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轩
七月,空气里弥散着万物生发的酵素,盛夏即将登场,分分钟不能等待.这个季节的醉虾醉蟹好吃.清代美食大家李渔聊醉蟹:“世间好物,利在孤行”.在他眼里,一切对螃蟹的煎炒烹炸都是多余的.酒香渐欲迷蟹眼,膏肥糟美醉胃肠.李渔的醉蟹做法类似于糟蟹,将膏肥团脐的雌蟹洗净并完全晾干,罐底铺糟,放蟹,再铺糟,如此层层叠加.将满时,加半斤盐、半碗酒、半碗醋后封罐口.七日便可享用,吃到第二年也不会坏.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亭亭映清池,风动亦绰约;炎天众芳凋,而此独凌铄.人类食花有悠久的历史,曾经普遍存在.有位吃花的朋友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吃花是风雅,也是惜物,因为与其让花落自枯萎,不如善加利用,以花入馔,何尝不是一宗赏心乐事?朋友还举云南人为例,说云南菜不乏以鲜花入馔的美食,因为深感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把行将落去的花儿当作食材,设计成形形色色的花膳食谱.
作者:萌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苋菜又叫米苋,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苋之茎叶,是一古老菜种.《尔雅》中称“蒉,赤苋”.苏颂曰:“人苋、白苋俱大寒,其实一也.但大者为白苋,小者为人苋耳.其子霜后方熟,细而色黑.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爪者,诸苋中惟此无毒,不寒.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昧辛.五色苋今亦稀有,细苋俗谓之野苋,猪好食之,又名猪苋.”李时珍日:“苋并三月撒种,六月以后不堪食,老则抽茎如人长,开细花成穗,穗中细子扁而光黑,与青葙子、鸡冠子无别,九月收之.”《随息居饮食谱》:“苋通九窍.其实主青育明目,而苋字从见.”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湿邪”逐渐被大家重视.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自然界空气潮湿、环境潮湿,比如被雨水淋湿、居住地潮湿,湿邪入侵人体致病.内湿,指人体内部由于自身体质的原因导致消化系统运作异常,水湿运化异常,体内的湿气比较重.重要的原因就是“脾”出现问题,中医讲脾主运化,主要运化水湿,脾功能出现异常直接导致水湿运化异常.如果将湿邪再形象一些比喻的话,可以将它理解成我们身体内的垃圾,这些垃圾身体本身不能把它排出去,累积过多,久而久之会引发更多的疾病.
作者:杨传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发酵是老祖宗传下的一种绝妙方法,做出的食品独具美味且营养独特,但是大家可能对发酵还不是特别了解.它们的工艺是怎样的,得来的食物有何独特营养价值?发酵食品是通过各种微生物发酵制成,可以放心食用吗?下面,咱就来聊聊发酵的奥秘.发酵,通常是指微生物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特别是食品工业,依靠发酵技术生产出许多受人们喜爱的发酵食品.
作者:王思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问: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那么粗粮吃得越多对身体越好么?食用粗粮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问题?答:适量进食粗粮,增加纤维素,确实对人体有益,值得提倡.由于健康、自然的饮食习惯已渐渐深入人心,使人们对粗粮越来越寄予厚爱,以至于出现粗粮的价格高于细粮的情况.的确,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本身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肠蠕动,使大便排泄畅通.这些作用对于预防肠癌和由于血脂过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好处.此外,纤维素还会与体内的重金属和食物中有害代谢物相结合排出体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夏季三个月,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汗液蒸腾.在这样的季节,重视饮食养生,顺应自然、提高身体素质、防病保健会大有裨益.夏日饮食养生有以下四原则.一是要“清淡”.夏日气候炎热,湿热熏蒸,人们不但心烦气躁,由于湿热容易伤脾,人的食欲往往也会下降.所以,对夏日饮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力求做到清淡爽口,以增进食欲.1.多吃果蔬.夏季是蔬菜、水果丰盛的季节,应适当多吃些番茄、茄子、豆角、黄瓜、冬瓜、苦瓜、豆芽、桃子、香蕉等蔬菜、水果,既清淡爽口,又能补充维生素C等,对防病保健为有益.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人体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夏季的炎热易干扰心神,使心情不宁,心跳加快,加重心的负担,诱发疾病.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但是这里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但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夏季养心,预防情绪中暑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夏天到,蚊子闹.天气热本来就烦,蚊子再一闹就更糟了,可是还有美食能缓解心情呢,想想吃什么就好了.一般来说,夏天的饮食比较清淡、简单,但是在天津不完全是这样,像绿豆稀饭、烙饼炒鸡蛋、炒豆芽菜、炸茄夹、烧茄子、拍黄瓜、麻酱面、打卤面、西红柿拌白糖等,这都是老天津卫夏天的饭食,您看既有油腻又有清淡.
