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杨欢;邵丽佳;李佳慧;周铁丽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 脑脊液, 耐药性, 病原菌
摘要:目的 探讨60例细菌性脑膜炎(BM)患儿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B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儿脑脊液和血液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并将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实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 研究的60例中,分离出的病原菌有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有40株(64.52%),革兰阴性菌有22株(35.48%),肺炎链球菌占比例为32.26%,大肠埃希菌占比例为25.81%,这两种病原菌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病原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8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了80%,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分别为18.75%、12.50%、16.67%、25.00%,说明在BM使用万古霉素更有疗效.结论 儿童BM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作出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根据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抗生素的联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校2012年9月入伍的陆军参训新兵6个训练营中抽取1200名新兵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入伍新兵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分析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兵集训期间伤害发生率为9.17%,其中训练伤发生率为7.50%,占总伤害中的81.82%,非训练伤发生率为1.67%,占总伤害18.18%.受伤时间分别在第7周和第10周达到高峰,伤害类型以扭伤/擦伤/拉伤为主(64.55%),受伤的部位主要在双下肢(61.82%),发生的训练伤主要是体能训练引起(66.67%).训练伤影响因素单因素结果示:户籍为城市的新兵训练伤受伤率(9.87%)明显高于农村新兵(6.42%)(P<0.05),不同性别、民族、独生子女情况、家庭经济条件、体重计数训练伤伤害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受伤组的自觉训练量明显高于非受伤组(P<0.05),且受伤组的训练内容掌握程度、训练前热身准备程度、训练衣服及鞋子舒适度评分均少于非受伤组(P<0.05).多因素结果示:户籍属于城市及自觉训练量大是影响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训练伤的发生率为7.50%,高于非训练伤,且户籍为城市的新兵及自觉训练量大的新兵应该作为避免发生训练伤的重点.

    作者:巩博;陈杨;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60例细菌性脑膜炎(BM)患儿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B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儿脑脊液和血液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并将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实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 研究的60例中,分离出的病原菌有6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有40株(64.52%),革兰阴性菌有22株(35.48%),肺炎链球菌占比例为32.26%,大肠埃希菌占比例为25.81%,这两种病原菌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病原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了8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了80%,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分别为18.75%、12.50%、16.67%、25.00%,说明在BM使用万古霉素更有疗效.结论 儿童BM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作出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根据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抗生素的联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欢;邵丽佳;李佳慧;周铁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进行基本资料对比分析,并研究观察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状态、社会支持、身体不适、病程时间、家庭收入、婚姻状况、运动生活、工作生活环境.结论 肝硬化住院患者因受心理、身体、经济、社会功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生存质量较差,临床需要针对每个患者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消除或减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兰;姚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应激和肝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0C)对机体免疫、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9年2月-2015年3月肝胆外科就诊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LC组和OC组两组,检测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应激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l d IgA、IgM、IgG、ALT、AST、TBIL、CRP、BG、肾上腺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第2天、第5天,LC组IgA、IgM、IgG水平明显均高于OC组,ALT、AST、TBIL、CRP、BG、肾上腺素上升水平均明显低于OC组(P<O.05,P<0.01),且上述指标趋于正常水平较OC组快(P<0.05).结论 LC和OC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LC对机体的负性刺激更小,是较为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做为临床首选治疗胆囊结石手术方式.

    作者:曾传彪;杨树宏;杨芳;董国海;许方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胰岛素应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胰岛素应用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内科在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予胰岛素加用口服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的馒头餐试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值的差异;治疗半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BG)水平变化及随访期间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各时间点C肽表达水平及C-PAUC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HbA1c、GAUC及各时间点的BG均高于对照组(P<0.05);C肽曲线下面积与年龄、FCP、各时间点C肽及各时间点CP/BG比值呈正相关(P<0.05),与病程、HbA1c、GAUC及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体质量指数无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与之前比较血糖均有好转(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糖异常情况.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表达水平与年龄、病程、血糖相关,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会使C肽水平上升,提示有可能停用胰岛素而改服降糖类药物.

