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潍青
问:总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个说法,但到底是应该吃生姜还是干姜呢?生姜、干姜有什么区别呢?答:生姜与干姜虽然同属姜科,但却有着不同的功效.生姜为姜的新鲜根茎,而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生姜既可入菜又可入药,其味比较直接辛辣,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有时候风寒感冒,老人常说喝点姜糖水就好了.这里所说的姜就是生姜.由于生姜生长期只有1年,辛味比较完整,能够畅通经络中的浊阴积滞.故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头重、鼻塞、四肢困倦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还能解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中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退休已6年多的李大伯,由于做事实诚、性格开朗、经验丰富、乐于助人,不仅有许多同龄朋友,而且还有不少年轻人愿意与他交往.但是近,家人突然发现他和别人说话老是爱打岔,有时人家说东他则讲西,常常闹出很多的笑话来.李大伯在看电视时经常把声音开得很大,别人都觉得有点受不了了,他却说刚刚正好.女儿知道这种情况后,急忙送李大伯上医院做耳科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双耳患有老年性耳聋,并且双耳听力损失已达到了中度,医生建议他尽早佩戴助听器,以利保护好剩余听力.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莲子桂圆粥原料:莲子500克,桂圆肉20克,糯米100克.做法:莲子、桂圆肉、糯米洗净,糯米用清水浸泡1小时备用.莲子、桂圆肉和泡好的糯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成粥即可.功效:补心脾,益气血.适宜于失血性贫血者食用.伏案诵读、劳伤心脾、记忆减退、纳谷不香者,可常食莲子粥.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常情况下,人的耳朵暴露在空气里,因而受空气环境和天气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正因为如此,要做到“安全用耳,保护听力”,除了必须养成安全用耳习惯外,还应该知道各种天气环境以及季节交替对耳朵的影响,从而因天制宜保护自己的耳朵.寒冷天气下,要注意预防耳冻疮耳朵的血液供应比人体其它部位要少,天冷时,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流到耳朵的血液就更少了.另一方面,整个耳廓除了下方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很细微,自身保温能力较差.
作者:霍雨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原料:小米100克,红薯1个,水1000毫升做法1.小米淘洗两遍后放入锅中,加入10倍于米量的水,盖上锅盖,熬煮.2.红薯去皮切1厘米见方的小丁.3.小米粥熬到还剩30分钟的时候,打开盖子,放入红薯丁,搅匀,盖上盖子,直到红薯软糯即可.★小米红薯粥是很家常的吃法,我是用自动锅熬的,火力均匀,熬出的小米粥更黏稠,更好喝,但是这个程序要用90分钟,所以红薯要在后剩30分钟的时候再放,否则就都煮烂了.★如果用普通锅熬,可以把水煮开后放入小米和红薯,熬30分钟以上,时间太短的话,熬出的小米粥有硬心,不好喝.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很多老年人长年受关节炎的侵扰.关节炎实际上是近百种会造成结缔组织发炎或关节软骨退化疾病的通称.两种常见的关节炎是骨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往往令人关节僵硬又疼痛,患者很自然倾向把活动减到少,甚至于有不少患者错误地认为只有休息不活动,才能保护好患病的关节.其实,这对保护关节并不利.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又到猴年.在十二属相中,猴是比较受人尊重的,因为猴子是贵族.您看,他老人家的名字就是由侯爵与子爵两个爵位组成的.所以,尾巴总是翘着.不过,猴子也有着人类几乎所有的毛病,比如贪吃.有桃子必吃,见好处必捞,看见漂亮姑娘更是要围将上去讨要食品,贪心起来甚至去打捞水里的月亮.生活中与猴子相关的常用语有:“猴吃麻花——满拧”“猴吃蟠桃——满不在乎”和吓人的“杀鸡给猴看”等.也有将猴子与食品连在一起的,比如菌类“猴头”、药材“猴枣”.
作者:爨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二月是春季的开始,天气由寒转暖,养生也转为养阳.这个月饮食调养以养肝为主,并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辛温发散作用的食物,以升发阳气.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应季食材及养生食谱.一、蚕豆蚕豆又称胡豆、佛豆、罗汉豆等,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蚕豆的嫩荚可作蔬菜食用,种子成熟后采收晒干可做粮食.嫩蚕豆可以烧、炒、烩、拌等;老熟蚕豆经水发后可炸、炒、煮粥、制粉,也可做成各种风味小食品.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年幼时并不知何为归心似箭,时至今日,十年漂泊在外,才懂得“回家”二字可值千金.回家过年,除了“人”要到家,“心”更要系着家,从人们平常不舍得买的美食到应用高科技的“厨房神器”,既能寄托对家人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又可以帮助父母建立健康的饮食模式,不失为年货大礼的—个好选择.
