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喜;宋京郁;尹学哲
本文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6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燕;周献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第一跖骨内翻,拇趾斜向外侧,称拇外翻.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第一跖骨向内位移,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而斜向外侧的畸形.尤以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发病后常并发足痛、拇滑囊炎,甚至骨关节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现将2003年11月-2004年3月吉林大学临床三系在校100名女大学生的拇趾外翻情况及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张远鹰;刘美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非清髓性预处理条件下,纯化的供鼠NK细胞对MHC半相合小鼠骨髓移植(BMT)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以CB6F1 H-2d/b (BALB/c H-2d ×C57BL/6 H-2b )小鼠为受者,C57BL/6 H-2b 小鼠为供者.60只受者小鼠根据不同照射剂量及不同NK细胞输注量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经9.0、7.0、6.0 Gy3个剂量 60 Co照射.经9.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Ⅰ)、半相合BMT组(Ⅱ).经7.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Ⅲ)、半相合BMT组(Ⅳ)、NK细胞移植1组(Ⅴ)和NK细胞移植2组(Ⅵ).经6.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Ⅶ)、半相合BMT组(Ⅷ)、NK细胞移植1组(Ⅸ)和NK细胞移植2组(Ⅹ).在照射后4 h移植供鼠骨髓细胞,其中NK细胞移植1组(Ⅴ、Ⅸ)每只受鼠移植前输注纯化供鼠NK细胞1×10 6,NK细胞移植2组(Ⅵ、Ⅹ)每只受鼠移植前输注供鼠NK细胞5×10 5.以血常规、体重、生存期等变化为指标,观察60 d.结果:①生存期:Ⅰ组为(5.83±0.98)d,其他组小鼠生存期均大于60 d.②移植后第10天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Ⅴ、Ⅵ组WBC和PLT分别为(1.05±0.30)×10 9·L -1 、(53.50±12.11)×10 9·L -1 及(0.95±0.26)×10 9·L -1 、(47.17±11.82)×10 9·L -1 ,明显高于Ⅲ、Ⅳ组(P<0.01);Ⅸ、Ⅹ组WBC和PLT分别为(0.98±0.34)×10 9·L -1 、(50.67±12.58)×10 9·L -1 及(0.88±0.29)×10 9·L -1 、(45.33±14.36)×10 9·L -1 ,明显高于Ⅶ、Ⅷ组(P<0.05).结论:MHC半相合BMT小鼠移植前输注纯化的供鼠NK细胞促进其造血重建.
作者:王春燕;郭坤元;姜振宇;吴岚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塑料制作的义齿使用寿命短,基托容易折断,现推荐一种高频铸造局部义齿的修复方法.
作者:杨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育技术中应用促排卵药物后出现的医源性并发症.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体液从血管内向腹腔内转移,增加第三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含量,引起腹水、胸水和组织水肿.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也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其发病可能与多因素有关,很多研究表明OHSS的发生与一些细胞因子相关,特别是VEGF、IL-6等与OHSS的关系密切.
作者:郑喜;宋京郁;尹学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醛对小鼠肺组织形态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3个甲醛染毒组(20、40和80 mg·m -3 )进行静式染毒.每天2 h连续染毒5周后将小鼠全部处死,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变化,并测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光镜下可见吸入甲醛的小鼠肺毛细血管充血,肺泡间隔增宽,有炎细胞浸润,随着染毒剂量增加病理改变加重;20、40和80 mg·m -3 组小鼠肺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均呈剂量-效应依赖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醛可损伤小鼠自由基清除系统.
作者:于光艳;刘基芳;李铁骥;李玲;李文兴;朱健;栗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193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71名正常女性对照者ESR1基因上RS2077647位点的基因型,以SPSS11.0软件卡方检验处理数据.结果:①RS207764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②RS2077647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PR表达相关,不同年龄组、不同肿瘤大小组和孕激素受体(PR)阴性与阳性组间,RS2077647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RS2077647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人群与正常对照者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S2077647位点基因的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PR表达相关,与乳腺癌易感性无关.
作者:徐迎春;张凤春;林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构建人腺体激肽释放酶(hK2)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扩增出hK2基因,先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然后将hK2基因亚克隆至酵母pPICZαC表达载体上,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一个核苷酸长度为738 bp的基因,同源比较结果表明,与GenBank(NCBI:AF188746)公布的hK2的基因序列有99%的同源性,序列分析表明有一个氨基酸出现变异.酶切表明hK2基因正确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结论:成功构建出hK2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hK2.
