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装放疗及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

刘铖;姚长海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疗法,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摘要:1 产生与发展  后装放疗现在通常指近距离、高剂量率的放射治疗。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即放射源距离所照部位在5 cm以内,它包括腔内照射、管内照射、组织间照射和术中置管后照射及模照射。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以后,1905年临床进行第1例镭针插植,30年代Paterson和Parker建立镭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60年代Chssague Pierquin及Dutreix发展巴黎系统使计算更精确,80年代的现代技术使其治疗范围由传统的妇科发展到鼻咽癌、食管癌、支气管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等领域。近距离放疗(内照射)与外照射相比有如下特点:①放射源强度小,如铱-192为370GBq;②外照射的大部分射线被准直器、限束器所屏蔽,而内照射大部分被组织吸收;③外照射受正常组织放射耐受性的限制而采用多野照射技术,内照射因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故正常组织所受照射量很小;④根据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内照射时距源越近剂量分布越大,故应取多点照射而达到肿瘤区剂量分布均匀〔1〕。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以带锁髓内钉开放复位静力型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共26例。结果 经平均半年的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无钉折弯、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具有稳定性高、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元庄;张敏;黄远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5岁。右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1年。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肝 脾肋下未扪及。骨科检查:右髋部皮肤色泽温度正常,髋周压痛明显,右髋“4”字试验(+ ),Thomas 征(+),髋关节活动伸0°屈50°,内收20°外展15°,内旋15°外旋20 °,右髋关节有弹响声并有交锁。摄骨盆正位片示:右髋关节间隙变窄、模糊,关节腔周围 有弥散性密度增高影,数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大小不一。拟诊为:右髋关节滑 膜软骨瘤病。

    作者:王守德;韦则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侧髋部和前臂骨密度的比较及其与体重的关系

    目的 探讨双侧髋部和前臂骨密度之间的差异及其与体重的 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55例16~73(52±10)岁健康志愿 者双侧髋部和前臂的骨密度。结果 双侧髋部对应区域骨密度呈高度正相 关(r=0.947~0.981),右侧骨密度均值高于左侧(P<0.01),不同区域骨密 度的平均差异为2%~3%;双侧前臂对应区域骨密度呈高度正相关(r=0.948~0.977) ,除桡骨远端1/3段骨密度右侧高于左侧外(P<0.01),其余区域骨密度左右侧无差别; 髋部除Ward区骨密度与体重无相关外(r=0.035, P>0.05),其余区域骨密度 与体重呈正相关(r=0.288~0.428, P<0.05)。前臂所有区域骨密度与体重无 相关性。结论 髋部和前臂骨密度双侧呈高度正相关;负重区骨骼的骨密 度与体重呈正相关。

    作者:黄干;伍贤平;廖二元;邓小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目的 评价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肱骨干骨折不愈合采用自体髂骨移植,顺行Russell-Tayler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行X线片检查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14~25个月),13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3~7个月)。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3例, 一般1例。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9例,3例有来自近端交锁螺钉的肩关节撞击症状。结论 对肱骨干骨折不愈合可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为促进骨愈合,骨端加压固定和骨移植是必要的。

    作者:张先龙;鲍琨;眭述平;蒋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屈指肌腱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

    目的 探讨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意义。方 法 对116例(286指)无合并骨折的屈指肌腱断裂给予修复,术后3日起开始被动 屈曲并辅以主动伸指练习,幅度循序渐进,4周后开始非辅助性训练,并依次给予音频、超 短波及蜡疗等理疗;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继续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97例(249指),时间6~18个月,采用TAM评定患指功能,优192指(77.1%),良25指 (10.0%),可15指(6.0%),差17指(6.8%)。结论 腱周粘连在 肌腱修复过程中不可避免,早期活动促进形成非限制性粘连,增加修复腱在腱鞘内滑动度, 早期恢复腱强度;早期活动宜从术后第3天开始。

    作者:宋海涛;田万成;卢全中;潘希贵;康庆林;潘风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松解膝关节粘连僵硬的探讨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僵硬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伸膝装置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20例,术中切断关节内粘连,松 解髌骨支持带,在股中间肌同股骨干之间作切割分离,然后用刨削器将股中间肌刨除。术后 早期CPM及主动股四头肌锻炼。结果 随访3个月~3年,膝关节活动度均较 术前明显改善,屈膝活动均超过90°;膝关节活动度达120°者13例,占65%;股四头肌肌力 均恢复到5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作粘连松解创伤小,可 早期功能锻炼,发生再粘连机会少,术后效果好,术中发现关节内其它病变可同时治疗。

    作者:朱国兴;钱科军;钱明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单侧外固定器与3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比较

