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热锻炼要『八适』

雁群

关键词:热锻炼, 耐寒锻炼, 具体举措, 讲究科学, 制热, 健身, 措施
摘要:人们大多较为熟悉“耐寒锻炼”,并把它作为应对严寒的措施之一,不妨称之为“以寒制寒”.那么,对付酷暑呢,能够“以热制热”吗?回答同样是肯定的,具体举措就是“耐热锻炼”.健身不歇夏,天再热也要动一动.但是,耐热锻炼要讲究科学,做到以下“八适”.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夏季食物中毒多发预防须加强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细菌繁殖加快,食品容易遭受污染,腐败变质,加之误吃有毒的野菜、野生菌者也时有发生,所以,夏季是各种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应特别加强预防.

    作者:林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防暑降温食银耳

    银耳附木而生,色白如银,状似人耳,故名.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真菌类银耳科银耳植物,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其性平,味甘、淡,无毒.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益气、活血、补脑、强心等功效.入肺、胃、肾经.故能清肺热、益脾胃、滋肾燥.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胃肠燥热,便秘下血等.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笋肉包里的慢生活

    肉包遍布南北,常人看来,它是快捷方便的传统面食,但在淮扬一带,吃肉包却是一种慢生活的享受.一杯清茶,一碟干丝,配两三个笋肉包子,往往能消磨掉大半个上午的时光,特别是老人们,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把晚年的岁月拉长.用慢条斯理形容淮扬人吃肉包的速度,那是极为妥当的.若把这个成语放到肉包的制作上,也很恰当.当地厨师坚守“慢工出细活”的信条,新鲜的五花肉,拿到白果木的砧板上,用一把张小泉菜刀慢慢地剁,从肉块到肉丁,从肉丁到肉糜,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纯手工的程序让肉糜充满着劳作的温情,这与绞肉机加工的肉馅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李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母亲的藿香饼

    我家的房屋顶上开辟了块小小菜园,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园子里满是美味可口的瓜果蔬菜.特别的是,前些天从朋友家移栽了十多株藿香种在园子里,如今长得郁郁葱葱,如少女般亭亭玉立,翠绿的卵圆形叶片在阳光下温柔地舒展,通体散发着奇异的香气,让人闻着都心生欢喜.

    作者: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红楼梦》里的『粥』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粥的踪影始终伴随.粥,一直为人们喜爱并百吃不厌.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这是清代名医王士雄对粥的赞誉.粥具有温、软、淡、香、黏等特点,便于消化吸收,又保护胃黏膜,增添津液.特别是粥熬好后上面漂浮着的一层黏稠的物质,中医里称为“米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甚至可以和参汤相提并论.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喝粥,还能起到益寿延年的效果.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宜养人.

    作者:马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冷饮

    酷热难当,我献清凉.已经进伏了,自创的吃法分享给大家.袋装纯牛奶放冰箱冷冻室(-18℃)两个小时左右.这时的牛奶未能冻实,呈雪泥状,拿出来混上自己喜欢的干鲜果品,像蔓越莓、菠萝片、香蕉段、核桃碎、猕猴桃、杏仁片、榛子仁、红豆馅等都可以.比大热天去刨冰店排长队强多了,冠以什么纯鲜果刨冰,不也是凉水冻的吗?咱这个是纯奶的,成本低廉,方便易学.

    作者:张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补气生血说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党参的命名与我国古代的行政划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党参的故乡就是其中之一的上党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长治市及平顺县一带),主产于此的党参因而得名.上党郡后来又改称潞州,所以党参又称潞党参.关于党参,也有很多民间传说.

    作者:王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八款养心佳肴帮您安神助眠

    炎炎盛夏,阳气盛,暑热当令.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的,人要健康长寿就应该“顺天应时”,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为旺盛,功能强.一年四季都应养心,夏天尤其需要注意,老年人更应如此.因为在五脏之中,心属火,汗为心之液,若暑热之邪伤心神,会使人体温调节失去平衡,大量蓄热致汗出过多,从而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累的季节,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下面介绍几款有助于夏日养心的佳肴.

    作者:严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美味凉拌菜 优选有窍门

    “小暑接大暑,热得没处躲.”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不少人出现了“苦夏”的症状,食欲下降、胃口不佳,唯一想吃的就是凉的食物.除了水果和冷饮,时下热销的当属凉拌菜了.各种美味凉拌菜在超市、路摊、市场随处可见.除了蒜泥黄瓜、麻汁豆角、糖拌西红柿这些常见的凉拌菜之外,另外一种形式的凉拌菜更受欢迎:商家提供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菜品,如黄瓜、西红柿、豆芽、土豆、花椰菜、金针菇、黄花菜及各种豆制品等摆放在容器中,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取称重,然后选择不同的调料进行调味.这种形式不仅方便顾客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菜,还符合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食物多样”这一要求,并且未经加热或者高温烹调,减少了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损失.可是看似健康又方便的凉拌菜,其中却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耐热锻炼要『八适』

    人们大多较为熟悉“耐寒锻炼”,并把它作为应对严寒的措施之一,不妨称之为“以寒制寒”.那么,对付酷暑呢,能够“以热制热”吗?回答同样是肯定的,具体举措就是“耐热锻炼”.健身不歇夏,天再热也要动一动.但是,耐热锻炼要讲究科学,做到以下“八适”.

