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脂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氧化修饰反应的影响及调肝导浊中药的调节作用

范英昌;陆一竹;刘俊荣

关键词: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调肝导浊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对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氧化修饰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腹腔Mφ,取培养液,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ELISA检测OX-LDL含量.结果调肝导浊中药可升高NO、NOS含量,有效降低OX-LDL含量.结论调肝导浊中药可明显抑制氧化修饰反应的发生,对防治AS具有良好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碱能系损伤老化鼠的脑神经肽表达与学习能力改变

    目的探讨兴奋性神经毒素定位损伤脑胆碱能神经元的老化大鼠行为及脑组化改变,及在AD发病中兴奋性毒素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分别用兴奋性毒素鹅膏簟氨酸(IBA)、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定位损伤老化大鼠脑右侧Meynert核.用Y型迷宫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损伤大鼠学习能力和脑胆碱醣酶(AchE)活性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损伤动物脑神经肽:β-淀粉样肽前体(β-APP)、生长抑素(SOM)及P物质(SP)的表达.结果脑损伤大鼠与对照组比较,表现学习能力及脑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鼠脑额叶皮层和海马区显示β-APP的表达明显升高;而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数量则显著减少.用IBA及β-AP25-35同时或NMDA损伤鼠脑时,可显示脑皮质区P物质过表达(均P<0.01);用IBA单独注射时,SP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以IBA、NMDA定位损伤老化大鼠脑Meynert核后,显示鼠脑胆碱能系统损伤,学习能力障碍,β-APP、P物质表达明显增多,可能与脑中β-AP的沉积有关.神经肽SOM表达降低可能致动物学习能力下降.该AD模型动物表现AD类似临床和病理特征.

    作者:崔行;王墨林;张群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

    血管性痴呆(VaD)是由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个综合征.为了适应我国痴呆领域临床研究的需要,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痴呆工作小组完成了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的研究(简称).与我国现行的其他标准相比,本标准强调:(1)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必具痴呆、脑血管病和上述两种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2)痴呆程度(可疑、轻、中、重)的确定采用临床痴呆评定表(CDR);(3)痴呆中抑郁症评定量表(CSDD)>8分与抑郁症鉴别,Hachinski缺血量表≥7分,除外阿尔茨海默病;(4)中医辨证采用SDSVD量表(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肝阳上亢、热毒内蕴、腑滞浊留、气血两虚);(5)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和恶化,并循证评价认知、行为、日常生活能力、总体印象和中医证候的疗效.本标准可作为临床研究中病例选择和疗效评定的指南,期待着试用和验证,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作者:田金州;韩明向;涂晋文;周文泉;杨承芝;杨惠民;李建生;符为民;赵建军;王永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大鼠糖代谢变化及地黄寡糖对其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24月龄老年大鼠的糖代谢变化及地黄寡糖(ROS)对老年大鼠糖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测定24月龄wistar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血糖、肝糖原、血浆胰岛素及皮质酮水平及给予ROS(250mg/kg,po,60 d)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老年大鼠在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的同时,肝糖原含量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而血浆皮质酮水平下降,但血糖水平尚在正常代偿范围内.用ROS后在改善老年大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同时,基本逆转受损的糖代谢变化,使之向正常发展;使升高的肝糖原向正常转化;使升高的血浆胰岛素水平趋于下降;使下降的血浆皮质酮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老年大鼠的糖代谢可发生某些变化,ROS可大部分逆转这种变化,使之趋于正常.

    作者:张汝学;贾正平;谢景文;孔令媛;周金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模式.方法本研究利用TUNEL标记的流式细胞检测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老年大鼠和年轻大鼠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及抗凋亡和促凋亡基因(Fas,FasL,bcl-2,bax,TNFR1,TNFR2)的表达差异,以及Caspase8、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百分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大鼠促凋亡的Fas,FasL,TNFR1基因表达上调,抗凋亡的bcl-2,TNFR2基因表达下调,与年轻大鼠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此外,老年大鼠激活诱导的T淋巴细胞Caspase8、3活性增高,与年轻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激活诱导的T细胞过度凋亡与衰老密切相关;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及抗凋亡基因表达下调及Caspase8、3活性增高是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易感性增高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陈瑜;沈自尹;郭为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凋亡及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为深入研究随增龄而发生的免疫功能变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老年鼠PBL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cl-xl,bax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NK杀伤实验判断淋巴细胞功能;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老年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较青年鼠高(P<0.01),bcl-2及bcl-xl表达下降,而bax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老年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降低,CD8阳性细胞明显降低,脾脏细胞对NK靶细胞杀伤能力降低.结论老年鼠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原因可能与老年鼠的PBL凋亡增加有关,调控衰老过程中PBL凋亡可能是减缓老年人免疫力降低的有效途径.

