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嵘;关风光;鄢行辉
目的 观察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在小细胞肺癌(SCLC)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岩舒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给予单药依托泊苷方案化疗.2组化疗均28 d为1个周期,治疗6个周期,每周期治疗后均监测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有较明显的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疼痛缓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岩舒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方案维持治疗小细胞肺癌,可减轻患者骨髓功能抑制、消化道反应、疼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作者:李大鹏;吴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DKD的发病机制与防治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DKD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多因素紊乱,目前众多研究尚未就其发病机制得出统一的结论.研究显示,槲皮素通过降低血糖、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肾脏纤维化等机制,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杨晓琳;黄莉吉;张舒;余江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对儿童过敏性鼻炎(AR)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雷诺考特)喷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辛芩颗粒口服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三烯E4(LTE4)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P<0.05);2组治疗后血清IgE、LTE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R,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IgE、LTE4水平,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郭志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神阙为任脉上的要穴,通过督脉与一身阳气相通,有“一穴系全身”之说,故通过艾灸神阙穴可温补元阳,以达养生延年之效.分析古籍及现代研究报道,发现神阙灸对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养生意义:温补脾阳,可防治婴幼儿腹泻等脾胃病;温补肾阳,可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温补脾肾,缓解脾肾阳虚症状,可预防及改善中青年人的亚健康状态.虽在不同人群中的养生意义有所侧重,但均可归结为阳虚体质,故神阙灸尤适用于阳虚体质,遏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的转变,符合中医养生的“治未病”思想.
作者:张贵涛;何新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满山红中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满山红药材质量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分析10个不同产地满山红样品的色谱图,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处理,建立由18个共有峰及其他指纹峰组成对照指纹图谱,确定2个主要指纹峰.结果 通过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计算满山红10个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得到满意结果.结论 所建立的对照指纹图谱可以用来区别不同产地满山红药材的优劣,为进一步控制满山红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李红梅;佟志军;孙丽;王安波;张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伪满时期,在日伪政权策略性压制下,东北中医为中医生存展开了顽强的抗争,实证中医效验,力争中医权益,为中医学后续发展保存了力量.研究伪满中医政策,考证伪满汉医会的努力与抗争、伪满政权下的中医考试、伪满政府对中医的改造利用、伪满医院的中医科发展、伪满中医的学术研究,有助于了解特殊历史时期中医发展状况,为中医学研究提供史料和借鉴.
作者:魏晓光;陈曦;吴兴全;冯晶;王喜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我国儿童用中药存在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标识少的“四少”现象,不合理用药现象明显,缺少规范的临床研究,存在安全性隐患问题,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加大对中药新药品种、剂型、规格的开发,加强儿童用中药的合理性、临床试验研究和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可望使儿童用中药更加合理化、标准化.
作者:邵欣;邱智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长春市中年女性乳腺癌及乳房自我检查相关知识、行为的调查分析,提高中年女性对乳腺癌及乳房自我检查方法的认知度.方法 随机抽取长春市35~ 55岁中年女性200名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97.95%的女性听说过乳腺癌这个疾病,但是,72.8%的女性对乳腺癌的好发部位不了解,65.64%的女性对乳腺癌早期症状不了解;59.5%的女性从未听说过乳房自我检查,了解乳房自检方法的只占18.5%,一点也不了解的占13.8%,了解大概意思的占67.7%;会定期做乳房自我检查的只有21.54%,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才会检查和从来不做检查的占78.5%.结论 长春市中年女性对乳腺癌及乳房自我检查的认知度较低,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女性对乳腺癌及乳房自我检查的知晓程度,进而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
作者:王双艳;吕静;王楠;周丹;徐红艳;迟晓彤;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是一类可由患者预先自行控制镇痛药物给药量以减轻其疼痛的镇痛药物递送系统.静脉自控镇痛技术是PCA技术中研究和应用久的,但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在高风险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PCA更为优越,而在上肢或下肢手术中应用外周神经PCA能够获得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在应用PCA技术时,应当尽量避免准备过程和PCA设备程序设定中的错误操作,这将有利于术后镇痛效果的提高,并将PCA不良反应小化.
