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2例急性胆囊炎的手术体会

卜洪源

关键词:胆囊, 炎症
摘要: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和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几率较高,手术风险较大.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急性胆囊炎232例,全部病例均予以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肝胆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

    肝癌容易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栓,文献报道尸检和影像学检查,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发生率约20%~70%,而手术切除标本镜检发生率更高.

    作者:周俭;樊嘉;黄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致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致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对15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致阻塞性黄疸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行左半肝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癌栓术5例,行肿瘤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癌栓术7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癌栓+肝总动脉结扎3例,术后随访2年,平均生存时间为14.5个月,长存活23个月.结论 外科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

    作者:黄国民;房学东;丁相福;姜洪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以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69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有结石残留23例,残石率13.61%;随访145例,术后有轻度胆管炎症状者13例,占8.97%;再手术3例,手术优良率92.4%.术后并发症:本组36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1.43%,包括胆瘘、肝断面感染、切口感染、胆道术后出血.结论 以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办法,可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提高手术疗效,肝叶、段切除是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核心.

    作者:程俊波;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巨大肝癌的外科治疗分析(附7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巨大肝癌的可行性及其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巨大肝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外科治疗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2例肝癌中合并门静脉、肝静脉、IVC及胆管癌栓分别为11例、1例、1例和4例.合并乙肝肝硬化68例,丙肝肝硬化和无肝硬化各2例.72例中行Ⅰ期和Ⅱ期肝切除术分别为48例和24例;其中规则性右半肝和左半肝切除术分别为10例和15例、联合肝段切除术47例.术前PVE 6例;全肝、患侧半肝血流阻断切肝术分别为5例和8例.术中行门静脉、肝静脉、IVC及胆管癌栓取出术分别为11例、1例、1例和4例.72例中治愈69例(占95.8%);围手术期死亡3例(占4.2%).术后1年生存率达76.4%(55/72).结论 巨大肝癌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充分评估和正确应对外科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廖允军;王成友;张敏杰;倪勇;詹勇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成人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外科诊治

    目的 探讨成人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4月~2007年4月间21例成人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17例.行B超检查19例,CT10例,MRCP 8例,确诊率100%,1例囊肿癌变病人术前MRCP误诊为囊肿并发结石.手术20例,其中2例Ⅱ型患者行囊肿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其余行一期或二期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胰瘘1例,其余疗效满意,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上腹痛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成人型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术式.

    作者:荆晓岳;王建国;毛兴江;张彬;秦双;孔凡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2月~2006年12月间234例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分为3组:A组:AFP<20μg/L,B组:AFP<400μg/L,C组:AFP≥400μg/L,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移/无瘤生存率,Long-ran法检验组间差异,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随访1~5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5例(36.3%),复发70例(29.9%).患者6个月、1、2、3、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5%、76.3%、61.3%、53.6%、47.6%;6个月、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1%、70.6%、60.4%、52.3%.A、B两组患者6个月、1、2、3、4年累积/无瘤存活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肿瘤类型、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外周血AFP表达水平是肿瘤复发和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因子.

    作者:傅志仁;肖亮;丁国善;傅宏;倪之嘉;施晓敏;郭闻渊;王正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胆管癌的光动力治疗

    1887年德国学者Raab发现光敏效应,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首次应用于临床,随着光敏和激光技术的进步,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迅速发展,已成为治疗体表和内腔肿瘤及相关疾病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刘巍;吴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OX-2在大鼠全肝/部分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COX-2在大鼠全肝/部分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O);全肝移植组(LT);50%部分肝移植组(PL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COX-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OX-2阳性细胞分布规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结果 COX-2的表达为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所必需,IRI损伤较重的部分肝移植组(PLT)伴随有较高水平的COX-2 mRNA表达;且存在其表达量随再灌注后时间点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的规律.结论 COX-2参与了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移植物IRI的重要效应分子,是IRI的参与者之一.

    作者:朱晓亮;李玉民;李汛;周文策;李斌;石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道内营养临床应用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eoduodenectomy PD)后营养支持,是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同与关注.

    作者:刘亚光;严琦敏;牛力春;宋波;周增庆;程艳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5-Fu经过ENT还是CNT进入胰腺癌细胞

    目的 通过测定细胞内5-Fu浓度的变化,判断5-Fu进入细胞的通道.方法 细胞培养至2×107后,分为ENT非阻断组和ENT阻断组,前者培养基中仅加入100 ng/L的5-Fu,后者培养基中加入100μmol/L潘生丁和100 ng/L的5-Fu,分别作用15、30、1 h、2 h、4 h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中5-Fu含量,并计算单细胞中5-Fu的浓度.结果 ENT非阻断组和ENT阻断组细胞内5-Fu的含量,在五个位点上均有较大的差异性(P<0.01).结论 5-Fu既可通过ENT进入细胞,又可通过CNT进入细胞.