    作者:肖月星;冯春鹏;邓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不明.文章综述了包括基因与遗传易感性、氧化应激、脂肪因子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可能发病机制,指出病程、体质指数、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炎症、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均起到了一定作用.临床延缓疾病发展的重要措施即是医学营养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目标,制定总能量及蛋白质的摄入量的个体化方案,促使患者转变生活方式,终实现长期临床结局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刘洁;滑丽美;史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楔形缺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口腔科进行楔形缺损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髓活力、牙周组织应力、楔形缺损修复疗效及分析楔形缺损修复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牙髓活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牙髓活力整体较对照组好转(P<0.05);研究组在夹角为30°、60°、90°、120°时的牙周组织应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的修复牙色泽协调性、边缘着色度、楔形修复体固位、形态满意度、边缘整合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继发龋,牙髓牙本质反应测试未发生过敏、疼痛等不良反应.患牙缺损程度、缺损牙区、牙龈活力、充填材料是影响楔形缺损修复临床疗效的危险独立因素.结论 Dyract复合体可作为充填修复楔形缺损的优选治疗方式.影响楔形缺损修复疗效的因素有患牙缺损程度、缺损牙区、牙龈活力、充填材料,应当注重这些因素,提前做出干预.

    作者:米广平;雷小朋;范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以脑膜炎和败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全球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传染性强,起病急,病情重,在中国曾引起数次大流行.流脑从发现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目前流脑流行概况,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为流脑防控提供依据.

    作者:郭立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癌(IBC)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4例肝内胆管囊腺瘤(IBCA)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观察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IBC组预后情况,并分析归纳影响IB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2组女性均明显多于男性,但IBC患者男性比例稍高,且IB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明显大于IBCA患者,前者临床症状时间大于后者(P<0.05),2组患者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都有血清CA19-9和CEA不同程度的升高;(2)所有IB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6个月,总中位PFS为5.8个月;(3)性别、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及肿瘤转移为影响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结论 性别(男)、肿瘤类型(浸润型)、手术方式(局部切除)及肿瘤转移(是)为影响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

    作者:崔忠;赵清涛;孙建斌;崔永泽;魏强;王振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5-2017年福州市诺如病毒性急性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患者诺如病毒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15-2017年福州市疑似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患者的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筛查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部分VP1区基因并测序,使用诺如病毒基因在线分析工具以及种系进化分析方法了解诺如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结果 在对21起疫情158份患者标本的核酸检测中,实时荧光RT-PCR法共检出GⅡ型89份(56.33%),GⅠ型9份(5.70%).在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21份阳性标本中,共获得13份部分VP1区基因序列,其中8份GⅡ.2亚型,2份GⅡ.3亚型,2份GⅡ.17亚型,1份GⅠ.6亚型.结论 2015-2017年福州市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病原学基因亚型优势毒株为GⅡ.2亚型,且GⅡ.17和GⅡ.2亚型为福州首次发现,其余均为本地流行的型别.

    作者:纪惠玲;陈艳;谢迺鸿;陈智伟;姚栩;黄业伟;王瀚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5年2-12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和自我效能量表对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640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中,夫妇慢性疼痛患者352人(55.0%),独居慢性疼痛患者288人(45.0%),独居慢性疼痛患者和夫妇慢性疼痛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95.6±13.1)分,自我效能总分为(5.2±0.5)分;独居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89.8±10.8)和自我效能得分(4.5±0.8)显著低于夫妇慢性疼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97.7±12.5)和自我效能得分(5.6±0.6)分(P<0.05).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向相关关系(r=0.326,P<0.01).结论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能力之间密切相关,应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改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郭蕾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9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陪他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患者(P<0.01);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