作者:李容杭;闫力;吕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内消瘰疬丸、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2HZE/4H治疗方案(E:乙胺丁醇0.75 g/d;H:异烟肼0.3 g/d;Z:吡嗪酰胺1.5 g/d,分3次口服),同时给予利福喷丁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内消瘰疬丸口服.治疗持续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病灶吸收、痰涂片转阴、空洞闭合及咯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治疗组痰涂片转阴率(83.7%)、病灶吸收率(76.7%)、空洞闭合率(92.6%)、咯血总有效率(9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功能损害,严重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内消瘰疬丸、异甘草酸镁联合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痰涂片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及咯血总有效率.
作者:张军国;王丽萍;万月强;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所在.结果 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中药材、患者、药物制备及药物使用等4个方面.结论 完善及规范质量控制标准、改进制备工艺,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遵守辨证论治原则、合理规范用药等是预防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枫;赵可为;鲁佳琪;廖明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川椒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评价川椒方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序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川椒方颗粒剂和西替利嗪安慰剂,对照组服用西替利嗪胶囊和川椒方安慰剂,连续服用2周,分别于服药1、2周后复诊,观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鼻部鼻瘁、喷嚏、流涕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 川椒方防治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丽;徐黄杰;宋剑涛;杨薇;高健生;赵亚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二至丸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含量的影响,探讨二至丸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大鼠,测定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含量.结果 二至丸各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二至丸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能够降低体内活性氧含量有关,从而延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作者:赵雪莹;韩伟丽;徐丹;高长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在我国医药产业目前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的重要时期,中药注射剂的研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安全性问题也亟待解决.0期临床试验,也称为探索性临床试验对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尤其是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从药物研发/二次开发和上市后再评价两个方面进一步梳理中药注射剂开展0期临床试验的思路和方法,以探讨其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研发和评价的可行性.
作者:崔英子;谢雁鸣;杨海淼;杨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对维生素D(Vit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体检或就诊的120例0~1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佝偻病组、可疑组和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取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钙(Ca)、磷(P)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佝偻病组和可疑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情况佝偻病组、可疑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检测对早期佝偻病的发现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鉴于婴幼儿血清25-(OH)D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和正常范围的未确定,建议检测血清25-(OH)D可作为筛查佝偻病的手段之一.
作者:林晓燕;曾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所致,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是其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百病皆生于痰与瘀,气血失和,脏腑失调为其基本机理,痰瘀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关键的病机要点.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且有其独到之处,在治疗该病中日益受到关注.从中医痰瘀学说的角度,提出治以益气化痰,活血化瘀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基础与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黄颖;蓝登科;张熹煜;李际强;崔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硝酸甘油静脉持续泵入、β-受体阻滞剂、口服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 5%葡萄糖液250 mL,1次/d静点,疗程均为2周;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d),评价临床治疗效果,随访观察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LVEF、LVESd、LVEDd、LADd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世莲;黄胜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风池穴“温通针法”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针灸学》针刺治疗,取穴:风池、头维、率谷、角孙、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常规针刺.治疗组腧穴处方同对照组,先予风池穴“温通针法”,再对余穴施术治疗,余穴操作同对照组.均治疗1次/d,留针30 min/次;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头痛强度;采用头痛影响测定-6(HIT-6)问卷评价头痛对患者生活影响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 (P <0.05).2组治疗后,头痛强度VAS评分和HIT-6问卷得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P <0.05,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风池穴“温通针法”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头痛强度,减轻头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
作者:张淼;苏苏;武文鹏;孙远征;孙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腔内阻滞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TDP照射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腔内阻滞结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 (P <0.05).结论 腔内阻滞结合口服中药治疗可以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轻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树军;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防治椎管内麻醉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骨科手术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留置导尿例数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防治椎管内麻醉后尿潴留的疗效.结果 中医护理可缩短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减少术后留置导尿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 (P <0.05).结论 术后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椎管内麻醉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过晓力;林春霞;孙晔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