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贲门癌不同吻合方法的远期效果比较

张学东;翟保平;王明吉

关键词:防返流瓣, 返流性食管炎, 远期效果
摘要:目的了解食管胃粘膜瓣防返流吻合法的远期疗效。方法本方法术后5年复诊者36例、手术法组26例、器械组31例。询问有无咽下困难、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并行钡餐测量吻合口宽度、食管镜观察有无胃液返流和粘膜活检、食管液pH值测定、食管内滴酸试验检查。结果食管胃粘膜瓣防返流吻合法与另外两种方法对比,在预防返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胃粘膜瓣防返流吻合法能有效预防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碟脉灵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碟脉灵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实验性脑缺血模型,测定脑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自由基和Ca2+水平,并观察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碟脉灵注射液5、10、20 g/kg均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并具有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及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亦能明显降低缺血后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碟脉灵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王黎;吴雅静;历凤;雎大员;于晓风;曲绍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葛根素注射液在老年冠心病胸腹部手术时防治心肌缺血的作用

    葛根素注射液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但在老年冠心病胸腹部手术中应用尚未见报道。1996年5月~1999年4月我们将其用于临床老年冠心病胸腹部手术中心肌缺血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书文;时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作为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指标,已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注意〔1,2〕。自主神经的病变普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中,成为糖尿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猝死、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3〕。本文对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27例正常老年人HRV的分析,旨在探讨糖尿病对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

    作者:赵贵辛;王岩;温立春;洪书新;黎夏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并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必要性。

    作者:徐和;王世伟;张辉;杜烨辉;郭永芝;于明杰;赵锦;贾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骨桥蛋白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是否与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及粘附蛋白合成有关。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和3H-TdR掺入的方法,观察两种脂蛋白对VSMC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骨桥蛋白(OPN)的影响,以及ECM代谢与VSMC增殖之间的关系。结果 10 μg/ml oxLDL作用于细胞24 h可使MMP-2和OPN基因表达活性增加1倍左右;nLDL对两种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较弱,高浓度的oxLDL对MMP-2和OPN表达不产生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LDL促细胞增殖作用显示量-效与时-效依赖关系。结论 oLDL和nLDL可在多位点上发挥促进VSMC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作者:刘虹彬;温进坤;韩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对近5年来23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并发椎管狭窄者分别进行了椎板减压,部分病人附加了内固定或推体间植骨融合术,评估了手术疗效和恢复活动后继续滑脱的可能性。结果随访8个月~4年(平均1年3个月)。术前腿痛麻17例均获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前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者6例,术后2~3个月均能行走,生活自理,其中5例尿便功能障碍者也恢复括约肌功能。术后X线平片证实,继续滑脱者仅2例,滑脱度增加不足5%。结论老年人因合并骨质疏松症、心脑等疾病,手术不宜过大,不宜附加内固定和另外取骨植骨融合,因而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有限地扩大椎板减压和间盘切除对缓解神经受压及马尾神经损伤有明显疗效。

    作者:白云深;杨有庚;张守会;冷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及治疗后的血淋巴细胞β受体变化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和普萘洛尔治疗后的血淋巴细胞β受体变化以及老年人的心肌β受体水平。方法以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梗死对照组、普萘洛尔组、老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值,并对AMI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梗死对照组bmax、k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普萘洛尔组bmax、kd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观察证实普萘洛尔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和利多卡因的用量明显低于梗死对照组。结论β受体功能状态与AMI病情密切相关,AMI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赵学忠;秦玲;米东辉;陈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人健康所需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哪些需求,要使他们度过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老年健康所需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调查问卷”,对203位老人和59位老年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多数老年人和老年工作者认为问卷所列的14项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都有密切关系,并对其中哪些条件为重要,哪些条件开展得比较好或不足提出了他们的看法。结论老年人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主要的是积极开展老年文化活动,加强福利保障,创造必要条件发挥他们的余热,大力宣传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是今后老年工作的重点。

    作者:肖健;李鸣;陈小红;云听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源肺水肿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24例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均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治疗,自主呼吸减弱时改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SIMV+PSV+PEEP)。结果通气2~6 h与通气前比较RR为〔(43±5)次/min(治疗前)降至(28±4)次/min(治疗后),P<0.01〕,OI由治疗前的(132±30)mmHg升至治疗后的(341±91) mmHg(P<0.001)。21例治愈,治愈率为87.5%(21/24)。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显著改善OI,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作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重要的救治手段。

    作者:杜玲玲;陈小军;魏玲;付松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人参皂甙-Rg3、-Rb3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Rb3抗病毒的活性。方法在FL细胞中扩增病毒,进行TCID50滴定,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效应(CPE)的测定法观察药物的抗病毒作用。结果 0.125~4.0μg/ml浓度的人参皂甙-Rg3因浓度不同可以以不同方式抑制HSV-1和Polio V致CPE发生;156.2~250μg/ml浓度的人参皂甙-Rb3因浓度不同可以不同方式抑制HSV-1和VSV致CPE发生。结论人参皂甙-Rg3具有抗HSV-1和Poli Ⅴ活性,人参皂甙-Rb3具有抗HSV-1和VSV活性。

