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一讲:抗衰延年健康老龄化

郑秋甫

关键词:衰老因素, 健康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的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不断延长,特别是由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绝对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的绝对数和比例均明显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21世纪将成为老龄化的世纪.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对老年人结肠癌术后结肠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老年人结肠癌手术前后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组织匀浆中PGE2含量.对老年人结肠癌术后病例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及谷参肠胺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老年人结肠癌组(57例)病变组织中PGE2含量(245.33±22.32pg/mg)明显高于其病变相邻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PGE2含量(89.32±35.34pg/mg)(P<0.01).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老年人结肠癌阿司匹林治疗组复发率(3/29,6/29)(10.3 %,20.7%)明显低于谷参肠胺对照组(7/28,12/28)(25.0%,43.0%)(P<0.05).结论老年人结肠癌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中PGE2含量.阿司匹林通过抑制PGE2的合成,减少老年人结肠癌术后结肠组织中PGE2含量,与降低老年人结肠癌的术后复发率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谢宜奎;李秀春;马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脑梗死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症状重,致残率高,为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找出有效防治措施,我们对1992年2月~2002年2月患缺血性脑梗死离退休人员425例进行了调查分析.首次发病后10年内复发性脑梗死106例(24.94%),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庆;郭竹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军保健办主任座谈会纪要

    2003年11月18至19日,全军保健办主任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全军各大单位保健办主任,各总医院和部分中心医院分管保健工作的院领导,以及总部直属单位卫生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3年全军干部保健工作,研究部署了2004年的工作任务,成都、沈阳、北京、南京军区卫生部和解放军总医院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做好干部保健工作的经验,与会代表观摩了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加强保健服务管理的现场.总后卫生部白书忠部长亲自到会,就认真贯彻军委、总部首长对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四总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意见>,加强军队干部保健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作者:郭雨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老年烧伤比较少见.作者对所在科室近10年间共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烧伤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王浩;邱双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豆腐的保健功能

    据营养学家研究表明,豆腐营养丰富,不被污染,不含有毒物质,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大豆加工后,蛋白质与水混合凝固成胶状物--豆腐时,其营养成分发生了变化,脂肪和糖类有所减少,而易消化和吸收的水溶性蛋白质却相应增多,这种蛋白质一般消化吸收率在85%~95%.每100g豆腐含蛋白质7.4~10g,脂肪3.5g、糖3.0g、钙227mg、磷5.7mg、铁2.1mg和一定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如赖氨酸、色氨酸、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不含胆固醇.

    作者:房征宇;房文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β-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早搏(PVC)的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美托洛尔6.25mg bid po,2周内加至25mg bid,连用3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LVEF值提高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3月时室性早搏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β-阻滞剂可明显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减少室性期前收缩.

    作者:王有生;王丽萍;孔令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4月于2002年7月30日入院.患者4月前出现心前区疼痛,范围约拳头大小,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20min,休息后能自行缓解,无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近1月来患者自觉发作次数频繁,多在劳累、情绪激动后出现,含服消心痛后缓解.查体:血压124/75mmHg.

    作者:花安华;夏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吲达帕胺致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2001年子宫肌瘤术后静脉给药(药名不详)出现过敏反应,停药后消失.患有高血压2年.口服阿替洛尔,因该药购买困难而改用吲达帕胺片(寿比山)2.5mg,1/d.

    作者:罗国银;谢红莉;霍红艳;钟灵凤;张英;祝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刺对运动性生理心理疲劳的调节作用

    目的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运动性疲劳的本质.方法本研究对某全训部队官兵运动性生理、心理疲劳进行全面观察.结果对照组情绪状况用情绪状态量表(POMS)调查测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抑郁越来越重,疲劳亦逐渐产生;精力下降的同时,紧张、愤怒等情绪较运动前明显.观察组通过针刺,简单反应时(RT)与内光融合频率(CFF)针刺前后对比均有差异,针刺后RT延长,CFF降低.血红蛋白(HGB)、血乳酸(Bla)、Glu、LDH、CPK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针刺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中枢神经向应激态转变,从而起到调节和改善机体疲劳状态.

