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并发多发性子宫肌瘤1例

韩朝霞

关键词:双侧卵巢, 交界性, 黏液性囊腺瘤, 继发性闭经, 下腹部, 阑尾切除术, 临床资料, 腹部包块, 食欲, 结婚, 患者, 腹胀, 分娩, 发烧, 盗汗, 大便
摘要: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下腹部不适5年,继发性闭经2年,伴下腹部包块3月余.该患自觉下腹部不适、腹胀、食欲欠佳近5年.近2年自觉小便频,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无消瘦、乏力,无盗汗、发烧.无任何原因继发性闭经2年.15岁初潮,22岁结婚,24岁正常分娩一男活婴.于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产妇共104例.

    作者:张闻宇;姜延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胡芦巴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肾脏抗氧化防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胡芦巴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胡芦巴治疗糖尿病大鼠12周后,观察其血脂水平及肾脏的抗氧化能力.结果:经过胡芦巴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下降,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所升高,丙二醛(MDA)水平下降.结论:胡芦巴能够调解糖尿病大鼠的脂代谢紊乱,增强肾脏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石艳;李才;张秀云;苗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DNA损伤诱导细胞周期解偶联

    目的:观察DNA损伤因子丝裂霉素(MMC)能否诱导细胞周期解偶联.方法:采用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并分析细胞倍体的变化.结果:1.0及2.0 mg·L-1 MMC作用后24 h,SKOV-3细胞八倍体数显著增高(P<0.01,P<0.05).1.0、2.0及4.0 mg·L-1 MMC作用后24 h,L929及EL-4细胞八倍体数显著增高(P<0.05,P<0.01,P<0.01及P<0.01,P<0.05,P<0.01).结论:MMC可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KOV-3、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及小鼠淋巴瘤细胞EL-4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

    作者:鞠桂芝;付士波;闫凤琴;李鹏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的烈性传染性疾病,可使患者肺部受累,发生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本文作者在SARS流行时,是首批接触并治疗SARS的医生,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伟;于晓丽;艾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ELISA及细菌培养涂片方法诊断淋病混合非淋菌性尿道炎180例

    1 临床资料 就诊的疑似病例180例,男性104例,女性76例,年龄11~69岁,平均40岁.除1例11岁女童游泳感染外,均有不洁性生活史,伴有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及排尿刺痛感.经实验室检测诊断,急性淋菌性尿道炎130例,慢性淋菌性尿道炎50例.

    作者:于军;贺丹;王丽;郭瑞心;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载荷下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及位移

    目的:揭示在不同载荷下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基牙应力分布及位移规律,指导临床义齿制作.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天然牙及中间种植体受力后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规律.结果:4种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均是天然牙的4~5倍;集中垂直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的2倍;斜向集中载荷与斜向分散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大约是分散垂直载荷下种植体大应力值的3倍;分散载荷下天然牙大应力值均较集中载荷时低.牙合龈向种植体大位移值远小于天然牙|3位移值,在颊舌向和近远中向两者位移差值较小.结论:颊舌向力是破坏修复体的主要因素,应降低牙尖斜度;集中载荷比分散载荷破坏作用大,应消除咬合高点,建立分布均匀的多点咬合接触.这种固定桥是可行的.

    作者:陈尔军;周延民;马辰春;丛志强;姜拥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宽大扇形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

    治疗上睑下垂,目前多采用额肌瓣悬吊的方法,但此方法也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垂睑外形欠佳、睑外翻等,为改进传统单纯额肌瓣悬吊存在的缺点,本文作者采用改进的宽大扇形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茁昕;李燕;刘莉;宋彬;孙轶峰;夏青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X射线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的量效关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得到电泳带,用Phosphor Imager扫描仪分析数据.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异源二聚体p65/50的DNA结合活性与假照组相比有所增强,在0.100 Gy处出现峰值,然后逐渐回降,到6.000 Gy时再一次升高;但同源二聚体p50/50的DNA结合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高、低剂量X射线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以异源二聚体p65/50增强为主.

    作者:金顺子;宋祥福;刘树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0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例健康人和45例AP患者发病后第1、2、3、4和5天血清IL-10、CRP浓度.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未检出IL-10.AP患者血清中IL-10于发病第1天升高,2~5 d逐渐降低,且发病第1天轻型胰腺炎(MAP)组 IL-10血清浓度明显高于重型胰腺炎(SAP)组,第2~5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MAP发病第1天 IL-10浓度明显高于第2、3、4、5天(P<0.01),SAP发病第1~3天IL-10浓度明显高于第4、5天(P<0.05),不同病因所致的AP,或伴发胰腺坏死与液体聚集时,血清IL-10和CRP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患者血清IL-10在发病早期有其变化规律,可用于早期辅助诊断,尤以发病第1天血清IL-10水平有利于MAP与SAP的鉴别.外源性IL-10可能成为治疗早期AP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检测IL-10、CRP可作为急性胰腺炎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韩喜春;韩宁;张颖超;王禹;贾明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冠心病28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与冠心病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且易伴发.据国外文献报道,两者并存占肺心病16.5%~32.7%,国内尸检证实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率约25%~70%.由于肺心病与冠心病临床表现相似,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诊断困难,甚至延误治疗.

