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隽;徐文俊;杨丹苓;翁维民;黄耀华;甘红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粗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北五味子粗多糖按100、200、400 mg/kg连续灌胃3~7 d,观察小鼠的存活时间,连续游泳时间和免疫器官重量试验.大鼠连续灌胃20 d,测血清LPO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北五味子粗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耐氧及抗疲劳能力,增加正常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并明显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明显降低老年大鼠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北五味子粗多糖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孙文娟;吕文伟;于晓凤;吕忠智;王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影像学进展,CT、HRCT、CT造影、MRI、PET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早期发现肺癌及术前明确诊断机会越来越大,影像学的肿瘤分期越来越接近病理改变.目前CT是影像学无创性肺癌诊断有效、特异的方法,随着MRI应用,MRI与CT相结合,对肺癌的诊断更明确,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尤其对碘过敏不能行CT增强检查者.本文重点讨论CT与MRI相结合的优势和特点,对早期发现肺癌和术前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4岁.主要为咯血,以痰中带血丝多见,咳嗽、胸痛为主要症状,伴发热4例,无症状体检发现8例.61例肺癌40例手术证实,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21例.病理分型:鳞癌26例,腺癌18例,小细胞癌14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1例.61例病人均行胸部平片和CT平扫,HRCT(高分辨CT)9例,CT造影增强检查15例,MRI检查33例.
作者:陈志仁;梁妍;方昊;姜春子;李凤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CAS)导致心肺重要脏器发生细胞凋亡与Fas基因过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TUNEL法及Elivision法免疫组化检测CAS前、后0.5 h、1 h、3 h、6 h、12 h、24 h心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及Fas基因的阳性表达.结果①心肌细胞凋亡3 h达阳性(++),6 h达强阳性(+++),12 h呈++,24 h呈阴性(-);而Fas基因在心肌细胞内表达0.5 h呈弱阳性(+),6 h呈+++,12 h仍为+,24 h为-.②肺组织细胞凋亡1 h呈+,3~6 h呈+++,12 h呈++,24 h呈+;而Fas在肺组织细胞内的阳性表达0.5 h呈++,1~3 h+++,6 h为++,12 h为+,24 h呈-.结论①麦角新碱诱发CAS时可显著促进心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及Fas基因过表达;②细胞凋亡与Fas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迎春;周方平;佟爱军;吕洋;曾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在变态反应的形成过程中,T淋巴细胞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CD4+T细胞,被认为具有主要辅助活化调节作用.CD25、CD30均为T细胞活化的主要表达标志,过去对CD25研究较多,而CD30在哮喘病人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CD25、CD30表达水平,了解老年哮喘病人CD4+T细胞的活化状态.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26例未用激素的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为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者,诊断符合1997年青岛全国哮喘病会议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67.2±6.9岁.健康对照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65.6±4.9岁.
作者:干咏华;安东善;唐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以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呼吸变浅或停止,导致反复发作低氧、高碳酸血症,甚至可引起心、肺、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夜间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标准方法,本文报道83例老年人PSG的诊断和治疗结果,以提高对老年睡眠呼吸障碍的认识,积极诊治,预防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有打鼾、憋气、睡眠不宁(包括失眠、憋醒、易醒、睡不解乏等)、白天嗜睡等症状中的1项或1项以上的门诊和住院老年人共83例,其中男68例,女15例,年龄60~90岁,平均 72.17±6.90岁.
作者:欧琼;郑勤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北科DYD-500型BEAM仪及软件,系统分析了35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EEC及BEAM的变化规律.结果脑动脉硬化的EEG波幅及频率均发生改变,α波指数减少,调节幅欠佳,无沉静期,而BEAM α频带前移、泛化,α及β功率值降低,θ频带功率值增高,枕区尤明显.结论 EEG和BEAM对脑动脉硬化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良好的客观指标.
