关系和山楂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抗氧化作用.方法本实验以D-半乳糖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大、中、小剂量的山楂水煎剂灌胃45 d,测定了青年、老年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A),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膜Na+-K+-ATPase,脑组织Ca2+含量变化,同时,观察不同剂量山楂对老年小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小鼠血清TAA,红细胞内SOD活性,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随增龄而下降;脑组织MDA含量,脑组织Ca2+含量随增龄而上升.山楂可提高小鼠血清TAA,红细胞内SOD活性,红细胞膜Na+-K+-ATPase的活性,并能降低脑组织Ca2+含量,脑组织MDA含量.在各给药组中以山楂中剂量组的抗氧化作用强.结论山楂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同时,脑组织Ca2+含量可作为衰老的一个指标.
作者:王建光;杨新宇;叶辉;张涛;杨晶;白书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的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肝硬化期的作用国内报道尚不多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α-TNF)与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炎性介导的细胞因子,为了探讨其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测定了4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与α-TNF水平的变化,旨在了解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
作者:贾百灵;尚佳;楚艳君;李继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采用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为建立理想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C)8只和模型组(OP)8只.模型组大鼠予地塞米松1 mg/kg肌肉注射,每周2次.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8 w后,两组大鼠行骨密度、骨生化、骨力学、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腰椎、股骨骨密度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腰椎骨密度下降尤为显著(P<0.01).模型组血清骨钙素显著下降(P<0.01),2尿羟脯氨酸/肌酐则明显上升(P<0.01),大桡度、大负荷、面积矩、抗弯截面模量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骨小梁排列稀疏,数目减少,小梁明显变细、间距加宽.结论大鼠地塞米松肌注法,模拟了人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性,是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
作者:陆邦超;王坚;乔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通常认为Barrett食管大多是继发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一种少见疾病.由于目前临床上GERD发病率不断增加,并且长时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使Barrett食管也呈上升趋势.尽管对Barrett食管的阐述已有50多年,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它的存在及如何确定组织学演化仍然缺乏一致的看法.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粘膜局部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因为是局灶性而非弥漫性的粘膜改变,故称Barrett上皮化生更为恰当.由于这些单层柱状上皮具有胃或十二指肠粘膜的特点,富含杯状细胞,具有分泌功能,因此同胃十二指肠粘膜一样,在各种相关致病条件下可发生炎症、溃疡、息肉及癌变.
作者:袁佐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慢性心功能不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存率,目前已被很多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所证实[1].但是,由于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心动过缓病人常无法应用.本文对20例心功能不全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在安置心脏起搏器后,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作长期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立;涂玲;姚济华;周洪莲;糜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通路冠状动脉造影(TRCA)在老年患者的应用优势.方法将4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TRCA组及经股动脉通路冠状动脉造影(TFCA)组(TFCA组).研究第一终点为进入通路失败,包括穿刺失败和导管送入途中失败;第二终点为临床过程结束,各观察指标收集完全,指标包括:穿刺时间、导管到位时间、更换导管时间、透视时间、压迫止血时间和卧床制动时间,以及穿刺部位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腰背不适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TRCA组96.5%,TFCA组97.5%,导管送入成功率TRCA组97.9%,TFCA组100%,平均穿刺时间、右冠脉导管到位时间、更换导管时间、透视时间TRCA组略长于TFCA组(仅0.5 min左右).止血包扎时间TRCA组0.93±0.1 min,TFCA组26.08±8.43 min(P<0.001)和肢体制动时间TRCA组2.91±0.42 h,TFCA组22.4±1.55 h(P<0.001).并发症的发生率TRCA组明显低于TFCA组,仅有9.5%发生桡动脉痉挛,3.2%术后前臂肌肉疼痛,继之桡动脉闭塞,但无手部缺血表现.TFCA组发生皮下瘀血11.3%,假性动脉瘤1.03%,血管迷走神经反射8.2%,腰、背及下肢的酸痛不适95.9%.两组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后,TRCA与TFCA相比较成功率相同,临床过程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尤其是术后无腰腿酸痛不适的痛苦,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作者:田军;王丽霞;王光公;Grollier G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并初步探索其降压作用机理,特别是对内皮素-1、瘦素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罗格列酮和硝苯地平分别作为观察药和阳性对照药添加到大鼠饮水中,另有一组为空白对照,仅给予清水.血压测定采用间接方法,其他指标检测采用放免的方法.结果 2种药物均呈现显著的降压作用,内皮素、瘦素在罗格列酮组发生显著差异.结论罗格列酮可以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作用机理之一是影响一些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孔俭;孙捷;马丽;汲宏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超家族目前已发现有6个家族分别为A、B、C、D、E、F,共48个成员,其中A家族12个成员[1].尽管人ABCA1基因在1994年就已经克隆获得,但对其功能的认识直到1999年才得到突破.ABCA1是一种整合膜蛋白,它以ATP为能源,促进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和磷脂的流出.
作者:唐朝克;杨永宗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