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度膝关节外翻畸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症的预防

刘雪峰;孙贵才;刘全;赵承斌;亓云龙;潘世奇;于方堤;张育成;陈立民;张大鹏;刘昊;张捍军;张涛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外翻膝, 髌骨脱位, 腓总神经麻痹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高度膝关节外翻畸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出现合并症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 21例高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应用膝关节髌骨外侧手术入路Z形切开,假体安放旋转定位,以膝关节周围韧带平衡后下肢力线为基准.膝关节外翻的软组织平衡方法:膝关节屈曲位和伸直位外侧间隙均紧张,在屈曲膝关节90°状态位,松解股骨外髁上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后外侧角、腘肌腱;伸直位网格状松解髂胫束上方.屈曲位良好而伸直位紧张,松解髂胫束、外侧副韧带、后关节囊;屈曲位紧张伸直位良好,松解腘肌腱、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后外侧角.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9~28个月,2例迟发腓总神经麻痹,3个月后恢复.手术切口一期愈合.KSS评分术前为(43.3±4.1)分,术后12个月为(83.8±5.2)分,24个月为(87.4±4.5)分.结论 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度外翻膝关节畸形,难于膝关节内翻,采用膝关节外侧手术入路和相应设计的手术方法,能够很好解决外翻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出现的合并症.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在肱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02~2005年,我科对36例不同类型的肱骨骨折应用旋人式自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效果良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4岁.左侧21例,右侧15例.骨折类型:横形19例,斜形10例,粉碎性7例(图1A).新鲜骨折32例,陈旧性骨折4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

    作者:姜泳;姬常功;位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NiT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的取出体会

    2002年1月~2006年8月,我院行NiT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锁骨及长管状骨骨折固定患者中因各种原因取出38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3~51岁.骨折部位:锁骨25例,肱骨3例,股骨3例,腓骨7例.其中因内固定不适取出者5例,因骨折未完全愈合取出4例,儿童需取出者8例.其他原因需取出者21例.

    作者:孙连星;王洪伟;汤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止血带使用不当致臂丛神经损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因左拇指骨折,于2006年9月2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左拇指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患者既往糖尿病史10余年.按常规麻醉效果满意后上止血带,止血带位于上臂中段,充气压力为40 kPa,手术时间45 min.手术进行20 min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诉左上肢不适,给予杜氟合剂半量(杜冷丁50mg,氟哌啶醇2.5 mg)镇静后,好转不明显,手术继续进行到结束.术后第2天患者左上肢麻痹无力,主要表现在肘关节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以桡神经支配区域为甚,肱二、三头肌和前臂诸肌肌力0~1级.

    作者:程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LARS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应用LARS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陈旧性PCL损伤患者在伤后2~13个月使用LARS人工韧带(PPLY110)作双束双隧道PCL重建.结果 7例均获随访,时间5~25个月,膝关节稳定性良好,膝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无伸直受限,后抽屉试验、反轴移试验均为阴性,Lyshlom评分由术前(47.71±5.99)分提高到术后(82.29±2.50)分.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LARS重建PCL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满意,是目前临床应用效果理想的人工韧带.

    作者:荆鑫;张明建;崔后春;时代;徐饶;董献成;潘晓谨;杨成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伤口感染2例,经换药愈合.56例均获随访,时间4~16个月.内固定松动及脱出3例,锁骨中段骨折1例,锁骨钩钢板锁骨钩不在肩峰下1例,均经石膏固定愈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优40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91.1%.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淳;刘立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重建因子

    一般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分为纤维骨痂期、软骨骨痂期和骨性骨痂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组织学观察表明,纤维骨痂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合成Ⅲ型胶原;软骨骨痂期主要是成软骨细胞合成、分泌Ⅱ型胶原;骨性骨痂期主要是随着软骨内成骨的出现和发展,Ⅱ型胶原消失,逐渐由抗张力性能较强的Ⅰ型胶原所取代.

    作者:张天浩;董英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性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骨水泥充填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脊柱压缩骨折复位后,注射骨水泥充填后的疗效.方法 50例老年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撑开复位后,将伤椎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充填.结果 术后摄片复查,骨折均复位满意,骨水泥充填良好,无神经受损表现.38例获随访,时间6~24(11.12±4.76)个月,均未见伤椎高度丢失和内固定断裂现象.结论 老年人脊柱压缩骨折在行骨折椎体复位的同时,将伤椎注入骨水泥充填,缩短了伤椎的修复过程,增加了脊柱的强度和支撑力,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长时间卧床的并发症.

    作者:刘社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带蒂骨膜瓣移位治疗粉碎性骨折

    我院2000~2006年采用带蒂骨膜瓣覆盖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骨折40例,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9~54岁.均为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胫骨中下1/3 16例,股骨髁上11例,肱骨髁上5例,肱骨干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2 h.

    作者:丛培军;杨茂清;王基萍;刘佰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效果.方法 髋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26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者采用钛质空心螺钉固定,Ⅳ型合并髋臼骨折者采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髋臼骨折.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15~48个月.按D'Aubigue-Postel评分法:优10例,良13例,中1例,差2例(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髋周异位骨化).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现象,无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采用髋后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及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欣伟;管华鹏;苏佳灿;陈育岳;张春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亚甲蓝腰椎间盘内注射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LDD术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PLDD术后用1%亚甲蓝1 ml、2%利多卡因1 ml进行腰椎间盘注射,对照组单纯采用PLDD术,术后3周内避免剧烈腰部活动.随访6~26(15±2)个月,应用VAS评分和临床体检评定,并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除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无明显改善、另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有轻度改善外,余28例中治愈24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9例,有效率为70%.结论 在PLDD术后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性、费用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沈进稳;瞿杭波;童培建;孙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46例

    2003~2007年,我科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46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5~73岁.骨折部位:中段22例,中外1/3段16例,内1/3段8例.骨折类型:横断形12例,斜形28例,粉碎性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3周.