作者:路英丽;张家颖;邹冬辉;张媛媛;李丹地;王忠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同时并用乌体林斯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胸水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3)为抗结核药加乌体林斯治疗组,对照组(n=20)为单纯抗结核组,治疗半年,观察胸水吸收情况并测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IgG、IgA、IgM、CD3 +、CD4 +、CD8 +及NK)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3个月实验组胸水吸收人数(12例)高于对照组(9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个月开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实验组治疗半年后CD3 +、CD4 +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5),且血清IgG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乌体林斯可刺激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并促进胸水吸收.
作者:彭丽萍;许力军;吕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为牙周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概述了组织工程的发展,从种子细胞、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与细胞生长调节因子三方面阐明了牙周组织工程的三大基本要素,并对应用组织工程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宁;欧阳喈;孙宏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DNA测序过程中影响因素及其测序反应体系的优化.方法:对DNA测序体系中模板、引物、测序产物的纯化及3种测序反应体系对测序结果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采用5 μL(含1 μL TRR)、5 μL(含2 μL TRR)和10 μL(含4 μL TRR)测序反应体系对同一质粒DNA进行测序,其可判读序列都能达到720 bp以上.结论:DNA自动测序的质量与模板的纯度、浓度、所用引物、测序反应体系及测序反应产物的纯化有直接的关系.采用5 μL(含1 μL TRR)测序反应体系在保证测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DNA测序成本.
作者:许艳;卫红飞;胡小平;包木胜;王爱丽;程岩;王丽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鼠角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将传代培养的第2代大鼠角朊细胞(KCs),以含有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当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时,分别改用含有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霍乱毒素(CT)、氢化可的松(HVB)、胰岛素(Insulin)、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GF(5~25 μg·L -1 )、HGF(0.1~10 μg·L -1 )、FGF(0.05~2.0 μg·L -1 )、CT(2~10 μg·L -1 ) 、HVB(0.1~0.8 mg·L -1 )、Insulin(0.5~6.0 mg·L -1 )及T3(0.1~2.0 μg·L -1 )对KCs的增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采用无滋养层法培养大鼠表皮角朊细胞时,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EGF、HGF、FGF、CT、HVB、Insulin及T3是必要的.
作者:杨春伟;周余来;侯立中;杨同书;颜炜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内活性氧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为标记探针,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2′,7′-二氢二氯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间接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果:不同剂量(0.30、0.45和0.60 kJ·m -2 )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1 h小鼠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表达量明显增高,达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46%、145%和145%,6 h后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VB照射后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是一种可靠、稳定的方法.
作者:刘扬;金光辉;刘树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阐明在转录水平上吗啡对大鼠肝脏谷氨酸脱氢酶(GLDH)及腺苷脱氨酶(ADA)的影响.方法: 50只清洁级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3 d吗啡组(吗啡Ⅰ组)、7 d吗啡组(吗啡Ⅱ组)、自然停药3 d组(停药Ⅰ组)及自然停药7 d组(停药Ⅱ组),每组10只.各组动物分别于实验结束次日早8:30处死,采集肝脏组织并提取肝脏总RNA,以看家基因β-肌动蛋白 (β-actin) 为内参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吗啡给药及停药后大鼠蛋白质分解代谢酶GLDH和核酸分解代谢酶ADA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吗啡Ⅰ、Ⅱ组及停药Ⅰ、Ⅱ组大鼠肝脏GLDH mRNA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02、1.09、1.16及1.46倍,吗啡给药大鼠肝脏中GLDH基因表达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强,自然停药一定时间内大鼠肝脏中GLDH mRNA含量仍持续增高;吗啡Ⅰ、Ⅱ组及停药Ⅰ、Ⅱ组大鼠肝脏ADA mRNA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65、1.89、1.18及0.87倍,吗啡Ⅰ、Ⅱ组大鼠肝脏ADA的基因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自然停药后大鼠肝脏ADA表达逐渐下降,停药7 d时下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吗啡可以诱导大鼠肝脏GLDH及ADA基因的表达.
作者:付海英;洪敏;高琳;周航;张莲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61~83岁.发生龋病牙齿均未并发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牙齿松动度在Ⅰ°以内.根面指环邻接点以下的根面,邻面指近远中面,颊舌面指颊面和舌面, 牙合面指咬合面及切端.
