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保欣
2002年1月~2006年8月,我院行NiT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锁骨及长管状骨骨折固定患者中因各种原因取出38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3~51岁.骨折部位:锁骨25例,肱骨3例,股骨3例,腓骨7例.其中因内固定不适取出者5例,因骨折未完全愈合取出4例,儿童需取出者8例.其他原因需取出者21例.
作者:孙连星;王洪伟;汤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2008年1月8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在放牧时从一山坡滚下,左肩疼痛,活动受限.当地医院经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给予活血化淤对症治疗后缓解.后发现局部出现包块,因无症状未就医.近1个月包块逐渐变大并且疼痛,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电图正常.
作者:王许太;李金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3年10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46例老年转子部骨折,疗效满意.笔者对获6个月以上随访且有完整资料的32例患者进行总结.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5~83岁.左侧15例,右侧17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3例,Ⅲ型12例,Ⅳ型8例,V型9例.合并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合并股骨骨折2例,合并脑梗死3例.其中有2种病并存者14例,3种病并存者7例.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并存疾患,待患者身体状况鲻良好后手术.骨折至手术时间3~15 d.
作者:李勇;陈文辉;蒋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0~2006年,我科共收治锁骨骨折108例,经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08例,男67例,女41例,年龄2~78岁.左侧46例,右侧62例.骨折分型:横断形45例,斜形36例,粉碎性27例.
作者:陆廷永;罗时友;周元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效果.方法 髋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26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者采用钛质空心螺钉固定,Ⅳ型合并髋臼骨折者采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髋臼骨折.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15~48个月.按D'Aubigue-Postel评分法:优10例,良13例,中1例,差2例(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髋周异位骨化).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现象,无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采用髋后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及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欣伟;管华鹏;苏佳灿;陈育岳;张春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肱骨髁间骨折2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于术后1、2、3、6、9、12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9(2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24(16±4)周.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Cassebaum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功能:优11例,良12例,可5例.结论 双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肱骨髁间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有效防止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郭斌;王兴瑶;陈剑明;何善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单间隙开窗髓核摘除联合臭氧(O3)消溶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6例(80个椎间隙),男22例,女14例,年龄55~70岁.病程1~60(18±4)个月.L3~4并L4~5间隙10例.
作者:许成志;李松森;尹大宇;孙平安;杨彦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4年3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20例,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8~62岁.骨折部位:腓骨头3例,股骨内上髁1例,外踝尖3例,内踝2例,第5跖骨基底部2例,肱骨大结节3例,肱骨外上髁4例,肱骨内上髁2例.其中4例为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手术.11例合并有其它部位损伤.
作者:郭志民;陈卫;练克俭;丁真奇;林斌;林山;庄泽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 177例胫腓骨骨折(42C型)患者均为二期行手术治疗.一期以全身及局部情况恢复为主,骨折先予以外固定支架或跟骨结节牵引等暂时固定,待情况稳定后,二期采用微创技术对骨折予以交锁髓内钉(118例)或钢板(59例)内固定,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6~36个月.伤口愈合可,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髓内钉组14~16周,钢板内固定组14~17周.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4%(111/118)及86%(51/59).结论 掌握好手术时机,合理地选择内固定物,结合微创手术技术,是治疗严重复杂胫腓骨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月华;龚伟华;郝永强;史定伟;唐坚;朱振安;戴尅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2000~2006年采用带蒂骨膜瓣覆盖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40例,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9~54岁.均为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胫骨中下1/3 16例,股骨髁上11例,肱骨髁上5例,肱骨干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2 h.
作者:丛培军;杨茂清;王基萍;刘佰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应用LARS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陈旧性PCL损伤患者在伤后2~13个月使用LARS人工韧带(PPLY110)作双束双隧道PCL重建.结果 7例均获随访,时间5~25个月,膝关节稳定性良好,膝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无伸直受限,后抽屉试验、反轴移试验均为阴性,Lyshlom评分由术前(47.71±5.99)分提高到术后(82.29±2.50)分.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LARS重建PCL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满意,是目前临床应用效果理想的人工韧带.
作者:荆鑫;张明建;崔后春;时代;徐饶;董献成;潘晓谨;杨成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椎间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结果 脊柱结核复发2例(4.7%),植骨不融合3例(7.0%).植骨融合时间3~8个月.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0.2%±11.4%.11例截瘫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恢复情况:术前A级3例术后恢复至B级1例、2例无恢复;B级5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E级1例、1例无恢复;C级3例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结论 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充分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吴江群;李子荣;程立明;王冉东;孙伟;赵凤朝;闽红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22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15例行分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减压+PEEK-cage内植骨椎间融合术.对两种术式疗效及融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10~31(18±4.25)个月,两组植骨均融合且无椎间盘退变及椎间高度丢失.两术式疗效及融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满意效果,应根据患者病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术式.