    目的 评价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将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与其他3种内固定作比较, 统计各组治疗失败率。结果 治疗失败率:钢板类固定组为10.44%,髓内针类固定组为2.7%,单纯螺钉钢丝固 定组为3/5,单侧外固定器固定组仅0.89%。结论 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腓 骨骨折集中体现了保守疗法与内固定治疗的共同优点,避免了二者缺点,目前可作为多数胫 腓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晓明;曲志国;刘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压力与反射收缩压力的比较

    目的 比较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压力与反射收缩压力的数 值差异。方法 受检者肛管内置水囊,联接生理压力测试仪,测量50例正 常成年人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压力和球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时肛门收缩压力。 结果 50例测量结果: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压3 751 Pa±1 246 Pa,肛 门反射压745 Pa±307 Pa,球海绵体反射压3 431 Pa±1 016 Pa。前二者相比差异 有显著性(P<0.001), 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压与球海绵体反射压相比差异无显著 性(P>0.05)。结论 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压与肛门反射收缩压 有极显著差异,与球海绵体反射收缩压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伟;孙辉生;汪功久;贾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闭合性骨折

    目的 总结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闭合性骨折13例。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没有发生骨不连、深部感染、髓内钉及锁钉折断。结论 用该方法治疗股骨骨折对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

    作者:赖志军;谢惠缄;谢晞衷;陆炳刚;郭汉明;张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第五届全国骨质疏松及代谢性骨病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和天津医大总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骨质疏松及代谢 性骨病学术研讨会”定于2001年10月12~16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期间将邀请著名专家做专 题演讲。①征文内容:代谢性骨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防治以及与骨代谢相关学 科的研究。②征文要求:未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具有本人研究工作 的综述。来稿为500字左右论文摘要,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科室、邮政编码,好打 印或通过E-mail投稿。③截稿日期:2001年6月31日。  来稿请寄:天津市鞍山道154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樊继援、刘勇收,邮编30005 2,信封上请注明“代谢性骨病征文”。联系电话:022-27819443 022-27816110转2495 ;传真:(022)27819443;E-mail:bonemeeting@sina.com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后装放疗及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

    1 产生与发展  后装放疗现在通常指近距离、高剂量率的放射治疗。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即放射源距离所照部位在5 cm以内,它包括腔内照射、管内照射、组织间照射和术中置管后照射及模照射。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以后,1905年临床进行第1例镭针插植,30年代Paterson和Parker建立镭针插植规则及剂量计算方法,60年代Chssague Pierquin及Dutreix发展巴黎系统使计算更精确,80年代的现代技术使其治疗范围由传统的妇科发展到鼻咽癌、食管癌、支气管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等领域。近距离放疗(内照射)与外照射相比有如下特点:①放射源强度小,如铱-192为370GBq;②外照射的大部分射线被准直器、限束器所屏蔽,而内照射大部分被组织吸收;③外照射受正常组织放射耐受性的限制而采用多野照射技术,内照射因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故正常组织所受照射量很小;④根据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内照射时距源越近剂量分布越大,故应取多点照射而达到肿瘤区剂量分布均匀〔1〕。

    作者:刘铖;姚长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肩关节后脱位相关诊断方法的意义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5例漏诊的肩关节后脱位进行创伤系列X线检查和CT扫描检查。根据伤后延误时间、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3例行早期闭合复位;2 例陈旧脱位中,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放弃复位。结果 CT、MRI和肩关 节侧位、腋窝位、Velpeau腋窝位X线片分别显示5例、1例、5例、2例、5例肩关节后脱位;C T和腋位X线检查同时显示伴随骨折。随访2~5年,闭合复位者UCLA评分32~35分;切开复位 者UCLA评分14分;未予复位者UCLA评分22分。结论 临床上对该症认识不 足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早期闭合复位可取得良好功能恢复。

    作者:翟伟韬;唐明杰;蒋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全髋置换术后聚乙烯内衬与金属壳分离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工髋关节以其良好的疗效得到了认可,然而其带来越来越多的并发症,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高分子量聚乙烯髋臼假体与金属股骨头的组合,即所谓组合型假体(Modular prosthesis)目前十分流行,其中大多数非骨水泥固定的人工髋臼是由金属外壳和可拆卸的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所组成。由于这类假体的广泛应用,聚乙烯内衬与金属壳分离(Dissociation of the polyethylene liner from metal shell ,DPLMS)这一并发症逐渐增多。国外文献已有10余例报道,而国内工具书尚未有相关的描述。故目前对DPLMS的认识尚显不足。