作者:马俊玲;周贵仁;李英淑;王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梗塞为中老年多发病,我科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脑梗塞938例,现将其中死亡的40例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9~83岁,平均85.73岁.既往史:高血压病13例(32.5%),糖尿病8例(20%),冠心病11例(27.5%),房颤3例(7.5%),慢性肺部疾病2(5%),卒中史3例(7.5%).动态发病16例(40%),静态发病13例(32.5%),情绪激动时发病11例(27.5%).临床表现:昏迷18例,嗜睡6例,意识清者20例,其中失语或言语不利15例.头痛和(或)呕吐15例,其中呕咖啡样物4例.抽搐5例,去脑强直2例.双眼同向凝视11例,双侧瞳孔不等大6例,偏瘫38例(大面积脑梗塞,肌力0~I级),四肢瘫2例.全部病例经头部CT检查均除外颅内出血.8例发病当日查CT未发现病灶,后复查CT证实.诊断大面积脑梗塞25例,其中4例有房颤者诊断心源性脑栓塞.多发性脑梗塞4例,脑干梗塞6例,脑血栓5例.
作者:程永杰;康德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评价冠脉支架置入术对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6例老年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K测量,包括:左室壁各节段全舒张期及前1/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DEM,1/3DEM),前1/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分数(1/3DEMF),全舒张期,前1/3及后2/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平均速度(VDEM,1/3VDEM,2/3VDEM),同时记录1/3充盈分数(1/3FF).以上根据二维定性方法对运动正常,运动减弱和运动消失三种室壁运动状态分别进行测量,对比冠脉支架置入术术前、术后3个月上述的变化.结果术前CK测量结果显示:三种室壁运动状态间的DEM,VDEM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运动正常节段的1/3VDEM显著快于2/3VDEM(P<0.01).运动减弱节段的1/3VDEM略快于2/3VDEM(P<0.05),运动消失节段的1/3VDEM显著低于2/3VDEM(P<0.01),且1/3FF和1/3DEMF显高度相关(r=0.87,P<0.01).冠脉支架置入术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表现为DEM, VDEM的增加(P<0.05).结论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冠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左室局部舒张功能.
作者:李淑梅;邢玥;刘永生;肖智谦;单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发性骨髓瘤(MM)在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大.近年来,国内外应用α-2b干扰素单用或与化疗联合治疗MM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对25例老年MM患者采用VAD方案+IFN-α2b治疗,与同期住院的20例MM单纯化疗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与分组 MM病例均符合美国西南肿瘤组诊断MM的标准[1]:A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65.5岁.按免疫球蛋白分型:IgG型12例,IgA型8例,IgD型5例.临床分期按Durie[1]分期标准:本组病例Ⅱa9例,Ⅱb1例,Ⅲa期10例,Ⅲb期5例.B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62岁.按免疫球蛋白分型:IgE型10例,IgA型5例,IgD型3例,IgE型2例.临床分期仍按Durie[1]分期标准:Ⅱa期12例,Ⅱb期3例,Ⅲa期3例,Ⅲb期2例.
作者:姜振宇;王静;王春艳;王冠军;白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人群血浆IL-2活性与睾酮含量随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50岁以上男性为研究对象,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生物测定法分别检测了血浆IL-2活性和睾酮含量.结果 (1)血浆IL-2活性随增龄而下降,与年龄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随增龄血浆睾酮(T)含量显著降低,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3)睾酮含量与IL-2活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29 2,P<0.000 1).结论随增龄睾酮含量下降可能是老龄男性人群血浆IL-2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广民;王玉芳;严玉清;刘睿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应用长谷川量表筛选出痴呆患者共24例,男18例,女6例.随机选高海拔地区留居20年以上正常老年人24例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均有可比性.
