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俊;吴笑田
目的:研究阴部神经的应用解剖,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12侧成人尸体标本,于臀部进行解剖,观察阴部神经、阴部内动静脉的走行、直径及体表投影.结果:阴部神经的体表投影为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下1/3内侧12 mm,其可游离的大长度(自起始处至骶结节韧带上缘)为(38.74±1.39)mm.结论:应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上的周围神经与阴部神经吻合来恢复截瘫患者的排便、排尿及性功能具有可行性.
作者:孙鸿斌;尹维田;孙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作者对1986-2002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病,年龄在6~16岁的患儿116例进行临床分析,以便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①病因和血压分布:儿童高血压的评定标准为通过3次不同时间的血压测定,按年龄、性别、平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在90~95百分位之间者为正常血压高限(临界高血压);按年龄、性别、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在95百分位以上者为高血压.116例儿童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肾实质性疾病79例,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51例,急进性肾炎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肾炎性肾病13例;继发性肾性高血压25例,包括狼疮性肾炎1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10例,溶血尿毒综合征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5例,肾动脉狭窄1例,嗜铬细胞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②症状: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92例(79.3%),烦躁、心悸、乏力12例(10.3%),恶心、呕吐5例(4.3%),抽搐4例(3.5%),一次性视物障碍3例(2.6%),包括眼底视网膜动脉痉挛伴渗出2例,视乳头水肿1例.
作者:赵学良;张小飞;孙志克;吕建莉;董贵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院于2002年8月收治1例产后4 h右上腹痛、阴道流血、抽搐病例,经抢救无效死亡,考虑其死亡原因为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1临床资料患者,31岁.第三胎足月顺产,产后右上腹痛,阴道流血不止,恶心、呕吐、抽搐4 h转送本院.入院检查:Bp155/110 mmHg,P 110次·min-1,R 23次·min-1,神志清,表情淡漠,贫血貌;肝肋下2 cm,肝区叩痛(+),脾脏未触及;宫底脐上两横指,子宫边界清楚,有一定硬度,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专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会阴部肿胀,无裂伤,宫颈边缘整齐,无裂伤,宫口有持续性流血,量中等.实验室检查:RBC 280×1012·L-1,WBC 13.5×109·L-1,Hb 80 g·L-1,红细胞压积0.36,网织红细胞0.100,纤维蛋白原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外周涂片红细胞破碎、变形,可见三角形、头盔形红细胞;尿常规,RBC 15~25/HP,WBC 2~5/HP,尿蛋白(++);肝功:AST 80 U·L-,谷氨酰转移酶320 U·L-,总胆红素33 μmol·L-1,直接胆红素6 μmol·L-1,间接胆红素27 μmol·L-1.治疗与结果:入院诊断为妊高征,产后子痫.入院后给予镇静、降压、解痉、清宫、止血等综合处置,合血出现溶血反应而未能输血,患者入院后出现黄疸、视物模糊、注射针孔出血、血尿,并逐渐意识丧失、抽搐加重、瞳孔不等大,入院后2 h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郭俊俊;吴笑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卡压更有效的松解方法.方法:将40例尺神经卡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纯作神经外膜松解,另一组在神经外膜松解的基础上,于病变神经周围注入醋酸泼尼松龙1 mL.结果:使用醋酸泼松龙组术后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均较未使用组恢复得好.结论:醋酸泼尼松龙可对受卡压的周围神经起到化学松解作用,能使松解术后的神经功能更快、更好地恢复.
作者:王明礼;王军强;赵春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髓性白血病存在着骨髓基质细胞的异常.本文从基质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支持作用、基质细胞异常与髓性白血病的关系、基质细胞对髓性白血病细胞株的促分化作用以及细胞因子对髓性白血病的促分化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阐明基质细胞对髓性白血病细胞的促分化作用,并描述基质细胞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昆;徐文贵;陈强;范洪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定量分析左室心肌舒张运动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确诊心梗病人和30例年龄匹配正常人.采用心尖部位长轴切面,分别显示左心室6个室壁不同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同步运动曲线,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梗组QTVI可敏感地定量显示出舒张期平均峰值速度显著下降(P<0.01);舒张波持续时间缩短(P<0.05);IVR时限延长(P<0.05);表明心肌舒张功能的损害.QTVI舒张功能参数VE/V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r=0.61,P<0.05),且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QTVI技术作为定量定性评价心肌舒张功能的新方法,优于传统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军;石卫东;高东梅;伊莲花;卢尔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本院2002-2003年门诊就诊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40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12例,年龄30~50岁,病程数周至半年以上,一般为2~3个月.发病前多有呼吸道炎症、感冒、咽痛等病史.起病多急骤,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部位疼痛和压痛,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彩超检查:甲状腺增大,内见大小不等呈片状不均质低回声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彩色血流显示较丰富.同位素检查:FT3、FT4增高,STSH降低.药物组成:牛蒡子30 g,柴胡20 g,葛根20 g,羌活20g,白芷2 g,黄苓20 g,石膏20 g,白芍20 g,甘草20 g,丹参20 g,莪术20 g,赤芍20 g,川芎20 g.伴发热、咽痛者加双花20 g,连翘20 g,板兰根20 g;声音嘶哑者加麦冬20 g,玄参20 g;咽部异物感加厚朴20 g,半夏20 g,苏子20 g.