    作者:王晶敏;陈建华;缪云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附3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与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20例次:腹腔内出血8例,肝动脉狭窄1例,胆瘘2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肺部感染2例,顽固性胸腔积液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3例,GVHD1例.结论 围手术期纠正凝血功能、预防肾功能不全,控制感染及营养支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技术的完善是预防肝移植后血管、胆道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张升宁;李立;冉江华;李铸;刘静;曹海鹰;李来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脂饮食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展过程TIMP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 通过高脂饮食制作非酒精性指肪性肝炎(NASH)动物模型,观察高脂饮食(NASH)大鼠TIMP、MMP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8只)、高脂饮食模型组(16只),实验时间16周,RT-PCR法检测TIMP-1、TIMP-2、MMP13mRNA的表达,放免法检测HA,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脂饮食大鼠IMP-1、TIMP-2、表达显著上升(P<0.05),HA水平明显升高,继续给予高脂饮食16W TIMP-1、TIMP-2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同时Ⅰ型胶原沉积明显增多,MMP13表达也有一定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高脂饮食成功复制了(NASH)动物模型,NASH时TIMP表达上调,进一步加剧了肝脏的病理改变,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王旭霞;闻勤生;王景杰;赵曙光;秦明;雷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LC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6月至2005年9月1206例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206例中发生并发症35例占2.90%.其中胆管损伤1例;胆漏16例;出血3例;胆绞痛12例(其中包括胆囊床积液5例);脐部刺口大网膜嵌顿1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LC术后尽管有个别并发症,但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视病人具体情况仔细操作灵活选择手术方式.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正确处理.降低LC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朱琳;薛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脏炎性假瘤的复发和转移1例报告

    男性,49岁,右上腹胀满不适4月入院,病程中无发热、黄染等其他症状,体重无明显减轻.查体右上腹部可触及一直径10 cm的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不清楚.

    作者:杨荣华;于聪慧;余昌中;聂洪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手术要领

    经历近40多年的不断开拓发展,肝移植的手术方式目前已基本定型,在全球许多移植中心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手术.

    作者:夏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5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患者乙肝防治方法、术后乙肝复发的处理.结果 术后乙肝复发者7例,复发率2.76%.复发后分别采用加大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改用恩替卡韦、加用贺维力等措施,2例HBsAg经治疗后转阴,2例HBsAg明显下降,总有效率57%.结论 肝移植术后HBIG+拉米夫丁能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HBIG、恩替卡韦、贺维力能不同程度控制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

    作者:奚志峰;夏强;张建军;陈小松;张明;李齐根;徐宁;薛峰;宋玉;韩龙志;王鑫;沈丛欢;罗毅;邢天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细胞癌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mRNA表达检测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肝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水平,分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以及与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在肝细胞癌、癌旁及正常对照肝组织中检测到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是46.6%、16.6%、0%.肝细胞癌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和对照组(P<0.05),并且与年龄和癌肿有无假包膜有相关性(P<0.05).各组织中APC基因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形成和侵袭有关,但不影响癌组织中mRNA表达.

    作者:吴龙;钱叶本;朱立新;耿小平;熊奇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腺损伤诊治的反思

    目的 胰腺损伤较少见,诊治较难,反思24例的经验,以期改进.方法 总结19例闭合伤、2例开放伤、3例医源性伤的诊治情况,评估对不同损伤用各种手术(引流、修补、切除病变、胃或十二指肠转流等)治疗的结果.结果 21例外伤性胰伤中,12例(57.1)和9例(42.9)分别伴腹内和腹外损伤.19例闭合性伤中仅4例(21.1%)籍CT临床确诊、外伤性伤17例(闭合性15、开放性2)中16例(94.1%)术中诊出,1例(5.9%)手术漏诊而需再手术;医源性损伤3例估计可能发生于原手术中.7例(70.8%)术中并发症,包括休克、腹腔感染、MOF、胰瘘、假性囊肿等,其中3例需再手术治疗.治愈21例(87.5%),3例(12.5%)死亡,与诊断延误,术式不当有关,术后并发症为直接原因.结论 本病损伤伴发伤多,误漏诊较多,手术治疗方式繁多,应按多因素合理选择,术后并发症率和病死率较高.诊治水平的提高,尚需从多方面努力.

    作者:苏振飞;杨一邨;杨森华;康欣;阳旭;李运华;陈东;吴军;冯涛修;陈宜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癌术后复发的手术再切除治疗

    复发是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术后的死亡原因.大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达80%,小肝癌为40%~50%,早的在术后2个月复发,复发高峰在1~2年,5年后复发少见[1].

    作者:周伟平;汤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人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穿孔18例诊治体会

    老年人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穿孔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其有很高的误诊率.一旦误诊其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93年~2005年共收治老年无结石的急性胆囊穿孔病人18例.其中误诊10例(55.5%),死亡3例(16.6%).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均;施金怡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肝胆外科杂志

肝胆外科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