    作者:王文远;赵建明;刘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位截瘫引起血压变异性改变及低血压晕厥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于1997年7月17日外伤致C6~7骨折伴脊髓损伤,并出现高位截瘫,在我院骨科行骨牵引治疗,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长期卧床,多次在我科康复治疗.诊断:(1)高位截瘫;(2)低血压晕厥.患者高位截瘫后,反复出现严重的血压波动,低血压40/20mmHg,高血压200/110mmHg,并经常发生低血压晕厥,经吸氧、静卧及补液,静滴参麦或口服黄芪生脉饮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治疗后,神志、血压可恢复正常.平时观察血压,发现血压变化明显,忽高忽低,通常在180~60/100~30mmHg波动.颈部MRI示:C2~T1椎间盘膨隆;C6~7段脊髓软化灶.病情稳定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提示血压变异性较大,呈多峰多谷状,波动幅度较大,无昼夜变化规律,高收缩压146mmHg、舒张压97mmHg,低收缩压63mmHg、舒张压38mmHg.患者高位截瘫前体健,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

    作者:徐波;钟忠辉;夏向南;黄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普通人群的排便习性不一,虽然多数为1~2次/d或1次/1~2d的成形便,但有时也可3次/d或1次/3d,粪便稍干结或半成形.便秘通常是指粪便干结、排便用力、不尽感以及便次减少等,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消化系统本身的病因、累及消化系统的各种系统疾病,还有一些药物的因素.

    作者:柯美云;尚文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LN3基因在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CLN3基因在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LN3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发现CLN3在所有的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水平升高现象.结论 CLN3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毛东伟;赵怡璇;李克深;李守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人肺栓塞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被栓子阻塞导致肺实质血供受阻的病理过程.栓子通常为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静脉或盆腔静脉或右心.气体、脂肪、骨髓、异物、羊水或肿瘤细胞也可栓塞肺血管,但较少见.PE的危害严重、诊断困难, 但可有效治疗,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PE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老年人常患有基础心肺疾病,常存在与PE类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致使PE的诊断困难,误诊漏诊率很高.原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PE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常更严重,抗凝治疗虽可显著减低PE的死亡危险,但治疗引起出血的危险性也随年龄而增加.因此,与其他年龄组比较,老年人PE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特点和更具难度.

    作者:俞森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代观点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疾病.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所见,慢性胃炎主要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前者具有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的组织学特点,后者可见正常腺体的萎缩及消失,通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将胃炎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进行性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与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吴本俨;王孟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氟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111例伴高脂血症及高粘血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保持原基础治疗不变,不用调脂药物;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 1/晚,4周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结果经氟伐他汀治疗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仅全血粘度有所改善(P<0.05),其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氟伐他汀具有改善血液粘度和调节血脂代谢紊乱的功能,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王效增;邱毓骦;刘海伟;张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疾病及其感染治疗的研究

    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至现在已超过20年的历史,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关Hp与上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消化界和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Hp的出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面临着一场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革命.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①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病;③胃癌;④MALT恶性淋巴瘤.尽管对Hp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对上述疾病的因果关系,特别是Hp与胃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20年来对Hp与临床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从基础到临床,从细胞水平进展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对Hp的致病机理以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已越来越明确.Hp与上胃肠道疾病关系如此密切,所以H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门的课题.

    作者:胡伏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偏头痛防治药物的应用进展

    偏头痛是一种以单侧为主的反复性的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之一.国际头痛协会将其定义为间歇性的头痛发作,并伴有自主神经失调,有或无先兆.流行病学调查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患有偏头痛,多发年龄为25~35岁.有报道[1],美国1992年年发病率250/10万,患病率为2000/10万;我国1983年6大城市调查偏头痛年发病率20.2/10万,患病率为23.9/10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偏头痛主要防治药物的应用现状.

    作者:葛海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63例军队离休干部主要死因分析

    本文对我区所属干休所1983~2002年间263名去世离休干部的死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胜;朝克;徐智晔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院外及时诊治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6年6月~2002年11月共救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例,均为男性,年龄66~72岁,平均为69岁.有冠心病史8例,高血压病史3例,糖尿病史1例.9例均为急性起病,,其中5例在我所初发急性心肌梗死.9例均在活动中发病,起病至就诊时间为30min~6h不等.

    作者:李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第一讲:抗衰延年健康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的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不断延长,特别是由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绝对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的绝对数和比例均明显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21世纪将成为老龄化的世纪.

    作者:郑秋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