作者:辛红卫;田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生长抑素(S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的负性激素,在其多种作用中,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尤为重要.SS是通过生长抑素受体(SSTR)发挥其作用,研究表明:SSTR各亚型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和SS类似物亲和性不同.采用与各亚型高亲和性的SS类似物可起到诊断与治疗肿瘤的目的.
作者:郭宏华;焦健;王江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蝎毒(scorpion venom,SV)及其分离组分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00和800 mg·L-1的SV可明显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P<0.01或P<0.05).蝎毒组分(SV-Ⅰ、SV-Ⅱ和SV-Ⅲ)在浓度为200、400及800 mg·L-1时,对B16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在400和800 mg·L-1时,可使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P<0.01),S期细胞呈降低趋势,而SV对细胞周期进程未见明显影响.当SV、SV-Ⅰ、SV-Ⅱ及SV-Ⅲ的浓度为400和800 mg·L-1时,对B16细胞集落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毒及其组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存活与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纯化后各组分的抑瘤作用优于蝎毒,但其抑制作用低于阳性对照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组.提示蝎毒引起细胞周期进程改变可能是其抑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付士波;鞠桂芝;杨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成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三维培养模型.方法:将边长500 μm的方形网膜片神经纤维层向下浸入12孔培养板的胶原溶液层中,胶原溶液凝固后,培养孔内加入无血清MEM培养液.相差显微镜观察生长情况.应用羊抗鼠FITC-Thy-1.1单克隆抗体鉴定培养的神经节细胞突起.结果: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突起在凝胶中呈螺旋迂曲生长,可存活2周以上.免疫组化荧光显色神经节细胞突起呈阳性反应.结论:应用凝胶做支持物对成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三维原代培养,是一种成功的、可广泛应用的培养方法.
作者:张小猛;徐春玲;庞利民;张晓光;高野雅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是否能在体外促进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及分化.方法:Neurosphere法分离、克隆E12~14 d Wistar大鼠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同时从羊膜中分离羊膜上皮细胞.将神经干细胞与羊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共培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羊膜上皮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行检测.结果:羊膜上皮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表面抗原;与羊膜上皮细胞共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的分化细胞总数、分化为神经元的百分率及神经元初级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膜上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羊膜上皮细胞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且主要向神经元分化,并促进神经元初级突起的生长.提示羊膜上皮细胞为神经干细胞提供促进其分化及存活适宜的微环境.
作者:孟晓婷;陈东;刘佳梅;路来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uller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其钙(Ca2+)通道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uller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定性观察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uller细胞bFGF表达的变化;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高糖条件下Muller细胞Ca2+通道的变化.结果:高糖可以刺激视网膜Muller细胞表达bFGF,对Ca2+通道无明显影响.结论:高糖刺激Muller细胞bFGF的表达,而发挥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在此过程中Ca2+通道无明显变化.
作者:冷瀛;王溪原;王越晖;张文杰;张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a)分离、鉴定的方法,确定其耐药谱.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厌氧培养技术及生化鉴定的方法从临床青少年牙周炎、成人快速进展型牙周炎及青少年严重牙龈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分离出A.a.在此基础上进行了10种抗生素对所分离的全部A.a菌株及1株标准菌株低抑菌浓度的检测.结果:共分离出24株A.a,其对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及青霉素G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罗红霉素、甲硝唑、链霉素、红霉素及头孢唑啉钠敏感.结论:罗红霉素、甲硝唑、链霉素、红霉素及头孢唑啉钠在治疗与A.a相关的牙周病能够发挥作用,本研究为A.a耐药性质粒的提取及鉴定打下了基础.
