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导管治疗老年肺癌大量血性胸水临床分析

王虹蛟;史春山;王强;杨帆;管恩杰

关键词:留置导管, 治疗, 老年, 肺癌, 血性胸水, 现报道如下, 导管引流, 方法
摘要:本文作者采用留置导管引流的方法治疗老年肺癌大量血性胸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容量天然人源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单链抗体的淘选

    目的:从大容量抗体库中淘选全人源化抗乙型肝炎病毒PreS1的单链抗体.方法:以6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来源,构建了1010人源天然单链抗体库,并以PreS1抗原肽进行淘选.3轮淘选后,单克隆经ELISA检测,富集的特异性单克隆经E.coli HB2151表达后进行Western检测并测序.结果:3轮淘选之后,噬菌体的投入/产出比提高了100倍.抗原抗体反应结果显示,A410=1.0的抗PreS1的单链抗体得到富集.Western结果显示其插入的单链抗体片段正确.该抗体基因序列的DNAPLOT软件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抗体是人抗体,其VH属于VH1亚族,Vλ属于Vλ1亚族.结论:这一技术是获得全人源化抗PreS1的单链抗体的有效途径,同时为基因工程抗体用于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

    作者:盛辉;苑春莉;张志超;胡学军;迟宝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苦碟子口服液对小鼠及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碟子口服液(KDZOL)对学习记忆方面的影响.方法:用东莨菪碱破坏小鼠和大鼠的学习记忆,以益智健脑口服液(YZJNOL)为阳性对照药,通过小鼠跳台法、大鼠水迷宫法,观察KDZOL对正常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防治作用.结果:对正常小鼠,KDZOL 10、20 g·kg-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第2天重复测试错误次数及错误发生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小鼠,KDZOL 20 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第2天重复测试错误次数及错误发生的潜伏期差异显著,KDZOL10 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对正常大鼠及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大鼠,KDZOL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水迷宫学会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KDZOL能改善正常小鼠及东莨菪碱损害小鼠的学习记忆回避的能力,对正常大鼠及东莨菪碱损害大鼠的空间辨别能力无明显改善.

    作者:谢湘林;周鸣;刘宏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红景天醇提取物对老龄小鼠肝细胞过氧化脂质及其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景天醇提取物对肝细胞凋亡测定的作用.方法:肝脏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测定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磷钨酸法,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结果:红景天醇提取物显著降低小鼠肝及血清LPO含量,同时使细胞的高凋亡率显著下降.结论:红景天醇提取物具有抗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宋祥福;张静春;吴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口服美托洛尔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相继入院的AMI发病≤24 h患者3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美托洛尔+常规治疗)1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1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用药2周后左心室功能,并观察心率、血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而舒张功能各指标明显改善(P<0.05),尤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T)明显延长(P<0.01);心率、收缩及舒张压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结论:AMI发病24 h内口服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率与血压可能亦是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因素之一.

    作者:赵利华;赵颖;杨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共检测肺癌4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对照组共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利用ICP-AES法同时检测血清中Al、B、Ba、Be、Cd、Ca、Co、Cu、Cr、Fe、In、La、Mg、Mn、Ni、P、Pb、Sr、Ti、V、Y、Zn和Zr等24种元素含量.

    作者:王星云;杨青;邵立平;李晓微;刘洪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芪冬颐心口服液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QDYX)对正常犬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犬的影响.方法:采用麻醉开胸犬,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氧代谢参数,并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酶学变化.结果:1.0、2.0 g·kg-1 QDYX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论:QDYX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秋静;吕文伟;路航;刘芬;杨世杰;华玉强;季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氧化苦参碱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大鼠动作电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正常及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在体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结果:给予 3、15和30 mg·kg-1的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延缓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静脉给予30 mg·kg-1的OMT能减小AP的幅值,缩短APD50和APD90,降低Vmax.结论:OMT对心肌细胞AP的影响可能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霞;李英骥;葛静岩;张文杰;钟国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CMV肝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CMV病原检测阴转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更昔洛韦的相关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可显著降低转氨酶,促进黄疸消退,同时CMV病原检测有较高的阴转率,且无血液、肝肾方面的副作用.

    作者:李玉梅;戴春来;孙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主动脉气囊反搏术支持下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的直接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主动脉气囊反搏术(IABP)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0例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年龄63.5岁)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15例行股动脉IABP支持,对照组15例未行股动脉IABP支持,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评价PCI术后7 d存活心肌面积,应用多巴酚丁胺后梗塞区运动异常的节段的积分减少≥1,梗塞区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减少(IWMSI)>0.22作为存活心肌的诊断标准.对30例AMI患者采用Wagner心电图记分法,进行QRS记分判定心肌梗塞面积.结果:15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存活心肌面积及QRS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ABP组LVEF于(67±26)d有明显改善.结论: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和降低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从而提高了AMI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安全性.

