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仁;梁妍;方昊;姜春子;李凤霞
随着影像学进展,CT、HRCT、CT造影、MRI、PET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早期发现肺癌及术前明确诊断机会越来越大,影像学的肿瘤分期越来越接近病理改变.目前CT是影像学无创性肺癌诊断有效、特异的方法,随着MRI应用,MRI与CT相结合,对肺癌的诊断更明确,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尤其对碘过敏不能行CT增强检查者.本文重点讨论CT与MRI相结合的优势和特点,对早期发现肺癌和术前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4岁.主要为咯血,以痰中带血丝多见,咳嗽、胸痛为主要症状,伴发热4例,无症状体检发现8例.61例肺癌40例手术证实,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21例.病理分型:鳞癌26例,腺癌18例,小细胞癌14例,大细胞癌2例,腺鳞癌1例.61例病人均行胸部平片和CT平扫,HRCT(高分辨CT)9例,CT造影增强检查15例,MRI检查33例.
作者:陈志仁;梁妍;方昊;姜春子;李凤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跌倒情况以及有关的环境致跌危险因素.方法调查415人,运用访谈、观察和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发生在户外和家中的跌倒各占50%,多数跌倒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是地面潮湿或台阶倾斜等易滑倒的因素,通道中有杂物、地面不平、梯级过高等易绊倒的因素.户外跌倒中67.5%有环境因素存在,而在家中的跌倒中为46.2%.能独自活动者58.7%的跌倒发生在户外,不能独自活动者81.3%的跌倒发生在家中.结论环境危险因素是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易致滑倒和易致绊倒的因素,应在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中引起重视.户外的环境危险因素对能独自活动者威胁更大,户外活动的安全是他们主要应重视的问题.居家环境危险因素对能独自活动者和不能独自活动者均构成威胁.对不能独自活动者来说,居家安全是预防跌倒的关键.
作者:尤黎明;张美芬;张军;刘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急诊老年不同病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左心衰竭并Ⅰ型呼吸衰竭,大叶肺炎并Ⅰ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后序贯治疗以及重叠综合征并Ⅱ型呼吸衰竭.结果 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对于多种类型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有满意疗效.结论 BiPAP呼吸机的使用避免了气管插管,操作简便,为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可以作为呼吸衰竭患者的第一线治疗,值得在急诊科推广使用.
作者:丁秀兰;杨乃众;李文娟;吴春波;朱继红;楼滨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人群血浆IL-2活性与睾酮含量随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50岁以上男性为研究对象,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生物测定法分别检测了血浆IL-2活性和睾酮含量.结果 (1)血浆IL-2活性随增龄而下降,与年龄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随增龄血浆睾酮(T)含量显著降低,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3)睾酮含量与IL-2活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29 2,P<0.000 1).结论随增龄睾酮含量下降可能是老龄男性人群血浆IL-2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广民;王玉芳;严玉清;刘睿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上海市中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作者调查了上海市区数十个街道社区的425位中老年居民,现将调查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调查人数共425名,其中老年前期(45~59岁)64人,占受检人数的15.06%,60~91岁老人361人,占84.94%,按年龄分为45岁~、60岁~、70岁~、80~91岁4组.其中男127人,占29.88%,女298人,占70.12%.
作者:李隽;徐文俊;杨丹苓;翁维民;黄耀华;甘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0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40例正常人的sIL-2R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IL-2R水平较良性肿瘤病人及正常人水平明显升高(P<0.01),良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sIL-2R的增高可作为监视机体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分析、病情检测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文书;洪伟;徐雅娟;李玉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AD发病与遗传、环境、老龄、代谢等因素有关.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及神经元丢失.SP主要由β淀粉样肽1~42(β-amyloid peptide,β-AP1~42)沉积引起.NFT主要由成对螺旋细丝(PHF)构成,而PHF又由高度磷酸化的神经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组成.A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和行为异常,好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们早已发现凋亡性死亡为AD神经元丢失的显著特征,近发现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简称半胱天冬酶, caspase)与 AD关系密切,与家族性AD(FAD)相关的3种蛋白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PS)1,2以及tau蛋白均caspase的底物.现就此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风;祝其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年10月~2000年4月我们应用扎鲁司特(商品名:安可来)治疗老年轻、中度支气管哮喘40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观察对象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0~74岁;轻度23例,中度17例.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及严重度分级[1].所有病例均为经常用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症状的非急性加重期哮喘患者;初次就诊前4 w内未口服或注射皮质激素,1 w内未使用除β2受体激动剂、茶碱及低剂量吸入性皮质激素(≤600 μg/d)以外的其它抗哮喘、抗组胺药物;没有其它肺部疾病或严重的心、肝、肾疾病.
