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卫功;李瑜乐
目的观察人参养荣汤对老龄小鼠小肠绒毛形态的作用.方法选用SAM-P/8快速老化鼠,观察小肠粘膜形态学变化及人参养荣汤对肠粘膜老化样改变的治疗作用.结果 SAM-P/8老化鼠Ⅰ~Ⅲ正常型绒毛比率有所减少,上皮细胞脱落再生加剧;肠绒毛萎缩,肠吸收面积显著性减少.灌胃人参养荣汤后可改善肠绒毛形态,提高绒毛面积,减缓肠上皮细胞异常的脱落再生.结论人参养荣汤通过气血双补改善肠粘膜形态,具有延缓肠粘膜老化的作用.
作者:宋巧梅;谢肄聪;王峥;张文治;苏心;秦进喜;唐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急诊老年不同病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左心衰竭并Ⅰ型呼吸衰竭,大叶肺炎并Ⅰ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后序贯治疗以及重叠综合征并Ⅱ型呼吸衰竭.结果 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对于多种类型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有满意疗效.结论 BiPAP呼吸机的使用避免了气管插管,操作简便,为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可以作为呼吸衰竭患者的第一线治疗,值得在急诊科推广使用.
作者:丁秀兰;杨乃众;李文娟;吴春波;朱继红;楼滨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前列腺间质和上皮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呈结节样增生.BPH引起的尿路梗阻包括梗阻静态因素和梗阻动力因素.前列腺腺体增生引起的梗阻属于静态因素,而前列腺及其包膜、膀胱颈部的张力增高则为动力因素.BPH的治疗即主要针对动态和静态梗阻因素.1993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国际协调委员会召开的第二届学术会议推荐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标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如果IPSS≤7,临床症状不严重,血清肌酐和尿常规正常的BPH患者,可以选择警惕性等待,定期观察随访.对于IPSS>7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BPH的治疗也需要结合膀胱功能及尿道各部的压力和长度来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
作者:谷欣权;马庆杰;孔祥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老年糖尿病和26例健康查体者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老年糖尿病伴有并发症者血浆CGRP含量低于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老年糖尿病患者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并发症的增多,血浆CGRP水平也随之降低.结论血浆CGRP和ET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静;张秀娟;张秀敏;陈桂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9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壮骨合剂治疗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的妇女,并做了骨密度(BMD)和生化指标测定,依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记录了临床症状的变化,现将所得资料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7例绝经后妇女全部为门诊患者,年龄50~79岁(平均64岁).绝经年数2~34岁,其中绝经年数≥10年者22例,5~10年之间9例,≤5年6例.采用分层分段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17例和空白对照组20例.所有被观察者均除外肝、肾功能障碍及内分泌代谢疾病,无甾体激素、维生素D、肝素等治疗史.除外中医痹症、消渴、瘿瘤等.
作者:龚玲;王明越;胡杰;夏蓓;周佩卿;曹俊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血浆纤溶水平改变及二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2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FINS、tPA和PAI-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P<0.001,0.01,0.001),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相应降低(P<0.05);FINS与tPA和PAI-1呈正相关(分别P<0.01,0.001),ISI与上述二指标呈负相关(分别P<0.05,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IR和血浆纤溶水平下降,其血浆纤溶水平的变化与该患者的IR有关.
作者:张清芬;宋光耀;崔秋英;游敏生;曹东平;王家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在变态反应的形成过程中,T淋巴细胞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CD4+T细胞,被认为具有主要辅助活化调节作用.CD25、CD30均为T细胞活化的主要表达标志,过去对CD25研究较多,而CD30在哮喘病人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CD25、CD30表达水平,了解老年哮喘病人CD4+T细胞的活化状态.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26例未用激素的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为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者,诊断符合1997年青岛全国哮喘病会议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67.2±6.9岁.健康对照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65.6±4.9岁.
