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标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与脉络宁合用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根据症状不同及偏重随症加减,同时用脉络宁注射液静脉点滴,12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82例,显效42例,有效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6%.结论 补阳还五汤合脉络宁治疗脑梗塞疗效肯定,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季春;张玉;王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领域中进展快.随着肿瘤细胞的发生,肿瘤患者体内某些蛋白质会发生上调或下调,或产生新的与肿瘤关联的异常蛋白,而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描绘出患者体液中所有蛋白质表达情况.
作者:孟庆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中药注射剂,可静脉给药,起效快,疗效确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但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且逐年增多,也引起了人们的相应重视.
作者:张玉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病因为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或染蛊惑疫病等.多数医者认为本病是由于病程迁延日久难愈,而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甚至阴竭阳脱,邪扰心营,瘀热痰湿蒙闭心窍而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专方专用、经验方应用等治法,对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作者:涂燕云;张金良;耿高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标实是指外邪、痰饮、瘀血,见急性加重期,三者是主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本虚是指肺、脾、肾三脏亏虚,见缓解期,三脏功能虚弱是主要病机变化.治疗应谨守病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而且要衷中参西.
作者:李宗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于2004年10月~2008年7月,对120例因肛门部疾病引起的肛周湿疹病人分组采用药物、手术综合治疗(B组)及单纯药物治疗(A组)两种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振;张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厌食贴膏并拟定其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水煮、常压蒸馏法等制备厌食贴膏,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白术、丁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白术、丁香斑点清晰,可作为鉴别依据.结论 制备工艺先进方便,科学合理,鉴别方法可靠,可以用于厌食贴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味觉异常,是脏腑气血失调的外在反映,以脾胃病证多见.常见的有苦、淡、甜、酸、涩、咸、辣等.
作者:吴雪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脊椎骨骺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的脊柱发育障碍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只能以预防为主[1-3],导师宋立群教授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取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枫;宋立群;宋业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中药以假充真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就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种以假充真的中药,鉴别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正端;陈亚娟;王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内经>均为中医基础的相关课程.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重新优化整合这三门课程,使三门课程的联系及分工更为合理.并对三门课课程优化整合的必要性及优化整合三门课程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迎辉;张立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笔者自2006年3月~2008年6月采用中药加小针刀治疗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敬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ASO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活血通脉方剂,水煎服,1剂/d,配合凯时10 μg/d,静点;对照组仅行凯时静点治疗.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42.55%,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治愈率26.09%,总有效率86.96%,两组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SO行之有效,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凯;黄丽秋;高凯;林忠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SGC-7901胃腺癌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川芎嗪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在无因子培养基和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的HUVEC中,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川芎嗪浓度为25~625 μg/mL时,对SGC-7901胃腺癌细胞和无因子基培养的HUVEC增殖均无影响(P>0.05);川芎嗪浓度为125 μg/mL作用48、72 h、浓度为625 μg/mL作用24、48、72 h对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增殖有明显影响(P<0.05),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川芎嗪对胃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无直接杀伤作用,但对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黄正华;邹移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2thy,CAN)是导致移植肾晚期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环孢素A、FK 506、霉酚酸脂等治疗CAN.随着祖国医学研究的进展,中医药在治疗CAN上已有理论和临床上的突破.CAN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在走向成熟.
作者:吴猛;张亚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频电流离子导入中药消瘀膏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患者针对不同疼痛部位采用中频电流离子导入中药消瘀膏并辅以红外温热效应治疗.结果 痊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 中频电流离子导入中药消瘀膏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静;陈慧杰;唐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痰浊瘀血互结贯穿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终,亦是造成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治以化瘀通络,益气养阴为原则,方用抵当四五汤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张瀚元;李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证候标准.方法 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及专家回馈意见先后制订四轮问卷,向全国60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结果 发热、咳嗽、鼻翼煽动、气急喘促、痰色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19项指标为必备证候标准.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洁、高效、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作者:赵倩义;汪受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髓核脱出于纤维环之外,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
作者:孔玉英;贺淑文;孙化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和抗生素的广泛利用,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已明显减少,而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日趋严重.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这类病人一般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重,而且由于病因错综复杂,给有效的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作者:李卉;刘芳;王常林;黄睿臻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