作者:李毅;杨涛;孙延波;关显智;黄洋;孙宏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以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斑丘疹为特征,临床上多见散发病例.2003年5-6月长春市为SARS疫区,尚有风疹流行,现将资料完整的42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来源于长春市,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1 7例,年龄7~28岁,平均19.8岁.10岁以下2例(4.76%),10~17岁5例(11.81%),18~28岁35例(83.33%).病程1~5 d,平均病程3.3 d.能肯定有接触史者18例(42.8%).
作者:姜兰香;张亚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在损伤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旨在阐明其在末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和碾压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GF-B的表达.结果:两类损伤模型中,损伤近端神经和再生轴突PDGF-B的表达均增强.两类损伤模型均可见损伤神经远端的雪旺氏细胞PDGF-B表达量明显增加,在碾压伤模型中,随着轴突-雪旺氏细胞关系的恢复,PDGF-B表达水平下降,并终恢复正常;在切割伤模型中,二者关系不能恢复,PDGF-B减至极低水平.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PDGF-B的表达增强在末梢神经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洪发;李伟;张丽红;王长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与生理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例正常非孕妇女、36例正常妊娠妇女(早、中、晚期各12例)和30例妊高征患者(轻、中、重度各10例)血浆ADM浓度,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各阶段ADM水平均高于非妊娠妇女(P<0.05),妊高征组血浆ADM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1),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ADM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ADM水平呈正相关(r=0.822,P<0.01),低体重儿发生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ADM参与维持人类正常妊娠.在妊高征发病机制中,ADM可能是代偿性升高.
作者:阮利红;李静波;潘宇;苑爱军;何凯;朱凤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头孢噻肟(CTX)短疗程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环丙沙星100 mL,每日2次静点)、治疗1组(CTX 2.0 g,每8 h静脉注射1次)和治疗2组(CTX 2.0 g,每12 h静脉注射1次,同时放腹水后腹腔注射CXT 2.0 g每日1次),疗程均为10 d,同时给予保肝、支持及对症治疗,观察CTX治疗SBP的疗效.结果:治疗2组治愈、好转人数均比治疗1组多,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TX是治疗SBP的有效药物之一,尤其同时放腹水及腹内注药效果更佳.
作者:孙文伟;郭宏华;黄凤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是相对特异性的肿瘤血管生成标志物,通过抑制其表达或阻断其效应从而抗肿瘤生长是目前国外研究热点.现就VEGF及受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作一综述.
作者:王广义;王旭;谭毓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发病中的作用及甲基强地松龙(甲强龙)对IPF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甲强龙治疗前后的14例IPF病人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IL-8的变化,并与10例非IPF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IPF病人的血清及BALF中TNF-α及IL-8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甲强龙治疗后病人的TNF-α及IL-8均明显下降(P<0.01).IPF组中,BALF中TNF-α及IL-8的水平均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0.831,P<0.01;r=0.885,P<0.01).结论:TNF-α及IL-8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甲强龙抑制其表达.
作者:彭丽萍;左梦华;迟宝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2年8月-2003年5月本院对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8~75岁,其中贲门黏膜撕裂征5例,胃溃疡出血4例,胃息肉电切后创面渗血4例,十二指肠球溃疡出血3例,食道及胃取病理后活动性出血3例,胃癌术后吻合口溃疡出血2例.1.2方法使用2.5 mL医用生物蛋白胶,用红、蓝字注射器分别抽吸主体溶解液与主体胶的混合溶液、催化剂溶解液与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后,将连接针座固定在推液器锥头上备用.为加速溶解,可在37℃水浴中振摇,但要注意制备溶液后的红字注射器针头与制备溶液后的蓝字注射器针头不要混用,以免凝胶提前形成.内镜下找到出血位置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出血部位,使视野暴露清晰,为寻找佳位置,可先将生物胶双腔输送导管沿内镜活检孔道插入,注入少量无菌蒸馏水,变换患者体位,使出血点位于输送导管下部,确定导管内液体可滴至出血位置表面后,向双腔输送导管外端的2个输入口同时分别注入红蓝注射器内已配制好的混合溶液,为避免凝胶将内镜阻塞,需将输送导管前端插至距内镜镜头1.0~1.5 cm处,且导管前端与出血部位保持0.5~1.0 cm.将注射器内混合溶液全部推完后,再向导管内推注5 mL空气,使导管内液体全部滴至出血部位,其表面可形成乳白色纤维蛋白凝胶.
作者:赵莹;朱佳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