作者:干咏华;安东善;唐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0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40例正常人的sIL-2R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IL-2R水平较良性肿瘤病人及正常人水平明显升高(P<0.01),良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sIL-2R的增高可作为监视机体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分析、病情检测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文书;洪伟;徐雅娟;李玉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以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呼吸变浅或停止,导致反复发作低氧、高碳酸血症,甚至可引起心、肺、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夜间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标准方法,本文报道83例老年人PSG的诊断和治疗结果,以提高对老年睡眠呼吸障碍的认识,积极诊治,预防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有打鼾、憋气、睡眠不宁(包括失眠、憋醒、易醒、睡不解乏等)、白天嗜睡等症状中的1项或1项以上的门诊和住院老年人共83例,其中男68例,女15例,年龄60~90岁,平均 72.17±6.90岁.
作者:欧琼;郑勤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按照1995年美国ATS制定的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其程度呈进行性发展,可能伴有气道高反应性,部分表现是可逆的[1].1996年在西班牙COPD研讨会上,曾有人提出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哮喘时可称之为伴重叠综合征的COPD(COPD overlap syndrome)[2],而不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这种观念上的更新也提示在COPD合并哮喘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对于控制气道炎症,缓解气道高反应性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将探讨60岁以上COPD合并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
作者:孔灵菲;李珂欣;康健;于润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预后和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老年AMI患者发病72 h内及第4周末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病4~5 w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功能.结果老年AMI患者发病初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01).治疗后AMI患者预后不良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好转组(P<0.001).预后不良组左室功能明显差于好转组(P<0.001).AMI后心绞痛或再梗死与射血分数(EF,ejection fraction)及总三碘甲腺氨酸(TT3)呈负相关.左室内径与TT3呈直线负相关,EF与TT3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监测老年AMI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判断AMI预后及左室功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大方;车玉英;王小平;拓步雄;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诱发的冠状动脉痉挛(CAS)导致心肺重要脏器发生细胞凋亡与Fas基因过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TUNEL法及Elivision法免疫组化检测CAS前、后0.5 h、1 h、3 h、6 h、12 h、24 h心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及Fas基因的阳性表达.结果①心肌细胞凋亡3 h达阳性(++),6 h达强阳性(+++),12 h呈++,24 h呈阴性(-);而Fas基因在心肌细胞内表达0.5 h呈弱阳性(+),6 h呈+++,12 h仍为+,24 h为-.②肺组织细胞凋亡1 h呈+,3~6 h呈+++,12 h呈++,24 h呈+;而Fas在肺组织细胞内的阳性表达0.5 h呈++,1~3 h+++,6 h为++,12 h为+,24 h呈-.结论①麦角新碱诱发CAS时可显著促进心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及Fas基因过表达;②细胞凋亡与Fas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迎春;周方平;佟爱军;吕洋;曾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北科DYD-500型BEAM仪及软件,系统分析了35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EEC及BEAM的变化规律.结果脑动脉硬化的EEG波幅及频率均发生改变,α波指数减少,调节幅欠佳,无沉静期,而BEAM α频带前移、泛化,α及β功率值降低,θ频带功率值增高,枕区尤明显.结论 EEG和BEAM对脑动脉硬化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良好的客观指标.
作者:马俊玲;周贵仁;李英淑;王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跌倒情况以及有关的环境致跌危险因素.方法调查415人,运用访谈、观察和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发生在户外和家中的跌倒各占50%,多数跌倒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危险因素主要是地面潮湿或台阶倾斜等易滑倒的因素,通道中有杂物、地面不平、梯级过高等易绊倒的因素.户外跌倒中67.5%有环境因素存在,而在家中的跌倒中为46.2%.能独自活动者58.7%的跌倒发生在户外,不能独自活动者81.3%的跌倒发生在家中.结论环境危险因素是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易致滑倒和易致绊倒的因素,应在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中引起重视.户外的环境危险因素对能独自活动者威胁更大,户外活动的安全是他们主要应重视的问题.居家环境危险因素对能独自活动者和不能独自活动者均构成威胁.对不能独自活动者来说,居家安全是预防跌倒的关键.