作者:殷红欣;贲延光;刘凤楼;李京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多向分化潜能.方法:从大鼠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通过地塞米松、TGF-β1和维生素C诱导r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Ⅱ型胶原进行鉴定.通过地塞米松和胰岛素诱导r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采用苏丹Ⅳ染色鉴定.在含IBMX、GDNF和IL-1β的培养基中诱导r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标志NSE和MAP-2a,b.结果:rMSCs被诱导7 d后,分化成软骨细胞,甲苯胺蓝异染阳性、Ⅱ型胶原阳性.被诱导10 d后,分化成脂肪细胞,苏丹Ⅳ染色阳性.被诱导7 d和15 d后,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SE和 MAP-2a,b, 15 d后NSE阳性率是(20.060±0.790)%,MAP-2a,b阳性率是(17.364±5.738)%.结论:体外rMSCs被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是组织工程研究中有前途的种子细胞之一.
作者:郭丽;尹飞;凌翎;李鹏;呼和塔娜;陈强;范洪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模拟导联动态心电图已在临床普遍使用,大量资料表明,它在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大大提高了诊断率.但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又发现这种模拟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定位、范围、程度不能提供准确的依据,甚至于不如普通心电图,因此探讨一种既能24 h动态记录,又能像普通心电图一样准确定位的动态心电图是当务之急.
作者:李芳;钟芝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CD8 +T细胞对单核/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哮喘患者20例 ,健康对照22例,分别取静脉血5 mL,并分离MΦ、CD8 +T细胞和B细胞.每份血样分成4组:MΦ递呈抗原组、CD8 +T细胞参与MΦ递呈抗原组、CD8 +T细胞体外活化后对MΦ递呈抗原影响组及自然状态下CD8 +T细胞对MΦ细胞递呈抗原影响组.各组用CTLL2P抗原刺激18 h后,洗去刺激原,与自体B细胞共同孵育10 d,吸取上清液,测定特异性IgM、IgE、IgG含量.结果:①哮喘患者MΦ单独递呈抗原,自体B细胞特异性IgM(A 490 值)(0.034±0.022)明显低于健康人(0.116±0.080)(P<0.05);CD8 +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IgM(A 490 值)(0.031±0.021)低于健康人(0.079±0.064)(P<0.05);②哮喘患者CD8 +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IgG(A 490 值)(0.102±0.041)明显高于健康人(0.081±0.067)(P<0.05),自然状态下及体外活化后CD8 +T细胞与递呈抗原MΦ共同培养,产生的特异性IgG(A 490 值)(0.105±0.066, 0.079±0.059) 与健康人(0.066±0.038, 0.069±0.047)无明显差别(P>0.05);③哮喘患者CD8 +T细胞与MΦ共同培养递呈抗原产生的特异性IgE(A 490 值)(0.171±0.154)高于健康人(0.147±0.059)(P<0.05).结论:哮喘患者CD8 +T细胞对MΦ递呈抗原产生免疫球蛋白有调节作用,而且参与哮喘发病.
作者:韩淑华;迟宝荣;吕冬梅;黄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LT)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胸腺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予昆明系小鼠外源性MLT,分别建立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两种动物模型.对于单次给药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MLT后60 min给予1 Gy X射线全身照射,1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的变化;对于连续给药动物模型,连续1周腹腔注射不同浓度MLT后给予1 Gy X射线全身照射,24 h后检测胸腺细胞数量及3H-TdR掺入率的变化.结果:单次给药动物模型,小鼠受1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 h,胸腺细胞数显著低于假照组(P<0.001),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显著高于假照组(P<0.001).照射前预先给予外源性MLT,与0 mg·kg -1 MLT组(单纯照射组)比较,胸腺细胞数增多,以0.5 mg·kg -1 MLT组增多明显(P<0.01);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降低,在0.1~2.5 mg·kg -1 MLT浓度范围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连续给药动物模型,小鼠受1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24 h, 胸腺细胞数及3H-TdR掺入率均显著低于假照组(P<0.001).照射前预先给予外源性MLT,与单纯照射组相比,胸腺细胞数和3H-TdR掺入率均显著增多,前者在0.01~0.10 mg·kg -1 MLT浓度范围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后者在0.1~1.0 mg·kg -1 MLT浓度范围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照射前预先给予外源性MLT可减轻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胸腺细胞损伤,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萱;王珍琦;刘扬;龚守良;张铭;刘树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GM-CSF和IL-4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然后用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刺激其分化成熟,以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MCM)和模拟的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MCM mimic)为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以刺激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CD40、CD80、CD86和HLA-A2分子.结论: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可诱导人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作者:万敏;张培因;王宣军;吴秀丽;卫红飞;王燕媚;于永利;王丽颖;邓平;张慧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