作者:车晓文;王伟;徐少华;孟玲;于翠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梗塞为中老年多发病,我科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脑梗塞938例,现将其中死亡的40例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9~83岁,平均85.73岁.既往史:高血压病13例(32.5%),糖尿病8例(20%),冠心病11例(27.5%),房颤3例(7.5%),慢性肺部疾病2(5%),卒中史3例(7.5%).动态发病16例(40%),静态发病13例(32.5%),情绪激动时发病11例(27.5%).临床表现:昏迷18例,嗜睡6例,意识清者20例,其中失语或言语不利15例.头痛和(或)呕吐15例,其中呕咖啡样物4例.抽搐5例,去脑强直2例.双眼同向凝视11例,双侧瞳孔不等大6例,偏瘫38例(大面积脑梗塞,肌力0~I级),四肢瘫2例.全部病例经头部CT检查均除外颅内出血.8例发病当日查CT未发现病灶,后复查CT证实.诊断大面积脑梗塞25例,其中4例有房颤者诊断心源性脑栓塞.多发性脑梗塞4例,脑干梗塞6例,脑血栓5例.
作者:程永杰;康德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载超声对62例老年BPH患者及20例对照组的前列腺进行血液动力学观测.结果增生的前列腺(主要是指内腺)内血流信号丰富呈放射状分布,增生的结节周围可见血管环绕,结节内也可见血流信号,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收缩期血流速度(Vs)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阻型血流频谱是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特征性改变,该探查方法显示前列腺图像清晰,血流动力学测定准确可靠,是目前临床上唯一佳的探查途径.
作者:仲卫功;李瑜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大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检测其脑、胃、肝、大肠、小肠细胞浆及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SOD、CAT、XOD、MDA、ONOO-).方法引用模糊综合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对以上脏器细胞浆及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模糊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线粒体SOD、CAT、XOD、MDA、ONOO-的综合作用对衰老有影响,影响程度为45%;而细胞浆SOD、CAT、XOD、MDA、ONOO-的综合作用对衰老影响较小,影响程度为40%.通过检测脑细胞蛋白质羰基含量,发现该模型脑细胞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升高,经中药复方治疗后其脑细胞浆蛋白质的羰基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自由基代谢变化可能仅是D-半乳糖衰老大鼠的表现或机理之一,说明自由基衰老理论不能完美解释该模型.初步认为该模型可能包含羰基毒化机制.自由基代谢的改变可能是脑细胞蛋白质羰基化的主要原因,此外D-半乳糖衰本身亦可能致该模型大鼠脑细胞蛋白质羰基化.
作者:刘晓秋;李卫东;唐惠琼;连至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提高对口腔粘膜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对15例口腔粘膜结核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进行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人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45~69岁,平均58岁.局部均可追溯有外伤史,其中粘膜刺伤7例,不良修复体创伤4例,反复粘膜溃疡3例,拔牙创口不愈合1例.发病部位:牙龈区6例,软、硬腭区3例,颊粘膜区3例,舌粘膜区2例,咽腭弓区1例.