    作者:朱立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应激和抑郁引起以海马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萎缩、海马容量降低.抗抑郁药的慢性治疗通过促进海马细胞增殖和神经元数目增加,抵抗或克服应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萎缩和丢失,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在于抗抑郁药可能作用于调节神经元的生成和存活的特殊的转录因子和靶基因.深入地理解应激和抗抑郁药治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动脉内膜损伤后增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aptopril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AT1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术前1 d至术后14 d分别给予captopril 2 mg·kg-1·d-1与valsarta 10 mg·kg-1·d-1,单纯损伤组不给药.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7、14 d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于术后14 d对各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度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血浆PAI-1、ET水平及内膜的厚度、管腔狭窄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损伤组(P<0.05).结论:captopril与valsartan均可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作者:王晔玲;赵利华;张京平;暴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颅内动脉瘤电解离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电解离弹簧圈(GDC)栓塞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167例颅内动脉瘤行GDC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静脉全麻组81例)和B组(局麻组86例).分别观察术前、手术开始、导管达到瘤体时、栓塞时及术终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静脉全麻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局麻组有7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脑血管严重痉挛.两组间术中各时期循环系统参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麻醉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非常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冯艳华;赵恒兰;韩树海;李新白;刘环秋;范伟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TNP-470和MMC联合应用对鼠结肠癌生长和肝转移的作用

    目的:研究O-(氨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TNP-470)和丝裂霉素(MMC)联合应用对结肠癌生长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结肠癌的原位生长和肝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NP-470组、MMC组及联合用药组(TNP-470+MMC).结果:4个组瘤重分别为(499±247)、(478±180)、(275±80)和(255±65)mg,肝转移率分别为87.5%、25.0%、75.0%和12.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抑制作用明显(P<0.01),且治疗后各组裸鼠活动良好,无明显体重减轻.结论:TNP-470与MMC联合应用对结肠癌的生长及肝转移的抑制有协同作用,且未加重TNP-470引起的体重减轻等毒副作用.

    作者:所剑;徐越超;金洪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化培养体系的建立

    目的:建立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化培养体系.方法:用快速灵敏的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对纯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了纯的单一细胞群,星形细胞MTT测定的A值为0.255±0.012.结论:建立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条件培养体系可以快速、高效得到纯度高的贴壁的星形细胞.

    作者:马丽娜;赵文静;洛涛;野元裕;古川昭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几丁质胶原网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目的:探索利用几丁质胶原网架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软骨的方法.方法:取2周龄的新生兔关节软骨,经消化、传代培养后,将获得的软骨细胞与牛Ⅰ型胶原、人血冻干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按一定比例混合,将几丁质纤维网架浸入上述混合物中制成人工软骨培养物并在体外培养.将培养1周的组织工程培养物,植入同种异体动物皮下组织培养4周,观察组织工程软骨的形成情况.结果:细胞在几丁质网架培养物中分布均匀,细胞多呈三角形或梭形,培养物体积收缩不明显,经体内培养存活的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有血管和炎性细胞的侵入.结论:用胶原蛋白和人血纤维蛋白混合凝胶与几丁质纤维网架载体为支架植入软骨细胞以后,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培养构建出较大的组织工程软骨.

    作者:池光范;侯宜;周余来;侯立中;颜炜群;杨同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怡开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白微栓的临床观察

    1980年有学者首次报道甲襞管襻中出现流动的白色微血栓,简称白微栓.有资料表明糖尿病发生白微栓的发病率为13.2%,糖尿病早期肾病白微栓的发生率未见报道.本院自2002年2月始,应用怡开针剂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通过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发现怡开针剂能够消除白微栓,降低毛细血管压,改变血液流速,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宜民;张滨;邓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苦碟子口服液对小鼠及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碟子口服液(KDZOL)对学习记忆方面的影响.方法:用东莨菪碱破坏小鼠和大鼠的学习记忆,以益智健脑口服液(YZJNOL)为阳性对照药,通过小鼠跳台法、大鼠水迷宫法,观察KDZOL对正常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防治作用.结果:对正常小鼠,KDZOL 10、20 g·kg-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第2天重复测试错误次数及错误发生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对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小鼠,KDZOL 20 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第2天重复测试错误次数及错误发生的潜伏期差异显著,KDZOL10 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第1天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对正常大鼠及东莨菪碱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大鼠,KDZOL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水迷宫学会次数无明显差异.结论:KDZOL能改善正常小鼠及东莨菪碱损害小鼠的学习记忆回避的能力,对正常大鼠及东莨菪碱损害大鼠的空间辨别能力无明显改善.

    作者:谢湘林;周鸣;刘宏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溶栓素产品纯度的检测

    目的:检测经工业生产工艺生产的溶栓素样品的纯度.方法: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溶栓素的纯度,采用质谱检测溶栓素产品中小分子和赋形剂成分.结果:溶栓素在3种电泳凝胶都呈单带,溶栓素高效液相色谱的主峰积分面积达98.6%,经质谱表征可见众多小分子信号峰.结论:尽管溶栓素样品中存在众多小分子,但按照目前新药申报要求,已经达到新药申报标准.

    作者:程熠;洪敏;张云龙;李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补血活血中药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TNF-α及sTNFRⅠ、Ⅱ水平的调节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NF-α及sTNFRⅠ、Ⅱ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是重要的促炎症因子,与OLP的病理过程有关.为此,本文作者选用了补血活血中药,对26例OLP患者进行治疗,并以临床上治疗OLP较常用的药物雷公藤多甙片为对照,观察其对TNF-α、sTNFRⅠ、Ⅱ水平的调节,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郭兮惠;俞亚琴;万英明;贾涵;史苍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