作者:杨历新;褚以德;朱爱琴;孙成英;李国峰;廖宝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酝酿和提出,被称之为世界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与此同时,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为世人瞩目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召开向世人揭开了新的历史一幕.两者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文明的延续,成为21世纪全球面对的两大中心议题,并成为21世纪全球战略决策的基本内容.因此,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并寻求一个共同的认识与目标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文范;程勇;陈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0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40例正常人的sIL-2R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IL-2R水平较良性肿瘤病人及正常人水平明显升高(P<0.01),良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sIL-2R的增高可作为监视机体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分析、病情检测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文书;洪伟;徐雅娟;李玉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方法经胸超声检测25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病人的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纤维蛋白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瓣膜钙化的关系.结果瓣膜钙化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高.瓣膜钙化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0.05),老年前期尤为明显(P<0.01).纤维蛋白原、年龄、吸烟史是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心脏瓣膜退行性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淑玉;杨玉兰;郭云;郑新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老年糖尿病和26例健康查体者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老年糖尿病伴有并发症者血浆CGRP含量低于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老年糖尿病患者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并发症的增多,血浆CGRP水平也随之降低.结论血浆CGRP和ET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静;张秀娟;张秀敏;陈桂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从血栓素(TXA2)与前列环素(PGI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的机制.方法观察老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变化和TXA2、PGI2、TNF含量.结果青年和老年模型组胃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老年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严重.青年模型组胃组织中TXB2/6-Keto-PGF1α比值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小肠组织中TXB2/6-Keto-PGF1α低于青年模型组和老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小肠中TNF含量高于青年模型组和老年对照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机制与以TXA2占优势的TXA2与PGI2的平衡失调和TNF增高有关,但由于老年大鼠胃肠组织前列腺素和TNF的增龄变化,使其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的TXA2与PGI2的平衡失调不明显,而TNF的改变较为显著.
作者:李建生;孔桂莲;赵君玫;李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癌发病机制中涉及多种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其中H-ras基因主要发生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进一步探讨H-ras基因在NSCLC中的突变情况及对早期诊断NSCLC的价值,本研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40例NSCLC及20例肺炎患者中H-ras基因的点突变.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所有患者均来自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1996年8月~1999年12月门诊住院病人,肺癌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2岁,细胞或病理证实为肺癌.根据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17例,ⅢA期~Ⅳ期10例.肺炎患者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20~66岁,所有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于亮;李秀春;魏丽;马雪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预后和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老年AMI患者发病72 h内及第4周末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病4~5 w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功能.结果老年AMI患者发病初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01).治疗后AMI患者预后不良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P<0.001).预后不良组左室功能明显差于好转组(P<0.001).AMI后心绞痛或再梗死与射血分数(EF,ejection fraction)及总三碘甲腺氨酸(TT3)呈负相关.左室内径与TT3呈直线负相关,EF与TT3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监测老年AMI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判断AMI预后及左室功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大方;车玉英;王小平;拓步雄;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骨质疏松症(OP)是常见的、发病率高的骨代谢疾病.据估计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有7 500万人患此症,医疗费用高达230亿美元;在中国有6 000~7 000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保守估计为150亿元.OP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疼痛、发生骨折和身材变矮.其中危险大的临床症状是髋部骨折,死亡率10%~20%,余下的50%将终生残疾.目前国际上接受了在哥本哈根(1990)及香港(1993)召开的二次国际研讨会上所提出的有关OP的定义.OP是以低骨量及骨微结构退行性变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包括具有潜在骨折危险的临床前OP、已经发生骨折的肯定的OP).
作者:殷军;陈英杰;门田重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人参养荣汤对老龄小鼠小肠绒毛形态的作用.方法选用SAM-P/8快速老化鼠,观察小肠粘膜形态学变化及人参养荣汤对肠粘膜老化样改变的治疗作用.结果 SAM-P/8老化鼠Ⅰ~Ⅲ正常型绒毛比率有所减少,上皮细胞脱落再生加剧;肠绒毛萎缩,肠吸收面积显著性减少.灌胃人参养荣汤后可改善肠绒毛形态,提高绒毛面积,减缓肠上皮细胞异常的脱落再生.结论人参养荣汤通过气血双补改善肠粘膜形态,具有延缓肠粘膜老化的作用.
作者:宋巧梅;谢肄聪;王峥;张文治;苏心;秦进喜;唐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