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骨折的临床研究现状

章宁杰

关键词:锁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摘要: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创伤性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6%~5%,占肩部骨折的44%~66%;男性患者数量约为女性患者的两倍[1].较常见于年轻人,受伤原因常为运动伤、交通伤等中等能量或高能量创伤;老年患者常因跌倒等低能量创伤引起.常见的受伤机制有:摔倒时肩部着地受暴力撞击(占87%)、直接暴力打击(占7%)及受伤时患肢伸展支撑躯体(占6%).本文对锁骨相关解剖、骨折分类、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并发症进行综述.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2007年2月~2011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2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2~58岁.左侧10例,右侧15例.开放损伤1例(为Gustilo Ⅰ型),闭合损伤24例.骨折按照AO/ASIF分类:C1型2例,C2型15例,C3型8例.急诊手术1例,余者在2周后肿胀消退手术.

    作者:施铁军;曹杨;汪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KP治疗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77椎),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VAS评分术后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高于术前,Cobb角术后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8.2±1.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疼痛加重情况.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恢复并保持脊柱功能,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作者:闫志刚;王元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附加防旋钉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附加防旋钉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 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所采用内固定方式分为DHS附加防旋钉组(A组,32例)和DHS组(B组,2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尖顶距(TAD)、骨折复位质量(参照Garden标准)、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57例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4~31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严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25 mm TAD值(%)、骨折复位质量差(%)、骨折愈合时间:A组分别为92.4 min±24.5 min、365.7 ml±70.1 ml、16.5 d±4.5 d、3.1%、6.2%、10.1周±2.1周;B组分别为88.7 min±23.1 min、360.4 ml±68.7 ml、17.5 d±3.5 d、4.0%、8.0%、10.8周±2.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A组为88.7分±10.7分,B组为82.1分±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加防旋钉具有较好的抗张力和防旋转作用,可改善骨折固定稳定性,结合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丁亮;薛锋;孙太存;肖海军;何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前、后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经前、后侧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经膝关节前、后侧联合入路暴露骨折后直视下复位并植骨,前、后侧支持钢板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程度和手术效果满意度定期随访.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时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8例,中4例.手术效果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9例,满意13例,一般3例.结论前、后侧联合入路能够充分暴露胫骨平台的各骨折块,骨折容易达到解剖复位,支持钢板固定稳定可靠,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杰;胡孙君;陈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锚钉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2006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应用锚钉治疗9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焦洪新;张杰;李晓苏;徐宏扣;冯齐德;杨正亮;金凯;胡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与不稳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滑脱与不稳的疗效.方法 162例退行性脊柱疾病患者中,86例行PLIF术,76例行TLIF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术前术后滑脱复位、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变化,使用 ODI、VAS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情况进行评估,按照影像学Brantigan 和Steffee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及其转归.结果 与PLIF组比较,TLIF组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少(P<0.05),而滑脱复位、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变化、ODI、VAS评分、ODI改善率、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PLIF与TLIF均为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滑脱与不稳的有效方法,而TLIF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并发症少.

    作者:罗远明;徐跃根;卢厚微;杨东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例去分化软骨肉瘤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术前行X线、CT、MRI检查及穿刺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肱骨近端1例接受保肢治疗,股骨2例行髋关节解脱术,骨盆1例行半骨盆切除术.患者术前未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去分化软骨肉瘤.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3、24、28、35个月死亡.结论 去分化软骨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早期明确诊断、迅速进行根治性或广泛性切除肿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潘垚;杨庆诚;董扬;张惠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侧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肱骨远端解剖结构复杂,伤后骨折端多粉碎和移位明显,临床上复位、固定均较困难.2001年3月~2008年2月,我院采用双侧钢板治疗4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效果满意.骨植骨.仔细检查肱骨髁部内固定物,不能进入鹰嘴窝内或穿入关节软骨面.冲洗关节腔,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截骨部位,修补关节囊,将尺神经前置.放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

    作者:胡东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脊柱微创技术.2008年1月~2012年3月,笔者应用PKP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椎体肿瘤6例,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43~87岁.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椎体血管瘤4例,椎体转移癌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患者术前均无明显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及体征,无手术禁忌证.术前均经CT证实椎体后壁完整.MRI检查符合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影像学特点.