作者: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益生菌”这三个字,普通消费者或许说不太清楚它是什么,但大多知道它通常被加到酸奶中食用,而且对它的好处也能说出一两个,但主要涉及的都是肠道健康.如今,益生菌和口腔健康也有联系了.这就是某品牌生产的加了益生菌的牙膏.牙膏的益生菌时代来临了?加了益生菌的牙膏一问世,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益生菌不是加在酸奶里面的吗?”“益生菌牙膏难道可以吃下去吗?”对这些“凌乱了”的诧异,口腔医学专家倒很镇静.比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郑超强教授强调,产生各种口腔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数百种有害菌在口腔中的肆虐.
作者:舒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都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同地域造就的饮食文化各有差异,地理环境、民风习俗、文化传承也的确会影响当地人们的口味和偏好.但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并不绝对.据说,欧美地区的人民对待早餐远不如我们来的热情,品种较为单一,常见的有面包、牛奶配果子酱,或者三明治,一辈子都是这个套路,也丝毫不觉得腻烦.这要换咱们,光想想就觉得无聊.
作者:张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经常三餐不定时,许多人有或轻或重的肠胃不适症状.胃肠道疾病与饮食营养有特殊的关系,胃肠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所以当胃肠道疾病发生时,势必影响食物或营养的摄入.就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而言,他们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困境:胃病不愈,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导致进食减少,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摄入不足反过来又会不利于炎症或溃疡的愈合,因为消除感染、填补溃疡灶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
作者:张继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且疾病呈现慢性化.如何减少疾病带来的身体损害和社会功能的丧失,尽可能达到或维持健康状态,成为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关注的焦点.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患者做好“4个坚持”.一、坚持按时按量服药首先,精神障碍的治疗不像头疼感冒,服药缓解后可以马上停药.精神障碍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甚至有的患者需要终身维持治疗.所以,要提醒所有患者朋友和家属,不要在患者精神症状缓解后马上停药.
作者:王永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68岁的庄大伯有失眠的毛病,每天早上5点左右就能起床.但是近一段时间,庄大伯很开心,因为失眠离他而去了,每天睡到8点钟,虽然有点昏昏沉沉,但庄大伯认为是睡多了不习惯.那么,这真的是好事么?老年人睡眠少,打瞌睡属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这是大多数人的经历,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比如晚上容易睡不着,早上四五点就容易醒来,医学将之称为“预醒”.与之相矛盾的是,很多老人在与人聊天或是听讲座时,会无意识地进入睡眠状态,好像又很嗜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天津人形容滋润的好日子,常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躺)着;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讲究美食的天津人爱吃馅食,喜欢饺子,素具传统与风俗.天津现存早的志书,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的康熙《天津卫志》卷二“风俗”中记:“正月元旦……设盛宴,和乐同享,各食角子,取更新交子之义.”
作者:由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春节临近,空气中弥漫着喜悦的年味.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打糍粑过年闹春是热闹的重头戏.糍粑也叫“年粑粑”或“糯粑粑”,是过年必吃的一种传统美食,口感细腻柔韧,并伴着一股别样的糯米香.乡亲们把它作为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期盼新的一年像糍粑一样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看着菜市场中的绿叶菜,那水灵灵的样子,格外漂亮.一般情况下,卖家隔一会儿就会在青菜上喷点水,除了为了好看,主要是防止蔬菜打蔫儿.我们买菜时,通常会把带着水珠儿的青菜放入塑料袋里.当天不吃的话,就会直接放冰箱冷藏了,对吗?但是用这样的方法保存青菜,放不了两天,叶子或菜梗儿的地方,就会有腐烂的现象了.怎么做才是正确保存绿叶菜的方法呢?或者说,怎么才能延长绿叶菜的保存时间呢?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某医院耳鼻喉科来了一名21岁的大学男生,自诉无明显原因出现耳鸣.经检查,男生的耳道和鼓膜没有发现异常,测试听力却发现双耳4kHz(千赫兹)的听力有明显下降,其余部分频率听力基本正常.经病史追询,原来该男生有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有时甚至听睡着了也不知道.医生说:正是这种时间过长、声音过大的戴耳机听音乐,使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伤害.
作者:陈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问:每当亲朋好友生病,我们总是会带些水果去探望.可是不同的疾病,应该吃什么水果好呢?答:1.糖尿病患者:宜吃苹果、梨、桃、杏、李子、樱桃、柑、柚等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有助补充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如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少吃鲜枣、葡萄干等升糖指数较高的水果.2.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宜吃山楂、柑橘、柚子、鲜枣等,这类水果除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外,还含有保健功能因子.如,研究证实,山楂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缓解血管硬化等功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谷类食物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对于身体健康、体重正常的成年人来说,通常意义上的“主食”在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中应占有大比例,可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