作者:徐军;田军;许超蕊;郑伟卓;李伟;陶天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患儿治疗前预测患儿行跟腱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96例CCF(148足)患儿,均依据Ponseti方法治疗,平均(5.7 ±1.3)次石膏矫正后,背屈活动≤15°或Pirani评分HS(后足评分)≥1,MS(中足评分)<1的患足需行跟腱切断手术.石膏去除后需佩戴外展支具.结果 经过系列石膏矫正后,148足中125足(84.5%)行跟腱切断术,23足(15.5%)未行跟腱手术.在治疗初有102足(68.9%)Pirani评分≥5分,其中93足(91.2%)经系列石膏矫正后行跟腱手术.手术组跟腱愈合佳,跖屈有力.结论 在治疗初Pirani评分≥5分时91.2%患儿需要跟腱手术,CCF患儿初次来诊时,对患足行Pirani评分,即可预测其是否需行跟腱手术.在治疗初预先判断患儿是否需行跟腱手术则既有利于医师了解治疗进展,又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配合治疗进程.
作者:杨璇;张菁;陈珽;范清;曹根林;陆关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游离型LDH患者24例,记录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MRI特点,均行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取出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手术时间(1±0.3)h,平均出血量(300 ±30)ml.24例患者术前腰NRC、腿NRC、ODI评分分别为(7.34±1.63)分、(7.26±2.16)分、(52.35±6.49)分,术后8个月随访时分别为(3.26±1.14)分、(3.65±2.73)分、(73.78±8.60)分,术前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19例,良2例,可3例.结论 游离型LDH临床症状较重,MRI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腰椎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切除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振辉;李会明;杜文君;张学利;田融;张颖;王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Pilon骨折的治疗和手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45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7例行急诊手术,其中解剖型钢板内固定6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1例;非急诊手术38例,其中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28例,LC-DCP或结合重建钢板行双钢板固定、单纯克氏针螺钉固定5例,螺钉加克氏针固定4例,踝关节融合1例.结果 全部获随访,时问6~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个月.按照Baite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34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8.89%.有10例出现切口或创面愈合困难,其中6例为开放骨折一期手术者,3例为开放骨折二期伤口感染,1例为闭合骨折,均经换药、清创植皮、皮瓣转移后愈合.结论 术前对损伤作出正确评估,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复位,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胜;李雄峰;管国华;罗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2年2月~2006年8月,笔者应用细克氏针对12例儿童锁骨移位性骨折进行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性,年龄2~14岁.左侧7例,右侧5例.斜形骨折3例,横形骨折9例.均为锁骨中外1/3处闭合性骨折.均在伤后48 h内手术.
作者:刘占国;郑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减张缝合11例,局部皮瓣转移7例,腓肠肌皮瓣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均一期闭合创面,骨折采用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进行固定.结果 随访12~40个月.其中3例有针道感染,无骨髓炎发生,2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8(9±3)个月.结论 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微创,可同时处理骨缺损,但需防治针道感染.
作者:王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间断气囊压迫法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83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当天开始患肢间断气囊压迫治疗,并作足踝被动屈伸和环转运动.24 h后鼓励患者主动功能锻炼.术后2周作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下肢静脉血栓.结果 随访3~6个月,8例患者出现DVT,发生率为9.6%.近端DVT 3例,其中2例出现肢体肿胀症状;远端DVT 5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出现肺栓塞患者,无伤口及其他部位异常出血发生.结论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进行下肢间断气囊压迫治疗并主动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少DVT的发生,没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安全可靠.
作者:朱宝玉;王万春;唐新桥;刘忠;梁培雄;彭志英;徐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OsteoSet颗粒在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OsteoSet颗粒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21例,骨缺损范围为2.0 cm×2.1 cm×3.0 cm~4.1 cm×3.0 cm×6.2 cm.根据病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合并有病理性骨折者术中应用内固定.结果 随访11~24(17.38 ±4.10)个月,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6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按Neer和Chigira的标准并结合X线评价骨囊肿愈合情况,21例骨囊腔完全愈合,均达到Ⅳ级.结论 应用OsteoSet颗粒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安全可靠,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作者:何斌;王云华;黄野;陈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