    作者:李建梅;孙静宜;周桂萍;李建柱;李金凤;田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通心络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通心络在糖尿病大鼠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通心络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对应药物.12周后取心肌进行HE染色观察,Western blot检测测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糖尿病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出现大量异常的病理改变,如心肌细胞肿胀变性、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血管内皮间质增厚等.通心络各治疗组较糖尿病模型组心肌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Bcl-2表达下降(P<0.05),Bax、caspase3表达上升(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通心络治疗各组Bcl-2表达上升(P<0.05),Bax、caspase3表达下降(P<0.05);通心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Bcl-2表达上升(P<0.05),Bax、caspase3表达下降(P<0.05);与通心络低剂量组比较,通心络中剂量组Bcl-2表达上升(P<0.05).结论 中药通心络对糖尿病大鼠有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相关,通心络治疗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赵亚雪;王小梅;穆天驰;罗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联合救援-2016”中-德卫勤实兵联合演习中防疫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以“地震灾害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为主题的“联合救援-2016”中国-德国卫勤实兵联合演习在中国重庆举行.本文总结了中方医疗防疫队在本次演习中构建防疫体系及开展防疫相关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以期对今后国际医学救援防疫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济安;王斌;王英;罗教华;马翔宇;王成;赵增炜;李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唐山市曹妃甸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唐山市曹妃甸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需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及社会需求量表评分,比较不同患者的上述量表评分结果.结果 不同年龄、居住情况、病程、收入及医药费支出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居住情况及病程的患者社会需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唐山市曹妃甸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社会支持需求较高,应给予重视.

    作者:李存燕;王晓玲;王文静;李彩虹;刘春娟;王新玉;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式研究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探索使用临床药学干预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800例病例,按入组时间,将800例病例分成甲、乙两组,甲组400例收录于2014年1月至12月,此间我院并未采取任何药学干预措施;乙组400例收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此间我院开始实行药学干预.综合分析两组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治疗总费用与抗菌药物费用.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为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乙组干预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治疗总费用及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优于未经药学干预的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既降低了医疗资源浪费的可能性,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彭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红花水提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保护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了红花水提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45只SD大鼠,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红花水提物10 mg/kg、20 mg/kg和40 mg/kg组,另取15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不结扎,不插线.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各组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olt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红花水提物10 mg/kg、20 mg/kg、40 mg/kg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红花水提物10 mg/kg、20 mg/kg和40 mg/kg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下降(P<0.05),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红花水提物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的凋亡和氧化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文锡;何荷番;刘炜烽;李岩;梁进伟;翁培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MSCT扫描与CTA技术对肾脏和肾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与CT血管造影(CTA)技术对肾脏病变及肾血管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因肾脏疾病进行MSCT扫描与CTA检查的患者94例.整理94例患者MSCT扫描图像与CTA重建图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共同评估观察MSCT扫描图像与MSCTA重建图像,对肾脏及血管病变的检出个数与扫描检查优势进行分析.结果 MSCT扫描对94例患者检出病灶结节共58例,其中肾实质病变36例,囊性病变9例,肾畸形者12例,肾动脉血栓1例;CTA技术图像对94例患者检查出病灶结节共73例,其中肾实质病变37例,囊性病变9例,肾畸形12例,肾血管病变15例.MSCT对肾实质病变检出例数较多,对血管病变检出例数劣于CTA技术.CTA技术图像对94例患者病灶检出例数较MSCT平扫多(x2=22.267,P<0.05).结论 MSCT扫描图像对肾实质结构变化显示突出,CTA各项后处理技术能直观、全面的准确显示病变区,在多角度体现肾脏与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MSCTA有利于影像医生对病变部位进行精确定位显示,准确掌握患者肾血管解剖走形,为临床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将其中出现撤机拔管困难或死亡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出现撤机拔管困难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出现撤机拔管困难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性别、既往有无吸烟史、PaO2、PaCO2、SaO2 、pH值、WBC、Hb、CRP、ALB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拔管时WBC、Hb、CRP、ALB、通气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拔管时WBC、拔管时CRP、通气时间均是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撤机困难的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医生严格掌握其影响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AECOPD患者撤机拔管的失败率,从而提高AECOPD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赵双锁;王惠霞;贾汝臻;吕天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情志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VAS、HAMD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情志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选取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肺癌化疗患者127例,随机分为情志护理干预组(64例)和常规护理组(63例).常规护理组给予肺癌常规护理治疗,情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VAS、HAMD)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率在1、3、6个月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情志护理干预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两组患者治疗前VAS、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数据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VAS、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数值上均有改变,但常规护理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情志护理干预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从数值上看,情志护理干预组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情志护理干预虽然不能延长肺癌晚期患者生存期,但能明显改善患者VAS、HAMD评分,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丽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