    作者:郑昱新;汤荣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26例

    1995~1999年我们采用部分腓骨短肌腱重建韧带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患者 26例,效果较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资料 本组26例,男22例, 女4例,年龄19~45岁。前距腓韧带损伤4例,跟腓韧 带损伤15例,后距腓韧带损伤1例,前距腓韧带并跟腓韧带损伤6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4例 。病史长12年,短2年。检查:向前应力踝关节侧位X线片示距骨内前半脱位,踝关节间 隙增宽>3 mm;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在健侧作对比下内翻应力踝关节正位X线片示距骨倾斜 10°~15°。

    作者:招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正确认识骨科摄片图像处理的归一化问题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的X线片图像做 直方图归一 化处理后能否直接进行灰度或颜色的对比。方法 详细介绍图像归一化处 理的基本原理及归一化后图像灰度分布的变化。结果 X线片图像经直方 图归一化处理之后,清晰度大为提高,但各象素的灰度密度分布已不同于原始图像分布。[ HTH〗结论 归一化处理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灰度分布并不相同,直接比较这两 种图像是不恰当的;修正方法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履平;汪剑;汪德宗;陈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腿中段离断再植后重建足跖屈背伸功能

    目的 探讨小腿中段离断再植后足跖屈背伸功能重建的方法 。方法 常规断肢再植,术中将离断肢远段失神经支配的肌组织切除,只 保留肌腱及肌腱膜,切取髂胫束条桥接远端背伸肌腱和近端肌腹,同时和前移缝匠肌、股二 头肌长头缝接,加强足背伸肌力;桥接远端跖屈肌腱和近端肌腹,同时和游离的半腱肌、股 薄肌缝接,加强足跖屈肌力。结果 治疗2例,分别随访2年8个月及2年5个 月,足背伸、跖屈肌力达Ⅳ~Ⅳ+,踝关节活动度近正常。结论 应用髂 胫束条桥接远断端的肌腱和近断端的正常肌组织,同时利用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股 薄肌加强足的背伸、跖屈肌力,是一种有效的功能重建方法。

    作者:陈秋生;余斌;杨建成;江浩;陈霞;竺筠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脊柱后方结构在腰椎退变疾患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脊椎后方结构在腰椎退变疾患中的作用。方法 3 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DS),36 例腰椎峡部不连滑脱(IS),30例腰椎间盘突出(LDH), 采用X线片测量椎间盘高度比,CT片测量小关节角和小关节横径,并作组间比较。结 果 与IS和LDH组相比,DS组小关节角偏矢状位,关节横径和椎间盘高度比减少。IS 参数与LDH相似。结论 小关节形态在腰椎退行性滑脱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建湘;荆珏华;申才良;汤健;江曙;刘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肿瘤椎体切除人工椎体置换脊柱重建术

    目的 探讨肿瘤椎体切除人工椎体置换脊柱重建的有关问题 。方法 分析5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复习国内文献资料。结果  5例术后6~12个月重建椎体骨性融合,其中1例前列腺癌术后26个月死于肺转移 。国内文献32例,1例术后3天死于心衰和肺部感染;31例重建椎体骨性融合,其中3例螺钉 松动。结论 肿瘤椎体切除,采用人工椎体置换可重建脊柱支撑;不管椎 体肿瘤是原发还是转移,凡能耐受手术者均应尽早手术;假体内外植骨才能牢固融合;术前 节段性椎动脉栓塞,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出血量。

    作者:黄洪;周永年;查嘉华;方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脊膜瘤误诊为椎管狭窄症1例

    患者,女,67岁。自1991年开始无明显诱因下觉右侧腰腿痛,右下肢至足底麻木,休息后能缓解,但是症状 持续存在。近半年来症状逐渐加重,右下肢乏力,跛行,仅能行走50~100 m,休息后疼痛不能缓解,以夜间为甚。1998年7月22日以腰椎管狭窄症收住院。  体检:一般状态可,心肺未见异常,腰椎前凸减小,右侧弯,腰部无明显压痛点,无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右60°,左80°,双下肢膝、跟腱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尿、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全胸片检查正常。腰椎X线片示:腰椎右侧弯、椎体呈退行性改变。CT检查示:L4,5椎管狭窄。根据病史、体检及检查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肖乃方;徐小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非扩髓闭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 观察与分析闭合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 效与优点。方法 应用闭合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新鲜股骨干骨折283 例。283例患者均进行了1次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4年(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 HTH〗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9~15周,平均12周。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伸屈活动已 与伤前相仿,无一例发生感染,无患肢疼痛、肿胀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24例C型骨折中有3 例患肢短缩1 cm,2例患肢轻度内翻,但成角<7°,1例交锁髓内钉在远端交锁螺钉孔处发生 断裂。结论 闭合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保留了骨折处的 血肿、不剥离骨折周围软组织、较少破坏骨内膜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 ,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从而可防止关节肿胀、僵硬等骨折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股骨干 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月华;戴克戎;朱振安;郝永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