    作者:李平亚;郝秀华;赵春芳;常雅萍;王博藯;吴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老年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同时测定血清ACE水平,观察与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2例老年人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检测,其中正常对照者41例,高血压无心脑血管合并症(CCVD)患者35例,高血压合并LVH者26例。同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32例正常人和29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ACE浓度。结果高血压合并LVH组DD基因型频率0.385和D等位基因频率0.596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22和0.378(均为P<0.05),以及高血压无CCVD组的0.114和0.386(均为P<0.05)。同时发现DD型者血清ACE水平显著高于Ⅱ型(P<0.05)。结论 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易患性的重要遗传标志。

    作者:沈丹;哈黛文;白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对21世纪上半叶老龄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

    我国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成为老年型国家,是面临的一次挑战,再过20年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形势将更为严峻。从理论上讲,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并不存在截然对立的矛盾,老龄化与经济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作者:熊必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红景天茎叶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红景天茎叶提取物(EFSLR)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EFSLR按250、500mg/kg给老年大鼠连续灌胃30 d,测血清MDA含量,脑和肝组织脂褐质(Lf)含量,皮肤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血清SOD、CAT、GSH-PxPx活性。结果 RFSLR 两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血清MDA含量及脑和肝组织Lf含量,明显提高血清SOD、CAT、GSH-Px活性及皮肤HyP含量。结论 EFSLR可能通过改善自由基代谢发挥抗衰老作用。

    作者:金永日;睢大员;于晓风;吕忠智;王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氯沙坦和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Bcl-2、Bax浓度及Bax/Bcl-2凋亡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抑制凋亡的原癌基因Bcl-2和其拮抗者Bax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3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服用氯沙坦、非洛地平前后血清Bcl-2及Bax浓度,并与30例正常血压组对照。结果 Bcl-2的浓度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增加(P<0.001),而Bax浓度无显著差异。应用氯沙坦及非洛地平治疗后,两者降压效果相似,且均使Bcl-2浓度下降而Bax升高,但氯沙坦使这两种蛋白的改变更明显。结论氯沙坦及非洛地平均能增加Bax/Bcl-2比值,增加细胞对凋亡的易感性。

    作者:孙健;刘丽红;崔燕;艾永顺;胡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老年冠心病的预后评价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对老年冠心病(CAD)病人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左室容积变化的预后评价。方法DSE采用负荷分级方法,LVV采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测定,随访自DSE之日开始,终点为出现心血管事件。结果病例组中年龄≥65岁者与<65岁者相比,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在静息状态、大负荷及随访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免于全部心脏事件的累积生存率也存在差异(P<0.01):≥65岁、DSE(+)、ESV的异常变化以及静息时EF<0.40是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年龄≥65岁、DSE(+)、ESV的异常变化可以提供CAD病人预后方面的重要信息。

    作者:吴文霞;陈清枝;李东野;吴兰芬;夏勇;史春志;王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310例老年单纯性肥胖症分析

    我们对3 310例老年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金凯;张晖;金丽珠;于明杰;王世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氧化氮合酶在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作用机制的初步观察

    目的建立吸烟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地鼠模型,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肺内的表达情况,以探讨NOS在吸烟导致COP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15只,每天吸烟2次,每次10支香烟。每周5 d,连续3个月。同时设不吸烟正常对照组10只。分别于吸烟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处死动物,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应用显微-微机图象处理系统进行形态定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内诱生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吸烟组于3个月时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支气管上皮及肺泡巨噬细胞iNOS呈强阳性表达,eNOS则呈弱阳性表达。结论吸烟可引起iNOS的过量表达,引起肺部损伤,导致COPD的发生。同时大量吸烟可导致肺内小动脉内皮细胞eNOS的表达减弱,有可能引起肺动脉压的升高。

    作者:李莉;阮英茆;张旭晨;韩晓男;徐新林;褚雁;陈颖;李亚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刺蒺藜对衰老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神农本草经》记载:刺蒺藜“主恶血,明目轻身”。研究表明,刺蒺藜有降血压、利尿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1〕,但有关其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刺蒺藜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红细胞SOD及MDA含量的影响,来探讨刺蒺藜水煎剂对衰老小鼠红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抗衰老作用机制。

    作者:张涛;杨晶;孙少敏;魏晓东;白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泰山赤灵芝多糖口服液的抗衰老作用

    灵芝传统补益中药具有抗衰老作用〔1〕。我们采用泰山赤灵芝中分离提纯的灵芝多糖制成口服液,以老龄小鼠的红细胞、脑及肝细胞的SOD和心、肝细胞中MDA含量来研究其抗衰老作用,观察使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作用。

    作者:邢国庆;邱玉芳;聂恒环;王洪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项非致病菌指标对老年人细菌感染者的诊断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经证实的116例老年细菌感染者,作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变性指数(NDI)、硝基蓝四氮唑还原试验(NBT)6项检测。结果 6项单独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若将常规检测的WBC+NP与其余4项联合,则敏感性提高85.00%以上,特异性92.00%以上;若将6项联合检测,则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为92.30%;其中以WBC+NP+NDI为理想,敏感性为94.82%,特异性为98.07%。结论 WBC+NP+NDI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作者:冀锐锋;宋满景;彭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