    作者:林龙;赵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锁骨前上方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

    2010年9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AO新型锁骨前上方钢板治疗20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良浩;禹宝庆;周建华;叶秀章;周成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治疗后股骨头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激素治疗导致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特殊处理方法.方法 对12例(14髋)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病情稳定、SLE无活动时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补充小剂量激素,术前3 d及术后7 d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继续治疗SLE.结果 12例患者围手术期病情平稳,2例出现SLE活动,1例切口愈合不良,无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2~3年,无感染发生.结论 激素治疗后股骨头坏死的SLE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特别注意病情及药物使用,尤其是激素、抗生素的使用和原发病的治疗.

    作者:黄立羡;练克俭;郭林新;郭延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交锁钉在胫腓骨开放骨折中的应用

    2006年5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交锁钉治疗59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女21例,年龄 20~67岁 .左侧35例,右侧24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36例, 中段骨折15例, 中上段骨折6例, 多段骨折2例.合并伤:脑外伤2例, 内出血1例,肋骨骨折3例,对侧股骨骨折2例,同侧髌骨开放骨折及锁骨骨折1例.Gustilo分型:Ⅰ型10例,Ⅱ型49例.

    作者:李建波;竺湘江;宋南炎;周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带线锚钉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关节面后缘撕脱性骨折

    胫骨平台关节面后侧撕脱性骨折常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后缘、内外髁,同时常合并有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1].2006年7月~2009年7月,笔者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双股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9例胫骨平台关节面后缘撕脱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作者单位: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浙江桐乡 314511

    作者:赵金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结果 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6~15(13±3.4)个月.根据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27例,良4例.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简单,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恢复良好,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丁伟国;顾春江;陶初华;俞钰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Lindholm腓肠肌倒转腱膜瓣加强修复急性跟腱断裂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Lindholm腓肠肌倒转腱膜瓣加强修复跟腱断裂术进行改良,修复45例急性跟腱断裂.用Kessler法缝合跟腱断端,改良术中切取大小为0.5 cm×7 cm 2条腓肠肌腱膜瓣,预制成腱膜片后倒转包裹修复跟腱缝合端,恢复外形.结果 术后无感染、切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及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跟腱修复处外形良好.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术后1年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43例,良2例.结论 改良Lindholm腓肠肌倒转腱膜瓣是加强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钮心刚;鲍宏玮;严立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小切口插入PHILOS钢板,植入同种异体骨后固定骨折断端.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24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按Neer百分评分:优15例,良21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为76.6%.结论 小切口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敏;张鹏翼;姚龚;于沈敏;慕小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54例伤前活动良好的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THA(27例)和HA(27例)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 54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5±2.6)个月.THA组:手术时间50~120(86±33)min,术中出血量200~500(380±125)ml,术后引流量450~610(510±83)ml;HA组:手术时间30~55(43±10)min,术中出血量70~120(95±20)ml,术后引流量100~140(112±18)ml.THA组上述指标均优于HA组(P<0.01).THA组优良率92.6%,单次步行大距离1.7km;HA组优良率为66.7%,单次步行大距离0.5 km;THA组的术后功能明显优于H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别,而HA组中有20例术后随访发现髋臼侧不同程度的磨损.结论 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行THA可以获得更好的短期临床效果,而术后并发症并不会明显增加.

    作者:黄杰;黄英;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采用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下简称臭氧消融术)治疗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博;杨涛;王亚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5例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缺损者予以植骨.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发生切口皮肤局部坏死或浅表感染6例,经伤口换药及对症处理后愈合.发生3 mm以内关节面塌陷4例.无骨不连、慢性骨髓炎及力线丢失发生;按照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0.0%.结论 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朱江;刘文和;许勐宇;李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β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液中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膝骨性关节炎(OA)关节镜下分级的关系,寻找反映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方法 选择膝关节镜及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其中11例单纯半月板损伤为对照组;OA患者29例为实验组,再根据其软骨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抽取其膝关节液送检,测量关节液内IL-1β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IL-1β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不同分级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与关节镜下OA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0.887,P<0.01).结论 OA患者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与关节镜下OA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有效反应OA严重程度.

    作者:沈鹏飞;侯为林;徐建达;瞿玉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