    作者:朱健;蔡文玮;成静;陈朝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管平滑肌细胞丢失与腹主动脉瘤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腹主动脉瘤(AAA)发现率日益增高,在欧美国家,AAA位于成年男性疾病死亡原因的第10位.本病的主要威胁是局部腹主动脉突发性破裂,症状性AAA在诊断后2年内自然破裂率高达50%,破裂时即使手术治疗,死亡率仍高于90%.近年来,传统手术及腔内血管外科治疗的进展已使死亡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本病仍是威胁人民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生命的一种高危性常见病.

    作者:吴建秋;景在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VEGFR-1,VEGFR-2 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VEGFR-1,VEGFR-2 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的表达,探索二者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VEGFR-1,VEGFR-2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同时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形成情况.结果原位杂交显示VEGFR-1,2 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后3 h即开始表达增强,于48 h达高峰,后VEGFR-1,2mRNA逐渐下降,约在3 w时达对照水平.免疫组化检测VEGFR-1,2在局灶性脑缺血后6 h呈上升性表达,VEGFR-1,2于24 h达高峰,后在2 w恢复到对照水平.二种方法均可见VEGFR-1,2主要在缺血周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但也在神经元表达.在缺血后48 h半影区周边出现血管增生,并逐渐向中心区延伸,同时VEGFR-1,2的表达伴血管的增生,逐渐向缺血中心区移行.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早期VEGFR-1,2 mRNA在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均有表达,对改善缺血半影区血供有重要作用.

    作者:宫萍;刘亢丁;吴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二氧化碳气腹对老年人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肺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经腹腔镜和剖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及术后肺功能的监测观察,评价二氧化碳气腹对老年人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董永平;殷湘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肺癌患者IL-6、sIL-2R和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IL-6、sIL-2R和T细胞亚群活性的变化.方法对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及老年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T细胞亚群,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IL-6及sIL-2R水平.结果肺癌组sIL-2R、IL-6及CD8高于对照组(P<0.05),而CD3及CD4水平低于对照组,化疗后sIL-2R、IL-6及CD8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CD3及CD4水平略升高,仍低于对照组.结论IL-6、sIL-2R及T细胞亚群联合测定可以反映肺癌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可作为判断疾病的预后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客观指标.

    作者:赵凤芹;王英韬;刘海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前1 w内胸痛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1w内胸痛(心梗前胸痛)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一组(心肌梗死组),为研究心梗前胸痛对不同溶栓率人群临床结果的影响,从心肌梗死组中分出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另一组(心肌梗死溶栓组),组内比较有无胸痛患者的临床变量、心脏事件和CK峰值,组间比较溶栓率.结果心肌梗死组内有胸痛患者和无胸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CK峰值无显著性差异;心肌梗死溶栓组有胸痛患者除心源性休克外,其他心脏事件发生率和CK峰值均显著低于无胸痛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组的溶栓率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结论急性心梗前1 w内胸痛显著降低住院期间溶栓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溶栓可能是心肌梗死前胸痛产生保护作用的必要因素.

    作者:皮延生;张薇;黎莉;张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在临床用于防治糖尿病性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选用健康纯系Wister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精氨酸组、正常对照组,用药第8周末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及心肌组织的NO、NOS、SOD、MDA等,并取心肌组织作电镜观察,研究L-精氨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L-精氨酸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增加血清中NO含量及增强NOS活性(P<0.05);使心肌组织中SOD增加、MDA减少(P<0.05).结论L-精氨酸在糖尿病性心肌损伤中通过L-精氨酸-NO通路对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当补充外源性L-精氨酸对糖尿病患者防治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方;马宁;刘芳;甄彦君;郭海英;曹刚;李国明;周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黄斑变性病人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测定

    目的检测老年黄斑变性病人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方法以血清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及丙二醛的浓度作为检测脂质过氧化的指标,分别测定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健康人血清中所含浓度.结果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健康人对比,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明显降低而丙二醛的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氧化损伤参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血清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及丙二醛浓度可以作为群体氧化损伤检测的标准.