    作者:雁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晋南甑糕

    晋南名吃很多,要说比较古老可口和深入晋南人骨髓的美食,莫过于古韵悠悠的甑糕了.顾名思义,“甑糕”就是以江米和红枣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又名饭糕.甑糕,米枣交融,红白相间,绵软黏甜,浓香扑鼻,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滋补强身,既可热吃,也可凉吃,风味独特,久食不厌.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淋巴结肿大意味着什么?

    问:听说淋巴结肿大是人体得病的征兆,那有没有办法判断淋巴结肿大是和什么疾病有关呢?答:人体患病时有许多表现,有的是病人自我的感觉,有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体温升高是患病的一种信号,淋巴结肿大也是人体患病的一种信号.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感染.微生物从外界侵入人体,在淋巴结处受到阻挡,致病微生物与人体淋巴免疫系统激战引起炎症,如咽喉、扁桃体、口腔等处炎症会令颌下淋巴结肿大;耳前耳后淋巴结肿大常由眼睑、耳、面部炎症引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运动饮料不是人人都能喝的

    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饮食种类更加丰富多彩了,不仅在口味上发生着变化,而且在功能上也分得越来越细了.除了用来解渴,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商家还开发出了针对性的产品,运动饮料就是其中之一.运动过程中损失的不仅是水分,为了能够更快地恢复体力,还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电解质等物质.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宝宝吃手别硬扳

    问:我家的宝宝经常吸吮手指,手指都吃红了,怎么扳也无济于事.对宝宝这个行为,我们家长到底怎么做才好呢?答:很多出生两三个月的宝宝爱做的事情就是吸吮手指.婴儿吸吮手指,就是常说的吃手,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家长既不要焦虑,也不要烦恼.因为吃手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甚至可以说,吃手的宝宝比不吃手的宝宝更聪明一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盛暑说梅

    八月的天津,日头正毒.人们走在大街上,要么就赶紧找个阴凉的地方避避晒,要么就是找个小店吃点冷饮解解暑气.旧时天津的夏令饮品很丰富.现在年轻人吃的冰激凌在那个年代只是大饭店和西餐店供有钱人享用的奢侈品.普通老百姓夏日消暑的饮品是大碗茶、绿豆汤、刨冰、雪花落、冰棍、果干汤和汽水,而街上到处可见的就是酸梅汤了.

    作者:爨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巧锻炼 度炎夏

    很多人认为,七八月伏天的时候,不适合运动.他们的理由是,盛夏运动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使人虚脱、中暑.其实,在注意好锻炼时间、锻炼方式的前提下,伏天也是可以适当锻炼的.适当的锻炼可以使得人体皮肤的毛孔舒张,驱除人体内的寒气,避免空调病的发生.适当的锻炼也有利于增加人们因盛夏天气炎热而降低的食欲.但是,盛夏时节毕竟是一个特殊的时段,这个时段的锻炼有很多讲究,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盛夏锻炼的几个应该注意的方面.

    作者:张福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应对夏季头痛有良策

    人夏以后,感到“头痛”的人骤然增多.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夏季的高温、闷湿、雷雨、大风、天气骤变,常会诱发或加重头痛,而与气候有关的夏季饮食和睡眠,也常常直接导致头痛.因此,夏季是头痛症的多发季节.那么,有哪些常见的夏天特有的头痛症呢?人们又该如何对付呢?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三色猴头菇

    原料:猴头菇4朵,青笋1根,红椒2根调料:高汤(500毫升),绍酒1汤匙(15毫升),盐1/2茶匙(3克),糖1汤匙(15克),蚝油1茶匙(5毫升),鸡精1/4茶匙(1克)做法1.用剪刀略剪去猴头菇表面的细毛,用温水浸泡24个小时.再反复用清水攥洗猴头菇,洗净后切掉根部,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倒入400毫升高汤,调入绍酒、盐和糖,入锅蒸1小时.2.青笋去皮洗净后切片.红椒去蒂去籽洗净后切片.倒掉猴头菇碗中的汤汁.炒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至7成热时,放入笋片和红椒片,翻炒几下,放入猴头菇片.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红酥——醉人的古时尚

    红酥,读起来就有点性感.很多古诗词讲过“红酥”,对此古代的男性诗人们乐此不疲.唐代元稹有诗道:“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朶红苏旋欲融.”明朝徐渭赞过“官髻一鬟堆燕雏,胭脂两朵晕红酥.”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陆游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务观的千古名句.

    作者:安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文茶雅集——日本茶史(下)

    1903年,自从日本近代美术的创始人冈仓天心撰写了《茶之书》后,日本茶道就被广大日本人民推举为国粹.日本茶道的思想根基是佛教,核心是“禅”,也就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为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的宗教形式.历史上的日本茶人都要到禅寺修行数年,获得法名,方可返回茶室过茶人生活,因此日本茶道虽然源于禅道,但却有区别,是一种“在家禅”.从形式而言,禅宗与茶道是两种表现形式,禅宗是正统的寺院禅风,茶道是庶民式的居士禅风.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