    作者:刘廷刚;秦春梅;王和平;潘进;赵豪杰;杨永强;朱松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跟骨尤文肉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6岁.因右跟部肿块8个月,进行性肿大伴疼痛(休息后疼痛缓解)、发热2个月于2007月8月入院.8个月前发现右跟部肿物,局部无红、肿、热、痛.2个月前包块进行性肿大,疼痛加重,夜间尤明显,伴高热39.8℃.当地医院诊断为跟骨骨髓炎,予以切开引流(病理检查提示感染),但肿胀继续加剧.查体:右跟骨外侧肿块12 cm × 8cm×3 cm大小,表面静脉怒张,色素沉着,质软,压痛剧烈,肿块中央有一窦道口,有血性渗出,未见脓液(图1).实验室检查:WBC 18.5×10 9/L,N 0.84,Hb105 g/L,ESR 48 mm/1h,白蛋白29 g/L.

    作者:杨明军;王子明;李涛;王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61例临床观察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1998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261例,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61例,男179例,女82例,年龄17~69岁.骨折类型:横断形89例,粉碎性172例.闭合性损伤240例,开放性骨折21例.

    作者:杨泽兵;王振荣;高卫星;李文峰;王一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严重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 177例胫腓骨骨折(42C型)患者均为二期行手术治疗.一期以全身及局部情况恢复为主,骨折先予以外固定支架或跟骨结节牵引等暂时固定,待情况稳定后,二期采用微创技术对骨折予以交锁髓内钉(118例)或钢板(59例)内固定,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6~36个月.伤口愈合可,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髓内钉组14~16周,钢板内固定组14~17周.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4%(111/118)及86%(51/59).结论 掌握好手术时机,合理地选择内固定物,结合微创手术技术,是治疗严重复杂胫腓骨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月华;龚伟华;郝永强;史定伟;唐坚;朱振安;戴尅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2001年5月~2005年3月,我科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62例,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22~79岁.闭合骨折41例,开放骨折21例.依据AO/ASIF分类标准:A1型7例,A2型6例,A3型5例;B1型11例,B2型8例;C1型10例,C2型9例,C3型6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 h~7 d.

    作者:胡东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

    2004年3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20例,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8~62岁.骨折部位:腓骨头3例,股骨内上髁1例,外踝尖3例,内踝2例,第5跖骨基底部2例,肱骨大结节3例,肱骨外上髁4例,肱骨内上髁2例.其中4例为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手术.11例合并有其它部位损伤.

    作者:郭志民;陈卫;练克俭;丁真奇;林斌;林山;庄泽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交叉克氏针双张力带螺钉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评价交叉克氏针双张力带螺钉结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交叉克氏针双张力带螺钉结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1例.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4年.术后无感染病例,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发生.1例术后一过性尺神经麻痹,3例出现轻微退针现象.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 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交叉克氏针双张力带螺钉结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显露良好、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等特点,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作者:吴晓光;游长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带血管蒂肌骨瓣结合空心螺纹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1991~2007年,笔者采用带血管蒂肌骨瓣结合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68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68例(69髋),男44例,女24例.年龄18~52岁.单侧67例,双侧1例.骨折类型:头下型17髋,经颈型36髋,基底型16髋.按Garden分型:Ⅲ型47髋,Ⅳ型22髋.

    作者:万麟;刘京升;赵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胫腓骨骨折并发胫后血管损伤的临床诊治

    目的 总结中下段胫腓骨骨折合并胫后血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58例中下段胫腓骨骨折合并胫后血管损伤患者的术前诊断、术中探查结果、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血管损伤类型:血管卡压16例,血管挫伤7例,其中血栓形成5例,血管完全断裂35例.术后58例患肢均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2年,55例出现不同程度足踝及(或)足趾屈曲挛缩畸形.发生踝关节屈曲挛缩19例,行手术矫形16例;足趾屈曲畸形35例,手术矫形13例,均为小腿中段骨折病例.结论 较严重的胫骨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胫后血管损伤,及时手术探察修复是避免漏诊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爱国;贺增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治疗初跟腱手术的预测

    目的 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患儿治疗前预测患儿行跟腱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96例CCF(148足)患儿,均依据Ponseti方法治疗,平均(5.7 ±1.3)次石膏矫正后,背屈活动≤15°或Pirani评分HS(后足评分)≥1,MS(中足评分)<1的患足需行跟腱切断手术.石膏去除后需佩戴外展支具.结果 经过系列石膏矫正后,148足中125足(84.5%)行跟腱切断术,23足(15.5%)未行跟腱手术.在治疗初有102足(68.9%)Pirani评分≥5分,其中93足(91.2%)经系列石膏矫正后行跟腱手术.手术组跟腱愈合佳,跖屈有力.结论 在治疗初Pirani评分≥5分时91.2%患儿需要跟腱手术,CCF患儿初次来诊时,对患足行Pirani评分,即可预测其是否需行跟腱手术.在治疗初预先判断患儿是否需行跟腱手术则既有利于医师了解治疗进展,又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配合治疗进程.

    作者:杨璇;张菁;陈珽;范清;曹根林;陆关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