作者:尤黎明;张美芬;张军;刘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评价冠脉支架置入术对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6例老年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K测量,包括:左室壁各节段全舒张期及前1/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DEM,1/3DEM),前1/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分数(1/3DEMF),全舒张期,前1/3及后2/3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平均速度(VDEM,1/3VDEM,2/3VDEM),同时记录1/3充盈分数(1/3FF).以上根据二维定性方法对运动正常,运动减弱和运动消失三种室壁运动状态分别进行测量,对比冠脉支架置入术术前、术后3个月上述的变化.结果术前CK测量结果显示:三种室壁运动状态间的DEM,VDEM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运动正常节段的1/3VDEM显著快于2/3VDEM(P<0.01).运动减弱节段的1/3VDEM略快于2/3VDEM(P<0.05),运动消失节段的1/3VDEM显著低于2/3VDEM(P<0.01),且1/3FF和1/3DEMF显高度相关(r=0.87,P<0.01).冠脉支架置入术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表现为DEM, VDEM的增加(P<0.05).结论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冠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左室局部舒张功能.
作者:李淑梅;邢玥;刘永生;肖智谦;单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本研究结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分析老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4月~1999年10月门诊60岁以上老年ED患者48例(老年组),年龄60~74岁(中位年龄64.5岁).病程0.6~24年(平均6.2年).伴随高危因素者31例,糖尿病7例,心脏病4例.同期40岁以下ED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5~40岁(中位年龄37岁).病程0.4~10年(平均3.8年).8例患者伴有高危因素,其中伴血脂异常者6例,原发性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心脏病1例.
作者:许清泉;朱积川;姜辉;洪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方法经胸超声检测25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病人的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纤维蛋白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瓣膜钙化的关系.结果瓣膜钙化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高.瓣膜钙化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瓣膜钙化组(P<0.05),老年前期尤为明显(P<0.01).纤维蛋白原、年龄、吸烟史是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心脏瓣膜退行性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淑玉;杨玉兰;郭云;郑新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腺癌组织中P53蛋白和VEGF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胃癌和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研究老年人胃腺癌组织P53蛋白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组织中MVD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正常胃组织中P53蛋白和VEGF表达全部阴性,胃癌组织中P53蛋白、VEGF阳性率分别为52.5%、62.5%.②P53蛋白、VEGF的阳性表达强度与MVD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细胞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P53蛋白表达强度与VEGF表达强度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突变的P53蛋白可以通过增加VEGF的产生引起瘤内MVD增多,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P53蛋白、VEGF的表达强度可以作为判定胃癌转移潜能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房学东;张海山;张景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癌发病机制中涉及多种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其中H-ras基因主要发生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进一步探讨H-ras基因在NSCLC中的突变情况及对早期诊断NSCLC的价值,本研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40例NSCLC及20例肺炎患者中H-ras基因的点突变.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所有患者均来自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1996年8月~1999年12月门诊住院病人,肺癌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2岁,细胞或病理证实为肺癌.根据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17例,ⅢA期~Ⅳ期10例.肺炎患者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20~66岁,所有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于亮;李秀春;魏丽;马雪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梗塞为中老年多发病,我科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脑梗塞938例,现将其中死亡的40例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9~83岁,平均85.73岁.既往史:高血压病13例(32.5%),糖尿病8例(20%),冠心病11例(27.5%),房颤3例(7.5%),慢性肺部疾病2(5%),卒中史3例(7.5%).动态发病16例(40%),静态发病13例(32.5%),情绪激动时发病11例(27.5%).临床表现:昏迷18例,嗜睡6例,意识清者20例,其中失语或言语不利15例.头痛和(或)呕吐15例,其中呕咖啡样物4例.抽搐5例,去脑强直2例.双眼同向凝视11例,双侧瞳孔不等大6例,偏瘫38例(大面积脑梗塞,肌力0~I级),四肢瘫2例.全部病例经头部CT检查均除外颅内出血.8例发病当日查CT未发现病灶,后复查CT证实.诊断大面积脑梗塞25例,其中4例有房颤者诊断心源性脑栓塞.多发性脑梗塞4例,脑干梗塞6例,脑血栓5例.
作者:程永杰;康德伸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