作者:张兴华;孙黎生;杜艳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预后和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老年AMI患者发病72 h内及第4周末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病4~5 w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功能.结果老年AMI患者发病初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01).治疗后AMI患者预后不良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P<0.001).预后不良组左室功能明显差于好转组(P<0.001).AMI后心绞痛或再梗死与射血分数(EF,ejection fraction)及总三碘甲腺氨酸(TT3)呈负相关.左室内径与TT3呈直线负相关,EF与TT3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监测老年AMI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判断AMI预后及左室功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大方;车玉英;王小平;拓步雄;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CAS)导致心肺重要脏器发生细胞凋亡与Fas基因过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TUNEL法及Elivision法免疫组化检测CAS前、后0.5 h、1 h、3 h、6 h、12 h、24 h心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及Fas基因的阳性表达.结果①心肌细胞凋亡3 h达阳性(++),6 h达强阳性(+++),12 h呈++,24 h呈阴性(-);而Fas基因在心肌细胞内表达0.5 h呈弱阳性(+),6 h呈+++,12 h仍为+,24 h为-.②肺组织细胞凋亡1 h呈+,3~6 h呈+++,12 h呈++,24 h呈+;而Fas在肺组织细胞内的阳性表达0.5 h呈++,1~3 h+++,6 h为++,12 h为+,24 h呈-.结论①麦角新碱诱发CAS时可显著促进心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及Fas基因过表达;②细胞凋亡与Fas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迎春;周方平;佟爱军;吕洋;曾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发性骨髓瘤(MM)在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大.近年来,国内外应用α-2b干扰素单用或与化疗联合治疗MM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对25例老年MM患者采用VAD方案+IFN-α2b治疗,与同期住院的20例MM单纯化疗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与分组 MM病例均符合美国西南肿瘤组诊断MM的标准[1]:A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65.5岁.按免疫球蛋白分型:IgG型12例,IgA型8例,IgD型5例.临床分期按Durie[1]分期标准:本组病例Ⅱa9例,Ⅱb1例,Ⅲa期10例,Ⅲb期5例.B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62岁.按免疫球蛋白分型:IgE型10例,IgA型5例,IgD型3例,IgE型2例.临床分期仍按Durie[1]分期标准:Ⅱa期12例,Ⅱb期3例,Ⅲa期3例,Ⅲb期2例.
作者:姜振宇;王静;王春艳;王冠军;白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9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壮骨合剂治疗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的妇女,并做了骨密度(BMD)和生化指标测定,依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记录了临床症状的变化,现将所得资料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7例绝经后妇女全部为门诊患者,年龄50~79岁(平均64岁).绝经年数2~34岁,其中绝经年数≥10年者22例,5~10年之间9例,≤5年6例.采用分层分段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17例和空白对照组20例.所有被观察者均除外肝、肾功能障碍及内分泌代谢疾病,无甾体激素、维生素D、肝素等治疗史.除外中医痹症、消渴、瘿瘤等.
作者:龚玲;王明越;胡杰;夏蓓;周佩卿;曹俊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老年糖尿病和26例健康查体者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老年糖尿病伴有并发症者血浆CGRP含量低于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老年糖尿病患者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并发症的增多,血浆CGRP水平也随之降低.结论血浆CGRP和ET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静;张秀娟;张秀敏;陈桂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应用长谷川量表筛选出痴呆患者共24例,男18例,女6例.随机选高海拔地区留居20年以上正常老年人24例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构成均有可比性.
作者:杨历新;褚以德;朱爱琴;孙成英;李国峰;廖宝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方法经胸超声检测25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病人的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纤维蛋白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瓣膜钙化的关系.结果瓣膜钙化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高.瓣膜钙化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0.05),老年前期尤为明显(P<0.01).纤维蛋白原、年龄、吸烟史是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心脏瓣膜退行性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淑玉;杨玉兰;郭云;郑新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以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呼吸变浅或停止,导致反复发作低氧、高碳酸血症,甚至可引起心、肺、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夜间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标准方法,本文报道83例老年人PSG的诊断和治疗结果,以提高对老年睡眠呼吸障碍的认识,积极诊治,预防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有打鼾、憋气、睡眠不宁(包括失眠、憋醒、易醒、睡不解乏等)、白天嗜睡等症状中的1项或1项以上的门诊和住院老年人共83例,其中男68例,女15例,年龄60~90岁,平均 72.17±6.90岁.
作者:欧琼;郑勤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