作者:张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在浙江温州,地方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口味鲜美独特,别有一番滋味在嘴边.其中三丝敲鱼是温州一道有名的特色美食,以鱼片透明亮丽,光滑洁白,汤清味醇、鲜嫩爽滑深受食客的喜爱,与锦绣鱼丝和爆墨鱼花并称为瓯菜三绝,是来到温州游玩不可不品尝的美食.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市面上特别流行的一种新款乳制品——香蕉牛奶,以其酸酸甜甜的口感,被许多家长认为“牛奶+果汁=多重营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那么,这款牛奶饮品里边,到底含有多少牛奶?多少香蕉?还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吗?其实很简单!下面带您看一看,算一算,真相即刻揭晓.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问:本人今年72岁,患高血压七八年了,目前血压控制还算可以.近有人介绍一个药方,用绞股蓝、决明子和浙贝每日煲水当茶喝,请问此方对降血压是否有帮助?坚持当茶喝的方法是否可取?答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高血压病需终生服药,调整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益气安神、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功,研究表明其对血栓有抑制作用,可降压调脂;决明子味甘、咸、苦,性微寒,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浙贝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之功.三药合用确实有一定的调脂降压作用,但三者均属苦寒之品,长期服用易损脾胃,造成腹泻,不适合脾胃虚寒之人长期服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决明子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等化合物,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肠道病变,一般建议炒后服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一日三餐,是日常生活的永恒主题,要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日常三餐,各种调味料不可或缺.不过,各种调料也要适量地正确使用添加,否则会带来健康风险.家常调味料的种类咸味调料烹饪应用中咸昧是主味,不仅一般菜品离不开咸味,就是糖醋味、酸辣味等也要加入适量的咸味才能使其滋味浓郁适口.咸味调料包括酱油、食盐、酱等.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状元蹄”是贵阳市青岩古镇的一道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口味独特,深受四方来客的喜爱.来到青岩古镇,是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知道,有一道难得的美味正在那儿等着我.先解释“状元蹄”为何物,它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卤猪脚.猪脚又称猪蹄,通常是指猪的脚部(蹄)和小腿,有的地方也叫“元蹄”.在我国,猪蹄是人们喜食的肉食之一,常常被烹制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诸如葱炖猪蹄、红烧猪蹄、大蹄扒海参等.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七月份是一年中热的一个月,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天气变得闷热、潮湿.为避免中暑,此时应尽量减少在中午时间外出,出汗较多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在使用空调时,注意温度不要设定过低.户外运动应选择早、晚进行,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游泳等运动项目.这个月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过食寒凉.饮食方面可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祛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薏苡仁、赤小豆、茯苓、冬瓜、西瓜、乌梅等.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应季食材及其养生食谱.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原料:鸡蛋2个(约11 0克),凉白开150克,海米6只调料:黄酒1茶匙(5毫升),生抽1汤匙(15毫升),香油1/4茶匙(1毫升).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很多人都喜欢阳光明媚的天气,但如果外出时忽略了防晒,一些特殊体质的人就易患上光敏性皮炎.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脸、颈、手臂等部位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脱屑等,还会伴有瘙痒.人群中约有30%的人会对紫外线产生过敏,其中室内工作的人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比室外工作的人高,青年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比幼儿及老年人高.因此,青壮年与室内工作者应慎防发生紫外线过敏.
作者:雁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我们常把勤劳的人比做“蜜蜂”,因为它每采50毫克的花蜜,多能酿出15毫克蜂蜜,7万次的采集劳动才酿造出1000克蜂蜜.蜂蜜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汉朝的时候就已经作为甜味饮品,古代又叫冬酿,宋代文人苏辙有“井底屠苏浸日方,床头冬酿压琼浆”的诗句.蜂蜜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而不增加脂肪,被誉为“大自然中完美的营养食品”.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原料:山楂干30片,山楂糕200克,莲子10克,葡萄干10克,枸杞10克,银耳1小朵,人参果(蕨麻)10克,百合30克,冰糖50克,咸桂花10克.做法1.山楂干、莲子和银耳浸泡软,洗净备用.2.浸泡过的山楂干,连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搅拌机中打碎(水量是山楂的3倍即可,不要太多,否则在搅打时,水会喷出).3.打碎的山楂汤倒入电饭锅中,再加入80毫升清水,加入葡萄干、莲子、枸杞、银耳、人参果、百合和切块的山楂糕、冰糖和咸桂花,然后按下电饭锅的“汤”键,选择“菜汤”即可.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发酵食物并不算是由人类发明的,而是因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观察到一种自然现象,然后进行了再加工而得来的.由于地理差异,不同的地方,就会观察到不同的自然现象,而各个地方的剩余食物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综观各国的饮食,发酵食物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从调味料到主食、从固体到液体,覆盖了各种食物分支.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