    作者:刘斌;李淑梅;尚士芹;刘永生;鲁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应激和抑郁引起以海马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海马容量降低.抗抑郁药的慢性治疗通过促进海马细胞增殖和神经元数目增加,抵抗或克服应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萎缩和丢失,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抗抑郁药可能作用于调节神经元的生成和存活的特殊的转录因子和靶基因.深入地理解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萝摩苷对大鼠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萝摩苷对脑缺血缺氧所引起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的ATP、乳酸、肌酸磷酸激酶(CPK)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萝摩苷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结果:萝摩苷可明显升高ATP,并降低脑组织中乳酸、CPK、和MDA含量,而且随着萝摩苷浓度的增加,·OH清除率明显升高.结论:萝摩苷对脑缺血引起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自由基有关.

    作者:王健春;唐笑迪;李天舒;侯中赤;孙连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肿胀技术在烧伤整形术区中的应用

    在进行切痂、取皮、植皮及整形手术时,由于不能用止血带,不仅失血多,而且手术野出血、渗血给手术带来不便.将脂肪抽吸注液肿胀技术应用于上述部位的切痂、取皮、瘢痕切除等手术以减少手术出血,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杨佳伟;曹桂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化培养体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化培养体系.方法:用快速灵敏的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对纯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了纯的单一细胞群,星形细胞MTT测定的A值为0.255±0.012.结论:建立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培养体系可以快速、高效得到纯度高的贴壁的星形细胞.

    作者:马丽娜;赵文静;洛涛;野元裕;古川昭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腰神经后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为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尸体上解剖观测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走行、长度、宽度、分布情况.结果:腰神经后支是在椎间孔处发自腰神经主干,长度为4.46~6.20 mm,宽度为0.73~1.62 mm,自L1至L5逐渐减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主干,入刀点应在通过同序数腰椎棘突中点水平线距后正中线外约22~30 mm处,自上而下与后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垂直进刀深度约34~40 mm.结论:提出了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的解剖学依据,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作者:高振平;牛松青;王晓慧;张振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肾系膜细胞CTGF mRNA表达的规律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及牛血清白蛋白(BSA),RT-PCR法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结果:与加入BSA组比较,AGE-BSA组TGF-β1和CTGF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TGF-β1 mRNA表达增强发生时间早于CTGF.结论:AGEs能明显诱导肾系膜细胞CTGF mRNA表达上调,并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作者:周桂华;李才;苗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RT-PCR方法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类型

    目的:提高RT-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敏感性,探讨适逆转录酶用量、适退火及延伸温度以及PCR周期数,确定bcr/abl的融合类型,并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改变PCR条件,将常规用量的逆转录酶减少到常规的1/4(5 U),退火温度由原来的50℃增加至60℃,反应周期数由原来的30周期增加到45周期,检测临床164例CML患者标本.结果:可使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出率由原来的10-4提高至10-5~10-6.155例Ph染色体阳性的患者中发现bcr/abl融合基因类型,其中b3/a2型78例,b2/a2型54例,b3/a2和b2/a2两型均有者为23例;9例Ph染色体阴性病例中,b3/a2型1例,b2/a2型3例,两型均有1例,阴性4例(即Ph-bcr-CML).结论:几乎所有CML患者都有bcr/abl融合基因,并存在不同类型,有少部分患者体内同时存在两类不同嵌合体的白血病细胞,即两种不同的突变细胞株,预示着患者预后差.

    作者:袁长吉;迟宝荣;姚程;易永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房疼痛患者乳腺超声图像分析

    目的:分析乳房疼痛(乳痛)患者的超声图像,用超声检查法初步诊断乳痛的病因.方法:对76例乳痛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进行分析.结果:76例乳痛患者中47例(61.8%)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的乳腺增生症.其中28例声像图上表现为双乳弥漫性改变,无局部肿块.19例在上述改变的基础上同时伴有局部回声异常或肿块.乳腺结构正常27例(35.5%).乳腺癌2例(2.6%).结论:乳腺增生症是乳痛的主要原因,仅用超声检查的方法诊断单纯的小叶增生症尚有一定困难,但对伴有局部回声异常或肿块的乳腺增生症有诊断意义.

    作者:周晓琦;吕冬梅;李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获取高特异性pICln抗体的抗原选择

    目的:选择pICln的合成肽作抗原制备高特异性的pICln抗体.方法:利用固相合成技术,先合成pICln碳端氨基酸残基序列的18肽,以此肽为抗原对兔进行3次免疫,用Western blot和ELISA 检测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结果:PVDF膜上只在分子量40 000位置出现一条带;ELISA检测血清在6 400倍稀释时仍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结论:选择性的pICln合成肽作抗原得到了高特异性、高效价的血清抗体,为pICln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作者:马颖哲;李俐;王守春;马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X射线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的量效关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得到电泳带,用Phosphor Imager扫描仪分析数据.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异源二聚体p65/50的DNA结合活性与假照组相比有所增强,在0.100 Gy处出现峰值,然后逐渐回降,到6.000 Gy时再一次升高;但同源二聚体p50/50的DNA结合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高、低剂量X射线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以异源二聚体p65/50增强为主.

    作者:金顺子;宋祥福;刘树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怡开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白微栓的临床观察

    1980年有学者首次报道甲襞管襻中出现流动的白色微血栓,简称白微栓.有资料表明糖尿病发生白微栓的发病率为13.2%,糖尿病早期肾病白微栓的发生率未见报道.本院自2002年2月始,应用怡开针剂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通过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发现怡开针剂能够消除白微栓,降低毛细血管压,改变血液流速,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宜民;张滨;邓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