    作者:杜园园;李旭;刘早霞;苏冠方;张晓光;苑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尿道直视下直接注射胶原蛋白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

    目的探讨内腔镜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尿道直视下对尿道外括约肌缺损处用特制的腔内注射针直接注射4~8ml胶原蛋白,使尿道外括约肌缺损处隆起.结果8例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消失,其中5例经1次治疗痊愈;3例经1次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2次治疗后痊愈.结论采用直视下经尿道直接注射胶原蛋白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的疗法简便、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安伟;王春喜;王雁德;李付彪;赵忠文;王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运动、吸烟和饮食咸淡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如何为指导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和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春市三级中心男女老年人进行分类分组,分运动与非运动组、吸烟与非吸烟组,饮食清淡组与喜咸组,进行肺功能及血清HDL-C测定.结果运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肺功能和血清HDL-C含量,喜淡饮食有助于提高血清HDL-C含量.结论吸烟有害,可降低肺功能,运动和喜淡饮食有益于老年人健康.

    作者:冯晓黎;韩中明;李兆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蛋白尿的效果及其对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作用.方法将20只大鼠平均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及LMWH治疗组.模型组及LMWH治疗组大鼠以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成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LMWH治疗组以125 u日1次皮下注射,共治疗8 w.结果LMWH治疗组尿蛋白下降,肾组织中PAI-1、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有显著改变,但上述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正常组及对照组水平(P>0.05);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LMWH可以降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大鼠蛋白尿,降低肾组织中PAI的表达,通过干扰PAI-1减轻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而且出血危险性小,便于长期应用.

    作者:顾华;孙岷丹;罗萍;孙广东;苗里宁;刘树军;韩洪波;刘建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源性Rb基因对神经细胞衰老的影响

    目的观察外源性Rb基因对神经细胞衰老的影响,并探讨Rb基因对神经细胞P21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用外源性Rb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神经细胞,以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的衰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外源性Rb基因导入神经细胞后,P21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表达也增加.结论Rb基因可能通过上调P21基因表达促进神经细胞衰老.

    作者:国汉邦;黎健;董军;王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5例老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不张、肺门部肿块影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特点.方法收集1998~2001年纤支镜检查病例共183例,其中老年患者105例,分析镜检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组两上肺不张多于两下肺不张,肺癌是老年肺不张的常见原因,鳞癌是主要病理类型.结论对于老年肺不张、肺门部肿块影病人,纤支镜检查尤为必要.

    作者:佟倜;李洋;林雨波;王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丝裂霉素C用于老年人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C即MMC)用于老年人抗青光眼手术的佳方法.方法195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棉片(0.4 mg/ml),时间合理.结果术后2个月随访达到Ⅰ型、Ⅰ型滤过泡,眼压控制正常者,成功率90.88%.结论根据老年人球结膜特点,小梁切除术中合理应用丝裂霉素C效果满意.

    作者:王秋利;刘伟;韩愈萍;杨宗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刺梨抗小鼠肾脏衰老作用的光镜和电镜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刺梨抗小鼠肾脏衰老的作用.方法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刺梨保护组灌服刺梨汁,36d后取肾脏制备光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衰老模型组肾小体硬化率明显高于刺梨保护组(P<0.05).衰老模型组肾小体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窗孔增大,分别与刺梨保护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刺梨具有预防或延缓肾脏衰老的作用.

    作者:罗素元;谭兵兵;李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脂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氧化修饰反应的影响及调肝导浊中药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对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氧化修饰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腹腔Mφ,取培养液,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ELISA检测OX-LDL含量.结果调肝导浊中药可升高NO、NOS含量,有效降低OX-LDL含量.结论调肝导浊中药可明显抑制氧化修饰反应的发生,对防治AS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范英昌;陆一竹;刘俊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